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幹年後,金城公主沿著文成公主走過的路來到了藏地。遵照金城公主的旨意,藏地將大小昭寺內的兩尊釋迦像進行了對換。
現在,大昭寺內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而小昭寺內供奉的則是墀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
由於鬆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墀尊公主在傳播佛教方麵的成就,在藏傳佛教的經典中,他們被稱為菩薩轉世。鬆贊幹布為護教三大法王之一,文成公主為救助度母、墀尊公主為怒紋度母。(“度母”:菩薩)
“救助度母”的稱呼,從另一個側麵反映了藏族尋常百姓對文成公主和她所帶來的文化的感恩之情。在雪域高原上,文成公主的地位是崇高的,假如有誰被比擬為文成公主,那是最高的讚美。
直到今天,藏族的傳統八大藏戲中,第一出就是《文成公主》,對於藏族百姓來說,她就是天女神的化身。
身後事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唐王朝派人出使天竺國,正逢天竺戒日王去世,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自立為王。唐朝使者王玄策等人被新天竺王搶掠追殺。鬆贊幹布聞訊後派出軍隊助王玄策反擊,一直攻入中天竺,將天竺王阿伏帝阿羅那順生擒至長安。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倒黴蛋從此再沒能回到天竺去做王。
第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高宗李治即位,封鬆贊幹布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並賜
緞絹二千端。鬆贊幹布遣使來謝,獻珍寶十五種以供奉太宗靈位,並上書高宗說:“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赴國除討。”——對於這封奏章的用意,有說是鑑於頭一年的天竺之亂有感而發,也有說是想試試唐朝內部情形的。
不管怎麽說吧,至少在表麵上,高宗君臣認可了頭一種說法,進封了鬆贊幹布的爵位並賜雜彩三千端、蠶種及各類工匠。隨後應其所請為鬆贊幹布刻了石像,列隊於太宗昭陵玄闕下。
太宗葬禮後不久,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鬆贊幹布去世,唐高宗派將軍鮮於臣濟為使者入吐蕃弔祭。
遺憾的是,鬆贊幹布的後妃生育情形實在不理想,包括文成公主在內,他的五位妻子中隻有德慶頭人之女、小妃芒妃墀嘉(又名孟薩赤薑)在公元633年為17歲的鬆贊幹布生下了一個兒子貢鬆貢贊。(另兩位小妃為木雅王之女木雅茹妃嘉姆措、阿裏小邦象雄之女象雄妃勒托曼)。
據《紅史》記載,鬆贊幹布在31歲的時候,曾經將贊普之位讓給時年十三歲的兒子貢鬆貢贊。可惜的是這位小贊普年壽不永,剛十八歲就死去了,鬆贊幹布也隨後離開人世,時年35歲。
關於鬆贊幹布的早逝,至今說法不一。有說是思子病逝的(逝於拉薩北麵彭域色莫崗,今林周縣彭波農場附近),也有說是出征戰死的,還有說是和他的父親一樣被反叛者毒死的。
鬆贊幹布死後,他的孫子芒鬆芒贊繼承贊普之位。
