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人們已注意到,一些合理的身體活動,能減輕或避免疾患,促進人體健壯發育,延長壽命。《呂氏春秋·古樂》雲:
昔陶唐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路史前紀》卷九有類似之說:
陰康氏之時,水隤不疏,江不行其原,陰凝而易閟,人既鬱於內,腠理墆著而多重膇,得所以利其關節者,乃製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道之。講的是上古洪水泛濫,渲泄不暢,人們困於環境狹迫繆戾,情緒鬱結,疾病誘發,或筋骨萎縮,或體弱乏力,或手足腫脹,於是發明了舞蹈形式的體育保健活動,通過全身關節伸展運動,調節了精神情緒,增強了體質,減少了疾患的侵害。在商代,一些善舞者往往也長壽而享其天年。如甲骨文雲:“貞呼多老舞。貞勿呼多老舞。”(《合集》16013)可見商代有一批從事舞樂者,因長年活動鍛鍊,故能體健病少,成為社會上年事很高的長者。《竹書紀年》有記商王武丁“命傅說視學養老”,老人的不多見,也就倍受到社會尊敬。
在早期社會,為使年輕一代掌握必要的生產勞動技能,以適應社會生活方式,往往要進行勞動力再生產的先期教育,以及培養其成為“社會人”的前期教育。原始時期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是讓受教育者直接在生活或生產勞動場合進行磨練。如《虞夏書》雲:“虞舜側微,堯聞之聰明,將使嗣位,歷試諸難。”《殷本紀》稱“舜入於大麓,烈風雷雨不迷”,“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堯乃知舜之足授天下”。這樣的教育方式,後為夏商所繼承。
《夏書》有雲:“明試以功。”1《商書》逸篇《說命》有雲:“念終始典於學”,“道積於厥躬。”無不重視直接參與生活和生產實踐為育人之要途。當時還出現了專門的教學場所,《孟子·滕文公上》雲:“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甲骨文有“大學”(《屯南》60)一名,是商代貴族子息就學所在,也即後世學校的雛型。
當時的教育子息,除讓其在具體場合習禮觀政外(參見本書五章五節),學舞習武,強壯體魄,也是重要內容。《尚書·堯典》雲:“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周禮·春官·大司樂》雲:“以樂舞教國子。”胄子和國子,皆指就學的貴族子弟,一稱成童,《禮記·內則》有雲:“成童舞象,學射、禦,”孔穎達疏雲:“成童謂十五以上,舞象謂武舞也。”甲骨文中有辭雲:“丁酉卜,今旦萬,其學”(《屯南》662),謂清旦之時學萬舞。萬舞也是武舞之一,《詩·邶風·簡兮》雲:“公庭萬舞,有力如虎”,是知萬舞是一種力量外露型武舞。另據一辭雲:“多萬……入教若”(《英》1999),知執教者有專門的一批舞樂師兼任,稱作“多萬”。清旦學萬舞,意味著這種就學,具有壯筋強魄的體育保健鍛鍊的意義,顯然與尚武尚勇的社會觀念分不開。
學舞習武以鍛鍊體魄,源起甚早。《軒轅黃帝傳》雲:“黃帝令作蹴鞠之戲,以練武士。”《史記·五帝本紀》謂黃帝“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其武舞,或以騰挪跳躍和靈活轉變的步態身姿為要征,重在適應實戰需要。至商代,習武仍是貴族子弟的必修課。習武內容,除學習武舞外,還習騎戰術,甲骨文有雲:
王其教,不遘雨。(《合集》12570)
王弜教馬,亡疾。(《合集》13705)
