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頁
歐洲的重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九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俄國人(以莫洛托夫為代表)接受了南斯拉夫人的觀點,認為對“朱利亞-馬奇”(即兩次大戰之間的威尼斯-朱利亞)的任何分割都會給它的經濟繁榮帶來災難性的後果。他主張,既然整個說來該區居民大多數是南斯拉夫人,那就應該把該區全部,包括的裏雅斯特在內,都劃歸南斯拉夫。他承認的裏雅斯特居民大多數是義大利族,但他支持南斯拉夫的觀點,認為隻有南斯拉夫能夠利用的裏雅斯特來使朱利亞-馬奇和鄰近的國家得到好處。如果朱利亞-馬奇是一個軀體的話,的裏雅斯特就是它的頭部。
西方國家的外長們反對這一意見,其部分理由是:這個意見無視外長會議於1945年9月作出的聯合決定,當時原決定要找到一條基本上以居民種族來劃分的邊界線,以使異族統治下的居民人數盡可能減少,但俄國提出的那條線卻把五十萬以上的意族居民留在南斯拉夫境內,而幾乎沒有什麽南族居民將會留在義大利。他們還指出了南斯拉夫人關於的裏雅斯特的那個經濟論點的錯誤。貝文認為的裏雅斯特與其說是朱利亞-馬奇的頭,不如說是好幾個國家的一個出入口;他主張:的裏雅斯特應留給義大利,但解決方案中同時應體現外長會議於1945年9月達成的協議,在的裏雅斯特設置一個在國際控製下的自由港。
也考慮了既不使的裏雅斯特歸屬於義大利也不使之歸屬於南斯拉夫的另一種辦法,那就是建立一個國際共管地區。西方盟國傾向於把這個計劃看作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辦法;他們忘不了兩次大戰之間在但澤所作過的嚐試的不愉快的結果,並且無論起草一份外交文件的本領有多大,也不大可能避免在的裏雅斯特設置一個國際共管地區的危險或克服它的困難。但是,在1946年7月1日,外長會議還是放棄了裁決義大利和南斯拉夫關於的裏雅斯特的爭議的企圖,接受了法國人提出的界線作為南斯拉夫的西部國境線,並且同意設置一個國際共管地區。
第七節 的裏雅斯特自由區
關於意南邊界和的裏雅斯特前途問題的爭論,在和會中重新展開了,和會是在1946年7月29日至10月15日在巴黎舉行的,它給義大利人和南斯拉夫人再一次各自陳述理由的機會。有一點是兩國意見一致的:它們都不贊成建立的裏雅斯特自由區這個建議。義大利人對失去一個義大利的大城市感到惱火,而且真的害怕建立自由區就會在事實上導致南斯拉夫確立其對亞得裏亞海頂端的控製,特別是因為,法國提出的線給予義大利的一條邊界是在的裏雅斯特以北,這條邊界在義大利人看來是抵擋不住敵人攻擊的。南斯拉夫人也感到委屈。他們認為,他們為盟國事業所作的犧牲應當得到報酬,而另一方麵,義大利人應由於曾虐待義大利境內的南斯拉夫少數民族而喪失了受照顧的任何權利。然而,這裏所關係到的,不僅僅是義大利和南斯拉夫兩個國家之間的爭端。所涉及的是世界範圍的強權政治;而且在戰略問題上,義大利人的看法是正確的。誰占有的裏雅斯特和控製它的鐵路交通線,誰就掌握了對中歐和地中海間海拔最低的幾條山口通道的戰略控製;而這一點,在西方國家和蘇聯集團間的天平上將會是一筆有些分量的資產。
盡管義大利和南斯拉夫提出了抗議,它們並沒有改變外長會議作出的決定;和約第二十一條規定建立的裏雅斯特自由區,並在第二十二條中具體劃定了它的邊界。自由區是從那些擬定法國線的專家們原來準備留給義大利的地區中劃出來的。
