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劉伯承讓衛士長“押”著李達去睡覺。劉伯承前腳剛走,他又偷偷溜回司令部。未料,劉伯承轉了幾圈又回來,一眼瞅見抱著電話機的李達,實在是火了:“啷個搞的嘛!這個時候,你要是病倒了,不是要我的命嗎?”


    李達憨笑著擺擺手,對著話筒喊:“不行!趕快把那裏的電話線架通!隨時報告水情。不行,20分鍾必須架通……”


    劉伯承無可奈何。


    鄧小平匆匆走進來。


    劉伯承忙問:“堤上情況怎麽樣?”


    “不好。”鄧小平轉過身又對李達說,“險情不減,再拉兩個團;上去,多備一些麻袋、草包。”


    情報處處長柴成文走進來報告:“現在又有桂係兩個師往這裏調,加上從陝北、山東調來的五個師和原有的東、南、西三麵圍敵,一共是13個師,30個旅,35萬人。從所得情報看,敵可在兩天內完成合擊之勢。”


    劉伯承沉思。


    李達說:“11縱報告,今天進入梁山以西、鄆城以北。各部隊都在想辦法迷惑敵人——用石灰粉在主要道路的交叉口撒上問北的標誌;在能通過部隊的徒涉場、渡口,用高粱杆搓成向北的箭頭;有的部隊還沿途不住地打空槍。敵人不知所措,真的以為我們要北渡黃河。從徐州、開封調來的敵軍尾追他們向北去了。”


    “好!”劉伯承站起來,“讓他們動作再大些,一定要造出主力北渡黃河的聲勢,吸引敵人越多越好!”


    鄧小平:“必要時,可使一部渡河,徹底消除敵人的猶豫、訪惶!”


    李達:“11縱新組建不久,我想讓冀魯豫軍區配合他們向黃河佯動,牽製敵人。”


    劉伯承;“很好,就這麽辦。”


    李達匆匆離去。


    鄧小平點著一支煙。


    劉伯承摘下眼鏡擦拭。


    走?留?


    10萬大軍麵臨抉擇。


    戰場局勢不測如陰陽,難料如鬼神,貴在臨期應變。大帥用兵若良醫療病,病萬變,藥亦萬變。


    劉伯承:“鄧政委,我們馬上開個會。”


    鄧小平:“打破常規,除各縱隊領導,把司、政、後機關各部處的同誌都請來!柴成文,通知他們,速到!”


    會議氣氛熱烈、活躍。


    天氣悶熱,陳再道解開衣扣,撩起衣襟扇風:“我的意見是再打它一兩仗再走。雖然連續作戰,部隊疲勞,但我們是勝利。師,士氣旺盛;而且現在華東野戰軍的五個縱隊已經到達鄆城巨野地區,我們的力量更強大了,完全有能力、有把握殲敵一路或兩路!”


    楊勇上來菸癮,菸頭對煙屁股,一根接一根:“敵人數量雖多,但一部分是敗軍,一部分是長途奔襲,他們到了魯西南,地形不熟,又沒有群眾支持,成了聾子、瞎子,我們在內線作戰則如魚得水。抓住時機再幹它幾個師,既甩了包袱,又吃了肉,何樂而不為!”


    杜義德說:“到嘴的肉不吃是可惜。如果顧及黃河決堤,或蔣介石炸壩,也可到豫皖蘇地區尋機再打幾仗,那樣對於打開豫皖蘇的局麵、擴大戰果都非常有利。”


    陳錫聯向來決策果斷,思維敏捷,心直口快,素有“陳大炮”之稱。此時,“大炮”卻引而不發。都講了,他才開口道:“你們說得都有道理。我來放一炮。蔣介石一桌一桌給我們送酒席,我比你們還想吃。我塊頭大,容量也大嘛!”


    陳錫聯誇張地拍拍肚子。


    大家笑起來。


    “可是還要考慮到我們畢竟是連續打了一個月的仗,部隊的休整、幹部的調整、俘虜的補充和訓練等問題都沒有解決。這不可忽視!我認為,不管內線作戰或立即南下,都有一定困難。因此我建議,還是按原計劃休整到8月15日左右,爾後視情況再定。”


    劉伯承、鄧小平講話不多,中神貫注地聽著。偶然插上一兩句、提出些問題,把大家的思想引向深處。間伯承拿起放大鏡,走到敵情標圖前,反覆審視敵人的兵力部署,並詳細向參謀人員詢問敵軍各個部隊的主官姓名名、部隊實力、裝備狀況、作戰特點等情況。他又走到南下地圖前,放大鏡從東起連雲港、徐州,西到伏牛山,北起黃河,南至長江邊,一點一點地移動著……他的眼睛隨放大鏡又從魯西南、隴海路向南移動、再移動,直到長江邊;轉而注意力又集中到津浦線的徐州、蚌埠,向南到合肥、南京、安慶,再西移到平漢路的武漢三鎮和信陽、許昌、鄭州諸點


    時間很快過去了,李達宣布休會,吃午飯。


    作戰科同誌匆匆吃過午飯,齊集作戰室議論著上午的會議。


    作戰參謀王文幀說:“整個上午,我的精神都緊張到神經末稍了。從首長的討論中能學到許多東西。以前隻是背地圖、熟悉地圖,可是地圖在今天不再是一張紙,活了!”


    張生華說:“沒有全局在胸,沒有深思遠慮、切磋琢磨和絲絲人扣的思維,想使地圖復活是很難的。”


    章安翔輕輕拍著桌子說:“可惜呀!諸位當中如果有一位是文學家,上午的事就可以寫一篇很好的特寫或小說。”


    作戰科科長笑了:“參謀官們,抓緊時間幹咱的活兒,文學家會有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勢中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玉彬/王蘇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玉彬/王蘇紅並收藏大勢中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