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人的骨科病,常見病理症狀主要表現有骨骼生長不良、骨橋形腰椎病變、腰椎移位、骨性關節炎、骨質增生、肱骨瘤狀突起變異、長骨刺、骨折或刺傷性骨組織破壞等,患者又以成年男性居多,大多與生活艱苦、營養不良、體力勞動繁重或械鬥和生產活動中的誤傷有關。
一般說來,人體顱縫和骨骺的癒合是與年齡的增大相對應的,年齡愈大,其發育癒合也愈明顯。但元君廟遺址仰韶居民的骨骼生長,有62例不相對應,約占總人數32.3%,一些人年齡在30~50歲,骨骺卻仍未全癒合,或骨骺雖癒合,骨縫僅部分癒合。這主要是營養不良所致。據考古人類學家利用人骨標本碳十三(13c測定獲得的古人類食譜訊息,西安半坡和寶雞北首嶺仰韶居民,約占85.7%的人以粟類作物為食,隻有14.3%的人肉食攝入量比較高6。元君廟遺址與此二地相近,自然氣候和地理環境相類,可相借鑑,透露出當時人們的食物比較單調,營養是不足的。
在河南浙川下王崗遺址的人骨鑑定中,還發現有的人因缺乏維生素d而患有佝僂病,一位中年男性,股骨中部變形,呈弓狀,下肢成為o型腿,彎曲距達49毫米,而正常人應當為32毫米左右1。陝西渭南史家遺址還發現兩例中年男性人骨,下頜骨患有骨性關節炎和骨質增生症狀,可能因長期咬嚼粗食造成機體局部損傷2。
至於繁重勞動造成的骨骼勞損,則更為多見。史家遺址有8個成年男性患有腰椎椎體呈骨橋病變或股骨形變彎曲。淅川下王崗遺址發現一些成年男性患有脊柱壓縮性骨折合併增生性脊椎炎。華縣元君廟遺址有一壯年男性人骨,幾個腰椎呈楔狀,關節麵上下整體,屬於長期勞損的標準壓縮性骨折症狀。薑寨二期遺址發現一壯年男性的二根肱骨因勞損造成中部瘤狀隆起。青海柳灣遺址一中年男性人架,脊椎呈竹節樣,乃類風濕性脊柱炎症狀3;曲阜西夏侯遺址發現一具中年男性人骨,右側股骨和脛骨的膝關節麵邊緣骨質增生,生前患有較嚴重的慢性關節病。與此同時,史家和薑寨遺址還發現少數中青年女性患有腰椎長骨刺以及椎體勞損變形病例,但個例數遠低於成年男性。似當時男女氏族成員間存在著社會分工的不同,婦女從事的力活可能稍輕於男子,適應婦女生理機能的潛意識多少起有約定俗成的作用。
原始人的骨科病中,有一類是出於有意創殘肢體的習俗造成。如半坡遺址發現一些死者的體骨缺指少趾,而墓坑填土或隨葬陶器中有其斷指割趾;薑寨遺址也發現一具中年男性人骨,其右足的四節趾骨另盛於一陶罐內。有學者認為,當時可能有割斷手指足趾祀神之俗,不僅施於生者,也施於死者4。浙川下王崗遺址發現一座男子雙人合葬墓,其中一位青年腰椎明顯左移,可能因外傷使脊髓馬尾受侵,生前截癱,另一位中年男子右下肢被割斷1。這種創殘肢體屬於什麽樣的宗教觀念及其性質所在,還有待探索。
骨科病中又有一類屬於機械性外傷,如見於薑寨遺址的病例,有眼眶緣被硬物削傷者,有腿股骨被刀砍傷者,有額骨被砸傷者,有肢骨骨折或粉碎性骨折者。其他遺址也有此等病例,一些外傷骨科病,頗能反映出當時醫療護理水平的高低。如下王崗遺址發現一些成年男女性人骨,其橈骨或小腿骨骨折後,因對位對線不好,造成畸形癒合,說明醫療處理還很落後,但元君廟遺址發現一具壯年女性人骨,右側橈骨有陳舊性骨折,癒合情況良好。另一具壯年男性人骨,顱骨也有陳舊性骨折,鈣化日久,說明傷者生前頭部雖受重創,還是治癒得活。西夏侯遺址發現一成年男性,右側肱骨折斷後癒合。大墩子遺址也發現一壯年男性的右股骨骨折後又癒合2。可見當時各地的醫療處理水平並不一律。“三折肱知為良醫”3,人類正是在長期醫療實踐中不斷掌握並提高護理自身生理機能的能力。
