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把東條英機送上絞刑架的中國人 作者:梅朝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日本軍隊為什麽要在沖繩之戰中進行“持久戰”呢?當時,日本政府和軍部本來是準備與美軍在本土進行決戰的,但是由於需要時間,準備不充分,所以就在沖繩進行持久戰拖延時間,以進行“本土決戰”的準備。這樣一來,就把全沖繩的居民都捲入到戰爭中。當時,沖繩的居民中,每4人就有1人戰死,而且平民的死亡數多於軍人。
據沖繩縣的資料記載,在沖繩戰中的死亡人數總共20萬。美軍死亡1.25萬人,日軍約9.4萬人,而平民的死亡人數也是9.4萬人。但死亡的平民,並不全部死在同美國軍隊的戰鬥中,有因被懷疑是間諜而被殺的,有躲在戰壕裏被軍隊趕出來而死亡的,還有許多是在日本軍隊要求的“軍民共死”的原則下被迫“集體自殺”的。
1945年7月16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區試爆成功,其威力相當於2萬噸tnt。由於日本拒絕接受中、美、英三國於7月26日發表的敦促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下了人類世界最初的原子彈。美國急於把剛剛開發出來的原子彈投下來,是要盡早讓日本投降,以便在戰後比蘇聯擁有更重的談判籌碼,但是原子彈給日本人民造成的巨大傷害是無法用筆墨形容的。
當原子彈在距離地麵500~600米的上空爆炸後,在爆炸中心,頃刻間就“產生了強於太陽3 000倍的光線”,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接近爆炸中心的人們連骨骼都被燒盡了,就連三四公裏外的人也被嚴重灼傷。原子彈爆炸後炸彈上方的空氣變熱上升,下方冷空氣流入又使其不斷膨脹,掀起可怕的衝擊波。從爆炸中心到周圍0.5公裏的地方,衝擊波的速度為每秒280米;到2.6公裏的地方衝擊波也為每秒36米,能把人吹到空中,再摔到地上;就是距離7公裏遠的房屋玻璃也有被震碎的。由此引起的風暴性大火使超過20平方公裏的地方差不多都變為熔渣。
一位在爆炸中逃生的日本母親的話,也許會讓許多人對這場災難有更深刻的認識:“隨著強烈的閃光,房子開始稀裏嘩啦晃動,我不顧一切地向外跑,在外麵抱起兩個正在玩耍的孩子,當時就驚得縮成一團。突然,從沙塵瀰漫、坍塌的房子裏傳出大女兒‘媽媽、媽媽’的哭喊聲,我便順著聲音扒瓦塊、拽木板、挪開粗大的木頭,沒有人幫助,也沒有任何工具,大女兒喊著‘痛呀!熱呀!’漸漸聲音變弱,火屑傾注下來,把壓在女兒身上的木材點燃。在濃濃的黑煙和灼熱的火焰中,我丟下一句話‘好孩子,挺住!’就跑了出來。‘媽媽,熱呀!’直到今天,這個聲音還縈迴在我的耳邊。”
但即使僥倖在原子彈爆炸後逃脫了死亡,可怕的原子彈後遺症也會終生困擾那些死裏逃生的人們。因為接受大量的放射線,會引起人們牙齒出血、鼻出血、吐血、下痢、發燒、皮膚呈現紫色斑點、頭髮脫落等症狀,而且還會引起多種致命的併發症。佐佐木禎子2歲時在廣島經受到原子彈的轟炸,當時並沒有受傷,可是到了12歲時突然得了原子彈後遺症之一的白血病。禎子入院後盼望早一天治癒,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她聽說疊1 000隻紙鶴可以治癒疾病,於是開始疊起紙鶴來。然而,她疊到644隻時就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從發現病症到病逝僅僅隻有9個月的時間。
2.戰後日本(3)
據不完全統計,原子彈轟炸造成廣島死亡14萬人,長崎死亡7萬人。而受害人不僅有日本人,還有被強製抓來的朝鮮勞工和中國戰俘以及許多國家的人。活著的人因失去親人,陷於痛苦之中無法自拔,還有人因受放射線傷害失明或身體逐漸衰弱,終日憂慮,又不得不活下去。
在盟軍的空襲以及原子彈轟炸下,日本的敗局已定。戰敗的日本滿目瘡痍,遍地廢墟。死亡人數有668 315人,其中99.5%是空襲的被害者。建築物的毀壞,以當時幣值計算,竟達4 967 000億日元,占日本國家財富總額的42%。工業部門的損害更加嚴重,日本56種產業的生產設備,僅存水力發電等5種尚具生產能力,其他產業全部破壞無遺。由於舊殖民地的喪失,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無法取得,國民的糧食也告斷炊。因此,工人沒工做,國民沒飯吃,簡直是一幅慘不忍睹的戰敗地獄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給世界和日本本國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親身經歷過日本侵略戰爭時期的受害人卻越來越少了,為了不使那些悲劇再度發生,每個人,尤其是每個日本人,都應當學習和了解過去的歷史。
3.再度崛起(1)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世界經濟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事件莫過於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重失敗後,卻出人意料地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內異軍突起,一躍成為當時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和經濟強國。是什麽促成了日本經濟的輝煌?二戰後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何在?
