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骨金文中的邑
甲骨文中邑的材料約略有200多條,金文中亦有一些。邑的規模有大邑與小邑之分。顧名思義,大邑規模必定可觀,如商王都即以大邑稱之:
大邑商。(《甲》2416)
武王既克大邑商。(《何尊》)
此商都也稱作“天邑商”(《英》2529),或逕稱“王邑”(《英》344)、“商邑”(《■簋》)。但甲骨文中之“大邑”未必盡指王都,如:
方其敦大邑。(《合集》6783)
貞■大邑於唐土。(《英》1105)
唐之地望,或謂在今湖北隨縣西北之唐城鎮,古唐國所在1;或謂在山西南部夏縣一帶,即唐叔所封大夏之地2;不管怎麽說,據它辭“方其出於唐”(《甲》2924),此等大邑時受敵對方國侵擾,可見是王國的邊地重鎮。
至於小邑,骨臼刻辭有:
戊寅小邑示二屯,嶽。(《合集》17574)小邑大體是分布於各地的小規模邑聚。
在商代,大小邑簇集各地,甲骨文有二邑、三邑、四邑、十邑、廿邑、卅邑等等3。邑以群稱,一小地域範圍竟多達30邑,反映了人口的增衍程度和邑聚的密度,然其邑應該屬之中小規模者。
甲骨文有雲:
……其多茲……十邑……而入執……鬲千……(《合集》28098)鬲為人鬲,即人數,十邑鬲千,平均一邑為一百鬲(戶),則至多算作中下之邑。文獻有謂“十室之邑”4、“三十家為邑”5、“邑人三百戶”1、“千室之邑”2,邑的規模大體以人口的眾寡為準。凡群稱的邑,大概都自有其命名。西周厲王時《■從■》所雲“十又三邑”,分別名之為■、■、■、■、言、■、句商兒、讎■、競、■、才、州、瀘。商代群稱之邑有雲“炋、■、鄙三邑”(《合集》7074)、“魌、夜、方、相四邑”(《合集》6063),亦十分難得的記下了群邑之名。
舊說:“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3此乃西周晚期以後出現的“正名”現象,都字的產生比較後起,厲王時《宗周鍾》銘有“王敦伐其至,撲伐厥都”,至為四至之至,即方國之都的周圍邊地。春秋齊靈公時《叔夷搏》記鮑叔之厘邑,又稱為厘都。但案之商代卻不然,邑為居民聚居點的通稱,並不以宗廟先王之主的有無細加區分。商代的邑,據其性質可分為四大類,敘之於下。
其一,商王都稱邑,見上文。
其二,方國之都稱邑。如:
(1) 王族其敦夷方邑舊,左右其■。(《屯南》2064)
(2)左其敦柳邑。(《合集》36526)
(3)雀克入■邑。(《合集》7076)
(4)其既入邑龍。(《乙》5241)
(5)……呼……丙邑。(《合集》4475)
(6)令邑並執■。(《英》608正)
(7)邑■。(鼎,《三代》4)
(8)利邑。(周原甲骨文42)
(9)辛邑■。(矛,《文物資料叢刊》3,203頁,圖3)
(10)餘征三邦方……■■令邑。(《後》上18.2)
以上夷方邑舊、柳邑、■邑、邑龍、丙邑、邑並、邑■、利邑、辛邑、■邑等,大抵是為方國之都。其中邑龍當為龍方之都,它辭有“貞勿呼婦井伐龍方”(《續》4.26.2)。丙邑為丙國之都,近有學者統計,有銘的丙國銅器約有170餘件,時代約自商代武丁至西周早期康昭之世,其立國至少前後有300餘年1。邑並為並方之都,甲骨文有“並方”(《乙》7767)。它辭有“貞並、■伐■方”(《粹》1535),■亦稱“■方”(《續》5.28.8),故知並亦同為方國。山西石樓城關公社肖家塌曾出土並國銅戈2,有人認為並國可能就在今山西中部一帶3。利邑即《商書》“西伯戡■”或《路史·國名記》“黎氏故國”所在,《說文》雲:“■,殷諸侯國”,址在今山西長治縣西南4。辛邑矛出土於陝西渭南南堡村西周初墓葬,但辛國銅器晚商已見,山西靈石施介一座商墓,所出一件銅解的器內底鑄有“辛”字“徽識”5。
王都或諸國之都,兩周以來亦每每以“邑”稱之。成王時《卿鼎》稱成周洛都為“新邑”。厲王時《散氏盤》有“散邑”、“井邑”。春秋時《曾侯乙編鍾》有“楚邑”、“申邑”、“晉邑”之稱。《左傳·桓公十一年》稱鄖國伐楚所聯合的隨、絞、州、寥四國為“四邑”。《說文》謂“邑,國也”,是切合商周時代實際的。
其三,諸侯或臣屬貴顯領地稱邑。如:
(1)貞■夷■於唐邑……。(《合集》20231)
(2)貞行以■師暨■邑。(《合集》8987)
(3)鹵小臣其右邑。(《合集》5596)
(4)小臣邑。(斝,《三代》13.53.6)
(5)丁亥卜,在■衛酒,邑■典■,有奏方豚,今秋王其……。
(《合集》28009)
(6)戌邑。(《懷》550)
(7)■望乘邑。(《合集》7071)