雖然丈夫死了,文成公主也仍然沒有離開藏地,據說她經常住在山南的昌珠寺,或說她仍然住在拉薩,還經常去布達拉宮對麵的藥王山上東望家鄉。
《新唐書》說,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文成公主逝於吐蕃,高宗曾派使臣弔祭。
而藏地典籍中的說法豐富許多。
《世係明覽》說,文成公主、墀尊公主是和鬆贊幹布同時顯現原身升天而去,臨去時還給新贊普的祖母孟薩赤薑明示了治國之道。當然這是宗教的說法。
另一種說法,是墀尊公主的女僕身患疫病,染給了自己的主人,而文成公主和鬆贊幹布去看望墀尊的時候也不幸傳染,於是同時去世。
另一種說法,則與《唐書》記載相符:鬆贊幹布去世30年後,藏地流行惡疾,文成公主患病去世。
文成公主去世後,藏人將她的遺體送往雅礱瓊結(今山南地區瓊結縣境)。這裏是藏族先民發源之地,也是歷代吐蕃贊普的最後歸宿,即著名的墓王墓區。
藏王墓在瓊結縣城東南的穆日山,雖然吐蕃王朝崩潰時曾經發生過挖掘歷代贊普陵墓的事件,但鬆贊幹布的陵墓沒有遭到破壞。後人所知道的,是文成公主應該仍然和她的丈夫鬆贊幹布葬在一起。
再一次聯姻
鬆贊幹布死後,繼位的是他的孫子芒鬆芒贊。這位小贊普是貢鬆貢贊和吐穀渾妃芒姆傑所生的孩子。芒鬆芒贊成年後,迎娶了沒廬氏墀瑪倫為王後。
公元676年,沒廬氏為芒鬆芒贊生下了繼承人都鬆芒波傑。算起來在名份上,芒鬆芒贊是文成公主的孫輩,而剛出生的小王子則是曾孫輩。
不幸的是藏王家族直到此時,早逝的基因仍然非常頑固,都鬆芒波傑剛剛出世,他的父親就在當年冬天去世了,享年比爺爺鬆贊幹布還要短。
芒鬆芒贊去世三年後,都鬆芒波傑正式即位為贊普,也就是在同一年,文成公主去世,享年約五十五歲。
都鬆芒波傑即位時還是個幼兒,因此朝政都由其母沒廬氏墀瑪倫代理,一切事宜又都掌握在祿東贊家族手裏。這個局麵直到十八年後才被一場政變更改過來,都鬆芒波傑在權力鬥爭中取勝,鞏固了王權。
但是饒有政績的都鬆芒波傑也沒能逃過家族早逝的陰影。武周久視元年(公元700)開始,這位青年贊普開始了一場浩大的征南詔之戰並親自參與。首先出兵唐王朝的鬆州、洮州等地,隨即於公元703越境攻占南詔。
現在,大昭寺內供奉的是文成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十二歲等身像,而小昭寺內供奉的則是墀尊公主帶來的釋迦牟尼八歲等身像。
由於鬆贊幹布和文成公主、墀尊公主在傳播佛教方麵的成就,在藏傳佛教的經典中,他們被稱為菩薩轉世。鬆贊幹布為護教三大法王之一,文成公主為救助度母、墀尊公主為怒紋度母。(“度母”:菩薩)
“救助度母”的稱呼,從另一個側麵反映了藏族尋常百姓對文成公主和她所帶來的文化的感恩之情。在雪域高原上,文成公主的地位是崇高的,假如有誰被比擬為文成公主,那是最高的讚美。
直到今天,藏族的傳統八大藏戲中,第一出就是《文成公主》,對於藏族百姓來說,她就是天女神的化身。
身後事
貞觀二十二年(公元648),唐王朝派人出使天竺國,正逢天竺戒日王去世,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自立為王。唐朝使者王玄策等人被新天竺王搶掠追殺。鬆贊幹布聞訊後派出軍隊助王玄策反擊,一直攻入中天竺,將天竺王阿伏帝阿羅那順生擒至長安。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倒黴蛋從此再沒能回到天竺去做王。
第二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高宗李治即位,封鬆贊幹布為駙馬都尉、西海郡王,並賜
