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言之,這就是"分點歲差"(precession of the equinoxes)的含義。音樂劇《秀髮》(hair)有名的台詞"寶瓶座的時代來臨了",就是分點歲差的最佳寫照。它提到一個天文事實:在過去2000年間,每一年春分,太陽都是從雙魚座升起,然而,雙魚座的時代如今快要結束了,不久之後,春分的太陽就會離開雙魚宮,進駐隔壁的寶瓶宮,開始從那兒升起。
25776年一次的歲差周期,是推動這個壯觀的天文現象在天空中循環不已的力量。歲差究竟如何推動春分點,從雙魚座進入寶瓶座,然後沿著黃道帶繼續移動,也值得我們注意。
上文提到,每一年,春分和秋分隻在兩個日子出現:地球傾斜的軸正好側向太陽時。這兩天中,世界各地太陽都從正東方升起,白晝和黑夜一樣長。由於地球的軸緩慢地。持續地產生歲差,方向正好和它的軌道相反,它側向太陽的點必須在每年運行的初期出現。這些每年都發生的改變,微小到幾乎察覺不出——沿著黃道移動1度(相當於一個人把小指伸向地平線的寬度),需要大約72年時間。然而,根據桑提拉納教授的推算,這些微小的改變累積起來,不到2200年就會形成一條30度通道,穿過黃道帶一個星座,而不到26000年,就能形成一條360度通道,穿過一個完整的歲差周期。
古代人何時第一次計算出歲差
這個問題的答案隱藏著人類歷史的一大秘密。解開這個謎團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學術界的"官方"看法。《大英百科全書》是貯藏正統歷史知識的一大寶庫。根據它的記載,發現"歲差"這個天文現象的是古希臘學者希巴克斯(hip parchus):
希巴克斯,名字亦拚作hipparchos出生於比希尼亞國(bithynia)尼西亞城(nicaea),公元前127年前後逝於羅德斯島(rhodes)。他是希臘天文學家暨數學家,發現"分點歲差"天文現象……這一重大發現,是運用敏銳的心智長期觀察天象的成果。希巴克斯觀測星體的位置,然後將他的觀察結果,和150年前亞歷山大港學者提摩卡裏斯(timo插ris)及更早對巴比倫天文學家的觀測做一比較。他發現,天球經度出現差異,而這一差異超出觀測誤差的範圍。因此,他提出"歲差"的理論,以解釋這個天文現象。他提供的每年歲差值45秒或46秒(秒是1度的1/3600),跟現代天文學界接受的數字——50.274秒——極為接近3。
這裏,我們得將術語解釋一下。"秒"是弧度的最小計算單位。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周的軌道總共有360度,每1度有60分,每1分有60秒。每年改變50.274秒,還不到1度的1/60,因此,春分太陽沿著黃道遷移1度大約需要72年時間(相當於人的一生)。觀察這種極為緩慢的改變,在當時非常困難,所以希巴克斯在公元前2世紀提出的歲差值,會被《大英百科全書》推崇為"重大發現"。
如果這項發現隻是"重新發現",它還會顯得那麽"重大"嗎?如果我們能夠證明,早在希巴克斯出生之前好幾千年,天文學家就已經接受艱巨的挑戰,對"歲差"進行觀測,希臘人的數學和天文成就還會顯得那麽輝煌嗎?有沒有可能,在現代科學興起之前的遠古時代,人類就已經對這個長達幾乎260o0年的天象周期,進行精確的、科學的探究?
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必須掌握確鑿的、禁得起嚴格檢驗的證據。上文提到,希巴克斯計算出的每年歲差值是弧度的45秒或46秒。因此,除非我們能在更古老的資料中找到更精確的數據,我們不能隨便否定希巴克斯的成就和地位。他畢竟是學術界公認的"歲差發現者"。
值得發掘的資料當然很多。不過,為了簡明起見,這裏我們必須把探索的範圍局限在世界各地的神話。其中一組神話(本書第4部論述的洪水和其他災異傳說),我們已經詳加探討;我們發現,這些神話具有若幹耐人尋昧的共同特徵:
1、毫無疑問,這些神話都極為古老。以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洪水傳說為例。這個故事的一些版本,鐫刻在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古國最早的時代)遺留下的泥板上。這些泥板鐫刻時,人類剛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它明確地顯示,即使在那個時代,世界大洪水的傳說也已經非常古老,因此,它的根源應該遠在人類有文字歷史之前。我們不知道它究竟有多古老。事實上,沒有學者能夠鑑定任何一則神話的創作年代,更不用說這些流傳廣遠的古老神話了。毫不誇張地說,它們一直流傳在這個世界上,成為人類文化永恆的一部分。
2、環繞這些神話的古老氛圍可並不是幻覺。一如前文提到的,許多災異神話顯然是精確的目擊報告,記錄最後一次冰河時代人類經歷的真實情景。因此,理論上,這些神話的起源和現代人類的起源,可能在同一個時期,也就是約莫5萬年前。不過,地質學上的證據所顯示的起源時期卻稍晚一些,而我們在上文也曾指出,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是最可能的時期。在人類的整個生存經驗中,隻有那個時期,地球上出現急速的、劇烈的氣候變化,如同神話栩栩如生的描述一般。
