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把東條英機送上絞刑架的中國人 作者:梅朝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二戰結束以來,日本右翼人士不斷發出否認過去侵略戰爭歷史的言論,人們或許早已熟悉了他們的前赴後繼。過去,任何高官意圖修改歷史的右翼觀點,都會引起輿論大嘩,或引咎辭職或被解職。不斷地“自我犧牲”之後,情勢終於起了變化,現在日本右翼的觀點可以被公開、熱烈地討論,而且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容忍,至少發表類似言論的高官已不再革職了。
對日本右翼的這種做法,任何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都要保持足夠警惕。隻有正視歷史,以史為鑑,才能做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才能使人類社會悲劇不再重演。
◆ 領土之爭———日本與鄰國外交呈現咄咄逼人之勢
二戰失敗,日本被迫接受民主改革,放棄傳統天皇製,承認大和民族應與世界其他民族平等相待。但是,日本隨著經濟起飛,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之後,社會中成為政治大國與軍事大國的呼聲逐步高漲,民族主義情緒開始抬頭,右翼勢力也推波助瀾,並欲將其引向褊狹的民族主義歧途。由於戰後長期的錯誤教育引導,日本民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保守主義傾向是非常明顯的。據《讀賣新聞》1982年的輿論調查顯示,將侵華戰爭看作侵略戰爭者不到1/10。中小學生們看了《山丹之塔》、《聽,冤魂的呼聲》等反戰影片後,不但不從反戰角度來欣賞,反而情不自禁地發誓說:“此仇必報!”“下次一定要打一場勝利的戰爭!”以致使仗義執言的家永三郎、本多勝一等進步人士不僅受到右翼勢力的威脅和政府的冷遇,而且還要忍受來自周圍群眾“賣國賊”一類的諷刺和謾罵。
時時湧動的褊狹民族主義情緒、難以泯滅的軍國主義野心,是日本右翼勢力的“真情流露”。
在煽動民族主義情緒上早已出名的日本政客石原慎太郎,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曾經拋出“新亞洲攘夷論”,主張在美國主導的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由日本肩負領導東亞各國、建立亞洲經濟圈的歷史責任,“為了休戚與共的東亞,即使引起激烈競爭,日本也應站在前列,奮起阻止美國把亞洲各國變成它金融戰略的殖民地。而且我堅信,這對於保護日本自己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比其他任何辦法都更加行之有效”。他竭力鼓動亞洲發生危機國家對美國的仇恨,以擺脫與美國的經濟聯繫,由日本取而代之。表麵上是為亞洲受害國申冤,實際上是為日本在亞洲經濟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準備條件。石原一類右翼分子的思想本質,是利用日本民族主義情緒來犧牲別國的領土主權和經濟利益,以換取日本更大的國家利益。極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的“新亞洲攘夷論”與日本昔日發動侵略亞洲戰爭時拋出的“大東亞共榮論”有驚人相似之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少數日本右翼分子利用日本國民的心理變化,企圖沖開缺口,把民族情緒和青年一代引上歧途。
在右翼勢力的鼓動下,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國邁進的步伐。由於中美關係、台海局勢、朝核問題的起伏多變,日本政府過高地估計了本國在地區戰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對周邊國家採取了居高臨下、強硬對抗的態度。近期,日本外交更是大張旗鼓、四麵出擊,與多個鄰國在不同的問題上發生摩擦。這些摩擦主要表現在:首先,在台海問題、釣魚島爭端以及東海劃界問題上,日本的姿態越發蠻橫。
6.“右翼”當權(7)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
釣魚島又稱釣魚島列島,位於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端。中國福建和台灣的漁民,自古以來一直在這裏從事捕魚採藥等生產活動。這裏還是中國東海的一個魚類豐富的漁場,周圍一帶海底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因島上無淡水,向來無人居住。
從經濟方麵講,釣魚島附近海域,專家估計石油的蘊藏量可達1 000億桶。這麽豐富的石油資源,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多麽重要的戰略意義。早在60年代,聯合國亞洲遠東委員會提出的調查報告斷定,釣魚島可能成為第二個中東。
為此,中國政府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再到江澤民、胡錦濤,都一再重申,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日本每一次染指釣魚島,都激起中國人的極大憤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與日本政府嚴正交涉。1992年,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領海法,寫明釣魚島是中國領土。
2005年2月9日(農曆大年初一),正當中國人沉浸在歡度佳節的喜悅氣氛中時,日本官房長官細田博之宣布,釣魚島(日方稱尖閣諸島)上“日本政治團體所建的燈塔,由於其所有者放棄所有權,已經成為國有財產,即日起由海上保安廳保守和管理”。在細田博之宣布接管燈塔的消息後幾個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就在北京對中外記者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日本採取的任何單方麵行動都是非法和無效的。緊接著,外交部亞洲司官員又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指出日方此舉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挑釁和侵犯,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不能接受。