小兒病是直接威脅原始人類人口增長與否的一大痼疾。在各原始氏族共同體內,嬰幼孩童的死亡比率互有高低,但總的來說都相當高,如寶雞北首嶺聚落遺址出土人骨469具,嬰幼孩童為65具,占13.9%4;半坡聚落遺址254具人骨中有76具,占29.9%5;薑寨一期聚落遺址383具人骨中有238具,占62.1%。其他如元君廟遺址,幼童死亡比率為19.1%;崧澤遺址為15.4%;常州圩墩遺址為16.8%;邳縣劉林遺址為12.6%6;鄒縣野店遺址為29.5%1;西夏侯遺址為33.3%。綜合計之,幼童平均死亡比率高達30%以上。
幼童早夭,固然與當時生活條件艱苦、營養貧乏、疾疫流行、衛生保健欠缺等外界因素有關,但也應看到,當時幼童死亡比率高低常與同居民集團婦女平均壽命高低互成反比。如薑寨女性死亡高峰在青年期,約占女性人數的47.6%,其幼童死亡比率也就高達62.1%。半坡、元君廟、野店、西夏侯四組,女性死亡高峰延後在青年和壯年兩期,幼童死亡比率也降到20~30%上下。北首嶺、崧澤、圩墩、劉林四組,女性死亡高峰又推遲到壯中年或中年期,幼童死亡比率也就為百分之十幾,可見同居民集團內婦女壽命的長短,常直接聯帶及子息存活率。
當時成年女性壽命偏低,原因之一就是實行早婚早育。薑寨一期三墓區發現一座158號的一次葬土坑墓,葬著一位20歲的青年女子和一個6~7歲的孩童,或係母子合葬,可推算出母親的育齡才不過14歲左右。同墓區m181一次葬土坑墓,為一位30歲女性和一個13~15歲孩童的台葬墓,母親的育齡也才15歲左右。就是說,女子剛步入青年階段就已過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從人體生理特點看,女子14、15歲月經初潮,直到21歲後才發育成熟2,過早的婚育隻能紊亂女性的成長發育過程,催促她們未老先衰。《內經》雲:“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當時婚育年齡無知地過早提前,不僅使婦女的衰老期大大前移一二個年齡級,而且無形中已使人過30歲左右即為老年的人體生理學錯覺成為當時社會的普遍現象。早婚早育既成了婦女的催命符,又導致子息先天不足,直接危及後輩的存活率。
一般說來,人體顱縫和骨骺的癒合是與年齡的增大相對應的,年齡愈大,其發育癒合也愈明顯。但元君廟遺址仰韶居民的骨骼生長,有62例不相對應,約占總人數32.3%,一些人年齡在30~50歲,骨骺卻仍未全癒合,或骨骺雖癒合,骨縫僅部分癒合。這主要是營養不良所致。據考古人類學家利用人骨標本碳十三(13c測定獲得的古人類食譜訊息,西安半坡和寶雞北首嶺仰韶居民,約占85.7%的人以粟類作物為食,隻有14.3%的人肉食攝入量比較高6。元君廟遺址與此二地相近,自然氣候和地理環境相類,可相借鑑,透露出當時人們的食物比較單調,營養是不足的。
在河南浙川下王崗遺址的人骨鑑定中,還發現有的人因缺乏維生素d而患有佝僂病,一位中年男性,股骨中部變形,呈弓狀,下肢成為o型腿,彎曲距達49毫米,而正常人應當為32毫米左右1。陝西渭南史家遺址還發現兩例中年男性人骨,下頜骨患有骨性關節炎和骨質增生症狀,可能因長期咬嚼粗食造成機體局部損傷2。
至於繁重勞動造成的骨骼勞損,則更為多見。史家遺址有8個成年男性患有腰椎椎體呈骨橋病變或股骨形變彎曲。淅川下王崗遺址發現一些成年男性患有脊柱壓縮性骨折合併增生性脊椎炎。華縣元君廟遺址有一壯年男性人骨,幾個腰椎呈楔狀,關節麵上下整體,屬於長期勞損的標準壓縮性骨折症狀。薑寨二期遺址發現一壯年男性的二根肱骨因勞損造成中部瘤狀隆起。青海柳灣遺址一中年男性人架,脊椎呈竹節樣,乃類風濕性脊柱炎症狀3;曲阜西夏侯遺址發現一具中年男性人骨,右側股骨和脛骨的膝關節麵邊緣骨質增生,生前患有較嚴重的慢性關節病。與此同時,史家和薑寨遺址還發現少數中青年女性患有腰椎長骨刺以及椎體勞損變形病例,但個例數遠低於成年男性。似當時男女氏族成員間存在著社會分工的不同,婦女從事的力活可能稍輕於男子,適應婦女生理機能的潛意識多少起有約定俗成的作用。