緞絹二千端。鬆贊幹布遣使來謝,獻珍寶十五種以供奉太宗靈位,並上書高宗說:“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之心者,當勒兵赴國除討。”——對於這封奏章的用意,有說是鑑於頭一年的天竺之亂有感而發,也有說是想試試唐朝內部情形的。
不管怎麽說吧,至少在表麵上,高宗君臣認可了頭一種說法,進封了鬆贊幹布的爵位並賜雜彩三千端、蠶種及各類工匠。隨後應其所請為鬆贊幹布刻了石像,列隊於太宗昭陵玄闕下。
太宗葬禮後不久,唐高宗永徽元年(公元650),鬆贊幹布去世,唐高宗派將軍鮮於臣濟為使者入吐蕃弔祭。
遺憾的是,鬆贊幹布的後妃生育情形實在不理想,包括文成公主在內,他的五位妻子中隻有德慶頭人之女、小妃芒妃墀嘉(又名孟薩赤薑)在公元633年為17歲的鬆贊幹布生下了一個兒子貢鬆貢贊。(另兩位小妃為木雅王之女木雅茹妃嘉姆措、阿裏小邦象雄之女象雄妃勒托曼)。
據《紅史》記載,鬆贊幹布在31歲的時候,曾經將贊普之位讓給時年十三歲的兒子貢鬆貢贊。可惜的是這位小贊普年壽不永,剛十八歲就死去了,鬆贊幹布也隨後離開人世,時年35歲。
關於鬆贊幹布的早逝,至今說法不一。有說是思子病逝的(逝於拉薩北麵彭域色莫崗,今林周縣彭波農場附近),也有說是出征戰死的,還有說是和他的父親一樣被反叛者毒死的。
鬆贊幹布死後,他的孫子芒鬆芒贊繼承贊普之位。
雖然丈夫死了,文成公主也仍然沒有離開藏地,據說她經常住在山南的昌珠寺,或說她仍然住在拉薩,還經常去布達拉宮對麵的藥王山上東望家鄉。
《新唐書》說,唐高宗永隆元年(公元680),文成公主逝於吐蕃,高宗曾派使臣弔祭。
而藏地典籍中的說法豐富許多。
《世係明覽》說,文成公主、墀尊公主是和鬆贊幹布同時顯現原身升天而去,臨去時還給新贊普的祖母孟薩赤薑明示了治國之道。當然這是宗教的說法。
另一種說法,是墀尊公主的女僕身患疫病,染給了自己的主人,而文成公主和鬆贊幹布去看望墀尊的時候也不幸傳染,於是同時去世。
另一種說法,則與《唐書》記載相符:鬆贊幹布去世30年後,藏地流行惡疾,文成公主患病去世。
文成公主去世後,藏人將她的遺體送往雅礱瓊結(今山南地區瓊結縣境)。這裏是藏族先民發源之地,也是歷代吐蕃贊普的最後歸宿,即著名的墓王墓區。
藏王墓在瓊結縣城東南的穆日山,雖然吐蕃王朝崩潰時曾經發生過挖掘歷代贊普陵墓的事件,但鬆贊幹布的陵墓沒有遭到破壞。後人所知道的,是文成公主應該仍然和她的丈夫鬆贊幹布葬在一起。
再一次聯姻
鬆贊幹布死後,繼位的是他的孫子芒鬆芒贊。這位小贊普是貢鬆貢贊和吐穀渾妃芒姆傑所生的孩子。芒鬆芒贊成年後,迎娶了沒廬氏墀瑪倫為王後。
公元676年,沒廬氏為芒鬆芒贊生下了繼承人都鬆芒波傑。算起來在名份上,芒鬆芒贊是文成公主的孫輩,而剛出生的小王子則是曾孫輩。
不幸的是藏王家族直到此時,早逝的基因仍然非常頑固,都鬆芒波傑剛剛出世,他的父親就在當年冬天去世了,享年比爺爺鬆贊幹布還要短。
芒鬆芒贊去世三年後,都鬆芒波傑正式即位為贊普,也就是在同一年,文成公主去世,享年約五十五歲。
都鬆芒波傑即位時還是個幼兒,因此朝政都由其母沒廬氏墀瑪倫代理,一切事宜又都掌握在祿東贊家族手裏。這個局麵直到十八年後才被一場政變更改過來,都鬆芒波傑在權力鬥爭中取勝,鞏固了王權。
但是饒有政績的都鬆芒波傑也沒能逃過家族早逝的陰影。武周久視元年(公元700)開始,這位青年贊普開始了一場浩大的征南詔之戰並親自參與。首先出兵唐王朝的鬆州、洮州等地,隨即於公元703越境攻占南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