自由區麵積約三百一十平方英裏,約有人口三十四萬五千人,其中二十六萬以上住在的裏雅斯特市及其近郊。自由區居民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是義大利族。自由區幾乎完全不生產糧食、原料和消費品,因此它的主要工業所需的原料完全依賴外界供應。從上述關於的裏雅斯特市經濟狀況的說明可以看出,1918 年後該市怎樣依賴於它同義大利之間的貿易,以及一個同義大利其他地方的工業緊密結合的當地工業又有著怎樣的重要性。
關於自由區的前途,東西方有著矛盾的看法,同時雙方都擔心外界幹預自由區的事務,這兩點,在巴黎和會為擬訂自由區規章而設立的小組委員會的討論中就表現得很明顯。雙方嘴上都說有必要建立民主統治,而且規章中也明文規定要有一個由自由區人民選舉的人民議會和一部由製憲會議通過的憲法。但是,掌握著控製大權的將是總督,總督要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與義大利和南斯拉夫磋商後任命,任命後實際任職多久也取決於安全理事會的決定。當時安全理事會對所提的幾個總督候選人一個都不能同意接受,正說明總督這個職位十分重要。
1947年9月15日和約生效時,義大利對的裏雅斯特自由區的主權隨即終止,但由於安理會未能就總督人選達成協議,和約附件七所規定的臨時政權無法實現。按照臨時規章第一條的規定,自由區仍由盟國軍政府管理——英-美軍政府管理甲區,南斯拉夫軍政府管理乙區,這兩個區是由1945年6月20日杜伊諾協議所確定的摩根線劃分的。兩個區裏軍政府的施政情況很不一樣,從1945年5月到1947年9月,對甲區的管理是按照管理義大利其他各地區的同樣原則進行的。西方國家認為,軍政府就其性質來說隻是一種看守政府,它受國際協議的製約,有責任按照義大利的法律去管理它控製下的那個地區,並應盡可能地利用當地原有的政府結構。可是,在這一邊界地區,條件是困難的;那裏找不到多少地方官員,沒有警察;直到1949年才舉行地方選舉;英-美軍政府必須對付的不僅有乙區中南斯拉夫人的敵意,而且還有甲區內的一個強大的共產黨,黨員既有南斯拉夫人,也有義大利人。這個黨鼓動了許多次罷工,並且企圖利用的裏雅斯特戰後的不景氣,這樣,就使該區經濟更難於走上較健康的軌道。實際上,1945-1947年間通過該港的僅有的一點業務是進口運往奧地利的救濟物資,因此無論在1947年9月15日之前或在這之後,英-美軍政府都不得不鼓勵發展的裏雅斯特同義大利之間的經濟聯繫,以促進工業的恢復,因為,隻有工業恢復了,才有希望減輕該市沉重的失業負擔。
西方國家的外長們反對這一意見,其部分理由是:這個意見無視外長會議於1945年9月作出的聯合決定,當時原決定要找到一條基本上以居民種族來劃分的邊界線,以使異族統治下的居民人數盡可能減少,但俄國提出的那條線卻把五十萬以上的意族居民留在南斯拉夫境內,而幾乎沒有什麽南族居民將會留在義大利。他們還指出了南斯拉夫人關於的裏雅斯特的那個經濟論點的錯誤。貝文認為的裏雅斯特與其說是朱利亞-馬奇的頭,不如說是好幾個國家的一個出入口;他主張:的裏雅斯特應留給義大利,但解決方案中同時應體現外長會議於1945年9月達成的協議,在的裏雅斯特設置一個在國際控製下的自由港。
也考慮了既不使的裏雅斯特歸屬於義大利也不使之歸屬於南斯拉夫的另一種辦法,那就是建立一個國際共管地區。西方盟國傾向於把這個計劃看作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辦法;他們忘不了兩次大戰之間在但澤所作過的嚐試的不愉快的結果,並且無論起草一份外交文件的本領有多大,也不大可能避免在的裏雅斯特設置一個國際共管地區的危險或克服它的困難。但是,在1946年7月1日,外長會議還是放棄了裁決義大利和南斯拉夫關於的裏雅斯特的爭議的企圖,接受了法國人提出的界線作為南斯拉夫的西部國境線,並且同意設置一個國際共管地區。
第七節 的裏雅斯特自由區
