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係統化的體態知識,斷非一朝一夕所能取得。事實上早在原始時期,人們已留意體態觀察。據統計,全國至少有20餘處新石器時代遺址,出有用不同質料、不同手法雕塑的各類體態的人像,其中有的年代早到距今7000年前,造型有人麵、人頭、半身、整身、立、坐、女像、男像和孕婦像等1。如遼寧喀左東山嘴遺址的先民,不僅能雕塑不足10厘米的小人像,又能塑造比真人大3倍的大型女神像,或作站姿,或作盤膝跌坐形,顏麵神態捕捉細膩,臂、手、腹、腿、足比例關係適當2。從這些原始人體造型藝術品,可以看出先民所掌握的體態知識。至商代,人們在這方麵的知識更為豐富。歷年各地出土的商代人像雕塑約80餘件,造型有抱腿、撫膝、跪坐、箕踞、蹲居、半蹲半跪、立式、舞式、麵像、頭像、裸體式、有衣著式、有編辮的、有禿頂的、有神情倨傲的、有形態呆滯的,等等,製作手法熟練,非諳於對人體貌態的細微觀察而莫能力,此在上章已有敘述。
商代人們並沒有拘泥於人體外表機體的了解,對內部組織結構也有探索。如甲骨文心字,活脫脫像心髒的輪廓形,骨字像骨架相支形,是其明證。
1983年陝西清澗李家崖一處商代晚期城址,出土一塊石雕骷髏體人像3,兩頰瘦削,方形下頜,球狀雙眼,齒部暴露,體部刻有脊椎骨、肋骨和骨盆,生動勾勒出人體骨架結構的主要特徵,可說是最早一件具有解剖學意義的成功作商代的體態知識積累,還反映於長度單位的確定方麵。傳殷墟出有商尺三把,一把是骨尺,長16.95厘米4,另二把是牙尺,分別長15.78和15.8厘米5。此長度相當於成人手一拃的距離。
商代人的平均身高不詳,但據史前人骨鑑定材料,陝西寶雞組的男子平均身高為168.82厘米1,華縣元君廟組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為168.4厘米,臨撞薑寨一期組為170.29厘米,薑寨二期組為 168.81厘米,山東大汶口組為172.26厘米,西夏侯組為171.3厘米,上海崧澤組為168.95厘米,河南淅川下王崗組為162.5厘米(女性平均身高為157厘米),河南陳縣廟底溝二期組為166.0厘米2。不難看出,原始人身高與現代中國人差不多,變化不大,其中山東史前人高長些,而如今也有“山東大漢”之稱,商代人的身高當也在以上數據範圍。古代有稱成年男子為丈夫,《穀梁傳·文公十二年》雲:“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人高一丈為10尺,以160~170厘米的實際身高標準計算,用的正是手一拃為1尺的商代長度單位。
豐富而係統的人體體態組織結構知識的積累,促使商代以前人們已能夠麵對各種病症,據其病理反應症狀和病發病灶部位,作出較為正確的病象病因辨識。
(二)病理觀察和病變記錄
在商代,不僅能根據病發部位或病灶所在,確定何種疾患,而且還能就病情的感覺反應,作出細分,觀察其病理,分析其病症,關注其病變發展。
甲骨文中所記疾患,大多具體而實在,如:
貞婦好息惟出疾。(《合集》13633)婦好是武丁之妃,言其患在氣息不暢。大概屬於感冒鼻塞或呼吸道感染,比別辭言“疾鼻”更為明了。又如口腔疾患方麵,有疾口、疾舌、疾言、疾辭、疾齒、疾齒惟蠱、齲等多種之分,明白而細微。據醫史家指出,口腔科的急性冠周炎、膿性頜下炎、扁桃體周圍膿腫、咽旁間隙感染舌疾患等,可引起言語困難、啞或構音障礙1,可見商代幾種口腔疾患的細分是有醫學知識的依據的。另外,商代牙病發病率較高,據體質人類學專家對1950~1953年殷墟和輝縣兩地商代中小墓出土人牙的鑑定,殷墟病牙數比率達30.43%,輝縣達26.25%,意味著兩地各有近三分之一的平民患有牙病。牙病的種類有牙周病、齲病和原因不明者等幾類,其中牙周病以男性患者為多,齲病以女性為多。齲病罹患率,殷墟為3.58%,輝縣為6.25%2。從總體看,商代社會與前節所論原始時期先民中牙病的高發率相比,已平均降低約28個百分點,唯患齲率仍大致同如史前黃淮流域下遊東部地區,表明商代人的物質生活水平和食物結構都大有改善。商代人的各種牙病正與甲骨文所記各類牙病名相一致。如有雲:“婦好齲”(《合集》13663),屬之女性。有雲:“王疾齒”(《合集》13643),據別辭有記商王武丁在洮地,不料齒疾發作,疼吟不已,卜間已故父王是否有聞3,則這位王的“疾齒”,似指突發性的牙床或牙神經痛之類的疾患。
別辭又有“齒蠱”、“有疾齒惟蠱”4,可能指牙蟲蠢蝕牙齒硬組織。
表明當時對各類牙病有仔細觀察。
