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禮書中的飲食內容,大抵是對上古以來炊食器具繁化和烹飪技藝大進的規範化表述,多少透露了原始熟食法向“火食之道”大備的循序漸進的進程。
二 烹飪禮俗
夏商高級權貴大都懂得較好的烹飪技巧,往往在重大饗飲場合充當主廚角色。此乃源出原始時期體現人與人關係的“酋長掌勺,合族以食,別之以禮”的古老飲食俗尚。所謂“君子遠庖廚”1,實屬後起事象。
傳說燧人氏裹肉而燔,黃帝蒸穀為飯與烹穀為粥,堯時彭鏗好和滋味及善斟雉羹2,也可理解為那些不同時代的族落酋首,在各自的生活實踐中發明或總結出的與其時代相應的不同烹飪法。夏代中興主少康,初曾為有虞部落“庖正”,“以收夏眾”,終於“復禹之績”,重建夏朝政業3。《世本》言“少康作秫酒”,知其還是一位善用不粘粟釀酒的能手。商代開國君王湯,也很知曉食品製作。《淮南子·泰族訓》稱“湯之初作囿也,以奉宗廟鮮■之具”。鮮指新割殺的鳥獸家畜之肉類,■指幹肉。古代有一種生脯製法,取牛羊鹿類牲肉之精者,搦去血水,加調料,浥浥時以木棒輕敲,令其堅實,製成條形肉幹,稱為“腶脩”,據說可長期保存。一期甲骨文有“令多尹腶”(《合集》5613),腶字象一手持棒捶一肉塊形,可知商王武丁也懂得生脯製法,曾親自指導眾朝臣製“腶脩”。
商湯的一位重臣伊尹,是著名的烹調裏手。《墨子·尚賢上》雲:“湯舉伊尹於庖廚之中,授之政。”《史記·殷本紀》謂伊尹“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其烹飪在於細察“鼎中之變”,盡炊器妙用。《呂氏春秋·本味》還載有一段據說是伊尹的烹飪理論,大意說食物皆有本味,要去其腥臊羶臭,使之美味可口,一要利用水火木三材烹之,掌握火候,二要善調,把握調味品投放次序和份量。雖有後人附會,但商代以前人們對於烹調關係的認識,卻可舉出種種證據。
鹽、梅、酒是最先出現的三大烹飪調味品。傳為商王武丁作的《商書》佚文《說命》三篇,下篇有“若作酒醴,爾惟麴糵;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注渭:“酒醴須麴糵以成,鹽鹹梅醋,羹須鹹醋以和之。”先秦文獻有雲:“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1是知人們很早就對烹調兩者關係的箇中奧妙有較深的領會。我們知道,鹽中的氯化鈉是鹹味所自來,主要作用能調節細胞間滲透平衡及正常的水鹽代謝,是人體血汗中不可缺少成分,又能調增食品滋昧。鹽的始用當甚早。《世本》稱炎帝時“宿沙作煮鹽。”甲骨文有雲:“取■”(《合集》7022),末一字疑為鹵字。《說文》謂鹵“象鹽形”。《玉篇》雲:“鹵,鹹也。”《一切經音義》雲:“天生曰鹵,人生曰鹽。”鹵似指自然界的天然鹽塊,而非人工熬煮之鹽。甲骨文又有“鹵小臣”(《合集》5596)一名,似晚商已有鹽官之設。《本味》述伊尹烹飪理論,有“鹹而不減”之說。《尚書·洪範》記商末箕子言,有“潤下作鹹”,凡鹹、苦、酸、辛、甘“五味”,鹹為其一。梅則主要利用其果酸作調料,梅酸具有收斂固澀、健脾胃、增強肝髒功能的作用。新石器早期人們已知利用梅酸,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出有梅核2。安陽出土商代銅鼎,曾發現有滿盛已炭化梅核者3。殷墟西區m284墓中隨葬一銅鼎,內也尚存一梅核4。