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烈姆亞斯所指的"地殼移動"解釋,其實就是指哈普古德所提出的假設:南極大陸塊一直到公元前11000年以前,其實並不位於南極,而是在距離它現在位置至少要北2000英裏(氣候比較溫和)的地方,但是在經過一次地殼大變動以後,才移動到現在的位置2。
佛列姆亞斯還繼續寫道:
地殼移動,使大塊土地漂移至死亡圈(阿拉斯加、西伯利亞一帶),這現象至為明顯。凡是動物大量絕滅的土地(尤其南北美和西伯利亞),顯然都是因為緯度激烈變化的結果……
地殼變動所帶來的結果當然是激烈異常的。地殼隨地球內部的激烈變化,而發生激烈的地震、洪水。大地呻吟,位置改變,天空好像要塌下來的樣子。海洋深處,地震頻繁,造成的海嘯衝擊海岸,淹沒土地,有的地塊被擠衝到比較溫暖的氣候帶,有的則被打進南北極圈內,永遠被冰塊所覆蓋。冰原溶化,使得海平麵節節上升。所有的生物必須要適應環境,要不然就移居他處,否則便被淘汰……
在閱讀中,我聯想到哈普古德對地殼的一些描述:硬而薄,一旦剝離,"就好像剝橘子一樣,皮與肉分離後,橘子依然完整,隻是表皮打散了而已"。
看到這裏,我還對內容相當熟悉。但是兩名研究者繼續提出了兩個我沒有想到的關鍵問題。
驚人的引力
他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引力(如本書第五部中所述地球公轉軌道的形狀變化一樣)在地殼移動的機製下,對冰河期的興起與衰退造成的影響:
博物學家兼地質學家路易·阿加西斯(louis agas siz),1837年首先提出了冰河期的概念。當時的學術界對他的看法很不以為然。不過,當越來越多對他有利的證據出現後,連原來抱持著懷疑態度的人,都不得不承認,地球曾經歷過一段冗長而恐怖的冬季。至於為什麽會出現這樣一個使萬物停滯生長的冰河期,無人能夠理解。一直到1976年,世人才找到直接的證據,證明冰河期確實在地球上存在過。現在大家都用地球公轉軌道的各種天文學特徵,以及地球軸的傾斜度,來說明冰河期的形成。的確,天文學的要素,對冰河期的發生有非常直接的關係。不過,那可能隻是關係之一,同樣重要的,恐怕是冰河的地形,而地殼移動說將是解開這個謎題的重要關鍵。
愛因斯坦對南北極地殼上厚重而分配不平均的冰塊,是否可能造成地殼移動,曾經做過研究。他寫道:"地球的自轉在重量不平均的兩個冰帽影響下,產生了一種離心力,而離心力的力量又傳達到了堅硬的地殼上,強度不斷地增加,聚集到一定的力量後,便會製造出一種地殼與地球本身之間的反動,而造成兩極的地塊往赤道方向移動。"
當愛因斯坦1953年寫下上述這段文字的時候,世人還不十分理解天文對冰河成因的影響。當地球的公轉軌道偏離正圓1%,太陽引力的影響就會增加,對地球和上麵的冰塊產生更大的張力,冰床的重量對地表施與重壓,加上地球的傾斜(對軌道形狀的另外一個影響因素),迫使地表改變位置,地殼變動……
引力與冰河時代的開始與衰退有什麽關係?
關係至為明顯。
地殼變動之際,原來在南北極的地塊(和現在的南極大陸一樣完全被覆於冰塊之下)突然移向氣候比較溫暖的低緯度地帶,冰塊快速溶化。同樣,原來在溫暖的低緯度地帶的土地,突然之間被移至南北極地帶,氣候異變下,很快便消失於冰原之下了。
換句話說,在我們認為的所謂上一個冰河期,北歐和北美的大部分土地,並不是因為某種神秘的因素,使得天氣逐漸轉寒,而被覆於厚重的冰塊下,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地塊,比今天要更接近北極圈,所以才冰雪遍地。同樣,如第四部中所述,威斯康星和烏姆冰河期於公元前15000年開始溶化,並非地球天氣異變,而是因為冰原移動到溫暖的低緯度地帶……
也就是說,冰河期現在仍處於進行階段——在北極和南極圈內。
失落的大陸
佛烈姆亞斯提出的第二個問題,與第一個在邏輯上息息相關:如果地殼移動是一個周期性的現象,而上一個地殼變動,將一塊原在溫暖地帶的巨大陸地,移動至南極圈的話,那麽我們隻要在南北極,從冰塊表層往下挖開個2英裏,應該可以在那厚重的冰塊下,找到許多失落文明的遺物才對。
突然間,我頓悟到,一塊曾經有好幾十萬人居住,並孕育出繁盛社會的大陸地塊,怎麽會如此突然之間消失於無形?正如佛列姆亞斯在結論中所說的:"我們必須從南極洲下手,去尋求有關文明起源的答案。而這些答案可能至今仍藏在凍原最下方冰塊的深處。"
我再一次從檔案中找到研究助理的辭職信,並開始檢查他提出有關高度文明存在的先決條件:大山脈、大河流水係,加上"至少占地二三幹英裏的廣大陸地"。而且,他還提到,一個文化的穩定成長,必須仰賴至少10000年的溫和氣候。
南極大陸絕對不是大海中撈針的那根針:它幅員廣大,比墨西哥灣還要大,相當於7個馬達加斯加島,與美國的土地麵積幾乎相等。而且,根據地震波的測定,我們已知冰原下的南極大陸上有高山。而好幾幅古代地圖都似乎證實,非常理解經緯度的太古地圖製作者,描繪出消失於冰原之前的山脈、大河,從山脈中流出來的河流,如何潤澤了廣大的山穀和平野,而注入於大海之中。這些河流的存在,我們已經從南極的羅斯海底,採集到足夠的地層資料,並加以證明。
