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中國歷史中的帝王術:王道 作者:任浩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竇融之外,跟隨劉秀打天下的許多功臣也明白已經到了該退休的時候。他們主動提出交出兵權,劉秀也為他們安排了優厚的生活待遇,讓他們離開職位,到自己的封地去養老。就這樣,跟隨劉秀打天下的功臣都得以善終,這在歷史上極為罕見,劉秀異於其他開國帝王的寬容由此可見一斑。 帝王的姿態與無奈
做了皇帝的劉秀依然延續著他以寬柔治天下的執政風格。為了緩解民眾的生活壓力,樹立新政府的良好形象,他開始節省朝廷開支,樹立簡樸風氣。為了以身作則,他將異國獻來的千裏馬用來駕鼓車,將寶劍賜給騎士,而自己不聽音樂,不碰貴重物品。另一方麵,針對戰亂之後地廣人稀的現實情況,劉秀下令合併州縣,裁減官員,四百餘個戶口稀少的縣因此被合併,大批閑置官員被辭退,國家開支得到大幅削減。與此同時,他將十分之一的田租減為三十分之一,又下令禁止虐待奴隸,免奴婢為平民,大赦天下,救濟鰥、寡、孤、獨和生
活不能自理者,積累了充裕的糧食,並讓民眾對政府有了更多信心。
現在劉秀開始樹立法律權威與社會規範,他對嚴格執法的官員們表現出極大的支持,即使當他們不給自己或是宗親留情麵時,也盡量給予諒解和寬容。有一次他外出遊獵,到夜間才回城,結果被一個守門官員關在門外,他隻得繞道從另一個城門進城。第二天,當劉秀聽到那個閉門不開的官員對他遊獵過度、將國家社稷置於腦後的指責後,賞賜了這個官員,並對另一個打開城門的官員給予降職處分。
另一位硬脾氣的官員是擔任洛陽令的董宣。他發現一個殺人兇手是劉秀長姊湖陽公主的奴僕,於是在大街上攔住湖陽公主的車馬,逮捕了那個奴僕並當眾處死。湖陽公主認為這種做法讓自己的威嚴受到了嚴重損害,在她的強烈要求下,劉秀將董宣召來,命令他向公主認錯。但董宣堅持自己沒有任何錯誤,以至於在柱子上撞得頭破血流也決不妥協,劉秀對此毫無辦法,隻得讓董宣離開,並在事後為他的嚴正執法給予賞賜。湖陽公主為此感到奇怪,劉秀在做白衣平民時也曾經暗藏過逃亡者和犯死罪的人,而且沒有官吏敢上門捉拿,她不明白為什麽弟弟當了皇帝之後反而連洛陽令也無法對付。但劉秀向她解釋說,正因為自己做了皇帝,反而不能像做百姓時那樣為所欲為,必須更加小心。
除了劉秀本人小心翼翼外,一些聰明的皇親也時刻注意謹慎處事,並得到了劉秀的支持。立國後的一天,陰麗華的母親和弟弟被強盜殺害了,悲傷的劉秀將陰麗華的弟弟陰就封為宣恩侯,又準備給她的哥哥、侍中陰興也封一個侯。印信綬帶都已經擺到了陰興麵前,可他卻極力推辭,說自己沒有衝鋒陷陣的功勞,而陰家的人裏已經有好幾個人被封爵位並賜與土地,這會引起天下人的不滿,所以決不能接受。劉秀很讚許這個舉動,不再勉強他。當陰麗華問起兄長這樣做的原因時,陰興感嘆外戚之家最致命的弱點就是不知謙退,卻不知道富貴有極限,人生應當知足,盲目奢靡誇富隻會引來災禍和天下人的非議。陰麗華被他的話深深打動,始終不曾為親屬求官爵。
為了將更多智謀之士吸收到自己的政權中來,劉秀努力搜羅四方名士,希望他們能為自己出謀劃策,同時也提高政權的號召力。這是一個湧現名士的時代,許多人以他們超然世外的風度和難以捉摸的智慧為人們所仰慕,而隱逸山林、拒絕與政府合作的經歷則更使他們成為人們公認的第一流名士。