關於意南邊界和的裏雅斯特前途問題的爭論,在和會中重新展開了,和會是在1946年7月29日至10月15日在巴黎舉行的,它給義大利人和南斯拉夫人再一次各自陳述理由的機會。有一點是兩國意見一致的:它們都不贊成建立的裏雅斯特自由區這個建議。義大利人對失去一個義大利的大城市感到惱火,而且真的害怕建立自由區就會在事實上導致南斯拉夫確立其對亞得裏亞海頂端的控製,特別是因為,法國提出的線給予義大利的一條邊界是在的裏雅斯特以北,這條邊界在義大利人看來是抵擋不住敵人攻擊的。南斯拉夫人也感到委屈。他們認為,他們為盟國事業所作的犧牲應當得到報酬,而另一方麵,義大利人應由於曾虐待義大利境內的南斯拉夫少數民族而喪失了受照顧的任何權利。然而,這裏所關係到的,不僅僅是義大利和南斯拉夫兩個國家之間的爭端。所涉及的是世界範圍的強權政治;而且在戰略問題上,義大利人的看法是正確的。誰占有的裏雅斯特和控製它的鐵路交通線,誰就掌握了對中歐和地中海間海拔最低的幾條山口通道的戰略控製;而這一點,在西方國家和蘇聯集團間的天平上將會是一筆有些分量的資產。
盡管義大利和南斯拉夫提出了抗議,它們並沒有改變外長會議作出的決定;和約第二十一條規定建立的裏雅斯特自由區,並在第二十二條中具體劃定了它的邊界。自由區是從那些擬定法國線的專家們原來準備留給義大利的地區中劃出來的。
自由區麵積約三百一十平方英裏,約有人口三十四萬五千人,其中二十六萬以上住在的裏雅斯特市及其近郊。自由區居民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是義大利族。自由區幾乎完全不生產糧食、原料和消費品,因此它的主要工業所需的原料完全依賴外界供應。從上述關於的裏雅斯特市經濟狀況的說明可以看出,1918 年後該市怎樣依賴於它同義大利之間的貿易,以及一個同義大利其他地方的工業緊密結合的當地工業又有著怎樣的重要性。
關於自由區的前途,東西方有著矛盾的看法,同時雙方都擔心外界幹預自由區的事務,這兩點,在巴黎和會為擬訂自由區規章而設立的小組委員會的討論中就表現得很明顯。雙方嘴上都說有必要建立民主統治,而且規章中也明文規定要有一個由自由區人民選舉的人民議會和一部由製憲會議通過的憲法。但是,掌握著控製大權的將是總督,總督要由聯合國安全理事會與義大利和南斯拉夫磋商後任命,任命後實際任職多久也取決於安全理事會的決定。當時安全理事會對所提的幾個總督候選人一個都不能同意接受,正說明總督這個職位十分重要。
1947年9月15日和約生效時,義大利對的裏雅斯特自由區的主權隨即終止,但由於安理會未能就總督人選達成協議,和約附件七所規定的臨時政權無法實現。按照臨時規章第一條的規定,自由區仍由盟國軍政府管理——英-美軍政府管理甲區,南斯拉夫軍政府管理乙區,這兩個區是由1945年6月20日杜伊諾協議所確定的摩根線劃分的。兩個區裏軍政府的施政情況很不一樣,從1945年5月到1947年9月,對甲區的管理是按照管理義大利其他各地區的同樣原則進行的。西方國家認為,軍政府就其性質來說隻是一種看守政府,它受國際協議的製約,有責任按照義大利的法律去管理它控製下的那個地區,並應盡可能地利用當地原有的政府結構。可是,在這一邊界地區,條件是困難的;那裏找不到多少地方官員,沒有警察;直到1949年才舉行地方選舉;英-美軍政府必須對付的不僅有乙區中南斯拉夫人的敵意,而且還有甲區內的一個強大的共產黨,黨員既有南斯拉夫人,也有義大利人。這個黨鼓動了許多次罷工,並且企圖利用的裏雅斯特戰後的不景氣,這樣,就使該區經濟更難於走上較健康的軌道。實際上,1945-1947年間通過該港的僅有的一點業務是進口運往奧地利的救濟物資,因此無論在1947年9月15日之前或在這之後,英-美軍政府都不得不鼓勵發展的裏雅斯特同義大利之間的經濟聯繫,以促進工業的恢復,因為,隻有工業恢復了,才有希望減輕該市沉重的失業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