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師又稱■、■翳、屏臀。如《天問》雲:“■號起雨”,王逸註:“■,■翳,雨師名也。”《山海經·海外東經》雲:“雨師妾在其北,其為人黑,兩手各操一蛇,左耳有青蛇,右耳有赤蛇。一曰在十日北,為人黑身人麵,各操一龜。”郭璞註:“雨師謂屏翳也。”《風俗通》又有謂“玄冥,雨師也。”


    魃為女性旱神,一稱旱魃。《詩·大雅·雲漢》雲:“旱魃為虐,如惔如焚”,毛傳:“魃,旱神也。”又稱耕父,則變為男性旱鬼,《山海經·中次十一經》有雲,豐山“神耕父處之,常遊清冷之淵,出入有光,見則其國為敗”,舊註:“耕父,旱鬼也。”《淮南子·主術訓》有雲:“湯之時,七年旱,以身禱於桑林之際,而四海之雲湊,千裏之雨至。”大概上古時期中原地區的農耕民族,通將旱魃視為虐神。


    先民出於對雷響閃電威力的恐懼,又有雷神之類的崇拜,並基於原始思維,而有神話的再思考。《山海經·海內東經》雲:“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入頭,鼓其腹。”雷鳴降隆,容易與鼓聲發生聯想,但必當在有鼓後方有之。鼓在龍山時期已頗流行,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即出有鱷魚皮作鼓麵的木鼓和陶鼓。據說陶鼓的始見,可上推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大位口文化時期1。大概雷神鳴鼓的神話就產生於這一時期。雷神又稱雷獸,《大荒東經》有雲:“黃帝得之(夔),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裏,以威天下”,郭璞註:“雷獸即雷神也。”是天神的雷神又被擬為動物神。但在多數神話中,雷神總以人格化的神出現,有時稱作雷師,《離騷》有雲:“雷師告餘以未具。”一稱雷公,《楚辭·遠遊》雲:“左雨師使徑侍兮,右雷公以為衛。”《論衡·雷虛》有雲:“圖雷之狀,累累如連鼓之形,又圖一人,若力士之容,謂之雷公,使之左手引連鼓,右手推椎,若擊之狀。其意以為雷聲隆隆者,連鼓相扣擊之音也;其魄然若敝裂者,椎所出之聲也;其殺人也,引連鼓相椎,並擊之矣。”甲骨文雷字有作連鼓形,一辭雲:“……呼摧……雷”(《合集》19657),《說文》謂:“摧,敲擊也”,似商代已有類似的神話題材。甲骨文又雲:“貞茲雷其雨”(《合集》13408)、“貞雷不惟禍”(同上13415),知商人心目中的雷神,有致雨和作禍懲戒人間的神力。


    舊說有謂雷公名豐隆,如《穆天子傳》雲:“天子升於崑崙,觀黃帝之宮,而封豐隆之葬”,注謂:“豐隆,雷公也。”此蓋以雷聲隆隆如連鼓相椎而得名。但豐隆又有被說為雲師或雲神之名。如《離騷》:“豐隆乘雲”,王逸註:“豐隆,雲師。”又《楚辭·九歌》有祭雲神之《雲中君》篇,王逸謂雲中君即“雲神豐隆也,一曰屏翳。”按此說似有誤傳。上文已述,屏翳為雨師神名,殆出雨降如屏翳蒙。豐隆取雷聲隆隆為名,《淮南子·天文訓》雲:“季春三月,豐隆乃出,以將其雨”,舊註:“豐隆,雷也。”“豐隆乘雲”似指雷神乘雲的神話構想,猶甲骨文有言“雲雷”(《合集》13418),有言“各雲自北雷延”(同上21021),《論衡·龍虛篇》有言“雲雨至則雷電擊”,其中容或有本之觀雲伺候的禮俗背景而產生的想像。《淮南子·天文訓》雲:“陰陽相薄,感而生雷,激而為霆,亂而為霧。”《周禮·春官·保章氏》有謂:“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降豐荒之祲象。”大概人們很早就從登觀望雲,辨識自然現象中晤得雲能致雷。


    口凶豐隆雖非雲神名,但古人心目中自有雲神崇拜。《離騷》雲:“帥雲霓而來禦。”《雲中君》言雲神“龍駕兮帝服,聊翱遊兮周章”,舊注謂“天尊雲神,使之乘龍,兼衣青黃五采之色,居無常處。”可知雲神曾被人格化。但在商代,盡管人們以為雲有神靈之性,卻似乎尚未使之人格化。甲骨文有言“河害雲。嶽害雲。高祖亥害雲。”(《屯南》2105)雲神表現出易受山川神祗或先公祖神侵害的柔性。雲氣多變,其形狀色彩各異,《史記·天官書》有登高而望雲氣之候,謂“稍雲精白者,其將悍,其士怯。其大根而前絕遠者,當戰。青白其前低者,戰勝。其前赤而仰者,戰不勝。陣雲如立垣。杼雲類杼。軸雲搏兩端兌。杓雲如繩者,居前亙天,其半半天。鉤雲句曲。諸此雲見,以五色合占。”《左傳·僖公五年》有雲:“登觀台以望,……必書雲物。”前引《周禮》有“以五雲之物辨吉凶”雲雲。商代似已有這類望雲氣之候,甲骨文雲:


    啟不見雲。(《合集》20988)


    茲雲其■。(同上13389)


    茲雲其雨。(同上13649)


    各雲不其雨。(同上21022)


    茲雲延雨。(同上13392)


    九日辛未大采各雲自北,雷延,大風自西,仔刜雲率雨。


    (同上21021)


    ■字從人從戌,戌為斧鉞之兵器,殆商人亦有某雲主戰之占候。另又有雲致雨,致雷、致晴啟、致大風之占候。商人還常常祭不同的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商社會生活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鎮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鎮豪並收藏夏商社會生活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