再如“疾耳”,另有辭雲,“朕耳鳴”(《合集》22099),似記商王武丁因神經衰弱失眠引起的耳內嗡鳴,大概已意識到有不同的耳疾。一辭有雲:“貞有疾肱以小■”(《合集》13679),末一字像一手抓摩狀,疑搔之初字。《禮記·內則》雲:“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鄭註:“搔,摩也。”疾肱以小搔,或指胳膊疥塊腫癢而施以輕搔。所記可謂細膩。
對於各種周身不適的病患,亦每細察其病因和病理反應症狀。如:
己巳卜,貞有夢王蓿八月。(《合集》17446)
商代人們並沒有拘泥於人體外表機體的了解,對內部組織結構也有探索。如甲骨文心字,活脫脫像心髒的輪廓形,骨字像骨架相支形,是其明證。
1983年陝西清澗李家崖一處商代晚期城址,出土一塊石雕骷髏體人像3,兩頰瘦削,方形下頜,球狀雙眼,齒部暴露,體部刻有脊椎骨、肋骨和骨盆,生動勾勒出人體骨架結構的主要特徵,可說是最早一件具有解剖學意義的成功作商代的體態知識積累,還反映於長度單位的確定方麵。傳殷墟出有商尺三把,一把是骨尺,長16.95厘米4,另二把是牙尺,分別長15.78和15.8厘米5。此長度相當於成人手一拃的距離。
商代人的平均身高不詳,但據史前人骨鑑定材料,陝西寶雞組的男子平均身高為168.82厘米1,華縣元君廟組成年男子平均身高為168.4厘米,臨撞薑寨一期組為170.29厘米,薑寨二期組為 168.81厘米,山東大汶口組為172.26厘米,西夏侯組為171.3厘米,上海崧澤組為168.95厘米,河南淅川下王崗組為162.5厘米(女性平均身高為157厘米),河南陳縣廟底溝二期組為166.0厘米2。不難看出,原始人身高與現代中國人差不多,變化不大,其中山東史前人高長些,而如今也有“山東大漢”之稱,商代人的身高當也在以上數據範圍。古代有稱成年男子為丈夫,《穀梁傳·文公十二年》雲:“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人高一丈為10尺,以160~170厘米的實際身高標準計算,用的正是手一拃為1尺的商代長度單位。
豐富而係統的人體體態組織結構知識的積累,促使商代以前人們已能夠麵對各種病症,據其病理反應症狀和病發病灶部位,作出較為正確的病象病因辨識。
(二)病理觀察和病變記錄
在商代,不僅能根據病發部位或病灶所在,確定何種疾患,而且還能就病情的感覺反應,作出細分,觀察其病理,分析其病症,關注其病變發展。
甲骨文中所記疾患,大多具體而實在,如:
貞婦好息惟出疾。(《合集》13633)婦好是武丁之妃,言其患在氣息不暢。大概屬於感冒鼻塞或呼吸道感染,比別辭言“疾鼻”更為明了。又如口腔疾患方麵,有疾口、疾舌、疾言、疾辭、疾齒、疾齒惟蠱、齲等多種之分,明白而細微。據醫史家指出,口腔科的急性冠周炎、膿性頜下炎、扁桃體周圍膿腫、咽旁間隙感染舌疾患等,可引起言語困難、啞或構音障礙1,可見商代幾種口腔疾患的細分是有醫學知識的依據的。另外,商代牙病發病率較高,據體質人類學專家對1950~1953年殷墟和輝縣兩地商代中小墓出土人牙的鑑定,殷墟病牙數比率達30.43%,輝縣達26.25%,意味著兩地各有近三分之一的平民患有牙病。牙病的種類有牙周病、齲病和原因不明者等幾類,其中牙周病以男性患者為多,齲病以女性為多。齲病罹患率,殷墟為3.58%,輝縣為6.25%2。從總體看,商代社會與前節所論原始時期先民中牙病的高發率相比,已平均降低約28個百分點,唯患齲率仍大致同如史前黃淮流域下遊東部地區,表明商代人的物質生活水平和食物結構都大有改善。商代人的各種牙病正與甲骨文所記各類牙病名相一致。如有雲:“婦好齲”(《合集》13663),屬之女性。有雲:“王疾齒”(《合集》13643),據別辭有記商王武丁在洮地,不料齒疾發作,疼吟不已,卜間已故父王是否有聞3,則這位王的“疾齒”,似指突發性的牙床或牙神經痛之類的疾患。
別辭又有“齒蠱”、“有疾齒惟蠱”4,可能指牙蟲蠢蝕牙齒硬組織。
表明當時對各類牙病有仔細觀察。
再如“疾耳”,另有辭雲,“朕耳鳴”(《合集》22099),似記商王武丁因神經衰弱失眠引起的耳內嗡鳴,大概已意識到有不同的耳疾。一辭有雲:“貞有疾肱以小■”(《合集》13679),末一字像一手抓摩狀,疑搔之初字。《禮記·內則》雲:“疾痛苛癢而敬抑搔之”,鄭註:“搔,摩也。”疾肱以小搔,或指胳膊疥塊腫癢而施以輕搔。所記可謂細膩。
對於各種周身不適的病患,亦每細察其病因和病理反應症狀。如:
己巳卜,貞有夢王蓿八月。(《合集》17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