取晴天無雨,商王親自教以騎馬或馭車馬術。另外還教搏鬥及陣法,有一片甲骨文雲:
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
其教戍。
亞立,其於右利。
其於左利。(《粹》1162)
戍指戰鬥交搏。右利、左利,似指戰鬥隊列和陣法。別辭有“貞三伐利”、“貞八伐利”1。《牧誓》雲:“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此伐當指軍行的戰鬥隊列變化狀態。三伐利、八伐利當係進攻中的陣法變幻。右利、左利自當屬所在隊列於其陣中的對應位置。這是召集多方小子小臣進行戰鬥和陣法的教學訓練,一則在習武,同時也寓強身的體育鍛鍊於其中。
在商代,田獵也是一項帶有體育保健意義的活動。如一片甲骨文雲:
貞中子肱疾,呼田於凡。(《合集》21565)是記中子的胳膊有疾,叫他去凡地參加田獵,活動活動。可見當時已視田獵能舒筋活絡,調節血氣,已意識到田獵是一種積極的人體保健治療法。
夏商兩代的王每每好田獵,其中容或有盤遊和軍事操練以震懾遠方的性質。如夏王“啟淫溢康樂,野於飲食”2;“在帝夷羿,冒於原獸,忘其國恤,而思其麀牡”3,“淫遊以佚敗”4;“夏伯杼子東征,獲狐九尾”;後芒“東狩於海,獲大魚”5:“夏後氏孔甲田於東陽■山”6。商王的田獵,甲骨文中有大量揭示,據日本鬆丸道雄先生對有關田獵日期的綜合統計,武丁時無定期,祖庚祖甲時一般定在十幹日的乙、戊,辛三天中進行,廩辛至文武丁時大體以乙、戊、辛、壬四天中進行為多,帝乙帝辛時則大多放在乙、丁、戊、辛、壬五天中田獵1。實際上這意味著一旬之內可舉行三次田獵活動。如廩辛至文武丁時是乙、戊兩次單日和辛壬一次雙連日田獵,每次田獵後有兩天的間休,似與恢復體力相關。又如帝乙帝辛時是乙一次單日和丁戊、辛壬兩次雙連日田獵,單日的一次後有一天間休日,雙連日的兩次,後均有兩天間休日。田獵日期安排的固定化,很可能出於佚勞有度的考慮,似當時已注意勞逸結合。
昔陶唐氏之始,陰多滯伏而湛積,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氣鬱閼而滯著,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路史前紀》卷九有類似之說:
陰康氏之時,水隤不疏,江不行其原,陰凝而易閟,人既鬱於內,腠理墆著而多重膇,得所以利其關節者,乃製為之舞,教人引舞以利道之。講的是上古洪水泛濫,渲泄不暢,人們困於環境狹迫繆戾,情緒鬱結,疾病誘發,或筋骨萎縮,或體弱乏力,或手足腫脹,於是發明了舞蹈形式的體育保健活動,通過全身關節伸展運動,調節了精神情緒,增強了體質,減少了疾患的侵害。在商代,一些善舞者往往也長壽而享其天年。如甲骨文雲:“貞呼多老舞。貞勿呼多老舞。”(《合集》16013)可見商代有一批從事舞樂者,因長年活動鍛鍊,故能體健病少,成為社會上年事很高的長者。《竹書紀年》有記商王武丁“命傅說視學養老”,老人的不多見,也就倍受到社會尊敬。
在早期社會,為使年輕一代掌握必要的生產勞動技能,以適應社會生活方式,往往要進行勞動力再生產的先期教育,以及培養其成為“社會人”的前期教育。原始時期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是讓受教育者直接在生活或生產勞動場合進行磨練。如《虞夏書》雲:“虞舜側微,堯聞之聰明,將使嗣位,歷試諸難。”《殷本紀》稱“舜入於大麓,烈風雷雨不迷”,“陶河濱,河濱器皆不苦窳”,“堯乃知舜之足授天下”。這樣的教育方式,後為夏商所繼承。
