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遠行攜帶橐囊的方式,最早有以額部負物者。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一成年女性,頭骨額部有一道延及兩耳際的淺槽,據說即是生前經常以額負物所致2。商代人似也有這種負物方式,甲骨文係字作■3,殆其形寫照。又有頭頂負物行者,競字金文作■,甲骨文作■4,為頭頂負器形。甲骨文又有■5,是手提行囊形。金文還有一字作■,甲骨文寫作■、■6,則為背馱囊橐出行形。


    總之,徒步是最原始最流行的交通方式,古人每以棒類手杖或長兵器為徒步中的交通工具,遠行時攜帶的行囊,有額負、頭頂、手提、背馱等,不拘一式,要以隨時取其便當省力而已。


    二 過河和用舟


    (一)過河方式與渡津之設


    遠行外出,大大開拓了人們交通地理的視野,久之,人們相繼發明了許多不同的交通工具。《列子·湯問》雲“水舟陸車,默而得之,性而成之。”人們在社會聯繫和社會關係上的有所作為,乃創造出利於不同地貌的交通工具。《夏本紀》:“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是對古代幾種主要交通工具性能的總結。


    舟楫的發明可追溯到原始社會晚期。傳說舟揖的發明者是黃帝1、黃帝臣共鼓或貨狄2、堯工官巧垂3、帝俊時人番禺4等等,未必屬實,但《淮南子·汜論訓》說的“古者大川名穀,沖絕道路,不通往來也,乃為箭木方版以為舟航”,《說山訓》說的“古人見心領神會窾木浮而知舟”,是有深刻道理的。《易·繫辭下》說,“刳木為舟,剡木為楫”,獨木舟的出現,是造船技術改進的初級形態。


    楫是船槳,浙江河姆渡遺址出上的7000年前的木楫,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楫,殘長63厘米,用一根整木剡出柄和槳葉,翼寬12.2厘米,做工細緻,還刻有線型圖案5。此外錢山漾遺址也發現過一支5000年前的楫,用青岡木製成,柄長86厘米,翼長96.5、寬19厘米6。目前所見最早的舟,是膠東榮成縣毛子溝出土的商周之際的獨木舟,舟長3.9米,舟身平麵近長方形,底縱剖麵呈弧形,是用一段原木刳成,有三艙。舟前翹後重,艙壁外鼓,設計結構合理,已脫離了獨木舟的最原始形態1。這是沿海地區古代居民從事近海或江湖交通的考古實物資料。


    在中原地區,夏代有舟當無問題。《今本竹書紀年》載帝相二十七年,“澆伐斟,大戰於濰,覆其舟,滅之”;《論語·憲問》雲:“■蕩舟”;《皋陶謨》雲:“無若丹朱傲,……罔水行舟”。聞一多先生指出,澆、■、丹朱傲係同一人,其事即《天問》所雲:“釋舟陵行,何以遷之;……覆舟斟尋,何道取之。”2當時能動用舟船交戰,恐怕已不是容積和載重量過小的獨木舟了。《帝王世紀》載夏粱“與妹喜及諸劈妾同舟浮海,奔於南巢之山而死”3。夏代貴族統治階級乘坐的舟,有可能已是較大較精細的木板船。相反,在民間,直至商周時代,笨重而結構簡單的獨木舟猶是主要的水行交通工具。


    商代水陸交通並舉,陸道與水道相交處,或設梁橋得過,或水淺而人可持杖得涉,此已見前述。另有在淺河道中置石塊,人可履石渡之。甲骨文有“貞■人於■奠”(《英》547正),於省吾先生釋■為砅的初文,是履石渡水之形4。甲骨文有“貞涉■”(《天理》219)、“王其涉東■,田三錄”(《屯南》2116)、“令子商先涉羌於河”(《合集》536)等事,大概均與徒步涉水相關。但倘若水雖淺而沒頂,又無梁橋,就得另緣它法。甲骨文雲:


    惟母■用祖丁必。


    惟■萬用祖丁必。(《美》488)


    這是講用兩種祭祀活動祭祖丁,後一種是讓■其人行萬舞。前一種的一個■字像一人手足舒浮於水流中,或即後世汓的初字,《說 文》:“汓,浮行水上也,從水從子”,子亦人形,與此字意同。《淮南子·說林訓》雲:“舟覆乃見善汓”,舊注謂汓為浮水而遊。《列子·黃帝篇》載仲尼答顏回問,有雲:“能遊者可教也。”古代禮俗有浮水活動,《詩·小雅·菁菁者莪》雲:“泛泛楊舟,載沉載浮”,頗類後世的弄舟玩水,場麵當然可觀,恐怕與早期的浮水泳遊之禮是有淵源關係的。汓水與萬舞對舉,性質相屬,是問是否浮水或舉行萬舞紀念祖丁。它辭又有:


    惟■用祖丁必。(《合集》30353)


    疑■與汓乃同類字,■或即■的初形。《說文》雲:“■,沒也,從水從人。”■字從水從手,意義相合。■沒是潛泳,《莊子·達生》雲:“若乃夫沒人則未嚐見舟而便操之也”,注雲:“沒人,謂能鶩沒幹水底。”■字像手在水中劃動,似為潛泳之意。此辭與前辭對應,一為浮遊,一為潛泳,皆為紀念祖丁的祭祀活動。然則從甲骨文汓、■兩字的推定,當時人應有遊水過河之舉。


    在殷商時代,若幹要道與河道交湊處,似已專設渡津,供貴族階級成員過往之便。《尚書·說命》記武丁之言雲:“若津水,用女作舟。”《泰誓》:“大會於孟津”,也屬這類渡津口。《說文》謂:“津,水渡也。”舊說:“都道所湊為津。”1甲骨文有地名字■2,像水陸道交湊形,疑即津字之初形,大概其地是渡津口岸,因以為名。渡津口岸是設舟擺渡口。據甲骨文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夏商社會生活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宋鎮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宋鎮豪並收藏夏商社會生活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