至於酒的出現,似可上推到新石器中期以前,大汶口文化遺址墓葬出土有高柄陶酒杯以及碩大的濾酒缸1;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小口圓肩小底甕、尖底瓶、細頸壺等,或認為曾作釀酒、盛酒或飲酒之用2。《淮南子·說山訓》謂“清醠之美,始於耒耜”,顯然酒的出現與農業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世本》稱“儀狄始作酒醒變五味。”《戰國策·魏策二》雲:“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看來酒為飲料及調味品,至夏禹時已相當流行。最早的酒屬於穀物天然酒,穀類糧食受潮發芽變黴,由微生作用而引起糖化和酒化,大概至商代人們已從中悟出製造麴糵即酵母的釀酒新技術。鄭州商城出土陶缸,曾發現粘有白色水鏽狀沉澱物。槁城台西中商遺址在一釀酒坊址出土的陶甕內,發現盛有這種沉澱物達8.5公斤,經鑑定就是酵母,同出四件大口罐內還分別裝有桃、李、棗等,說明商代不僅掌握麴糵釀酒,又能釀製果料酒3。河南羅山天湖晚商息族墓地,出土過一密封良好的青銅卣,內裝古酒,經色譜測試,每百毫升內含8.239毫克甲酸乙酯,並有果香氣味,是為濃鬱型香酒4。安陽郭家莊一座殷墓出土的銅卣,也盛有白色透明液體,內含植物纖維狀雜質,估計是酒5。總之文獻提到的鹽、梅、酒三大古代調味品,至少在夏商時代已用之於烹飪。
古代還有一味常用的香料調味品花椒。《詩·載芟》:“有椒其馨。”《荀子·禮論》:“芻豢稻粱,五味調香,所以養口也;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天論》:“君子啜菽飲水。”花椒能刺激味覺,減除腥膩,增加菜餚肉食的美味。花椒味辛而香烈,還可用酒浸泡,古稱椒酒、椒漿,又可作藥用,花椒調味,今已能追溯到商代,最近河南固始葛藤山發掘的晚商六號墓,墓主頭旁發現放有花椒數十粒1。值得注意者,同一地區以前發掘的固始侯古堆春秋晚期一號墓,曾出一件製作精美、有蓋緊扣的銅盒,盒內盛大半盒花椒2。似本地區先民一直持有花椒調味的食癖。
二 烹飪禮俗
夏商高級權貴大都懂得較好的烹飪技巧,往往在重大饗飲場合充當主廚角色。此乃源出原始時期體現人與人關係的“酋長掌勺,合族以食,別之以禮”的古老飲食俗尚。所謂“君子遠庖廚”1,實屬後起事象。
傳說燧人氏裹肉而燔,黃帝蒸穀為飯與烹穀為粥,堯時彭鏗好和滋味及善斟雉羹2,也可理解為那些不同時代的族落酋首,在各自的生活實踐中發明或總結出的與其時代相應的不同烹飪法。夏代中興主少康,初曾為有虞部落“庖正”,“以收夏眾”,終於“復禹之績”,重建夏朝政業3。《世本》言“少康作秫酒”,知其還是一位善用不粘粟釀酒的能手。商代開國君王湯,也很知曉食品製作。《淮南子·泰族訓》稱“湯之初作囿也,以奉宗廟鮮■之具”。鮮指新割殺的鳥獸家畜之肉類,■指幹肉。古代有一種生脯製法,取牛羊鹿類牲肉之精者,搦去血水,加調料,浥浥時以木棒輕敲,令其堅實,製成條形肉幹,稱為“腶脩”,據說可長期保存。一期甲骨文有“令多尹腶”(《合集》5613),腶字象一手持棒捶一肉塊形,可知商王武丁也懂得生脯製法,曾親自指導眾朝臣製“腶脩”。
商湯的一位重臣伊尹,是著名的烹調裏手。《墨子·尚賢上》雲:“湯舉伊尹於庖廚之中,授之政。”《史記·殷本紀》謂伊尹“負鼎俎,以滋味說湯,致於王道。”其烹飪在於細察“鼎中之變”,盡炊器妙用。《呂氏春秋·本味》還載有一段據說是伊尹的烹飪理論,大意說食物皆有本味,要去其腥臊羶臭,使之美味可口,一要利用水火木三材烹之,掌握火候,二要善調,把握調味品投放次序和份量。雖有後人附會,但商代以前人們對於烹調關係的認識,卻可舉出種種證據。