原始人的骨科病中,有一類是出於有意創殘肢體的習俗造成。如半坡遺址發現一些死者的體骨缺指少趾,而墓坑填土或隨葬陶器中有其斷指割趾;薑寨遺址也發現一具中年男性人骨,其右足的四節趾骨另盛於一陶罐內。有學者認為,當時可能有割斷手指足趾祀神之俗,不僅施於生者,也施於死者4。浙川下王崗遺址發現一座男子雙人合葬墓,其中一位青年腰椎明顯左移,可能因外傷使脊髓馬尾受侵,生前截癱,另一位中年男子右下肢被割斷1。這種創殘肢體屬於什麽樣的宗教觀念及其性質所在,還有待探索。
骨科病中又有一類屬於機械性外傷,如見於薑寨遺址的病例,有眼眶緣被硬物削傷者,有腿股骨被刀砍傷者,有額骨被砸傷者,有肢骨骨折或粉碎性骨折者。其他遺址也有此等病例,一些外傷骨科病,頗能反映出當時醫療護理水平的高低。如下王崗遺址發現一些成年男女性人骨,其橈骨或小腿骨骨折後,因對位對線不好,造成畸形癒合,說明醫療處理還很落後,但元君廟遺址發現一具壯年女性人骨,右側橈骨有陳舊性骨折,癒合情況良好。另一具壯年男性人骨,顱骨也有陳舊性骨折,鈣化日久,說明傷者生前頭部雖受重創,還是治癒得活。西夏侯遺址發現一成年男性,右側肱骨折斷後癒合。大墩子遺址也發現一壯年男性的右股骨骨折後又癒合2。可見當時各地的醫療處理水平並不一律。“三折肱知為良醫”3,人類正是在長期醫療實踐中不斷掌握並提高護理自身生理機能的能力。
小兒病是直接威脅原始人類人口增長與否的一大痼疾。在各原始氏族共同體內,嬰幼孩童的死亡比率互有高低,但總的來說都相當高,如寶雞北首嶺聚落遺址出土人骨469具,嬰幼孩童為65具,占13.9%4;半坡聚落遺址254具人骨中有76具,占29.9%5;薑寨一期聚落遺址383具人骨中有238具,占62.1%。其他如元君廟遺址,幼童死亡比率為19.1%;崧澤遺址為15.4%;常州圩墩遺址為16.8%;邳縣劉林遺址為12.6%6;鄒縣野店遺址為29.5%1;西夏侯遺址為33.3%。綜合計之,幼童平均死亡比率高達30%以上。
幼童早夭,固然與當時生活條件艱苦、營養貧乏、疾疫流行、衛生保健欠缺等外界因素有關,但也應看到,當時幼童死亡比率高低常與同居民集團婦女平均壽命高低互成反比。如薑寨女性死亡高峰在青年期,約占女性人數的47.6%,其幼童死亡比率也就高達62.1%。半坡、元君廟、野店、西夏侯四組,女性死亡高峰延後在青年和壯年兩期,幼童死亡比率也降到20~30%上下。北首嶺、崧澤、圩墩、劉林四組,女性死亡高峰又推遲到壯中年或中年期,幼童死亡比率也就為百分之十幾,可見同居民集團內婦女壽命的長短,常直接聯帶及子息存活率。
當時成年女性壽命偏低,原因之一就是實行早婚早育。薑寨一期三墓區發現一座158號的一次葬土坑墓,葬著一位20歲的青年女子和一個6~7歲的孩童,或係母子合葬,可推算出母親的育齡才不過14歲左右。同墓區m181一次葬土坑墓,為一位30歲女性和一個13~15歲孩童的台葬墓,母親的育齡也才15歲左右。就是說,女子剛步入青年階段就已過早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從人體生理特點看,女子14、15歲月經初潮,直到21歲後才發育成熟2,過早的婚育隻能紊亂女性的成長發育過程,催促她們未老先衰。《內經》雲:“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當時婚育年齡無知地過早提前,不僅使婦女的衰老期大大前移一二個年齡級,而且無形中已使人過30歲左右即為老年的人體生理學錯覺成為當時社會的普遍現象。早婚早育既成了婦女的催命符,又導致子息先天不足,直接危及後輩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