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身分不明的日機(也許是“飛龍號”上的,或者是在附近活動的一架偵察機)電告機動部隊:“我方攻擊部隊正在攻擊敵航空母艦。敵航空母艦共3艘。”發報時間與友永下攻擊令的時間相同。 [ 註:日本的敘述,第26頁。 ]
在距“約克城號”約500米處,橋本、從15米高處,與敵艦成正橫位置上投下魚雷。他從敵航空母艦艦首上方相當於飛行甲板的高度上飛過。他發現敵艦沒有中彈跡象,也沒有起火。但當他迅速飛離時卻看到水柱高高升起,接著便是濃煙滾滾。 [ 註:橋本的陳述。 ]
“約克城號”航速慢,僅有19節,但它仍然避讓了兩枚魚雷。可是它的要害部位中了兩枚魚雷。14時43分,第一枚魚雷擊中左舷近中部,幾乎在同時,第二枚魚雷中的,彈著點比第一枚魚雷的略靠前。左舷燃油艙被炸壞,3個鍋爐艙和前發電機房進水,造成停電。操縱台一處發生故障,備用發電機的電送不出來。艦舵也出現故障,致使航空母艦在那天下午第二次無法動彈,向左舷傾斜了17°。 [ 註:“約克城號”報告;“約克城號”艦長致海軍作戰部長的信。內容:作戰損失報告。以下稱“約克城號”損失報告。 ]
“約克城號”繼續傾斜。在中第一枚魚雷後大約10分鍾時間,它的傾斜已達到26°,在艦上站立都成問題。左舷飛行甲板的邊緣幾乎已接觸到海麵,幸虧當時海麵上風平浪靜。奧爾德裏奇和德拉尼兩人都認為,傾斜已無法修正。由於停電,照明和艦內通話全部癱瘓,艦上各部位間的聯繫幾乎完全中斷。被炸壞的燃油艙淌出的油向傾斜的航空母艦各個部位蔓延,形成一層薄薄的、十分危險的油膜,點點火星就能釀成席捲全艦的大火。艦上隻剩下6架飛機。總而言之,作為一艘航空母艦,“約克城號”已是徹底報銷了。艦上的人員是剩下的唯一財富。 [ 註:“約克城號”損失報告。 ]
無論發生什麽情況,要艦長作出棄艦決定都是件非常困難、非常殘酷的事;巴克馬斯特與阿諾德以及副艦長迪克西·基弗海軍中校共同研究後,勉強作出了棄艦決定。巴克馬斯特有責任在航空母艦傾斜超過平衡點之前把艦上近3000名官兵撤出去。14時55分,他下令升起藍白色信號旗──“棄艦”。 [ 註:“約克械號”報告。 ]
“巴爾奇號”、“本漢姆號”。“拉塞爾號”和“安德森號”都靠上去接撤離人員過艦。其餘艦艇擔任反潛警戒。 [ 註:“巴爾奇號”航海日誌,1942年6月4日。 ] 撤離進行得從容不迫、井然有序。在“阿斯托利亞號”的艦橋上,弗萊徹焦躁不安地觀察這次撤離,覺得它太不緊不慢、按部就班了。他說;“我都急壞了,覺得巴克馬斯特上校作出棄艦的決定已經太晚。”後來有些脫離實際的戰術家們說巴克馬斯特的決定草率魯莽,而弗萊徹對他們的說法是無法容忍的。他回顧此事時仍堅持認為:“我本人在當時是真他媽的著急,想快點把人撤下來。在我看來,把軍官和那些優秀的美國士兵救出來是至關重要的。’ [ 註:對弗萊徹的採訪,1966年9月17日。 ]
從“約克城號”把傷員往下撤“極為困難,因為甲板上很滑,艦身嚴重傾斜,根本沒法抬著擔架從甲板上走。有時隻好把擔架放在甲板上拖,有時運傷員就靠肩背手抬”。傷員們被千方百計地從艦上輕輕地吊下去。艦艇上參加救援的人紛紛跳進海裏,幫助不會遊水的。裝貨的網、救生筏以及汽艇都用上了。 [ 註:“約克城號”報告。 ]
基弗隨最後一批人員離艦。他負責撤離工作,在聽了各方麵報告並親自進行檢查,確信自己已圓滿完成任務之後才撤離。有一個人怕打了結的繩子不結實,不敢下,基弗就親自抓住繩子把他往下放。由手繩子從他手裏下滑太快,手被磨得火辣辣地痛。等輪到他攀繩而下時,他的手連繩子也抓不緊了。他從繩子上重重地摔下去,像鈴舌一樣撞在航空母艦的邊上,兩腳踝骨都摔斷了。 [ 註:1966年3月14日巴德對海軍中將埃利奧特·巴克馬斯特的採訪。以下稱巴德對巴克馬斯特的採訪;《驚人的勝利》第227頁。 ]
