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後,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昏睡百年》得以出版。小說主人公格雷厄姆是個英國青年。剛剛繼承一筆巨額遺產。便患上奇怪的睡眠障礙。先是多日無法入睡,然後一睡不醒,身體呈“蠟樣屈曲”。這樣一睡便是兩百年。當他醒來後,他那筆財產在委託人的經營下已經增值了無數倍,擁有世界財富的三分之一!《昏睡百年》裏雖然沒有人工催眠,但對於整個故事來說,效果是近似的。


    九十年代初,英國經典科幻電視劇《復仇者新版》曾在中國熱播。其中有一集叫《長眠的間諜》,題材也是催眠術故事:二戰中,蘇聯紅軍進入高加索山脈,找到一個看似中年人的僧侶,發現此人竟然見過沙皇亞歷山大二世(1881年遇刺)!原來,他掌握著一種秘傳的催眠術。克格勃遂學到這種秘術。戰後,蘇聯和美英法劃定勢力範圍,蘇聯紅軍從一些西歐地區撤退時,布置下一批催眠過的間諜。他們藏身在巨大的橡木酒桶裏,因為這些“陳年佳釀”幾十年也不會被人打攪。到了八十年代,間諜們紛紛醒來,鑽出酒廠進行破壞。他們並不清楚時代變遷,把穿製服的樂團當成西方軍隊進行攻擊。其中一個王牌間諜從自己當情報官員的兒子手中接到行動指令。父子見麵時,父親隻有三十多歲,兒子已經一頭灰發了。


    第二節:人工冬眠


    在科幻作品中,人工冬眠是科學事實、虛構和希望的古怪結合。醫學上,“冬眠療法”由法國外科醫生拉波裏bolet?)首創,主要是在心髒手術時作為低溫麻醉。與科幻作品中深低溫冷凍不同的是,冬眠療法隻降低幾c,一般不使體溫低於32c。所以代謝和生命進程不是完全停止(凍結)而僅是略微減慢而已,不過,對於許多疾病的治理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在自然界,許多生物也有冬眠的習性。一些恆溫動物(哺乳類與鳥類)在寒冷冬季時其體溫可降低到接近環境溫度(幾乎到零度),全身呈麻痹狀態,在環境溫度進一步降低或升高到一定程度,或其他刺激下,其體溫可迅速恢復到正常水平的行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精粹本》311頁)稱為冬眠。


    冬眠現象能夠吸引科幻作家注意,是因為生命可以被冬眠延長。理論上,極深的冷凍延緩新陳代謝的速率,細胞分解、老化的速度都大大下降。這樣,在主觀上,你睡八個月、八年的覺,和睡八小時的覺沒什麽區別。甚至,深度冰凍狀態下人大腦活動也被抑製,並不作夢,可謂夜長而夢不多。


    當然,人畢竟不是冬眠動物,人的致死溫度在攝氏二十六到二十九度間。不過,這不妨礙科幻作家筆下出現了種種人工冬眠的設想。


    早在1926年,前蘇聯科幻大師別利亞耶夫就在短篇科幻小說《休眠》中,提出了用人工冬眠保存活體的設想。短篇科幻《失蹤的哥哥》由中國大陸作家葉至善創作,被視為五十年代中國早期科幻代表作之一,題材就是人工冬眠:十歲少年張建華突然失蹤,遍尋不見。十五年後,公安局在一個冷庫的深處找到了凍僵的張建華,他仍然保持著少年時的模樣,並且有生命跡象。科學家經過努力將他復活。雖然這隻是一次事故,但已經包含著通過技術手段導致冬眠的萌芽。


    不過,使這個設想廣受關注的,則是美國作家rcw愛廷傑1964年出版的《不朽的期望》。他在這部作品裏,完整地提出了人工冬眠的基本思路:用液態氮來冷凍絕症患者的身體,將之長期保存。直到有一天,醫學上找到能夠治癒這類絕症的方法,再將他們復活出來。


    後來,人工冬眠成為科幻作品中的常見技術,而其目的也超過了最初治療絕症的範圍。在宇航題材科幻作品裏,人工冬眠成了某種“標準配置”。比如,描寫跨恆星係的超遠程宇航,如果人類一時製造不出亞光速飛船,那麽,讓太空人在人工冬眠中度過幾十上百年,到目的地後再被喚醒,便是最佳方案了。


    謝菲爾德在長篇科幻小說《夜撫之間》裏,描述了一群科學家為了實現人類飛往其它恆星係的夢想,深入地研究人類進行“冬眠”的可能性。


    在《異形》(alien)等經典的宇航科幻影片裏,人工冬眠都是主要技術背景。《異形》第一集結尾,主人公瑞普麗消滅了“異形”,進入人工冬眠。第二集開始被喚醒時,已經在宇空中漂流了五十七年。


    即使不去那麽遠,僅僅在太陽係中旅行,人工冬眠也不無助力。當然,在這類作品裏,太空人們沒有亞光速飛船可乘。在《2001太空漫遊》(20 space odyssey)中,阿瑟克拉克(arthur c.rke)就讓他的太空人們在睡眠中度過了前往木星的寂寞旅程。


    在有些科幻小說裏,人工冬眠充當了變相的時間旅行器。當一個人深眠幾十年上百年後醒來,肯定進入了另一個時代。當然,他不能象乘坐真正的時間機器那樣自由穿梭,隻能購買前往未來的“單程票”。在《超時空戰警》(demolition man)中,警官斯佩克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被判“冷凍刑”,長眠三十多年,被喚醒於2032年,進入一個超過他想像的陌生世界。


    慢慢地,在科幻作家筆下,人工冬眠的期限越來越長。法國科幻作家巴爾雅維爾在《漫漫長夜》(又譯《冰人》)中,創造了人工冬眠時間的“科幻記錄”。在這部充滿感傷氣氛的科幻小說裏,幾十萬年前人類曾經達到了遠比今天高超的技術文明。但仍然是物質強大,精神虛弱。一場世界大戰毀滅了那一代人類文明。在文明滅亡前夕,一個大學校長從億萬國民中遴選出“男一號”和“女一號“,送入人工冬眠裝置,以圖在日後復興文明。結果,由於地軸在大戰中變化,這個裝置被深埋在南極洲的厚冰下麵。整整過了幾十萬年,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這兩位古人才被聯合南極考察隊挖出來,其中的女性被復活,向後人講述那個時代的歷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幻縱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鄭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鄭軍並收藏科幻縱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