嚴光嚴子陵就是這樣一位名傳千古的著名隱士。他是會稽人,曾經是劉秀的同學,但當稱帝後的劉秀尋找他時,卻發現這位昔日同窗早已經隱姓埋名躲得無影無蹤,隻得發下畫像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最後終於在一條河流邊找到了身披羊皮、常在河邊釣魚的嚴子陵。幾經努力之後,劉秀派去的使者終於把這位拒絕承認自己身份的隱士帶回皇宮,但劉秀對他的任何勸說都無濟於事,他聲稱隻願在民間教書,而不願輔佐皇帝。當劉秀與他同榻休息時,他甚至故意把腿放在劉秀身上,但劉秀絲毫沒有對這種無禮的行為表示不滿,任由他一直放下去。第二天,完成了考驗的嚴子陵承認劉秀比以前有所進步,但依然不願接受劉秀賜予的官職。為了不傷和氣,劉秀隻得讓嚴子陵離開,於是嚴子陵回到家鄉附近的富春山中,以種地和釣魚為生。雖然兩人並沒能合作成功,但他們卻都從中獲得了收益:嚴子陵因此贏得了更高的聲望,他的名字從此成為中國古代超然世外、品行高潔的隱士的代稱,直到今天,富春江邊依然保留著一個土台,據說就是當年嚴子陵垂釣的地方。而劉秀也因此被人們讚譽為謙恭下士的帝王楷模,這為他此後徵召人才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與基礎。
公元57年,漢光武帝劉秀病逝於洛陽,終年六十三歲,葬在洛陽城北的原陵。在中國歷史上,劉秀是一位最名副其實的以寬仁得天下、以寬仁治天下的開國帝王。他出身西漢宗室,雖然家境早已中落,卻從不曾放棄理想;他受過良好的教育,在長安太學讀書的經歷讓他開闊了眼界,知曉了為人處事的道理,從此奠定了一生處事的基調;他懂得隱忍的道理,當兄長無辜被害後,他把悲痛藏在若無其事的外表下,期待著撥雲見日的一天;他富有遠見卓識,總能從紛亂的局勢中看出關鍵所在,在戰場上也總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直擊對方的首腦機關,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他盡可能少地屠戮生靈,當有人建議他掘開河堤以消滅敵軍時,他斷然拒絕;他善待曾經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讓他們遠離政治,安度晚年;他也沒有將被廢黜的皇後打入冷宮,而是讓她和同樣被廢黜的太子一起遠離京城,前往東方的封國過相對自由的日子……不論這種態度究竟是出於真誠還是出於權宜,他畢竟在一生的事業中都實踐著仁厚與寬容的精神。無論是在少年時的田間地頭,青年時遍布血與火的疆場,還是在四海平定後的帝王寶座上,他都讓人感到一種與其外表相符的溫潤君子之風。在西漢末年群雄蜂起的亂世裏,也隻有擁有這樣寬仁精神的劉秀才能撫平戰火留給民眾的傷痕,恢復西漢的典章製度,在飽經戰亂的中國大地上重新建立起一個富有凝聚力的帝國。
做了皇帝的劉秀依然延續著他以寬柔治天下的執政風格。為了緩解民眾的生活壓力,樹立新政府的良好形象,他開始節省朝廷開支,樹立簡樸風氣。為了以身作則,他將異國獻來的千裏馬用來駕鼓車,將寶劍賜給騎士,而自己不聽音樂,不碰貴重物品。另一方麵,針對戰亂之後地廣人稀的現實情況,劉秀下令合併州縣,裁減官員,四百餘個戶口稀少的縣因此被合併,大批閑置官員被辭退,國家開支得到大幅削減。與此同時,他將十分之一的田租減為三十分之一,又下令禁止虐待奴隸,免奴婢為平民,大赦天下,救濟鰥、寡、孤、獨和生
活不能自理者,積累了充裕的糧食,並讓民眾對政府有了更多信心。
現在劉秀開始樹立法律權威與社會規範,他對嚴格執法的官員們表現出極大的支持,即使當他們不給自己或是宗親留情麵時,也盡量給予諒解和寬容。有一次他外出遊獵,到夜間才回城,結果被一個守門官員關在門外,他隻得繞道從另一個城門進城。第二天,當劉秀聽到那個閉門不開的官員對他遊獵過度、將國家社稷置於腦後的指責後,賞賜了這個官員,並對另一個打開城門的官員給予降職處分。