3、冰河時代的終結所造成的動亂是全球的現象。難怪,盡管災異神話散布世界各地,彼此之間卻顯現出高度的一致性,可謂殊途同歸。
25776年一次的歲差周期,是推動這個壯觀的天文現象在天空中循環不已的力量。歲差究竟如何推動春分點,從雙魚座進入寶瓶座,然後沿著黃道帶繼續移動,也值得我們注意。
上文提到,每一年,春分和秋分隻在兩個日子出現:地球傾斜的軸正好側向太陽時。這兩天中,世界各地太陽都從正東方升起,白晝和黑夜一樣長。由於地球的軸緩慢地。持續地產生歲差,方向正好和它的軌道相反,它側向太陽的點必須在每年運行的初期出現。這些每年都發生的改變,微小到幾乎察覺不出——沿著黃道移動1度(相當於一個人把小指伸向地平線的寬度),需要大約72年時間。然而,根據桑提拉納教授的推算,這些微小的改變累積起來,不到2200年就會形成一條30度通道,穿過黃道帶一個星座,而不到26000年,就能形成一條360度通道,穿過一個完整的歲差周期。
古代人何時第一次計算出歲差
這個問題的答案隱藏著人類歷史的一大秘密。解開這個謎團之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學術界的"官方"看法。《大英百科全書》是貯藏正統歷史知識的一大寶庫。根據它的記載,發現"歲差"這個天文現象的是古希臘學者希巴克斯(hip parchus):
希巴克斯,名字亦拚作hipparchos出生於比希尼亞國(bithynia)尼西亞城(nicaea),公元前127年前後逝於羅德斯島(rhodes)。他是希臘天文學家暨數學家,發現"分點歲差"天文現象……這一重大發現,是運用敏銳的心智長期觀察天象的成果。希巴克斯觀測星體的位置,然後將他的觀察結果,和150年前亞歷山大港學者提摩卡裏斯(timo插ris)及更早對巴比倫天文學家的觀測做一比較。他發現,天球經度出現差異,而這一差異超出觀測誤差的範圍。因此,他提出"歲差"的理論,以解釋這個天文現象。他提供的每年歲差值45秒或46秒(秒是1度的1/3600),跟現代天文學界接受的數字——50.274秒——極為接近3。
這裏,我們得將術語解釋一下。"秒"是弧度的最小計算單位。地球繞太陽運行一周的軌道總共有360度,每1度有60分,每1分有60秒。每年改變50.274秒,還不到1度的1/60,因此,春分太陽沿著黃道遷移1度大約需要72年時間(相當於人的一生)。觀察這種極為緩慢的改變,在當時非常困難,所以希巴克斯在公元前2世紀提出的歲差值,會被《大英百科全書》推崇為"重大發現"。
如果這項發現隻是"重新發現",它還會顯得那麽"重大"嗎?如果我們能夠證明,早在希巴克斯出生之前好幾千年,天文學家就已經接受艱巨的挑戰,對"歲差"進行觀測,希臘人的數學和天文成就還會顯得那麽輝煌嗎?有沒有可能,在現代科學興起之前的遠古時代,人類就已經對這個長達幾乎260o0年的天象周期,進行精確的、科學的探究?
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必須掌握確鑿的、禁得起嚴格檢驗的證據。上文提到,希巴克斯計算出的每年歲差值是弧度的45秒或46秒。因此,除非我們能在更古老的資料中找到更精確的數據,我們不能隨便否定希巴克斯的成就和地位。他畢竟是學術界公認的"歲差發現者"。
值得發掘的資料當然很多。不過,為了簡明起見,這裏我們必須把探索的範圍局限在世界各地的神話。其中一組神話(本書第4部論述的洪水和其他災異傳說),我們已經詳加探討;我們發現,這些神話具有若幹耐人尋昧的共同特徵:
1、毫無疑問,這些神話都極為古老。以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洪水傳說為例。這個故事的一些版本,鐫刻在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古國最早的時代)遺留下的泥板上。這些泥板鐫刻時,人類剛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它明確地顯示,即使在那個時代,世界大洪水的傳說也已經非常古老,因此,它的根源應該遠在人類有文字歷史之前。我們不知道它究竟有多古老。事實上,沒有學者能夠鑑定任何一則神話的創作年代,更不用說這些流傳廣遠的古老神話了。毫不誇張地說,它們一直流傳在這個世界上,成為人類文化永恆的一部分。
2、環繞這些神話的古老氛圍可並不是幻覺。一如前文提到的,許多災異神話顯然是精確的目擊報告,記錄最後一次冰河時代人類經歷的真實情景。因此,理論上,這些神話的起源和現代人類的起源,可能在同一個時期,也就是約莫5萬年前。不過,地質學上的證據所顯示的起源時期卻稍晚一些,而我們在上文也曾指出,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是最可能的時期。在人類的整個生存經驗中,隻有那個時期,地球上出現急速的、劇烈的氣候變化,如同神話栩栩如生的描述一般。
3、冰河時代的終結所造成的動亂是全球的現象。難怪,盡管災異神話散布世界各地,彼此之間卻顯現出高度的一致性,可謂殊途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