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大戰之間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處境之危險是顯而易見的——這四個國家都象楔子似地硬擠在德國和俄國這兩個傷而未殘的大國之間,但事實上在兩次大戰之間的這段時期內中歐和東歐的所有新興國家都處於同樣的困境。人們雖不明言,卻都公認,這些國家“尚不足以自立於今日世界的艱難緊張環境之中”;可是,同奧斯曼帝國廢墟上新建起來的阿拉伯國家不一樣(1919年6月28日簽訂的凡爾賽和約條文中,在講到這些阿拉伯國家時,就直言不諱地寫下了上麵那句話),歐洲的新興國家並沒有被置於大國的委任統治之下,國際聯盟盟約中給予所有會員國的一般保證,就是這些國家賴以生存的全部倚靠了。不過有關各方同時也都承認,如果真要讓這些新興國家生存下去的話,除國際聯盟提供的安全措施外,這些國家總還需要有某種形式的更實質性的保障。大家還承認,僅僅在新興國家之間相互訂立——些防禦性條約(如參加“小協約國”和“巴爾幹協約國”的各國很快就做到的那樣),還是不夠的。歐洲各新興國家總的力量本來就不強,又何況這些國家也象其周圍的各個大國一樣,是分做前戰勝國和前戰敗國兩類的,換句話說,是分做“富國”和“窮國”兩類的;而僅僅締結一些區域性的同盟,既不能向“窮國”保證物歸原主,也不能向“富國”保證其領土完整。在這種不順遂的情況下,這兩類新興國家都不得不向周圍的這一個或那一個大國尋求庇護,或拜倒在其霸權之下,它們意識到,如果要保衛自己,或是要伸雪舊恨,隻有這樣做才是唯一切實可行的途徑。於是,“富國”一類的新興國家便成為法國的衛星國,而“窮國”一類則成了義大利和德國的衛星國。


    中歐和東歐那片象嵌花圖案般地由一群新興弱國分占著的廣大地區,事實上是一個巨大的權力真空;這一真空最後將怎樣來填補,卻是兩次大戰間歐洲強權政治的基本問題。法國的力量——至少,在法國軍隊還據有著萊茵河橋頭堡的情況下——是否強大得也足以保住這一布滿新興國家的地帶,作為法國的勢力範圍呢?還是,德國和意人利將能在這裏取法國而代之呢?還是,蘇聯終將成為中歐和東歐四個十九世紀帝國的遺產承受人呢?


    這宗未卜屬誰的彩物,是非同小可的。因為,雖然這些新興同家不論總的說來還是各個說來都是弱的,但各國的領土、物質資源和人力合在一起,如果被有效地掌握在外來的某一個大國的手裏,則獲得這筆資產的那個大國就會超過儕輩,取得可能是決定性的優勢。在兩次大戰間的那段時期中,英國同美國一樣,都真心誠意地而且明顯地力求不介入中歐和東歐的糾紛。法國和義大利則都不足成為爭奪中歐和東歐的敵手,這兩個國家都沒有力量掌管好這筆資產;而且,法國也同英國美國一樣有個不利條件,即在地理位置上同新興國家地帶沒有直接通路,中間被羅馬-柏林軸心隔斷了。當時,在地理位置上,在本身力量上,有可能把這一批新興國家一起併入自己的國家而使自己變得愈益強大的,唯有德國和蘇聯這兩個大國。當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心目中所想望的,無疑就是要通過這一場武力的賭博,第一步征服中歐和東歐各新興國家,第二步進而征服全世界;而後來當他沿著這條道路達到其勝利的頂峰,使第三帝國不僅成了整個新興國家地帶的主人,而且也成了東至列寧格勒、莫斯科和史達林格勒城下的蘇聯西部廣大領土的主人,成了庇裏牛斯山脈以北除瑞士和瑞典外的整個西歐大陸的主人時,他那征服世界的目標確是已經在望了。


    “希特勒的歐洲”的解體,早在1942年秋天就開始了,此後則逐漸加速,這就又一次在歐洲產生了一個權力真空,其規模之大,遠遠超過1875-1878年事態發展所造成的真空,甚至比1912-1918年事態發展所造成的真空還大得多。這一次的真空遍及於整個歐洲大陸,因為,雖然瑞士、瑞典和兩個伊比利亞半島國家在第二次大戰中也象在第一次大戰中一樣,始終沒有遭到侵犯,但如果三大戰勝國真要一致決定剝奪其獨立主權的話,這些國家是誰都維護不了自己的獨立的。當時的形勢很明白,這個新的歐洲權力,真空是要由蘇聯、英國和美國三大國來共同填補的了,但是如何填補,則還是個有待回答的問題。一直到後來,三大國就怎樣占領戰敗的德國和重建的奧地利的問題作出回答時,就自然而然地也對上麵那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含蓄的、甚至可能是出於無心而作出的答案。


    占領德國和奧地利,有兩種可供選擇的方案:可以各用一支在盟國聯合指揮下由盟國共同組成的駐防部隊占領全境;也可以把德國和奧地利各自劃分成幾個區,分別由一個盟國單獨占領一個區。兩種方案都被考慮過,但採用的是第二種方案,因為當事者認為(無疑是很有道理的)由幾個盟國聯合占領德國或奧地利都是不好辦的。作為解決這樣一個局部問題的方案來說,把德、奧劃分為幾個占領區的決定也許是深謀遠慮的,甚至可以說是不可避免的,可是,各大盟國為德、奧這樣一個局部問題選定了這項解決方案,實際上同時也就決定了由“希特勒的歐洲”脫胎未久的這個巨大權力真空地帶的其餘大部分地區的命運。假使戰勝國通力合作共同占領德、奧的辦法當時果真可行的話,這本來很可能就是走向建立一個全歐政府,也許還是最終走向建立一個全球政府的第一步。反之,當時決定把德、奧劃為幾個各自為政的占領區,這也就意味著作出了一個決定:凡介乎德、奧兩國蘇聯占領區和蘇聯西部邊界之間的一切歐洲國家應屬於俄國勢力範圍,凡位於德、奧兩國美、英占領區以西的一切歐洲國家則應屬於美-英勢力範圍。這樣一來,歐洲一些國家戰後的結盟關係也就此定局——德、奧兩國的蘇聯占領區與西方國家占領區之間的邊界,成了貫穿德,奧心髒地帶的一條軍事分界線,在該線俄國一側的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也好,英美一側的丹麥、挪威、低地國家和法國也好,它們歸入哪一個陣營,都就此定局了。而且,歐洲國家的這一重新組合,是和當時軍事力量的現實情況相一致的;因為,在希特勒第三帝國的軍事力量已被消滅的這個地方,德、奧境內蘇聯占領區和英美占領區之間的商定的分界線,大致也就是俄國的勢力同來自北美的、經英倫三島這個中繼站而到達歐洲大陸的勢力處於均勢時的交界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歐洲的重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九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諾德·托因比並收藏歐洲的重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九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