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往往在總體上構成一時代一地區的社會經濟動態直觀和人們消費生活水平高低的表證。但應看到,早在夏商社會,飲食已與政治觀念和等級製糾合一體。《尚書·洪範》列“食”為“八政”之首。“民之質矣,日用飲食。”3“足食足兵,民信之矣。”4所謂《虞書·益稷》有言:“傑民乃粒,萬邦作乂(治)。”在維持溫飽的低層次生理學需求基點上,統治者的“食政”意識也已有夏商時代的飲食,呈現的社會功利取向與價值觀,具有“明貴賤,辨等列”的顯而易見的“禮政”內容。“夫禮之初,始諸飲食。”5“以飲食之禮,親宗族兄弟。”6嚴階級之別,序等級之分,諧統治集團人際關係,重人倫教化,是夏商貴族飲食的“食禮”和“食政”所在。
如果說夏商社會的飲食事象,存在著地域分布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差異或其他種種自然的及人為的個性,那麽“寓禮幹食”和“食以體政”,則恐怕是其普遍的兩大要征。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演進脈絡,實在夏商時代已定下了基調。
1 《尚書大傳》。又《淮南了·主術訓》雲:“食者,民之本也。”
2 《釋名·釋飲食》。
3 《詩·小雅·天保》。
4 《論語·顏淵》。
5 《禮記·禮運》。
6 《周禮·春官·大宗伯》。
第一節 原始時期的飲食
一 火食伊始
人類早期,生活艱辛,古代文獻中透露有若幹史影:
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韓非子·五蠹》)
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禮記·禮運》)
太古之人,飲露食草木實,聖人為火食號燧人。(《公孫尼子》1)這是追想人類在未學會“火食”之前,生存條件低下,隻能靠採集自然界植物野果,捕撈水產,獵取禽獸,生吞活食以維持生機。
考古人類學知識揭示,人類由蒙昧走向文明,從人地空間關係言,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山林時期,約當舊石器時代,人們賴山林採集和狩獵為生。第二階段為山前時期,屬於向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是從高級採集經濟向農業文化邁進的萌芽時期。第三階段為河穀階地時期,約當新石器時代,農業和家畜飼養業並行發展,出現大的氏族部落組織2。
“茹毛飲血”的史影大致反映了人類在第一階段的生活。然而長期的生存經驗積累,這一階段的中後期,人類逐漸知道了用火。山西南部西侯度舊石器時代遺址,古地磁測定距今約180萬年,有燒骨出土,據說是人類早期用火的證據。距今約70萬到20萬年的北京猿人,已能自覺用火和火食1。當時是從天然火中取得火種。大約在舊石器晚期,人工取火方法發明。《古史考》雲:
古者茹毛飲血,雄人氏鑽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禮含文嘉》2雲:
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河圖挺佐輔》3雲:
伏羲禪於伯牛,錯木作火。《管子·輕重戊》雲:
黃帝作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茲■之病,而天下化之。
把人工取火法的發明歸諸燧人氏、伏羲或黃帝等傳說中的聖人,自不足信,但畢竟揭開了先民很早就從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創造人工取火及以火熟食的事實。
我國古代取火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利用竹木摩擦產生火花的鑽法和鋸法;一種是以石擊石和由此發展而來的火鐮擊石法;一種是利用金屬鏡(陽燧)或透鏡聚光的取火法。前兩種均屬原始取火法,其中鑽木取火最為普遍,可追溯到遠古時期,下至漢晉時代人們猶沿用4。
今能見到最早的鑽木取火實物工具,是出自新疆地區春秋戰國時期墓葬,包括有鑽砧和鑽杆兩部分,鑽砧用長約10~20厘米,寬2~5厘米的長條形木片做成,在木片上刻上豎槽和數量不等的小圓窩,鑽杆一般也用木質材料製成。有學者據鑽砧圓窩裏壁多數被灼焦及豎槽形態,推測當時取火,是以鑽杆對準鑽砧一圓窩,迅速摩擦轉動,讓木屑順豎槽落成小堆,直至迸出的火花燃著木屑1。這有助於追想原始先民如何人工取火。
取火方法的發明,使先民首次獲得了一種支配自然力的能力,在人類進化史上意義重大,因以火熟食,遂導致飲食生活的根本性改觀。
二 飲食的多元性
中國幅員遼闊,地勢西高東低,一些東西走向和南北縱向山脈分布其間,受地區性季風環流和寒溫海流變遷影響,史前時期東部季風區呈現森林草原景觀,西北幹旱區則為草原荒漠景觀,自然地理環境差異,造就了史前時期不同的區域經濟類型和多元性的飲食形態。