鹽、梅、酒是最先出現的三大烹飪調味品。傳為商王武丁作的《商書》佚文《說命》三篇,下篇有“若作酒醴,爾惟麴糵;若作和羹,爾惟鹽梅。”注渭:“酒醴須麴糵以成,鹽鹹梅醋,羹須鹹醋以和之。”先秦文獻有雲:“和如羹焉,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1是知人們很早就對烹調兩者關係的箇中奧妙有較深的領會。我們知道,鹽中的氯化鈉是鹹味所自來,主要作用能調節細胞間滲透平衡及正常的水鹽代謝,是人體血汗中不可缺少成分,又能調增食品滋昧。鹽的始用當甚早。《世本》稱炎帝時“宿沙作煮鹽。”甲骨文有雲:“取■”(《合集》7022),末一字疑為鹵字。《說文》謂鹵“象鹽形”。《玉篇》雲:“鹵,鹹也。”《一切經音義》雲:“天生曰鹵,人生曰鹽。”鹵似指自然界的天然鹽塊,而非人工熬煮之鹽。甲骨文又有“鹵小臣”(《合集》5596)一名,似晚商已有鹽官之設。《本味》述伊尹烹飪理論,有“鹹而不減”之說。《尚書·洪範》記商末箕子言,有“潤下作鹹”,凡鹹、苦、酸、辛、甘“五味”,鹹為其一。梅則主要利用其果酸作調料,梅酸具有收斂固澀、健脾胃、增強肝髒功能的作用。新石器早期人們已知利用梅酸,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出有梅核2。安陽出土商代銅鼎,曾發現有滿盛已炭化梅核者3。殷墟西區m284墓中隨葬一銅鼎,內也尚存一梅核4。至於酒的出現,似可上推到新石器中期以前,大汶口文化遺址墓葬出土有高柄陶酒杯以及碩大的濾酒缸1;仰韶文化遺址發現的小口圓肩小底甕、尖底瓶、細頸壺等,或認為曾作釀酒、盛酒或飲酒之用2。《淮南子·說山訓》謂“清醠之美,始於耒耜”,顯然酒的出現與農業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世本》稱“儀狄始作酒醒變五味。”《戰國策·魏策二》雲:“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看來酒為飲料及調味品,至夏禹時已相當流行。最早的酒屬於穀物天然酒,穀類糧食受潮發芽變黴,由微生作用而引起糖化和酒化,大概至商代人們已從中悟出製造麴糵即酵母的釀酒新技術。鄭州商城出土陶缸,曾發現粘有白色水鏽狀沉澱物。槁城台西中商遺址在一釀酒坊址出土的陶甕內,發現盛有這種沉澱物達8.5公斤,經鑑定就是酵母,同出四件大口罐內還分別裝有桃、李、棗等,說明商代不僅掌握麴糵釀酒,又能釀製果料酒3。河南羅山天湖晚商息族墓地,出土過一密封良好的青銅卣,內裝古酒,經色譜測試,每百毫升內含8.239毫克甲酸乙酯,並有果香氣味,是為濃鬱型香酒4。安陽郭家莊一座殷墓出土的銅卣,也盛有白色透明液體,內含植物纖維狀雜質,估計是酒5。總之文獻提到的鹽、梅、酒三大古代調味品,至少在夏商時代已用之於烹飪。
古代還有一味常用的香料調味品花椒。《詩·載芟》:“有椒其馨。”《荀子·禮論》:“芻豢稻粱,五味調香,所以養口也;椒蘭芬苾,所以養鼻也。”《天論》:“君子啜菽飲水。”花椒能刺激味覺,減除腥膩,增加菜餚肉食的美味。花椒味辛而香烈,還可用酒浸泡,古稱椒酒、椒漿,又可作藥用,花椒調味,今已能追溯到商代,最近河南固始葛藤山發掘的晚商六號墓,墓主頭旁發現放有花椒數十粒1。值得注意者,同一地區以前發掘的固始侯古堆春秋晚期一號墓,曾出一件製作精美、有蓋緊扣的銅盒,盒內盛大半盒花椒2。似本地區先民一直持有花椒調味的食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