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槁城台西商代遺址》,文物出版社,1985年,143、147~149頁。


    1 參見烏丙安:《中國民俗學》,遼寧大學出版社,1988年,240頁。


    1 趙璞珊:《〈山河經〉記載的藥物、疾病和巫醫》,《山海經新探》,四川省社 會科學院俞拊出版社,1986年,264~270頁。


    2 徐南洲:《〈山海經〉與科技史》,《先秦民族史專集·民族論叢》第2輯,1982 年。


    3 《河姆渡遺址動植物遺存的鑑定研究》,《考古學報》1978年1期。


    4 《考古學報》1984年1期、《考古學集刊》1981年第1集。


    5 《考古學報》1983年2期。


    6 《考古學集刊》1984年4集。


    1 耿鑒庭、劉亮:《槁城台西商代遺址中出土的植物》,《槁城台西商代遺址》附錄三,文物出版社,1985年,193~196頁。


    2 分見《合集》10349、13643。


    3 《孟子·盡心上》:“易其田疇。”趙岐註:“易,治也。”


    1 《薑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上冊,98頁。


    2 《考古學集刊》1984年4集。


    3 《考古學報》1980年3期。


    4 《大汶口》,文物出版社,1974年。


    5 趙璞珊:《中國古代醫學》,中華書局,1983年,18~19頁。


    6 馬繼興、周世榮:《考古發掘中所見砭石的初步探討》,《文物)1978年11期。


    1 馬繼興:《台西村商墓中出土的醫療器具砭鐮》,《文物》1979年6期。


    2 周世榮,《湖南石門縣皂市發現商殷遺址》,《考古》1962年3期。


    3 《殷墟發掘報告(1958~1961)》,文物出版社,1987年,258頁。


    4 胡厚宣:《論殷人治療疾病之方法》,《中原文物》1984年4期。


    1 《考古學報》1965年2期。


    2 《考古學報》1964年2期。又《考古學集刊》1981年第1集。


    3 參見高廣仁、邵望平:《中國史前時代的龜靈與犬牲》,《中國考古學研究——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年紀念論文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4 劉敦願:《漢畫像石上的針灸圖》,《文物》1972年6期。


    第三節 保健俗尚


    一 衛生保健習俗的傳承


    人類社會經過漫長的發展歲月,隨著生產鬥爭和生活實踐的認識積累,相繼造就出許多形形色色的有利於促進人體健康生長、減少疾病侵害、提高體質和延長壽命的保健俗尚,內容涉及環境氣象學、飲食營養學、衛生學、生理學、心理學、體育學等方方麵麵,夏商時代人們對此多有承襲,並有所變異,有所更新。


    人類早期,生命非常短促。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先後發現一批距今約70~2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化石,分屬不同年齡層次的約40個男女個體。其中39個的鑑定,有死於14歲以下的孩童16人,死於30歲以下的青年3人,死於40~50歲之間的中年3人,死於50~60歲之間者1人1,如取每組的中間年齡值計之,平均死亡年齡僅為17.7歲。至1萬年前,生活在同地的山頂洞人,就其出土的8個男女人骨化石的鑑定分析,平均死亡年齡也才26.4歲2。幾十萬年之間,人壽提高不到9歲。


    人類壽命延長速度的加快,是全新世以來出現的現象,主要發生在早初幾千年之間。據距今約6500年前的陝西臨潼薑寨遺址出土人骨中88個單個年齡鑑定值統計,平均死亡年齡約為30.2歲3。山東鄒縣野店大汶口時期墓葬出土人骨中44具的鑑定,平均死亡年齡約為29.7歲4。距今約5000多年前的上海青浦菘澤遺址,出土人骨鑑定採用分級製,內孩童8個,青年9個,壯年3個,中年17個,老年4個1,如取各年齡組中間值6.5、19.5、30、45.5、56歲計之,平均死亡年齡約為32.1歲。至晚商時期,社會人口平均壽命,據殷墟中小墓出土的82個人骨鑑定材料,平均死亡年齡約為34.3歲(未計入孩童死亡比率,見本書第二章三節)。推測夏商兩代成人的壽命概率,大致當在30歲上下。


    人類早期經歷幾十萬年才達到的壽命提高值,在夏商以前數千年間即已取得其三分之一強的續增值,人們身體素質的增強是顯而易見的。速度的加快,其重要因素,就是這一階段一些具有保健意義的社會成俗,起了積極的作用。


    如住俗方麵,人們已從早先的露宿穴居全麵進入築室而居階段,居住生活條件持續得到改善。《墨子·辭過》曾指出:“古之民未知為宮室時,就陵阜而居,穴而處,下潤濕傷民,故聖王作為宮室。為宮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潤濕,邊足以圉風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宮牆之高足以別男女之禮。”就目前所知,8000年前中原地區已出現了人工構築的地穴式或半地穴式住宅。江南高地下水位的濕潤地區,浙江河姆渡遺址還發現了7000年前的立柱架梁式“幹欄”住宅建築。


    6000多年前華北地區的居室,已擺脫了單純掩蔽的初級狀態,而向多功能地麵或土台式建築演進。各類大中小型房屋簇起,許多屋內,有明暗套間可供起居和儲物,有火塘灶台可供取暖或炊事,有通風口或煙囪可除煙塵汙染以潔淨室內空氣,有經夯實的地坪或平整的土台,甚或鋪設石板地板,可供宿息睡臥。住宅的環境選擇,一般都取靠山麵水或高暢之地。住宅的座向,基本取向陽背風方向,要以適應氣象利弊為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商社會生活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鎮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鎮豪並收藏夏商社會生活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