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中國歷史中的帝王術:王道 作者:任浩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直搗黃龍
建國後不久,阿骨打親征黃龍府。但當軍隊走到混同江邊時,卻因沒有船而無法渡河。為了不耽誤行程,阿骨打讓嚮導找出淺灘,自己騎馬徑直涉水過去,並讓將士們隨著他馬鞭所指的方向跟著渡江。當士兵們跟著皇帝逐次走過時,他們發現江水正好到達馬腹。這個故事後來被演繹成了越來越神奇的傳說,阿骨打和他的坐騎都在傳說中被賦予了神賜的力量。二十多年後,金熙宗把黃龍府的名字改成濟州,作為對這個故事的紀念。
不久之後,金軍攻占了黃龍府。這個消息震動了遼天祚帝,他決定傾全國軍力禦駕親征。阿骨打感到從未有過的巨大壓力,決定生死存亡的重要時刻到來了,他必須用一種最極端的方式調動部眾們的士氣。按照遊牧民族的習慣,人們會在為親人送葬時用刀輕劃過自己的額麵,讓鮮血與淚水一同流下,以表示哀痛。阿骨打借鑑了這種方式,他把部眾全集中在一起,當眾劃破額麵,仰天慟哭說:
“我和大家一起起兵,都是因為契丹對我們壓榨欺迫,所以建立自己的國家,為的是自己做主。但我們實力有限,如今契丹大軍攻來,我雖然作為皇帝也必須親自出征。希望大家拚死力戰,打敗遼軍,假如沒有這種精神,我們一定會失敗,倒不如你們現在就把我們家族滅掉,早些投降,還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這大概是阿骨打有生以來所做的情緒最強烈的一次戰前動員。他的行動與演說把女真士兵們逼到了道德的底線,士兵們被皇帝的舉動震撼,群情激奮,發誓要與遼人作戰到底。但天祚帝親征的隊伍畢竟有七十萬,將領們在戰前會議上表現得有些心虛,他們盡力陳述遠道行軍、人馬疲憊的情形,建議原地駐軍,希望能夠建好防禦工事後再行作戰。阿骨打對將領們的想法洞若觀火,但他知道形勢對自己不利,也不再勉強下屬們。
戰場形勢很快發生了變化,遼朝內部因權力鬥爭發生動亂,天祚帝的親征部隊還沒來得及和女真人交手就撤回後方,此前要求防守的將領們立即精神抖擻起來,紛紛要求乘機追擊。但阿骨打還記著他們之前的表現,按照一貫的作風,他沒有斥責他們,隻是諷刺說敵人來時他們不迎戰,等退走了卻去奮勇追擊,讓在場的將領們慚愧得汗如雨下。
此時阿骨打已經判斷出遼軍中最龐大臃腫的隊伍就是天祚帝的親征隊伍,並認定他們一貫的輕軍突襲作戰策略會在這一仗中發揮最大的威力,於是他激勵將士,告訴他們隻要打敗了麵前的這支隊伍就可以獲得一切。對此深信不疑的兩萬輕騎兵在阿骨打描述的美好前景下奮勇追擊,天祚帝的隊伍很快在女真人的強大攻勢下潰不成軍,幾百裏敗逃的路上布滿了丟棄的物資、軍械、財寶,連天祚帝的車輦儀仗都被繳獲。
這一仗後,遼朝大傷元氣,再也不能組織起有效的進攻。女真人的勢力占了上風,他們吸收了契丹、奚、渤海、漢人和係籍女真、室韋、達魯古、烏惹、鐵驪諸部人口,影響迅速擴大。與此同時,他借著遼朝出現的各種危機,為女真人爭取到了更多利益。公元1116年,遼朝的渤海人高永昌在東京遼陽府自立勢力,阿骨打趁機出兵將其消滅,從此他得到了東京州縣,又將女真中的最後一部——南路係籍女真納入自己治下。
建國之後的阿骨打組織人力創造了女真文字,並發展了帶有貴族議會色彩的勃極烈製度,許多完顏氏貴族被授予各種勃極烈頭銜並參加政務。為了讓原有的女真氏族部落轉變成有組織的國家體係,阿骨打命令以三百戶為一謀克,十謀克為一猛安,仿照郡縣設立長官的方法進行管理,成為一種軍政合一的基層組織方式,更穩固了金國的根基。
