第五節:星球改造
把整個星球進行改造,直至變成人體能夠適應的,類似於地球表麵的環境,這種浩大的“行星改造工程”也是科幻作家們十分喜歡的題材。美國的天文學家兼科幻作家卡爾薩根(carlsagan)就指出,金星上的高溫主要由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所導致。如果把低等藻類投放到金星表麵,令其大量繁殖,那麽便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氧氣,並且讓金星表麵的溫度下降,直到人類能夠呼吸。
薩根並非第一個提出行星改造工程的人,遠在1930年,英國科幻作家、哲學家斯特普爾頓(fstapledon,1866、5、10——1950、9、6)在經典科幻小說《最後和最初的人》中,就描述了把金星海洋進行電解以釋放出氧氣的宏偉過程。後來,科幻作家安德森(fonderson)在小說《豪雨》中,再次描述了改造金星的過程。克拉克在《火星之砂》中去“改造火星”。格利戈裏本福德gregory benford)則在《木星計劃》中“改造”木星的衛星伽尼美。
大自然把地球改造成今天這個樣子,前後花了數十億年。用人工方式改造一個行星,怎麽也得耗費數以萬載的時光。這是嚴肅的科幻作家們早就想到的。這份漫長反襯著科學院的宏偉和寂寞。不過,在美國科幻片《火星計劃》中,人類隻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就讓太空人能夠在火星表麵摘掉頭盔呼吸。而在《全麵回憶》裏,更是用機器加工火星深處的冰,很快讓火星紅色的天空變成了藍色。當然大家不必認真,那隻是電影藝術家在喧染情節而已。
畢竟我們自己的星球還沒有到無法居住的地步,改造鄰居尚未提到科學家的日程上來。這些“行星改造方案”的現實意義,還在於讓人們看到生態圈是怎樣一個係統,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地愛護它。
第一卷:科幻講什麽? 第三編:時空探險(1-1)
第三編:時空探險
第三編簡介
第一章:地球上的新冒險
第二章:異星風光和宇宙奇觀
第三章:微觀世界傳奇
第四章:未來時代
第五章:時間旅行
第六章:異度空間與平行世界
第七章:虛擬世界
第三編簡介
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麽?金榜無名?事業無成?婚姻不幸?疾病纏身?……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對於科幻人來說,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自己的肉體凡胎被限製於此時此地,不能縱貫六合,遍閱古今。於是,在他們的筆下,便出現了數不勝數的新冒險。當然,冒險並非科幻專有。與其它文學門類最大的區別,在於這些冒險並不處於我們熟悉的時空環境裏。
更有甚者,對新奇背景的描寫,本來就是科幻文藝的個性。在八十年代初,文學評論家董鼎山先生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科幻)讀者的注意力不是被角色性格刻劃及角色行動所吸引,而是被一個完全所不熟悉的世界環境所吸引……在科學小說中,性格的描寫是次要;主要的是新奇環境的描寫。《讀書》雜誌1981、7月。轉引自《科幻小說教學研究資料》38頁,吳岩編著。
可以說,“刻劃”陌生環境,成了科幻小說家的專精之道。而形形色色的奇異世界本身,便是科幻作品奉獻給大家的主要禮物。
本編匯集了科幻中出現的種種“新世界”。地球上的新冒險、異星風光和宇宙奇觀、微觀世界傳奇,在空間方麵擴展了人們的視野。未來時代、時間旅行這兩章裏,科幻作家們的觸角延伸到時間概念上。到了異度空間、“烏托時”科幻和虛擬世界裏,我們看到的,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時空了。
所有這些,都大大擴展了讀者的視野。讓我們從“此時此地”出發去作假想的旅行吧。
第一章:地球上的新冒險
c一章簡介
第一節:陸上秘境
第二節:地下世界歷險
第三節:幽幽深海覓神奇
第四節:深入冰天雪地
c一章簡介
地理大發現,點燃了許多文人的探險之夢。早期科幻作家繼承這一傳統,再加上科幻本身的自由度,將人類冒險足跡撒到地球的各種角落。這就是本章的內容。科幻作品描寫過種種奇異世界。本章內容也是人類從身邊“正常”時空出發,進行奇妙探險的第一步。
人類作為陸生動物,探險的腳步自然要從陸上秘境開始,然後便是地下世界和幽幽深海。還有南北兩極。這些地方迄今為止無人定居,它們的神奇和壯美隻呈現在科學工作者麵前。
第一節:陸上秘境
本節所指的陸上秘境不僅包括陸地本身,也包括一些方位不明的海島。後者由於遠隔大洋,容易建立陌生感,更是早期科幻作家們描寫的重點。但這不包括南極在內。雖然南極洲也是大陸,但它更屬於科學考查的對象。它被人類發現得很晚,進入科幻作品時,也更多地具有科學考查色彩。而早期陸地秘境的描寫,主要是假設一個未知的人類社會。
在這方麵,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是早期陸上探險的集大成作品。倒黴的格列佛在一次次海難中踏足了探險家們刻意追求而達不到的許多地方。雖然作者並不著眼於寫冒險小說,而是把冒險當成諷刺的工具。但《格列佛遊記》裏對奇異世界的細節描寫十分豐富,堪稱範本。
烏托邦小說是這類題材的先鋒。如今,“烏托邦”是一個貶意詞,和“不切實際”劃著名等號。但在“烏托邦”剛剛出現在小說中時,它曾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社會的希望。這個詞的本意是“並不存在的地方”。在早期的烏托邦小說中,它通常被安排在一個海外島嶼上。那裏的一切都與作者和讀者身邊的醜陋現實相對照。