佛列姆亞斯還繼續寫道:
地殼移動,使大塊土地漂移至死亡圈(阿拉斯加、西伯利亞一帶),這現象至為明顯。凡是動物大量絕滅的土地(尤其南北美和西伯利亞),顯然都是因為緯度激烈變化的結果……
地殼變動所帶來的結果當然是激烈異常的。地殼隨地球內部的激烈變化,而發生激烈的地震、洪水。大地呻吟,位置改變,天空好像要塌下來的樣子。海洋深處,地震頻繁,造成的海嘯衝擊海岸,淹沒土地,有的地塊被擠衝到比較溫暖的氣候帶,有的則被打進南北極圈內,永遠被冰塊所覆蓋。冰原溶化,使得海平麵節節上升。所有的生物必須要適應環境,要不然就移居他處,否則便被淘汰……
在閱讀中,我聯想到哈普古德對地殼的一些描述:硬而薄,一旦剝離,"就好像剝橘子一樣,皮與肉分離後,橘子依然完整,隻是表皮打散了而已"。
看到這裏,我還對內容相當熟悉。但是兩名研究者繼續提出了兩個我沒有想到的關鍵問題。
驚人的引力
他們提出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引力(如本書第五部中所述地球公轉軌道的形狀變化一樣)在地殼移動的機製下,對冰河期的興起與衰退造成的影響:
博物學家兼地質學家路易·阿加西斯(louis agas siz),1837年首先提出了冰河期的概念。當時的學術界對他的看法很不以為然。不過,當越來越多對他有利的證據出現後,連原來抱持著懷疑態度的人,都不得不承認,地球曾經歷過一段冗長而恐怖的冬季。至於為什麽會出現這樣一個使萬物停滯生長的冰河期,無人能夠理解。一直到1976年,世人才找到直接的證據,證明冰河期確實在地球上存在過。現在大家都用地球公轉軌道的各種天文學特徵,以及地球軸的傾斜度,來說明冰河期的形成。的確,天文學的要素,對冰河期的發生有非常直接的關係。不過,那可能隻是關係之一,同樣重要的,恐怕是冰河的地形,而地殼移動說將是解開這個謎題的重要關鍵。
愛因斯坦對南北極地殼上厚重而分配不平均的冰塊,是否可能造成地殼移動,曾經做過研究。他寫道:"地球的自轉在重量不平均的兩個冰帽影響下,產生了一種離心力,而離心力的力量又傳達到了堅硬的地殼上,強度不斷地增加,聚集到一定的力量後,便會製造出一種地殼與地球本身之間的反動,而造成兩極的地塊往赤道方向移動。"
當愛因斯坦1953年寫下上述這段文字的時候,世人還不十分理解天文對冰河成因的影響。當地球的公轉軌道偏離正圓1%,太陽引力的影響就會增加,對地球和上麵的冰塊產生更大的張力,冰床的重量對地表施與重壓,加上地球的傾斜(對軌道形狀的另外一個影響因素),迫使地表改變位置,地殼變動……
引力與冰河時代的開始與衰退有什麽關係?
關係至為明顯。
地殼變動之際,原來在南北極的地塊(和現在的南極大陸一樣完全被覆於冰塊之下)突然移向氣候比較溫暖的低緯度地帶,冰塊快速溶化。同樣,原來在溫暖的低緯度地帶的土地,突然之間被移至南北極地帶,氣候異變下,很快便消失於冰原之下了。
換句話說,在我們認為的所謂上一個冰河期,北歐和北美的大部分土地,並不是因為某種神秘的因素,使得天氣逐漸轉寒,而被覆於厚重的冰塊下,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的地塊,比今天要更接近北極圈,所以才冰雪遍地。同樣,如第四部中所述,威斯康星和烏姆冰河期於公元前15000年開始溶化,並非地球天氣異變,而是因為冰原移動到溫暖的低緯度地帶……
也就是說,冰河期現在仍處於進行階段——在北極和南極圈內。
失落的大陸
佛烈姆亞斯提出的第二個問題,與第一個在邏輯上息息相關:如果地殼移動是一個周期性的現象,而上一個地殼變動,將一塊原在溫暖地帶的巨大陸地,移動至南極圈的話,那麽我們隻要在南北極,從冰塊表層往下挖開個2英裏,應該可以在那厚重的冰塊下,找到許多失落文明的遺物才對。
突然間,我頓悟到,一塊曾經有好幾十萬人居住,並孕育出繁盛社會的大陸地塊,怎麽會如此突然之間消失於無形?正如佛列姆亞斯在結論中所說的:"我們必須從南極洲下手,去尋求有關文明起源的答案。而這些答案可能至今仍藏在凍原最下方冰塊的深處。"
我再一次從檔案中找到研究助理的辭職信,並開始檢查他提出有關高度文明存在的先決條件:大山脈、大河流水係,加上"至少占地二三幹英裏的廣大陸地"。而且,他還提到,一個文化的穩定成長,必須仰賴至少10000年的溫和氣候。
南極大陸絕對不是大海中撈針的那根針:它幅員廣大,比墨西哥灣還要大,相當於7個馬達加斯加島,與美國的土地麵積幾乎相等。而且,根據地震波的測定,我們已知冰原下的南極大陸上有高山。而好幾幅古代地圖都似乎證實,非常理解經緯度的太古地圖製作者,描繪出消失於冰原之前的山脈、大河,從山脈中流出來的河流,如何潤澤了廣大的山穀和平野,而注入於大海之中。這些河流的存在,我們已經從南極的羅斯海底,採集到足夠的地層資料,並加以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