海上之盟
正當金朝勢力迅速發展時,遼國卻在一場場內耗中大傷元氣。天祚帝偏信蕭奉先、蕭嗣先兄弟,蕭嗣先在出河店失敗後本應受到處罰,卻在蕭奉先的庇護下逃脫罪責,僅被免去官職。這讓其他將領們感到非常不滿,他們認為為國捐軀卻沒有得到國家的應有補償,臨陣脫逃者的人卻能不受任何追究。此時的後果是導致遼軍士氣低落、軍心渙散,直接影響到與金軍交戰的結果。
蕭奉先兄弟的影響還不僅限於軍中。他們參與進宮廷鬥爭裏,促使天祚帝將平日深得人心的兒子晉王和晉王之母文妃賜死,迫使晉王的舅舅餘覩投降金朝,令朝野之人痛心不已,對國家前途更加失去希望。而餘覩降金後,給金朝帶去了許多關於遼國政治、軍事方麵的信息,這讓阿骨打對敵人的實力有了更深了解。
在戰爭進行的過程中,遼國和女真之間的談判一直在繼續。起初天祚帝打算承認金政權,讓它做遼的屬國,但很快金軍包圍了黃龍府,打敗了都統耶律斡裏朵率領的遼軍,還占領了達魯古城,大大增強了談判的底氣。阿骨打要求遼朝把邊防重鎮黃龍府遷到別處。當女真的勢力擴張到可以和遼朝分庭抗禮的地步時,阿骨打又提出要擺脫遼朝的控製,得到遼朝的承認。談判中的氣氛日趨緊張,雙方都很不客氣,他們在談判桌上直呼對方皇帝的名字,催促對方投降。但還沒等到達成一致意見,北宋的使臣就來到了金國。
宋使是為了幽雲十六州而來的。當年遼國皇帝耶律德光出兵幫助石敬瑭建立後晉,作為交換條件,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遼朝,而且向他們自稱“兒皇帝”,每年進獻帛三十萬匹,不但丟盡了自己的臉麵,也讓長城一線重地全部落入契丹手中。從此河北平原再也無險可守,北宋幾次想要奪回幽雲十六州都未能成功,反而損兵折將,最後隻得與遼朝達成協議,以年年的歲幣換得了百年的和平。
建國後不久,阿骨打親征黃龍府。但當軍隊走到混同江邊時,卻因沒有船而無法渡河。為了不耽誤行程,阿骨打讓嚮導找出淺灘,自己騎馬徑直涉水過去,並讓將士們隨著他馬鞭所指的方向跟著渡江。當士兵們跟著皇帝逐次走過時,他們發現江水正好到達馬腹。這個故事後來被演繹成了越來越神奇的傳說,阿骨打和他的坐騎都在傳說中被賦予了神賜的力量。二十多年後,金熙宗把黃龍府的名字改成濟州,作為對這個故事的紀念。
不久之後,金軍攻占了黃龍府。這個消息震動了遼天祚帝,他決定傾全國軍力禦駕親征。阿骨打感到從未有過的巨大壓力,決定生死存亡的重要時刻到來了,他必須用一種最極端的方式調動部眾們的士氣。按照遊牧民族的習慣,人們會在為親人送葬時用刀輕劃過自己的額麵,讓鮮血與淚水一同流下,以表示哀痛。阿骨打借鑑了這種方式,他把部眾全集中在一起,當眾劃破額麵,仰天慟哭說:
“我和大家一起起兵,都是因為契丹對我們壓榨欺迫,所以建立自己的國家,為的是自己做主。但我們實力有限,如今契丹大軍攻來,我雖然作為皇帝也必須親自出征。希望大家拚死力戰,打敗遼軍,假如沒有這種精神,我們一定會失敗,倒不如你們現在就把我們家族滅掉,早些投降,還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這大概是阿骨打有生以來所做的情緒最強烈的一次戰前動員。他的行動與演說把女真士兵們逼到了道德的底線,士兵們被皇帝的舉動震撼,群情激奮,發誓要與遼人作戰到底。但天祚帝親征的隊伍畢竟有七十萬,將領們在戰前會議上表現得有些心虛,他們盡力陳述遠道行軍、人馬疲憊的情形,建議原地駐軍,希望能夠建好防禦工事後再行作戰。阿骨打對將領們的想法洞若觀火,但他知道形勢對自己不利,也不再勉強下屬們。