把整個星球進行改造,直至變成人體能夠適應的,類似於地球表麵的環境,這種浩大的“行星改造工程”也是科幻作家們十分喜歡的題材。美國的天文學家兼科幻作家卡爾薩根(carlsagan)就指出,金星上的高溫主要由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所導致。如果把低等藻類投放到金星表麵,令其大量繁殖,那麽便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出大量氧氣,並且讓金星表麵的溫度下降,直到人類能夠呼吸。
薩根並非第一個提出行星改造工程的人,遠在1930年,英國科幻作家、哲學家斯特普爾頓(fstapledon,1866、5、10——1950、9、6)在經典科幻小說《最後和最初的人》中,就描述了把金星海洋進行電解以釋放出氧氣的宏偉過程。後來,科幻作家安德森(fonderson)在小說《豪雨》中,再次描述了改造金星的過程。克拉克在《火星之砂》中去“改造火星”。格利戈裏本福德gregory benford)則在《木星計劃》中“改造”木星的衛星伽尼美。
大自然把地球改造成今天這個樣子,前後花了數十億年。用人工方式改造一個行星,怎麽也得耗費數以萬載的時光。這是嚴肅的科幻作家們早就想到的。這份漫長反襯著科學院的宏偉和寂寞。不過,在美國科幻片《火星計劃》中,人類隻花了十多年的時間,就讓太空人能夠在火星表麵摘掉頭盔呼吸。而在《全麵回憶》裏,更是用機器加工火星深處的冰,很快讓火星紅色的天空變成了藍色。當然大家不必認真,那隻是電影藝術家在喧染情節而已。
畢竟我們自己的星球還沒有到無法居住的地步,改造鄰居尚未提到科學家的日程上來。這些“行星改造方案”的現實意義,還在於讓人們看到生態圈是怎樣一個係統,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地愛護它。
第一卷:科幻講什麽? 第三編:時空探險(1-1)
第三編:時空探險
第三編簡介
第一章:地球上的新冒險
第二章:異星風光和宇宙奇觀
第三章:微觀世界傳奇
第四章:未來時代
第五章:時間旅行
第六章:異度空間與平行世界
第七章:虛擬世界
第三編簡介
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麽?金榜無名?事業無成?婚姻不幸?疾病纏身?……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理解。對於科幻人來說,人生最大的遺憾,莫過於自己的肉體凡胎被限製於此時此地,不能縱貫六合,遍閱古今。於是,在他們的筆下,便出現了數不勝數的新冒險。當然,冒險並非科幻專有。與其它文學門類最大的區別,在於這些冒險並不處於我們熟悉的時空環境裏。
更有甚者,對新奇背景的描寫,本來就是科幻文藝的個性。在八十年代初,文學評論家董鼎山先生就發現了這個問題,一針見血地指出:(科幻)讀者的注意力不是被角色性格刻劃及角色行動所吸引,而是被一個完全所不熟悉的世界環境所吸引……在科學小說中,性格的描寫是次要;主要的是新奇環境的描寫。《讀書》雜誌1981、7月。轉引自《科幻小說教學研究資料》38頁,吳岩編著。
可以說,“刻劃”陌生環境,成了科幻小說家的專精之道。而形形色色的奇異世界本身,便是科幻作品奉獻給大家的主要禮物。
本編匯集了科幻中出現的種種“新世界”。地球上的新冒險、異星風光和宇宙奇觀、微觀世界傳奇,在空間方麵擴展了人們的視野。未來時代、時間旅行這兩章裏,科幻作家們的觸角延伸到時間概念上。到了異度空間、“烏托時”科幻和虛擬世界裏,我們看到的,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時空了。
所有這些,都大大擴展了讀者的視野。讓我們從“此時此地”出發去作假想的旅行吧。
第一章:地球上的新冒險
c一章簡介
第一節:陸上秘境
第二節:地下世界歷險
第三節:幽幽深海覓神奇
第四節:深入冰天雪地
c一章簡介
地理大發現,點燃了許多文人的探險之夢。早期科幻作家繼承這一傳統,再加上科幻本身的自由度,將人類冒險足跡撒到地球的各種角落。這就是本章的內容。科幻作品描寫過種種奇異世界。本章內容也是人類從身邊“正常”時空出發,進行奇妙探險的第一步。
人類作為陸生動物,探險的腳步自然要從陸上秘境開始,然後便是地下世界和幽幽深海。還有南北兩極。這些地方迄今為止無人定居,它們的神奇和壯美隻呈現在科學工作者麵前。
第一節:陸上秘境
本節所指的陸上秘境不僅包括陸地本身,也包括一些方位不明的海島。後者由於遠隔大洋,容易建立陌生感,更是早期科幻作家們描寫的重點。但這不包括南極在內。雖然南極洲也是大陸,但它更屬於科學考查的對象。它被人類發現得很晚,進入科幻作品時,也更多地具有科學考查色彩。而早期陸地秘境的描寫,主要是假設一個未知的人類社會。
在這方麵,斯威夫特的《格列佛遊記》是早期陸上探險的集大成作品。倒黴的格列佛在一次次海難中踏足了探險家們刻意追求而達不到的許多地方。雖然作者並不著眼於寫冒險小說,而是把冒險當成諷刺的工具。但《格列佛遊記》裏對奇異世界的細節描寫十分豐富,堪稱範本。
烏托邦小說是這類題材的先鋒。如今,“烏托邦”是一個貶意詞,和“不切實際”劃著名等號。但在“烏托邦”剛剛出現在小說中時,它曾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社會的希望。這個詞的本意是“並不存在的地方”。在早期的烏托邦小說中,它通常被安排在一個海外島嶼上。那裏的一切都與作者和讀者身邊的醜陋現實相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