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18事變,日本已占據了中國的東北三省。1932年6月不敢收復失地,執意要打剿共的內戰。當時中共在瑞金已提出放棄前嫌共同抗日的主張,蔣先生充耳不聞,真有“寧予倭寇不失家奴”的精神啊!
“這個時候,來到延安的中共軍隊還不到一萬人,但是他們和張學良來自關外的東北軍產生了微妙的化學變化。此一變化改寫了中國人的歷史。”
僅僅輕飄飄的一句“產生了微妙的化學變化”,就能掩蓋這個“改寫了中國人的歷史”重大事件的根本原因嗎?
第五集《幹坤一變》
1927——1937年,國家建設的黃金十年。
“後來因為西安事變,而造成了整個局麵[拖不下去]的窘境,於是一場不能打的仗,也就不得不打了。”
在《劍橋中華民國史》中專門有關於這一時期成就的一章:國民黨政權的成就。現將若幹段落抄錄如下:
到1936年末,蔣介石已經鞏固對全國較大地區的政治控製——中國本土18個省中,僅有7個保持基本自治——從而為一個可行的政治製度奠定了基礎。然而,他為取得政治控製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他堅決依靠武裝力量,不僅使國家受到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而且把這個政權的注意力從迫切需要社會、經濟及政治的改革轉移開去。
1934年稻米收穫量低於1931年收穫量的34%;大豆幾乎下降36%,小麥下降7%。棉花是當年唯一超過1931年水平的主要農作物。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產值從1931年的244.3億元下降至1934年的130.7億元(時價)。這些數據在細節上不完全可靠,但是,當時目擊者的報導證實了農村嚴重貧困,特別是在1934年和1935年。
田弘茂在《國民黨中國的政府與政治,1927—1937年》的第168頁寫到: 蔣介石在1935年的評估卻能反映一般狀況:
“政府開支日見增高。每當計劃出籠,新稅又起。附加稅常隨需要加於正稅之上,又創各項雜稅。有時,[地方當局]隨意逐戶徵集不明之稅。稅目繁多。民眾稅負沉重大受其苦。”
“首先讓我們看看當時國內的輿情。話說日軍自從占領東北四省之後,又企圖染指華北。先是攏絡殷汝耕,成立冀東偽自治政府。1935年12月11日,中央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派宋哲元為委員長加以製衡,並受命與日方斡旋。但這件事被人誤解,以為華北真的要步東北的後塵[特殊化]了。於是便引發了12.9和12.26兩次大學潮。...學潮帶動了全國澎湃洶湧的抗日浪潮。...這股浪潮,顯然已非警察所能應付得了的了。這隻是1935年底的事,我們已經有[很難拖下去]的深刻感受了。事實上,這種狀況還拖了一年。到第二年的12.9,又爆發了一次學潮周年的街頭運動。那回相去西安事變隻有三天。”
這種拖不下去的感受,是來源於日寇的步步蠶食呢?還是來源於民眾的抗日情緒?
“再看中共,....但和共軍正麵對峙的正是他所率領的子弟兵東北軍。然而此刻的東北軍,已經被那種長時間背井離鄉的愁緒,磨光了他們的作戰意誌。”
東北軍並沒有磨光了作戰意誌,而是隻想戰死在回家的路上,他們不明白為什麽要與紅軍死拚,當然不願死在他們認為不值得拚命的地方而已。東北軍瓦解以後,有相當多的士兵加入了八路軍。
1945年8月11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對以下部隊發出進軍東北的命令:
“為了配合蘇聯紅軍進入中國境內作戰,並準備接受日滿偽軍的投降,我命令:
一、原東北軍呂正操所部,由山西、綏遠現地,向察哈爾、熱河進發。
二、原東北軍張學思所部,由河北、察哈爾現地,向熱河、遼寧進發。
三、原東北軍萬毅所部,由山東、河北現地,向遼寧進發。
四、現在河北、熱河、遼寧邊境之李運昌所部,即日向遼寧、吉林進發。”
以上這四支部隊都是東北軍的底子,他們在敵後與日軍整整拚殺了八年,終於打到了回家的日子。東北軍的作戰意誌磨光了嗎?
“單看1935年11月紫羅鎮(應為直羅鎮)之役,(東北軍57軍兩個師與紅15軍團發生遭遇戰)論戰力紅軍遠不如國軍,但一曲[鬆花江上]和[團結抗日]、[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的兩句口號,卻徹底擊潰了東北軍。這種情景,和張子房當年在九裏山上[悲歌散楚]如出一轍。”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中共政治攻勢的威力,也看到了人心所向、軍心所向。順其所向而立,逆其所向必敗。
從畫麵上看,明明寫的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一寸》篡改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
須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政治打擊力度要比[自己人不打自己人]高得多,
“紫羅鎮一役,師長牛元峰、何立中以及他的參謀長裴煥彩自殺,兩個師有八個團長,其中六個也自殺了,隻逃回來一個,另一個名叫高福元的,被共軍俘虜。連同其他被俘官兵五千餘人,則受到了共軍的[禮遇]和洗腦。洗腦的內容既無馬列思想,也沒有階級鬥爭,隻有一句話:[團結抗日,打回老家去!]。這些人後來被釋放回來的時候,便成了東北軍中,中共統戰的尖兵。”
說得真好哇!!!東北軍人心中最掛念的是自己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兒女,日夜期盼的是打回老家去!這是軍心所向,民心所向。凡符合國家、民族利益的政策,做法都是統戰的利器,想人民所想,做人民所願,就是被共黨所“統戰”。凡逆人民所想,拂人民所願,危害國家、民族利益的,即為反共尖兵!