戰場形勢很快發生了變化,遼朝內部因權力鬥爭發生動亂,天祚帝的親征部隊還沒來得及和女真人交手就撤回後方,此前要求防守的將領們立即精神抖擻起來,紛紛要求乘機追擊。但阿骨打還記著他們之前的表現,按照一貫的作風,他沒有斥責他們,隻是諷刺說敵人來時他們不迎戰,等退走了卻去奮勇追擊,讓在場的將領們慚愧得汗如雨下。
此時阿骨打已經判斷出遼軍中最龐大臃腫的隊伍就是天祚帝的親征隊伍,並認定他們一貫的輕軍突襲作戰策略會在這一仗中發揮最大的威力,於是他激勵將士,告訴他們隻要打敗了麵前的這支隊伍就可以獲得一切。對此深信不疑的兩萬輕騎兵在阿骨打描述的美好前景下奮勇追擊,天祚帝的隊伍很快在女真人的強大攻勢下潰不成軍,幾百裏敗逃的路上布滿了丟棄的物資、軍械、財寶,連天祚帝的車輦儀仗都被繳獲。
這一仗後,遼朝大傷元氣,再也不能組織起有效的進攻。女真人的勢力占了上風,他們吸收了契丹、奚、渤海、漢人和係籍女真、室韋、達魯古、烏惹、鐵驪諸部人口,影響迅速擴大。與此同時,他借著遼朝出現的各種危機,為女真人爭取到了更多利益。公元1116年,遼朝的渤海人高永昌在東京遼陽府自立勢力,阿骨打趁機出兵將其消滅,從此他得到了東京州縣,又將女真中的最後一部——南路係籍女真納入自己治下。
建國之後的阿骨打組織人力創造了女真文字,並發展了帶有貴族議會色彩的勃極烈製度,許多完顏氏貴族被授予各種勃極烈頭銜並參加政務。為了讓原有的女真氏族部落轉變成有組織的國家體係,阿骨打命令以三百戶為一謀克,十謀克為一猛安,仿照郡縣設立長官的方法進行管理,成為一種軍政合一的基層組織方式,更穩固了金國的根基。
海上之盟
正當金朝勢力迅速發展時,遼國卻在一場場內耗中大傷元氣。天祚帝偏信蕭奉先、蕭嗣先兄弟,蕭嗣先在出河店失敗後本應受到處罰,卻在蕭奉先的庇護下逃脫罪責,僅被免去官職。這讓其他將領們感到非常不滿,他們認為為國捐軀卻沒有得到國家的應有補償,臨陣脫逃者的人卻能不受任何追究。此時的後果是導致遼軍士氣低落、軍心渙散,直接影響到與金軍交戰的結果。
蕭奉先兄弟的影響還不僅限於軍中。他們參與進宮廷鬥爭裏,促使天祚帝將平日深得人心的兒子晉王和晉王之母文妃賜死,迫使晉王的舅舅餘覩投降金朝,令朝野之人痛心不已,對國家前途更加失去希望。而餘覩降金後,給金朝帶去了許多關於遼國政治、軍事方麵的信息,這讓阿骨打對敵人的實力有了更深了解。
在戰爭進行的過程中,遼國和女真之間的談判一直在繼續。起初天祚帝打算承認金政權,讓它做遼的屬國,但很快金軍包圍了黃龍府,打敗了都統耶律斡裏朵率領的遼軍,還占領了達魯古城,大大增強了談判的底氣。阿骨打要求遼朝把邊防重鎮黃龍府遷到別處。當女真的勢力擴張到可以和遼朝分庭抗禮的地步時,阿骨打又提出要擺脫遼朝的控製,得到遼朝的承認。談判中的氣氛日趨緊張,雙方都很不客氣,他們在談判桌上直呼對方皇帝的名字,催促對方投降。但還沒等到達成一致意見,北宋的使臣就來到了金國。
宋使是為了幽雲十六州而來的。當年遼國皇帝耶律德光出兵幫助石敬瑭建立後晉,作為交換條件,石敬瑭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遼朝,而且向他們自稱“兒皇帝”,每年進獻帛三十萬匹,不但丟盡了自己的臉麵,也讓長城一線重地全部落入契丹手中。從此河北平原再也無險可守,北宋幾次想要奪回幽雲十六州都未能成功,反而損兵折將,最後隻得與遼朝達成協議,以年年的歲幣換得了百年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