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孫機:《深夜與楚服》,《考古與文物》1982年1期。


    1 《周禮·司服》。


    2 石文,圖版拾肆:1。又沈書,5頁,插圖二:1。


    1 沈書,5頁,插圖二:3。


    2 沈書,5頁,插圖二:2。


    3 a.salmonyp lviil∶1。又石文,圖版拾柒:1。又沈書,8頁,插圖四:


    4 胡厚宣:《殷非奴隸社會論》,《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第一冊,1944年。


    5 又見石文,圖版拾柒:2。又沈書,8頁,插圖四:1。


    6 石文,624頁,插圖四;又圖版拾柒:7、8。


    7 又見石義,圖版拾柒:3。


    8 又見石文,圖版拾柒:5。


    9 又見石文,圖版拾柒:4。又沈書,8頁,插圖四:3。


    10 doris dohrenwend:chinese jades in the royal ontario museum, 1971,p.53.


    1 《儀禮·土冠禮》,胡培翬正義引。·387·


    1 又見石文,圖版拾柒:6。又沈書,8頁,插圖四:4。


    2 《合集》36492。


    1 參見楊泓:《中國古代的甲冑》,《中國古代兵器論叢》(增訂本),文物出版社。 1985年,8~9頁。


    2 《山西柳林縣高紅髮現商代銅器》,《考古》1981年3期。


    3 《江西新幹大洋洲商墓發掘簡報》,《文物》1991年10期。


    4 《1981年河南偃師二裏頭墓葬發掘簡報》,《考古》1984年1期。


    5 《磁縣下七垣遺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年2期。


    1 《1952年秋季鄭州二裏岡發掘記》,《考古學報》1954年第8冊。又《鄭州市 人民公園附近的殷代遺存》,《文物參考資料》1954年6期。


    2 李濟:《笄形八類及其文飾之演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本 上冊,1959年。


    1 《槁城台西商代遺址》,542頁。


    2 石璋如:《小屯c區的墓葬群》,《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3本下,1952年。


    3 《安陽小屯村北的兩座殷墓》,《考古學報》1981年4期。


    1 又見沈書,8頁,插圖四:10。


    2 dohrenwend:jade demoniclmages from early china,ars orientalis vol. x— 35,1975.又見a. salmony p1.xxxii.4.


    3 參見林巳奈夫:《所謂饕餮紋は何を表はしたものか》,《東方學報》第56冊, 59頁,圖80,1984年。


    4 《江西新幹大洋洲商墓發掘簡報》,《文物》1991年10期。


    5 林巳奈夫:《所謂饕餮紋は何を表はしたものか》,《東方學報》第56冊,1984 年。


    6 張長壽:《記灃西新發現的獸麵玉飾》,《考古》1987年5期。


    7 《山東臨胸朱封龍山文化墓葬》,《考古》1990年7期。


    1 《1953年安陽大司空村發掘報告》,《考古學報》第9冊,1955年。


    1 《中國文物精華》,文物出版社,1990年,圖版12。


    1 《山西柳林縣高紅髮現商代銅器》,《考古》1981年3期,212頁,又圖版肆:


    1 《河南柘城孟莊商代遺址》,《考古學報》1982年1期,66頁,又圖一七。


    2 《甲》3867。


    3 嚴一萍:《釋■》,《中國文字》第3冊,1961年。


    第三節 服飾異宜


    中國幅員廣袤,寒暖燥濕,地理環境和自然氣候迥不相類,服飾呈現的地區性、群體性、多樣性等所謂“衣服異宜”的多元形態,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已大開端倪。至夏商時代,中原華夏族與周邊少數族的服飾差別,在許多方麵大大拉開了距離,甚至構成了區分不同種族之民的重要標誌。


    如《竹書紀年》謂夏代“後芬即位三年,九夷來禦,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雷學淇指出:“黃白赤玄,以服色而別。”


    《禮記·王製》就此另有所述,其雲: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孔疏:雕謂刻也,題謂額也,謂以丹青雕刻其額。趾,足也,言蠻臥時頭向外而足在內而相交,故雲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發,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總之,中國戎夷五方之民,以水土相殊,而嗜欲不同、其性不一;在服飾方麵,人體裝飾有其各自的風格,髮型固具特色,衣服亦相異宜,各各安守成俗。這種服飾的多元形態,顯然由來悠久。


    中國上古時代衣式即有左衽、右衽之區分,按通常說法,“衽謂衣衿,衣衿向左,謂之左衽”1,反之,則為右衽。前述殷墟出土人像雕塑,交領右衽或直領對襟衣最為常見,尚未見一例有作衣襟向左開者,表明左衽並非為中原華夏族所固有。但對於周邊少數族來說,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戰國策·趙策二》有雲:“被發、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後漢書·西南夷列傳》有雲:“西南夷者,在蜀郡激外,……其人皆椎結左衽,邑聚而居。”可見,左衽成了某些少數族的一大服飾特色,也是夷夏之別的標誌之一。商代銅飾件又有少數族束總角而舌頭外伸的禮見人麵像(見《商周青銅器紋飾》,987頁)。


    西南蜀人流行左衽,今至少已可推溯到商代。四川廣漢三星堆商代早期偏晚古城,1986年曾於城內發掘了兩個大型祭祀坑,出土大量青銅人像,有立式、跪式、半跪半蹲式、人頭像、人麵像等2。其中一座大型立式人像,身高約172厘米,同於真人大小,身上所穿即為左衽長袖深衣,(圖56)款式較殷墟王都中小貴族或親信近侍穿的交領右衽深衣(見前玉人像第25例),有明顯不同。其領口作橄欖形,正麵為左衽交領,背後為半開口式,頗接近長江下遊地區安徽含山淩家灘史前玉人之衣領式樣。該深衣前襟過膝,後據呈燕尾形,衣上右側和背部飾龍紋兩組,左側飾回字紋和異獸紋,左肩向右斜飾方格紋帶,兩端至後背結節。此大型立式青銅人像的身份似為群巫之長或方國君主形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商社會生活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鎮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鎮豪並收藏夏商社會生活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