◆ 美國對日政策轉變
縱觀日本戰後經濟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戰後恢復時期(1945~1955年),在這個時期的10年裏,日本經濟不僅恢復到了戰前水平,而且為下一階段的高速增長做了大量的基礎準備工作;第二,高速增長時期(1956~1970年),這個階段日本經濟年平均實際增長率為10%。第三,穩定增長過渡時期(1971年以後),這一階段平均增長率為4.9%。日本經濟經過這三個階段的發展,除農業增長了1倍多外,其他各項均是跳躍式地發展。日本國民收入在世界各國國民收入的總計中所占比率,在戰後20年內由3%上升到10%(美國約為30%)。從1968年以來,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躍居第二位。可見,日本的再度崛起在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時期”就已完成。由此不難看出日本的再度崛起是多麽迅速,而這主要得益於美國對日政策的改變。可以說,美國對日政策的改變對日本戰後經濟復興起了決定性作用。由於美國的幫助,日本才把產業經濟恢復到戰前水平。
據沖繩縣的資料記載,在沖繩戰中的死亡人數總共20萬。美軍死亡1.25萬人,日軍約9.4萬人,而平民的死亡人數也是9.4萬人。但死亡的平民,並不全部死在同美國軍隊的戰鬥中,有因被懷疑是間諜而被殺的,有躲在戰壕裏被軍隊趕出來而死亡的,還有許多是在日本軍隊要求的“軍民共死”的原則下被迫“集體自殺”的。
1945年7月16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區試爆成功,其威力相當於2萬噸tnt。由於日本拒絕接受中、美、英三國於7月26日發表的敦促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分別向廣島和長崎投下了人類世界最初的原子彈。美國急於把剛剛開發出來的原子彈投下來,是要盡早讓日本投降,以便在戰後比蘇聯擁有更重的談判籌碼,但是原子彈給日本人民造成的巨大傷害是無法用筆墨形容的。
當原子彈在距離地麵500~600米的上空爆炸後,在爆炸中心,頃刻間就“產生了強於太陽3 000倍的光線”,並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球。接近爆炸中心的人們連骨骼都被燒盡了,就連三四公裏外的人也被嚴重灼傷。原子彈爆炸後炸彈上方的空氣變熱上升,下方冷空氣流入又使其不斷膨脹,掀起可怕的衝擊波。從爆炸中心到周圍0.5公裏的地方,衝擊波的速度為每秒280米;到2.6公裏的地方衝擊波也為每秒36米,能把人吹到空中,再摔到地上;就是距離7公裏遠的房屋玻璃也有被震碎的。由此引起的風暴性大火使超過20平方公裏的地方差不多都變為熔渣。
一位在爆炸中逃生的日本母親的話,也許會讓許多人對這場災難有更深刻的認識:“隨著強烈的閃光,房子開始稀裏嘩啦晃動,我不顧一切地向外跑,在外麵抱起兩個正在玩耍的孩子,當時就驚得縮成一團。突然,從沙塵瀰漫、坍塌的房子裏傳出大女兒‘媽媽、媽媽’的哭喊聲,我便順著聲音扒瓦塊、拽木板、挪開粗大的木頭,沒有人幫助,也沒有任何工具,大女兒喊著‘痛呀!熱呀!’漸漸聲音變弱,火屑傾注下來,把壓在女兒身上的木材點燃。在濃濃的黑煙和灼熱的火焰中,我丟下一句話‘好孩子,挺住!’就跑了出來。‘媽媽,熱呀!’直到今天,這個聲音還縈迴在我的耳邊。”
但即使僥倖在原子彈爆炸後逃脫了死亡,可怕的原子彈後遺症也會終生困擾那些死裏逃生的人們。因為接受大量的放射線,會引起人們牙齒出血、鼻出血、吐血、下痢、發燒、皮膚呈現紫色斑點、頭髮脫落等症狀,而且還會引起多種致命的併發症。佐佐木禎子2歲時在廣島經受到原子彈的轟炸,當時並沒有受傷,可是到了12歲時突然得了原子彈後遺症之一的白血病。禎子入院後盼望早一天治癒,和同學們一起學習。她聽說疊1 000隻紙鶴可以治癒疾病,於是開始疊起紙鶴來。然而,她疊到644隻時就被病魔奪去了生命。從發現病症到病逝僅僅隻有9個月的時間。