巴克馬斯特監督著撤離工作的進行。直到他確認各事均已就緒,才離開指揮位置,把全艦上下最後檢查一遍。毫無疑問,他是希望藉此機會與航空母艦傾訴衷腸:默默地向它告別。他沿著傾斜的航空母艦的右邊艱難地向前走,穿過飛行甲板,往下通過包紮所,向前穿過將官休息室、艦長室,再轉到左側走下機庫。這時:左舷機庫甲板已泡在水裏。他滿意地看到活著的人已全部撤離,就爬上艦尾部,兩手交替沿舷邊攀下去。他接觸水麵時聽見有人呼救,就朝那人遊去,把這個在水中掙紮的炊事值勤兵托上救生筏,然後自己也爬了上去。最後“漢曼號”驅逐艦把他們送上了“阿斯托利亞號”。 [ 註:“約克城號”報告;《中途島會戰》,第213頁。 ]
14時45分,望眼欲穿的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收到偵察機的報告。這是vs-5的作戰軍官塞繆爾·亞當斯海軍上尉發回的報告,準確得驚人:“航空母艦1 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3艘、驅逐艦4艘,方位北緯31°15′、西經179°5′,航向0°,航速15節。”亞當斯第一遍用明語直接發報,爾後又以電碼形式復報一遍。據這份情報,“飛龍號”和南雲的支援艦艇離11時50分搜索組起飛時“約克城號”所在位置有110海裏。敵實際位置在方位281°,距離 72海裏處,誤差38海裏。也算美國人走運,“飛龍號”正直衝著特混艦隊駛來。 [ 註:“中途島海戰分析”,第140頁;《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及潛艇作戰》,第136頁注。 ]
在距“約克城號”約500米處,橋本、從15米高處,與敵艦成正橫位置上投下魚雷。他從敵航空母艦艦首上方相當於飛行甲板的高度上飛過。他發現敵艦沒有中彈跡象,也沒有起火。但當他迅速飛離時卻看到水柱高高升起,接著便是濃煙滾滾。 [ 註:橋本的陳述。 ]
“約克城號”航速慢,僅有19節,但它仍然避讓了兩枚魚雷。可是它的要害部位中了兩枚魚雷。14時43分,第一枚魚雷擊中左舷近中部,幾乎在同時,第二枚魚雷中的,彈著點比第一枚魚雷的略靠前。左舷燃油艙被炸壞,3個鍋爐艙和前發電機房進水,造成停電。操縱台一處發生故障,備用發電機的電送不出來。艦舵也出現故障,致使航空母艦在那天下午第二次無法動彈,向左舷傾斜了17°。 [ 註:“約克城號”報告;“約克城號”艦長致海軍作戰部長的信。內容:作戰損失報告。以下稱“約克城號”損失報告。 ]
“約克城號”繼續傾斜。在中第一枚魚雷後大約10分鍾時間,它的傾斜已達到26°,在艦上站立都成問題。左舷飛行甲板的邊緣幾乎已接觸到海麵,幸虧當時海麵上風平浪靜。奧爾德裏奇和德拉尼兩人都認為,傾斜已無法修正。由於停電,照明和艦內通話全部癱瘓,艦上各部位間的聯繫幾乎完全中斷。被炸壞的燃油艙淌出的油向傾斜的航空母艦各個部位蔓延,形成一層薄薄的、十分危險的油膜,點點火星就能釀成席捲全艦的大火。艦上隻剩下6架飛機。總而言之,作為一艘航空母艦,“約克城號”已是徹底報銷了。艦上的人員是剩下的唯一財富。 [ 註:“約克城號”損失報告。 ]
