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歐洲的重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九卷) 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英美兩國政府於6月14日又發出照會,對羅馬尼亞的照會表示不滿,說它的答覆既不夠充分又不符合事實,指出它沒有提到頒布選舉法和舉行選舉的日期。羅馬尼亞政府在復照中,指出蘇聯政府並未提出類似的反對意見,並且採取這樣的立場,認為任何建議都應由英、美、蘇三國政府聯合提出。羅馬尼亞政府聲稱,他們的目的是要“忠實執行”莫斯科協議中的各項決定,而且他們的主要目標是盡早舉行自由選舉。
這次交換照會顯然產生了一些效果,因為,7月14日米哈伊國王簽署了一項選舉法,規定了一個一院製的議會,並且第一次給羅馬尼亞婦女以選舉權。在這之後的幾個月裏,在準備選民登記方麵採取了一些步驟,最後於10月中旬宣布選舉將於1946年11月19日舉行。
同時,政府愈來愈有力地施展各種手法,限製反對派報紙的發行,不準反對派領袖廣播,破壞政治集會(必要時不惜使用暴力),以及阻礙反對派根據選舉法為登記選民所作的努力。另一方麵,反對派則不斷地從具有各色各樣政治觀點的、敵視現政權或敵視俄國人的一些黨派中拉攏人員以充實力量。
在選舉運動的最後幾個階段中,以英美政府為一方,羅馬尼亞政府為另一方之間,又交換了一些照會,在照會中,西方兩個大國再次對羅馬尼亞各執政黨的做法表示關切,羅馬尼亞政府則對這樣“幹涉”他們的內政提出抗議。來自倫敦和華盛頓的、在10月28日遞交的第一對照會中,英國政府描述了西方國家舉行自由選舉的做法,而美國政府則提醒注意這一事實,即格羅查關於尊重“四大自由”的保證是“美國政府據以承認羅馬尼亞政府的基礎”。羅馬尼亞11月2日的復照拒絕接受西方政府的抗議,但再次保證羅馬尼亞人民將能在選舉中自由表達他們的意誌。然而,華盛頓和倫敦仍不斷收到報告,大意是說,反對派正在遭到有組織的恐嚇,有的在試圖舉行群眾集會而引起的衝突中受傷,甚至被殺害。兩國政府還收到馬紐的一份呼籲書,要他們進行幹預,以保護那些歷史上的老政黨。11月16日,兩國政府向布加勒斯特遞交了另一對照會,駁斥了把它們關心選舉說成是“幹涉”羅馬尼亞內政的指責。美國那份照會還說,美國政府“將不遺餘力地支持自由和正義的民主原則,美國力求以這些原則作為立國之本,並且相信,世界未來的和平和幸福都有賴於這些原則”。
三天之後,11月19日,羅馬尼亞全國各地都進行了選舉。幾天後公布結果,屬於執政黨聯盟的各個黨派分得了新議會中的大部分席位(四百十四席中的三百四十八席)。民族自由黨裏追隨塔塔雷斯庫的那一派得了七十五席,稍多於共產黨的七十三席和農民陣線的七十席。追隨沃伊泰克和拉達恰努而反對蒂泰爾·佩特雷斯庫的左翼社會民主黨人也取得七十五席。餘下的席位中,馬紐領導的反對黨全國農民黨取得三十二席,而從該黨分裂出去的、加入了執政黨聯盟的左翼那一派隻得了二十席。支持政府的一些候選人所得的席位中,全國人民黨人得二十六席,無黨派人士得七席,猶太人得二席。除了馬紐的黨以外的其他一些反對黨共得三十四席;其中人民匈牙利聯盟得二十九席(可以特別提一下,這個黨是不同意馬紐的黨的觀點的),反對政府的民族自由黨人得三席,民主農民黨得二席。選舉結果無疑並沒有正確反映出反對黨的真實力量,但是即使把一些執政黨在選舉前和選舉過程中所使用的有問題的做法充分考慮進去,選舉的結果還是說明羅馬尼亞人民的情緒就象戰後其他東歐國家和芬蘭人民的情緒一樣,真的有了一個向左的轉變。選舉後的執政黨聯盟包含了一些來自傳統黨派中的左翼分子和某些持溫和政見的人。可是,主要的幾個部仍由共產黨人掌握著,而紅軍部隊就在近旁,則是他們得以繼續控製政治權力源泉和決定政府政策的保證。如同在波蘭一樣,俄國人決心不讓傳統黨派重新掌權,這是羅馬尼亞政治中起著支配作用的因素,而且羅馬尼亞方麵要和西方友好的任何願望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美英兩國政府10月和11月間致布加勒斯特的那幾個照會表明,他們了解到羅馬尼亞並不存在西方所理解的那種“民主自由”的事實,他們所收到的關於選舉情況的報告,隻能進一步證實他們的如下看法,即格羅查政府並沒有履行它據以獲得美英兩國承認的那些諾言。然而,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這兩個西方國家政府覺得除了再表示一次抗議外已別無他法,雖然他們必定知道這一次抗議象他們以前幾次抗議一樣,對事態的發展不會有什麽影響。美國國務院在1946年11月26日向記者發布的新聞稿中,提到雅爾達會議“關於被解放的歐洲的宣言”和格羅查的保證,並表示了如下的看法:由於選舉前進行恫嚇,選舉那天又使用了各種手法,使“居民中一些重要的階層”被剝奪了選舉權利。因此,美國政府覺得有必要公開宣布它認為羅馬尼亞政府沒有信守自己的諾言。英國外交部次官於1946年12月2日在下院表明了英國政府的觀點,他說羅馬尼亞的選舉既不自由也不公平,執政集團以外的黨派沒有充分的自由,由於這一點,又由於選舉那天的情況,這次選舉並不“真正代表羅馬尼亞人民的意見”。