甲骨文中邑的材料約略有200多條,金文中亦有一些。邑的規模有大邑與小邑之分。顧名思義,大邑規模必定可觀,如商王都即以大邑稱之:
大邑商。(《甲》2416)
武王既克大邑商。(《何尊》)
此商都也稱作“天邑商”(《英》2529),或逕稱“王邑”(《英》344)、“商邑”(《■簋》)。但甲骨文中之“大邑”未必盡指王都,如:
方其敦大邑。(《合集》6783)
貞■大邑於唐土。(《英》1105)
唐之地望,或謂在今湖北隨縣西北之唐城鎮,古唐國所在1;或謂在山西南部夏縣一帶,即唐叔所封大夏之地2;不管怎麽說,據它辭“方其出於唐”(《甲》2924),此等大邑時受敵對方國侵擾,可見是王國的邊地重鎮。
至於小邑,骨臼刻辭有:
戊寅小邑示二屯,嶽。(《合集》17574)小邑大體是分布於各地的小規模邑聚。
在商代,大小邑簇集各地,甲骨文有二邑、三邑、四邑、十邑、廿邑、卅邑等等3。邑以群稱,一小地域範圍竟多達30邑,反映了人口的增衍程度和邑聚的密度,然其邑應該屬之中小規模者。
甲骨文有雲:
……其多茲……十邑……而入執……鬲千……(《合集》28098)鬲為人鬲,即人數,十邑鬲千,平均一邑為一百鬲(戶),則至多算作中下之邑。文獻有謂“十室之邑”4、“三十家為邑”5、“邑人三百戶”1、“千室之邑”2,邑的規模大體以人口的眾寡為準。凡群稱的邑,大概都自有其命名。西周厲王時《■從■》所雲“十又三邑”,分別名之為■、■、■、■、言、■、句商兒、讎■、競、■、才、州、瀘。商代群稱之邑有雲“炋、■、鄙三邑”(《合集》7074)、“魌、夜、方、相四邑”(《合集》6063),亦十分難得的記下了群邑之名。
舊說:“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無曰邑。”3此乃西周晚期以後出現的“正名”現象,都字的產生比較後起,厲王時《宗周鍾》銘有“王敦伐其至,撲伐厥都”,至為四至之至,即方國之都的周圍邊地。春秋齊靈公時《叔夷搏》記鮑叔之厘邑,又稱為厘都。但案之商代卻不然,邑為居民聚居點的通稱,並不以宗廟先王之主的有無細加區分。商代的邑,據其性質可分為四大類,敘之於下。
其一,商王都稱邑,見上文。
其二,方國之都稱邑。如:
(1) 王族其敦夷方邑舊,左右其■。(《屯南》2064)
(2)左其敦柳邑。(《合集》36526)
(3)雀克入■邑。(《合集》7076)
(4)其既入邑龍。(《乙》5241)
(5)……呼……丙邑。(《合集》4475)
(6)令邑並執■。(《英》608正)
(7)邑■。(鼎,《三代》4)
(8)利邑。(周原甲骨文42)
(9)辛邑■。(矛,《文物資料叢刊》3,203頁,圖3)
(10)餘征三邦方……■■令邑。(《後》上18.2)
以上夷方邑舊、柳邑、■邑、邑龍、丙邑、邑並、邑■、利邑、辛邑、■邑等,大抵是為方國之都。其中邑龍當為龍方之都,它辭有“貞勿呼婦井伐龍方”(《續》4.26.2)。丙邑為丙國之都,近有學者統計,有銘的丙國銅器約有170餘件,時代約自商代武丁至西周早期康昭之世,其立國至少前後有300餘年1。邑並為並方之都,甲骨文有“並方”(《乙》7767)。它辭有“貞並、■伐■方”(《粹》1535),■亦稱“■方”(《續》5.28.8),故知並亦同為方國。山西石樓城關公社肖家塌曾出土並國銅戈2,有人認為並國可能就在今山西中部一帶3。利邑即《商書》“西伯戡■”或《路史·國名記》“黎氏故國”所在,《說文》雲:“■,殷諸侯國”,址在今山西長治縣西南4。辛邑矛出土於陝西渭南南堡村西周初墓葬,但辛國銅器晚商已見,山西靈石施介一座商墓,所出一件銅解的器內底鑄有“辛”字“徽識”5。
王都或諸國之都,兩周以來亦每每以“邑”稱之。成王時《卿鼎》稱成周洛都為“新邑”。厲王時《散氏盤》有“散邑”、“井邑”。春秋時《曾侯乙編鍾》有“楚邑”、“申邑”、“晉邑”之稱。《左傳·桓公十一年》稱鄖國伐楚所聯合的隨、絞、州、寥四國為“四邑”。《說文》謂“邑,國也”,是切合商周時代實際的。
其三,諸侯或臣屬貴顯領地稱邑。如:
(1)貞■夷■於唐邑……。(《合集》20231)
(2)貞行以■師暨■邑。(《合集》8987)
(3)鹵小臣其右邑。(《合集》5596)
(4)小臣邑。(斝,《三代》13.53.6)
(5)丁亥卜,在■衛酒,邑■典■,有奏方豚,今秋王其……。
(《合集》28009)
(6)戌邑。(《懷》550)
(7)■望乘邑。(《合集》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