《夏書》有雲:“明試以功。”1《商書》逸篇《說命》有雲:“念終始典於學”,“道積於厥躬。”無不重視直接參與生活和生產實踐為育人之要途。當時還出現了專門的教學場所,《孟子·滕文公上》雲:“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甲骨文有“大學”(《屯南》60)一名,是商代貴族子息就學所在,也即後世學校的雛型。
當時的教育子息,除讓其在具體場合習禮觀政外(參見本書五章五節),學舞習武,強壯體魄,也是重要內容。《尚書·堯典》雲:“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周禮·春官·大司樂》雲:“以樂舞教國子。”胄子和國子,皆指就學的貴族子弟,一稱成童,《禮記·內則》有雲:“成童舞象,學射、禦,”孔穎達疏雲:“成童謂十五以上,舞象謂武舞也。”甲骨文中有辭雲:“丁酉卜,今旦萬,其學”(《屯南》662),謂清旦之時學萬舞。萬舞也是武舞之一,《詩·邶風·簡兮》雲:“公庭萬舞,有力如虎”,是知萬舞是一種力量外露型武舞。另據一辭雲:“多萬……入教若”(《英》1999),知執教者有專門的一批舞樂師兼任,稱作“多萬”。清旦學萬舞,意味著這種就學,具有壯筋強魄的體育保健鍛鍊的意義,顯然與尚武尚勇的社會觀念分不開。
學舞習武以鍛鍊體魄,源起甚早。《軒轅黃帝傳》雲:“黃帝令作蹴鞠之戲,以練武士。”《史記·五帝本紀》謂黃帝“教熊羆貔貅軀虎,以與炎帝戰於阪泉之野。”其武舞,或以騰挪跳躍和靈活轉變的步態身姿為要征,重在適應實戰需要。至商代,習武仍是貴族子弟的必修課。習武內容,除學習武舞外,還習騎戰術,甲骨文有雲:
王其教,不遘雨。(《合集》12570)
王弜教馬,亡疾。(《合集》13705)
取晴天無雨,商王親自教以騎馬或馭車馬術。另外還教搏鬥及陣法,有一片甲骨文雲:
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
其教戍。
亞立,其於右利。
其於左利。(《粹》1162)
戍指戰鬥交搏。右利、左利,似指戰鬥隊列和陣法。別辭有“貞三伐利”、“貞八伐利”1。《牧誓》雲:“不愆於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此伐當指軍行的戰鬥隊列變化狀態。三伐利、八伐利當係進攻中的陣法變幻。右利、左利自當屬所在隊列於其陣中的對應位置。這是召集多方小子小臣進行戰鬥和陣法的教學訓練,一則在習武,同時也寓強身的體育鍛鍊於其中。
在商代,田獵也是一項帶有體育保健意義的活動。如一片甲骨文雲:
貞中子肱疾,呼田於凡。(《合集》21565)是記中子的胳膊有疾,叫他去凡地參加田獵,活動活動。可見當時已視田獵能舒筋活絡,調節血氣,已意識到田獵是一種積極的人體保健治療法。
夏商兩代的王每每好田獵,其中容或有盤遊和軍事操練以震懾遠方的性質。如夏王“啟淫溢康樂,野於飲食”2;“在帝夷羿,冒於原獸,忘其國恤,而思其麀牡”3,“淫遊以佚敗”4;“夏伯杼子東征,獲狐九尾”;後芒“東狩於海,獲大魚”5:“夏後氏孔甲田於東陽■山”6。商王的田獵,甲骨文中有大量揭示,據日本鬆丸道雄先生對有關田獵日期的綜合統計,武丁時無定期,祖庚祖甲時一般定在十幹日的乙、戊,辛三天中進行,廩辛至文武丁時大體以乙、戊、辛、壬四天中進行為多,帝乙帝辛時則大多放在乙、丁、戊、辛、壬五天中田獵1。實際上這意味著一旬之內可舉行三次田獵活動。如廩辛至文武丁時是乙、戊兩次單日和辛壬一次雙連日田獵,每次田獵後有兩天的間休,似與恢復體力相關。又如帝乙帝辛時是乙一次單日和丁戊、辛壬兩次雙連日田獵,單日的一次後有一天間休日,雙連日的兩次,後均有兩天間休日。田獵日期安排的固定化,很可能出於佚勞有度的考慮,似當時已注意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