無論發生什麽情況,要艦長作出棄艦決定都是件非常困難、非常殘酷的事;巴克馬斯特與阿諾德以及副艦長迪克西·基弗海軍中校共同研究後,勉強作出了棄艦決定。巴克馬斯特有責任在航空母艦傾斜超過平衡點之前把艦上近3000名官兵撤出去。14時55分,他下令升起藍白色信號旗──“棄艦”。 [ 註:“約克械號”報告。 ]
“巴爾奇號”、“本漢姆號”。“拉塞爾號”和“安德森號”都靠上去接撤離人員過艦。其餘艦艇擔任反潛警戒。 [ 註:“巴爾奇號”航海日誌,1942年6月4日。 ] 撤離進行得從容不迫、井然有序。在“阿斯托利亞號”的艦橋上,弗萊徹焦躁不安地觀察這次撤離,覺得它太不緊不慢、按部就班了。他說;“我都急壞了,覺得巴克馬斯特上校作出棄艦的決定已經太晚。”後來有些脫離實際的戰術家們說巴克馬斯特的決定草率魯莽,而弗萊徹對他們的說法是無法容忍的。他回顧此事時仍堅持認為:“我本人在當時是真他媽的著急,想快點把人撤下來。在我看來,把軍官和那些優秀的美國士兵救出來是至關重要的。’ [ 註:對弗萊徹的採訪,1966年9月17日。 ]
從“約克城號”把傷員往下撤“極為困難,因為甲板上很滑,艦身嚴重傾斜,根本沒法抬著擔架從甲板上走。有時隻好把擔架放在甲板上拖,有時運傷員就靠肩背手抬”。傷員們被千方百計地從艦上輕輕地吊下去。艦艇上參加救援的人紛紛跳進海裏,幫助不會遊水的。裝貨的網、救生筏以及汽艇都用上了。 [ 註:“約克城號”報告。 ]
基弗隨最後一批人員離艦。他負責撤離工作,在聽了各方麵報告並親自進行檢查,確信自己已圓滿完成任務之後才撤離。有一個人怕打了結的繩子不結實,不敢下,基弗就親自抓住繩子把他往下放。由手繩子從他手裏下滑太快,手被磨得火辣辣地痛。等輪到他攀繩而下時,他的手連繩子也抓不緊了。他從繩子上重重地摔下去,像鈴舌一樣撞在航空母艦的邊上,兩腳踝骨都摔斷了。 [ 註:1966年3月14日巴德對海軍中將埃利奧特·巴克馬斯特的採訪。以下稱巴德對巴克馬斯特的採訪;《驚人的勝利》第227頁。 ]
巴克馬斯特監督著撤離工作的進行。直到他確認各事均已就緒,才離開指揮位置,把全艦上下最後檢查一遍。毫無疑問,他是希望藉此機會與航空母艦傾訴衷腸:默默地向它告別。他沿著傾斜的航空母艦的右邊艱難地向前走,穿過飛行甲板,往下通過包紮所,向前穿過將官休息室、艦長室,再轉到左側走下機庫。這時:左舷機庫甲板已泡在水裏。他滿意地看到活著的人已全部撤離,就爬上艦尾部,兩手交替沿舷邊攀下去。他接觸水麵時聽見有人呼救,就朝那人遊去,把這個在水中掙紮的炊事值勤兵托上救生筏,然後自己也爬了上去。最後“漢曼號”驅逐艦把他們送上了“阿斯托利亞號”。 [ 註:“約克城號”報告;《中途島會戰》,第213頁。 ]
14時45分,望眼欲穿的弗萊徹和斯普魯恩斯收到偵察機的報告。這是vs-5的作戰軍官塞繆爾·亞當斯海軍上尉發回的報告,準確得驚人:“航空母艦1 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3艘、驅逐艦4艘,方位北緯31°15′、西經179°5′,航向0°,航速15節。”亞當斯第一遍用明語直接發報,爾後又以電碼形式復報一遍。據這份情報,“飛龍號”和南雲的支援艦艇離11時50分搜索組起飛時“約克城號”所在位置有110海裏。敵實際位置在方位281°,距離 72海裏處,誤差38海裏。也算美國人走運,“飛龍號”正直衝著特混艦隊駛來。 [ 註:“中途島海戰分析”,第140頁;《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及潛艇作戰》,第136頁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