此外,台灣本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固有領土,中國的統一大業不容任何外國勢力幹涉。但日本以美日軍事同盟為依託,近年來明顯加緊幹預台海問題。1996年4月美日安保體製共同宣言發表;1999年4月27日和5月24日日本國會眾參兩院又批準針對朝鮮與中國的“周邊事態法案”,為日本用軍事手段幹預中國統一與亞洲事務做了準備。2005年2月19日,日美外長和防長“2+2會談”(美日兩國外交和國防部門的首長共同參加的“日美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竟把“台灣問題”作為共同關心事項。其幹預台灣問題的手法開始由以往的“模糊化”轉向“清晰化”。至此,日本終於一改過去對中國的“慎重” 姿態。
對日本右翼的這種做法,任何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都要保持足夠警惕。隻有正視歷史,以史為鑑,才能做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才能使人類社會悲劇不再重演。
◆ 領土之爭———日本與鄰國外交呈現咄咄逼人之勢
二戰失敗,日本被迫接受民主改革,放棄傳統天皇製,承認大和民族應與世界其他民族平等相待。但是,日本隨著經濟起飛,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之後,社會中成為政治大國與軍事大國的呼聲逐步高漲,民族主義情緒開始抬頭,右翼勢力也推波助瀾,並欲將其引向褊狹的民族主義歧途。由於戰後長期的錯誤教育引導,日本民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保守主義傾向是非常明顯的。據《讀賣新聞》1982年的輿論調查顯示,將侵華戰爭看作侵略戰爭者不到1/10。中小學生們看了《山丹之塔》、《聽,冤魂的呼聲》等反戰影片後,不但不從反戰角度來欣賞,反而情不自禁地發誓說:“此仇必報!”“下次一定要打一場勝利的戰爭!”以致使仗義執言的家永三郎、本多勝一等進步人士不僅受到右翼勢力的威脅和政府的冷遇,而且還要忍受來自周圍群眾“賣國賊”一類的諷刺和謾罵。
時時湧動的褊狹民族主義情緒、難以泯滅的軍國主義野心,是日本右翼勢力的“真情流露”。
在煽動民族主義情緒上早已出名的日本政客石原慎太郎,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曾經拋出“新亞洲攘夷論”,主張在美國主導的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由日本肩負領導東亞各國、建立亞洲經濟圈的歷史責任,“為了休戚與共的東亞,即使引起激烈競爭,日本也應站在前列,奮起阻止美國把亞洲各國變成它金融戰略的殖民地。而且我堅信,這對於保護日本自己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比其他任何辦法都更加行之有效”。他竭力鼓動亞洲發生危機國家對美國的仇恨,以擺脫與美國的經濟聯繫,由日本取而代之。表麵上是為亞洲受害國申冤,實際上是為日本在亞洲經濟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準備條件。石原一類右翼分子的思想本質,是利用日本民族主義情緒來犧牲別國的領土主權和經濟利益,以換取日本更大的國家利益。極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的“新亞洲攘夷論”與日本昔日發動侵略亞洲戰爭時拋出的“大東亞共榮論”有驚人相似之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少數日本右翼分子利用日本國民的心理變化,企圖沖開缺口,把民族情緒和青年一代引上歧途。
在右翼勢力的鼓動下,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國邁進的步伐。由於中美關係、台海局勢、朝核問題的起伏多變,日本政府過高地估計了本國在地區戰略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對周邊國家採取了居高臨下、強硬對抗的態度。近期,日本外交更是大張旗鼓、四麵出擊,與多個鄰國在不同的問題上發生摩擦。這些摩擦主要表現在:首先,在台海問題、釣魚島爭端以及東海劃界問題上,日本的姿態越發蠻橫。
6.“右翼”當權(7)
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固有領土。
釣魚島又稱釣魚島列島,位於中國東海大陸架的東端。中國福建和台灣的漁民,自古以來一直在這裏從事捕魚採藥等生產活動。這裏還是中國東海的一個魚類豐富的漁場,周圍一帶海底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因島上無淡水,向來無人居住。
從經濟方麵講,釣魚島附近海域,專家估計石油的蘊藏量可達1 000億桶。這麽豐富的石油資源,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多麽重要的戰略意義。早在60年代,聯合國亞洲遠東委員會提出的調查報告斷定,釣魚島可能成為第二個中東。
為此,中國政府從毛澤東到鄧小平,再到江澤民、胡錦濤,都一再重申,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日本每一次染指釣魚島,都激起中國人的極大憤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也與日本政府嚴正交涉。1992年,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領海法,寫明釣魚島是中國領土。
2005年2月9日(農曆大年初一),正當中國人沉浸在歡度佳節的喜悅氣氛中時,日本官房長官細田博之宣布,釣魚島(日方稱尖閣諸島)上“日本政治團體所建的燈塔,由於其所有者放棄所有權,已經成為國有財產,即日起由海上保安廳保守和管理”。在細田博之宣布接管燈塔的消息後幾個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孔泉就在北京對中外記者強調,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固有領土,日本採取的任何單方麵行動都是非法和無效的。緊接著,外交部亞洲司官員又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指出日方此舉是對中國領土主權的嚴重挑釁和侵犯,中國政府和人民堅決不能接受。
此外,台灣本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固有領土,中國的統一大業不容任何外國勢力幹涉。但日本以美日軍事同盟為依託,近年來明顯加緊幹預台海問題。1996年4月美日安保體製共同宣言發表;1999年4月27日和5月24日日本國會眾參兩院又批準針對朝鮮與中國的“周邊事態法案”,為日本用軍事手段幹預中國統一與亞洲事務做了準備。2005年2月19日,日美外長和防長“2+2會談”(美日兩國外交和國防部門的首長共同參加的“日美安全保障協議委員會會議”)發表的《聯合聲明》,竟把“台灣問題”作為共同關心事項。其幹預台灣問題的手法開始由以往的“模糊化”轉向“清晰化”。至此,日本終於一改過去對中國的“慎重” 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