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下遊地區安徽含山淩家灘新石器時代墓地,不久前出土了3件距今約4500年前的玉雕寫實人像,其中完整的一件,方臉,長眼粗眉,蒜頭鼻,兩大耳穿孔,闊嘴,唇上留短髭,為成年男性形象2。(圖41)最難能可貴的是,玉人再現了當時本地區先民的衣冠裝束款式。從頭衣看,玉人頭戴圓形無沿扁平冠,冠周飾兩排方格紋,冠頂中間有一三角形小尖頂。玉人腦後刻四條橫線,恰掩遮了後部髮式,似與冠飾有關。玉人兩耳垂穿孔,頗令人聯想到今日女性穿耳帶墜的愛美打扮,似當時成年男性自有戴珥飾的俗尚。從體衣看,已開後世上衣下褲的先河。玉人上裝正麵為直領無紐對襟無袖開衫,後背為半開口式,較適合東南地區濕熱氣候。褲為有前後襠的窮褲。束有腰帶。玉人跌足直立,兩臂彎曲,十指張開置於胸前,腕部飾弦紋,似表示戴有鐲飾。


    戴冠束腰帶,原始社會晚期在東南地區較為流行。如浙江餘杭反山良渚文化墓地發掘的11座墓葬,除1座被擾不明外,有9座均出有一種冠狀玉飾,出土位置都在頭骨一側,體扁平,形如倒梯形,上端中間有一三角形小頂尖,下端作榫頭狀,鑽有等距離小孔,似作嵌插固定於某類冠帽之用。其中5墓還出有一種山字形玉飾,出土時也均位於頭骨上方,中間一叉稍短,上有直孔,插有一根長玉管,也是冠帽上的飾件。此外有4墓的頭骨上方均發現4件一套的半圓形玉冠飾,呈等間距圍成一圈,原先當是綴在冠帽上的。另外又發現了許多束於腰部的玉管、玉珠。還出有3件精巧的玉帶鉤,一端有係孔,另一端挖琢成彎鉤狀,長6~7、寬3~4、厚2~3厘米1,類似的玉帶鈞,在上海青浦福泉山良淆文化墓地也有出土,形製稍小,也見於人骨架的腰部2。束腰帶的裝束尚可上溯到5000多年前,蘇北邳縣劉林大汶口文化遺址,曾發現一種腰帶上的骨環,用長方形的骨料雕空而成3。可見在東南地區是有傳統的。浙江慈湖良渚文化遺址還出有木屐兩隻。


    黃河中上遊地區原始先民的衣著裝束,不同於其他地區,自具特色。


    1988年甘肅玉門出土一件人形彩陶罐,作立人形,上身露體,但在胸肩處飾有一周方格紋彩繪,似肩套之形,掩著胸前一部,唯兩乳外露,知此肩套起有美飾作用。下著前後開襠窮褲,褲體肥大。腳穿翹頭靴。頭頂作器口4。由此可見新石器時代晚期本地區先民的衣裝形象。


    青海大通上孫家寨一座馬家窯文化類型墓葬,出有一件彩繪陶盆,內壁紋飾主題在表現集體舞蹈,以五人手拉手隊列為組,共三組,舞人下腹一側均有一道飾物5。或以為是一種獨特的衣飾,後襟裝飾著一條尾巴,其衣為長裙,垂及膝部6。但也有人認為是胯間的“生殖器官保護帶”裝束7。據同墓出有牛尾骨、紡輪、骨珠、穿孔蚌飾看,似前說較妥。大概這種衣裝還有各類飾品,服於宗教活動的特殊場合,另有一番情趣。


    總而言之,中國原始社會晚期,先民的衣著裝束,已呈現出地區性、群體性、多樣性的多元發展形態。黃河中上遊地區出現的肩套、窮褲、長裙帶尾襟、無沿圓帽、翹頭靴等,較之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的上衣下褲,衣有對襟無袖開衫,褲有腰帶並以帶鉤相係,又有扁平冠、玉飾高冠和木屐,構成了各自的服飾特色。


    (二)髮式頭飾


    原始時期,先民髮式或頭部束髮的飾件,每因地緣而形態各異。《淮南子·齊俗訓》雲:“三苗髽首,羌人括領,中國冠笄,越人酢!瀕C首者,謂枲麻束髮,一稱椎髻,古訓說:“椎髻者,一撮之髻,其形如椎”1,大概曾廣泛流行於長江中遊地區。西北地區羌人的括領,顧名思義,似指披髮於後而額前截成弧線形髮式。冠笄者,乃指中原地區束髮施笄的成俗。豸C者,是指東南地區越人斷髮的髮式。可知髮式構成了不同民族服飾之俗的重要區別標誌之一。


    唯成俗並非由來有之,也並非麵目歸一或一成不變。舉凡長江中遊的髽首,未必盡皆束帶。如湖北鍾祥六合石家河文化遺址出土玉人頭像,以戴一頂平頂角形壓發冠,腦後露發作蠍尾形髻2,可視為髽首之一型。(圖42)另外這一帶新石器時代墓葬,還時有用作束髮的骨錐、骨角笄出土。長江下遊東南地區早先也未必流行斷髮,如浙江餘姚何姆渡遺址,早期地層有出束髮之骨笄,在晚期地層才幾乎不見。常州圩墩遺址馬家浜文化時期墓葬,發現一青年女子,束髮而並施五笄3。上海青浦崧澤遺址也有少量骨笄、骨簪出土4。及至良渚文化時期遺址,笄飾始不多見。從中揭示了東南地區髮式的演變。


    黃河中上遊西北地區,史前先民的髮式,在考古材料中也有所見。甘肅秦安大地灣出土的廟底溝類型彩陶瓶上的人頭,髮式是為披髮,額部截留成弧線形短髮。此類髮式,又見諸寺溝石嶺下類型紅陶瓶上人頭、天水柴家坪出土之陶塑人麵,以及東鄉東塬林家仰韶晚期彩陶人麵紋和青海柳灣出土人頭形彩陶壺1。一般認為,這種髮式,後為殷周秦漢時期活動於該地區的羌族所沿習。但也有人認為,這種前額和兩鬢作弧線形斷髮,後腦勺作平耳垂的整齊斷披髮,乃是生活在渭水上遊一帶廟底溝類型時期男子們的標準髮式,而青壯年女子卻比較流行編發或披髮覆麵。如大通上孫家寨出土彩繪陶盆上的舞人,腦後即挽成一辮。另外,一些屬於半山馬廠時期的陶塑或彩繪人麵,大都繪作披髮覆麵形2。當然,本地區還有另一些束髮形式,如甘肅禮縣高寺頭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人頭陶塑,額前至腦後塑有半圈凸起的細泥帶,帶上刻節飾,似表現額上套串練以束披髮的形象,其兩耳垂又穿孔,可能還有戴珥飾的俗尚。在鄰近的陝西臨潼鄧家莊一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遺址,出有一件人像陶塑3,裸體,頭戴一頂無沿圓帽,帽形鼓滿,似皮毛製品,(圖43)從其兩鬢作平耳垂的整齊斷披髮看,與本地區的流行髮式也是一致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商社會生活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鎮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鎮豪並收藏夏商社會生活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