這次交換照會顯然產生了一些效果,因為,7月14日米哈伊國王簽署了一項選舉法,規定了一個一院製的議會,並且第一次給羅馬尼亞婦女以選舉權。在這之後的幾個月裏,在準備選民登記方麵採取了一些步驟,最後於10月中旬宣布選舉將於1946年11月19日舉行。
同時,政府愈來愈有力地施展各種手法,限製反對派報紙的發行,不準反對派領袖廣播,破壞政治集會(必要時不惜使用暴力),以及阻礙反對派根據選舉法為登記選民所作的努力。另一方麵,反對派則不斷地從具有各色各樣政治觀點的、敵視現政權或敵視俄國人的一些黨派中拉攏人員以充實力量。
在選舉運動的最後幾個階段中,以英美政府為一方,羅馬尼亞政府為另一方之間,又交換了一些照會,在照會中,西方兩個大國再次對羅馬尼亞各執政黨的做法表示關切,羅馬尼亞政府則對這樣“幹涉”他們的內政提出抗議。來自倫敦和華盛頓的、在10月28日遞交的第一對照會中,英國政府描述了西方國家舉行自由選舉的做法,而美國政府則提醒注意這一事實,即格羅查關於尊重“四大自由”的保證是“美國政府據以承認羅馬尼亞政府的基礎”。羅馬尼亞11月2日的復照拒絕接受西方政府的抗議,但再次保證羅馬尼亞人民將能在選舉中自由表達他們的意誌。然而,華盛頓和倫敦仍不斷收到報告,大意是說,反對派正在遭到有組織的恐嚇,有的在試圖舉行群眾集會而引起的衝突中受傷,甚至被殺害。兩國政府還收到馬紐的一份呼籲書,要他們進行幹預,以保護那些歷史上的老政黨。11月16日,兩國政府向布加勒斯特遞交了另一對照會,駁斥了把它們關心選舉說成是“幹涉”羅馬尼亞內政的指責。美國那份照會還說,美國政府“將不遺餘力地支持自由和正義的民主原則,美國力求以這些原則作為立國之本,並且相信,世界未來的和平和幸福都有賴於這些原則”。
三天之後,11月19日,羅馬尼亞全國各地都進行了選舉。幾天後公布結果,屬於執政黨聯盟的各個黨派分得了新議會中的大部分席位(四百十四席中的三百四十八席)。民族自由黨裏追隨塔塔雷斯庫的那一派得了七十五席,稍多於共產黨的七十三席和農民陣線的七十席。追隨沃伊泰克和拉達恰努而反對蒂泰爾·佩特雷斯庫的左翼社會民主黨人也取得七十五席。餘下的席位中,馬紐領導的反對黨全國農民黨取得三十二席,而從該黨分裂出去的、加入了執政黨聯盟的左翼那一派隻得了二十席。支持政府的一些候選人所得的席位中,全國人民黨人得二十六席,無黨派人士得七席,猶太人得二席。除了馬紐的黨以外的其他一些反對黨共得三十四席;其中人民匈牙利聯盟得二十九席(可以特別提一下,這個黨是不同意馬紐的黨的觀點的),反對政府的民族自由黨人得三席,民主農民黨得二席。選舉結果無疑並沒有正確反映出反對黨的真實力量,但是即使把一些執政黨在選舉前和選舉過程中所使用的有問題的做法充分考慮進去,選舉的結果還是說明羅馬尼亞人民的情緒就象戰後其他東歐國家和芬蘭人民的情緒一樣,真的有了一個向左的轉變。選舉後的執政黨聯盟包含了一些來自傳統黨派中的左翼分子和某些持溫和政見的人。可是,主要的幾個部仍由共產黨人掌握著,而紅軍部隊就在近旁,則是他們得以繼續控製政治權力源泉和決定政府政策的保證。如同在波蘭一樣,俄國人決心不讓傳統黨派重新掌權,這是羅馬尼亞政治中起著支配作用的因素,而且羅馬尼亞方麵要和西方友好的任何願望是無法表達出來的。
美英兩國政府10月和11月間致布加勒斯特的那幾個照會表明,他們了解到羅馬尼亞並不存在西方所理解的那種“民主自由”的事實,他們所收到的關於選舉情況的報告,隻能進一步證實他們的如下看法,即格羅查政府並沒有履行它據以獲得美英兩國承認的那些諾言。然而,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這兩個西方國家政府覺得除了再表示一次抗議外已別無他法,雖然他們必定知道這一次抗議象他們以前幾次抗議一樣,對事態的發展不會有什麽影響。美國國務院在1946年11月26日向記者發布的新聞稿中,提到雅爾達會議“關於被解放的歐洲的宣言”和格羅查的保證,並表示了如下的看法:由於選舉前進行恫嚇,選舉那天又使用了各種手法,使“居民中一些重要的階層”被剝奪了選舉權利。因此,美國政府覺得有必要公開宣布它認為羅馬尼亞政府沒有信守自己的諾言。英國外交部次官於1946年12月2日在下院表明了英國政府的觀點,他說羅馬尼亞的選舉既不自由也不公平,執政集團以外的黨派沒有充分的自由,由於這一點,又由於選舉那天的情況,這次選舉並不“真正代表羅馬尼亞人民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