“這個時候,來到延安的中共軍隊還不到一萬人,但是他們和張學良來自關外的東北軍產生了微妙的化學變化。此一變化改寫了中國人的歷史。”
僅僅輕飄飄的一句“產生了微妙的化學變化”,就能掩蓋這個“改寫了中國人的歷史”重大事件的根本原因嗎?
第五集《幹坤一變》
1927——1937年,國家建設的黃金十年。
“後來因為西安事變,而造成了整個局麵[拖不下去]的窘境,於是一場不能打的仗,也就不得不打了。”
在《劍橋中華民國史》中專門有關於這一時期成就的一章:國民黨政權的成就。現將若幹段落抄錄如下:
到1936年末,蔣介石已經鞏固對全國較大地區的政治控製——中國本土18個省中,僅有7個保持基本自治——從而為一個可行的政治製度奠定了基礎。然而,他為取得政治控製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的。他堅決依靠武裝力量,不僅使國家受到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而且把這個政權的注意力從迫切需要社會、經濟及政治的改革轉移開去。
1934年稻米收穫量低於1931年收穫量的34%;大豆幾乎下降36%,小麥下降7%。棉花是當年唯一超過1931年水平的主要農作物。國民生產總值中,農業產值從1931年的244.3億元下降至1934年的130.7億元(時價)。這些數據在細節上不完全可靠,但是,當時目擊者的報導證實了農村嚴重貧困,特別是在1934年和1935年。
田弘茂在《國民黨中國的政府與政治,1927—1937年》的第168頁寫到: 蔣介石在1935年的評估卻能反映一般狀況:
“政府開支日見增高。每當計劃出籠,新稅又起。附加稅常隨需要加於正稅之上,又創各項雜稅。有時,[地方當局]隨意逐戶徵集不明之稅。稅目繁多。民眾稅負沉重大受其苦。”
“首先讓我們看看當時國內的輿情。話說日軍自從占領東北四省之後,又企圖染指華北。先是攏絡殷汝耕,成立冀東偽自治政府。1935年12月11日,中央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派宋哲元為委員長加以製衡,並受命與日方斡旋。但這件事被人誤解,以為華北真的要步東北的後塵[特殊化]了。於是便引發了12.9和12.26兩次大學潮。...學潮帶動了全國澎湃洶湧的抗日浪潮。...這股浪潮,顯然已非警察所能應付得了的了。這隻是1935年底的事,我們已經有[很難拖下去]的深刻感受了。事實上,這種狀況還拖了一年。到第二年的12.9,又爆發了一次學潮周年的街頭運動。那回相去西安事變隻有三天。”
這種拖不下去的感受,是來源於日寇的步步蠶食呢?還是來源於民眾的抗日情緒?
“再看中共,....但和共軍正麵對峙的正是他所率領的子弟兵東北軍。然而此刻的東北軍,已經被那種長時間背井離鄉的愁緒,磨光了他們的作戰意誌。”
東北軍並沒有磨光了作戰意誌,而是隻想戰死在回家的路上,他們不明白為什麽要與紅軍死拚,當然不願死在他們認為不值得拚命的地方而已。東北軍瓦解以後,有相當多的士兵加入了八路軍。
1945年8月11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對以下部隊發出進軍東北的命令:
“為了配合蘇聯紅軍進入中國境內作戰,並準備接受日滿偽軍的投降,我命令:
一、原東北軍呂正操所部,由山西、綏遠現地,向察哈爾、熱河進發。
二、原東北軍張學思所部,由河北、察哈爾現地,向熱河、遼寧進發。
三、原東北軍萬毅所部,由山東、河北現地,向遼寧進發。
四、現在河北、熱河、遼寧邊境之李運昌所部,即日向遼寧、吉林進發。”
以上這四支部隊都是東北軍的底子,他們在敵後與日軍整整拚殺了八年,終於打到了回家的日子。東北軍的作戰意誌磨光了嗎?
“單看1935年11月紫羅鎮(應為直羅鎮)之役,(東北軍57軍兩個師與紅15軍團發生遭遇戰)論戰力紅軍遠不如國軍,但一曲[鬆花江上]和[團結抗日]、[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的兩句口號,卻徹底擊潰了東北軍。這種情景,和張子房當年在九裏山上[悲歌散楚]如出一轍。”
在這裏,我們看到了中共政治攻勢的威力,也看到了人心所向、軍心所向。順其所向而立,逆其所向必敗。
從畫麵上看,明明寫的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一寸》篡改為[自己人不打自己人]。
須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政治打擊力度要比[自己人不打自己人]高得多,
“紫羅鎮一役,師長牛元峰、何立中以及他的參謀長裴煥彩自殺,兩個師有八個團長,其中六個也自殺了,隻逃回來一個,另一個名叫高福元的,被共軍俘虜。連同其他被俘官兵五千餘人,則受到了共軍的[禮遇]和洗腦。洗腦的內容既無馬列思想,也沒有階級鬥爭,隻有一句話:[團結抗日,打回老家去!]。這些人後來被釋放回來的時候,便成了東北軍中,中共統戰的尖兵。”
說得真好哇!!!東北軍人心中最掛念的是自己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兒女,日夜期盼的是打回老家去!這是軍心所向,民心所向。凡符合國家、民族利益的政策,做法都是統戰的利器,想人民所想,做人民所願,就是被共黨所“統戰”。凡逆人民所想,拂人民所願,危害國家、民族利益的,即為反共尖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