2.戰後日本(3)
據不完全統計,原子彈轟炸造成廣島死亡14萬人,長崎死亡7萬人。而受害人不僅有日本人,還有被強製抓來的朝鮮勞工和中國戰俘以及許多國家的人。活著的人因失去親人,陷於痛苦之中無法自拔,還有人因受放射線傷害失明或身體逐漸衰弱,終日憂慮,又不得不活下去。
在盟軍的空襲以及原子彈轟炸下,日本的敗局已定。戰敗的日本滿目瘡痍,遍地廢墟。死亡人數有668 315人,其中99.5%是空襲的被害者。建築物的毀壞,以當時幣值計算,竟達4 967 000億日元,占日本國家財富總額的42%。工業部門的損害更加嚴重,日本56種產業的生產設備,僅存水力發電等5種尚具生產能力,其他產業全部破壞無遺。由於舊殖民地的喪失,生產所需的原材料無法取得,國民的糧食也告斷炊。因此,工人沒工做,國民沒飯吃,簡直是一幅慘不忍睹的戰敗地獄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雖然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戰爭,給世界和日本本國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但親身經歷過日本侵略戰爭時期的受害人卻越來越少了,為了不使那些悲劇再度發生,每個人,尤其是每個日本人,都應當學習和了解過去的歷史。
3.再度崛起(1)
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世界經濟史上最震撼人心的事件莫過於日本經濟的迅速崛起。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在經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慘重失敗後,卻出人意料地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內異軍突起,一躍成為當時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工業國和經濟強國。是什麽促成了日本經濟的輝煌?二戰後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何在?
◆ 美國對日政策轉變
縱觀日本戰後經濟的發展,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戰後恢復時期(1945~1955年),在這個時期的10年裏,日本經濟不僅恢復到了戰前水平,而且為下一階段的高速增長做了大量的基礎準備工作;第二,高速增長時期(1956~1970年),這個階段日本經濟年平均實際增長率為10%。第三,穩定增長過渡時期(1971年以後),這一階段平均增長率為4.9%。日本經濟經過這三個階段的發展,除農業增長了1倍多外,其他各項均是跳躍式地發展。日本國民收入在世界各國國民收入的總計中所占比率,在戰後20年內由3%上升到10%(美國約為30%)。從1968年以來,日本的國民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躍居第二位。可見,日本的再度崛起在日本經濟的“高速增長時期”就已完成。由此不難看出日本的再度崛起是多麽迅速,而這主要得益於美國對日政策的改變。可以說,美國對日政策的改變對日本戰後經濟復興起了決定性作用。由於美國的幫助,日本才把產業經濟恢復到戰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