在黃河中遊中原地區,屬於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這裏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可追溯到8000年前後的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前者遺址有50餘處,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東部邊沿與黃淮大平原過渡地帶。原始農業在當時居民的經濟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栽培作物是粟,但採集、狩獵和漁撈生產仍占一定的比例,還出現了家畜飼養業和製陶業。據分析,男女間的生產分工較明確,男的外出耕作和採集野果,女的則在家裏加工糧食,蒸煮食物,照顧幼兒2。後者發現於河北武安縣南磁山,有發達的農業,一定比例的漁獵經濟,已飼養豬、狗、牛、雞等家畜。相繼發現灰坑共476個,內儲存粟類糧食的灰坑有88個,有人推算儲存量可達10萬斤以上1。可以設想,當時人們主要食物來源是靠經營農業來提供。
如果說夏商社會的飲食事象,存在著地域分布經濟的發展不平衡差異或其他種種自然的及人為的個性,那麽“寓禮幹食”和“食以體政”,則恐怕是其普遍的兩大要征。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演進脈絡,實在夏商時代已定下了基調。
1 《尚書大傳》。又《淮南了·主術訓》雲:“食者,民之本也。”
2 《釋名·釋飲食》。
3 《詩·小雅·天保》。
4 《論語·顏淵》。
5 《禮記·禮運》。
6 《周禮·春官·大宗伯》。
第一節 原始時期的飲食
一 火食伊始
人類早期,生活艱辛,古代文獻中透露有若幹史影:
上古之世,……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韓非子·五蠹》)
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其血,茹其毛。(《禮記·禮運》)
太古之人,飲露食草木實,聖人為火食號燧人。(《公孫尼子》1)這是追想人類在未學會“火食”之前,生存條件低下,隻能靠採集自然界植物野果,捕撈水產,獵取禽獸,生吞活食以維持生機。
考古人類學知識揭示,人類由蒙昧走向文明,從人地空間關係言,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為山林時期,約當舊石器時代,人們賴山林採集和狩獵為生。第二階段為山前時期,屬於向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是從高級採集經濟向農業文化邁進的萌芽時期。第三階段為河穀階地時期,約當新石器時代,農業和家畜飼養業並行發展,出現大的氏族部落組織2。
“茹毛飲血”的史影大致反映了人類在第一階段的生活。然而長期的生存經驗積累,這一階段的中後期,人類逐漸知道了用火。山西南部西侯度舊石器時代遺址,古地磁測定距今約180萬年,有燒骨出土,據說是人類早期用火的證據。距今約70萬到20萬年的北京猿人,已能自覺用火和火食1。當時是從天然火中取得火種。大約在舊石器晚期,人工取火方法發明。《古史考》雲:
古者茹毛飲血,雄人氏鑽火,始裹肉而燔之,曰炮。《禮含文嘉》2雲:
燧人始鑽木取火,炮生為熟,令人無腹疾。《河圖挺佐輔》3雲:
伏羲禪於伯牛,錯木作火。《管子·輕重戊》雲:
黃帝作鑽燧生火,以熟葷臊,民食之無茲■之病,而天下化之。
把人工取火法的發明歸諸燧人氏、伏羲或黃帝等傳說中的聖人,自不足信,但畢竟揭開了先民很早就從生活和生產實踐中創造人工取火及以火熟食的事實。
我國古代取火的方法主要有三種:一種是利用竹木摩擦產生火花的鑽法和鋸法;一種是以石擊石和由此發展而來的火鐮擊石法;一種是利用金屬鏡(陽燧)或透鏡聚光的取火法。前兩種均屬原始取火法,其中鑽木取火最為普遍,可追溯到遠古時期,下至漢晉時代人們猶沿用4。
今能見到最早的鑽木取火實物工具,是出自新疆地區春秋戰國時期墓葬,包括有鑽砧和鑽杆兩部分,鑽砧用長約10~20厘米,寬2~5厘米的長條形木片做成,在木片上刻上豎槽和數量不等的小圓窩,鑽杆一般也用木質材料製成。有學者據鑽砧圓窩裏壁多數被灼焦及豎槽形態,推測當時取火,是以鑽杆對準鑽砧一圓窩,迅速摩擦轉動,讓木屑順豎槽落成小堆,直至迸出的火花燃著木屑1。這有助於追想原始先民如何人工取火。
取火方法的發明,使先民首次獲得了一種支配自然力的能力,在人類進化史上意義重大,因以火熟食,遂導致飲食生活的根本性改觀。
二 飲食的多元性
中國幅員遼闊,地勢西高東低,一些東西走向和南北縱向山脈分布其間,受地區性季風環流和寒溫海流變遷影響,史前時期東部季風區呈現森林草原景觀,西北幹旱區則為草原荒漠景觀,自然地理環境差異,造就了史前時期不同的區域經濟類型和多元性的飲食形態。
在黃河中遊中原地區,屬於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這裏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可追溯到8000年前後的裴李崗文化和磁山文化。前者遺址有50餘處,主要分布在豫西山地東部邊沿與黃淮大平原過渡地帶。原始農業在當時居民的經濟生活中占重要地位,主要栽培作物是粟,但採集、狩獵和漁撈生產仍占一定的比例,還出現了家畜飼養業和製陶業。據分析,男女間的生產分工較明確,男的外出耕作和採集野果,女的則在家裏加工糧食,蒸煮食物,照顧幼兒2。後者發現於河北武安縣南磁山,有發達的農業,一定比例的漁獵經濟,已飼養豬、狗、牛、雞等家畜。相繼發現灰坑共476個,內儲存粟類糧食的灰坑有88個,有人推算儲存量可達10萬斤以上1。可以設想,當時人們主要食物來源是靠經營農業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