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骨肉離散(5)


    由此看來,在奧尼庫爾一家人被問到國籍問題時,記錄在高爾基市內務部檔案中的回答就顯得很奇怪了。比如,切斯娜對內務部審訊人員說:


    1935年以前,我和家裏其他人一樣,是中國公民。1936年,我們取得蘇聯國籍,並且以蘇聯公民的身份,持哈爾濱蘇聯領事館簽發的簽證來到蘇聯。


    切斯娜明確指出一家人取得蘇聯公民身份的時間。有了這種身份,他們才可能移居到蘇聯。可是,她關於中國公民身份的回答卻完全與事實不符。她的侄子薩尼亞也做過類似的回答。亞沙越發把事情搞亂了,他的審訊記錄上說,1935年以前,自己一直是無國籍流亡者。這真是無稽之談,而且與他檔案中另一處記錄相矛盾。他曾經說過,小時候在海拉爾是少先隊隊員。少先隊是蘇聯的兒童組織。一個無國籍的兒童不大可能成為這個組織的成員。有人沒說真話!是誰呢?為什麽要說謊?


    1929年,東三省的權力平衡再次發生變化。這一次,中國人採取了主動行動。當時,南京蔣介石政府控製了中國大部分地區。除蘇聯以外,世界所有大國都承認了南京政府。年輕的張學良在父親張作霖被以前的保護人--日本人謀殺後掌握了東北的大權,並馬上與蔣介石結成同盟。在蔣介石的支持下,為了結束蘇聯對中東鐵路的控製,張學良開始採取行動。


    1929年5月,當中東鐵路局中、蘇方局長因權利分配發生爭執時,張學良突然派遣中國警察查抄了蘇聯在哈爾濱和東北其他城市的領事館以及齊齊哈爾和滿洲裏火車站。查抄中,大約有80人被扣留在哈爾濱領事館,據說,當時,第三國際正在舉行策劃推翻中國國民黨政府的秘密會議。接著,是歷時數月的外交爭吵。7月中旬,中蘇中斷外交關係,中國人占領了鐵路和其他蘇聯機構,並且逮捕了許多高級職員。持有蘇聯公民身份的中東鐵路雇員被持有中國公民身份或者流亡者身份的人取代。在東北各個城市,對中東鐵路職員、工會和共青團積極分子的逮捕繼續進行,被捕人數很快就多達二千多人。


    同時,一支白衛軍特種部隊接管了鐵路安全保衛機構。此外,白衛軍還利用中蘇之間的敵對狀態,越過蘇聯邊界,發動破壞性襲擊。1929年11月,經過六個多月逐步升級的邊界衝突以後,蘇聯軍隊採取了行動,並且很快就擊潰了紀律渙散的軍閥軍隊,占領滿洲西北部達幾個星期之久,直到雙方達成協議,恢復中東鐵路地區以前的秩序。


    第53節:骨肉離散(6)


    海拉爾是這次戰鬥的中心地區。季馬·利特文記得,蘇聯飛機飛越城市上空,把炸彈投在郊區。居民們人心惶惶,中國軍閥部隊在城裏橫衝直撞,搶劫、放火、攻占火車、殺死旅客和鐵路員工。於是,城裏的俄羅斯男人很快組織起一支城市衛隊,而婦女和兒童都躲藏在家裏。局麵很快就穩定下來了。


    當蘇聯紅軍在某天早晨開進海拉爾的時候,人們都跑出來歡迎。季馬說,他也在其中。於是我猜想,奧尼庫爾家的男孩子們--阿勃拉姆和亞沙大概也在人群裏吧!根據瑪亞的檔案,她那時正在哈爾濱第二牙科醫學院讀書,可能沒有目睹這次戰鬥。紮列茨基夫婦也在哈爾濱。為了利用那裏良好的醫療設施,他們在1929年初就去了哈爾濱,等待我母親的出生;一年以後才返回。


    蘇軍士兵的敬業精神、嚴明的紀律以及敏捷的行動速度,都給俄羅斯移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人們說起他們時,都親切地稱之為"我們的小夥子"。季馬說,總的來說,蘇軍士兵紀律嚴明,經常高唱嘲笑蔣介石是"資產階級"的歌曲在大街上行進。但是,他們也沒能杜絕把從俄羅斯資產階級那裏繳獲的戰利品帶回家的行為。季馬記得,"同誌們"把納弗塔諾維奇家巨大倉庫裏所有的幹果和羊毛洗滌工具都打包帶走的情景。納弗塔諾維奇是當地的猶太富商,他的女兒拉切爾是瑪亞最好的朋友。此外,把白俄趕回蘇聯以及後來在對滿洲西北部哥薩克居民點發動襲擊時對平民百姓的殘害,都影響了蘇聯軍隊的聲譽。


    差不多兩年以後,東北地區權力關係中的第三支,也是決定性的一支力量出現了。日本時代到來了。1931年9月,關東軍在瀋陽附近的鐵路上策劃了一次爆炸,又把罪責強加到中國士兵頭上,並且以此為藉口發動襲擊。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變。從1932年2月哈爾濱被攻陷,到1932年12月5日海拉爾陷落,中東鐵路沿線的城市相繼落入日本人之手。控製了滿洲的日本人聲稱,他們的目的是幫助滿洲人反抗漢族人的暴虐統治。為了掩人耳目,1932年3月,日本人把早已被廢黜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扶上偽滿洲國傀儡皇帝的寶座,開始了長達13年的日據滿洲時期。


    政治格局的變化,標誌著滿洲俄羅斯人平靜安逸的生活即將結束。對於奧尼庫爾一家來說,這意味著大家庭即將離散。


    1932年12月,海拉爾人聽到炸彈的爆炸聲,又看見城郊的中國軍營冒起滾滾濃煙。這使他們意識到,日本人已經來了。接著,一顆炸彈擊中了海拉爾火車站附近的麵粉廠。人們東躲西藏,四散逃命。中國軍隊很快就被擊潰。第二天,日本士兵開進城區,一些白俄支持者跑出來迎接。季馬·利特文記得,柵欄上掛著旗子、燈籠,還有用俄文寫的"人民歡欣鼓舞,太陽升起來了!"的標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哈爾濱檔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澳]瑪拉·穆斯塔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澳]瑪拉·穆斯塔芬並收藏哈爾濱檔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