另一位硬脾氣的官員是擔任洛陽令的董宣。他發現一個殺人兇手是劉秀長姊湖陽公主的奴僕,於是在大街上攔住湖陽公主的車馬,逮捕了那個奴僕並當眾處死。湖陽公主認為這種做法讓自己的威嚴受到了嚴重損害,在她的強烈要求下,劉秀將董宣召來,命令他向公主認錯。但董宣堅持自己沒有任何錯誤,以至於在柱子上撞得頭破血流也決不妥協,劉秀對此毫無辦法,隻得讓董宣離開,並在事後為他的嚴正執法給予賞賜。湖陽公主為此感到奇怪,劉秀在做白衣平民時也曾經暗藏過逃亡者和犯死罪的人,而且沒有官吏敢上門捉拿,她不明白為什麽弟弟當了皇帝之後反而連洛陽令也無法對付。但劉秀向她解釋說,正因為自己做了皇帝,反而不能像做百姓時那樣為所欲為,必須更加小心。
除了劉秀本人小心翼翼外,一些聰明的皇親也時刻注意謹慎處事,並得到了劉秀的支持。立國後的一天,陰麗華的母親和弟弟被強盜殺害了,悲傷的劉秀將陰麗華的弟弟陰就封為宣恩侯,又準備給她的哥哥、侍中陰興也封一個侯。印信綬帶都已經擺到了陰興麵前,可他卻極力推辭,說自己沒有衝鋒陷陣的功勞,而陰家的人裏已經有好幾個人被封爵位並賜與土地,這會引起天下人的不滿,所以決不能接受。劉秀很讚許這個舉動,不再勉強他。當陰麗華問起兄長這樣做的原因時,陰興感嘆外戚之家最致命的弱點就是不知謙退,卻不知道富貴有極限,人生應當知足,盲目奢靡誇富隻會引來災禍和天下人的非議。陰麗華被他的話深深打動,始終不曾為親屬求官爵。
為了將更多智謀之士吸收到自己的政權中來,劉秀努力搜羅四方名士,希望他們能為自己出謀劃策,同時也提高政權的號召力。這是一個湧現名士的時代,許多人以他們超然世外的風度和難以捉摸的智慧為人們所仰慕,而隱逸山林、拒絕與政府合作的經歷則更使他們成為人們公認的第一流名士。
嚴光嚴子陵就是這樣一位名傳千古的著名隱士。他是會稽人,曾經是劉秀的同學,但當稱帝後的劉秀尋找他時,卻發現這位昔日同窗早已經隱姓埋名躲得無影無蹤,隻得發下畫像在全國範圍內尋找。最後終於在一條河流邊找到了身披羊皮、常在河邊釣魚的嚴子陵。幾經努力之後,劉秀派去的使者終於把這位拒絕承認自己身份的隱士帶回皇宮,但劉秀對他的任何勸說都無濟於事,他聲稱隻願在民間教書,而不願輔佐皇帝。當劉秀與他同榻休息時,他甚至故意把腿放在劉秀身上,但劉秀絲毫沒有對這種無禮的行為表示不滿,任由他一直放下去。第二天,完成了考驗的嚴子陵承認劉秀比以前有所進步,但依然不願接受劉秀賜予的官職。為了不傷和氣,劉秀隻得讓嚴子陵離開,於是嚴子陵回到家鄉附近的富春山中,以種地和釣魚為生。雖然兩人並沒能合作成功,但他們卻都從中獲得了收益:嚴子陵因此贏得了更高的聲望,他的名字從此成為中國古代超然世外、品行高潔的隱士的代稱,直到今天,富春江邊依然保留著一個土台,據說就是當年嚴子陵垂釣的地方。而劉秀也因此被人們讚譽為謙恭下士的帝王楷模,這為他此後徵召人才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與基礎。
公元57年,漢光武帝劉秀病逝於洛陽,終年六十三歲,葬在洛陽城北的原陵。在中國歷史上,劉秀是一位最名副其實的以寬仁得天下、以寬仁治天下的開國帝王。他出身西漢宗室,雖然家境早已中落,卻從不曾放棄理想;他受過良好的教育,在長安太學讀書的經歷讓他開闊了眼界,知曉了為人處事的道理,從此奠定了一生處事的基調;他懂得隱忍的道理,當兄長無辜被害後,他把悲痛藏在若無其事的外表下,期待著撥雲見日的一天;他富有遠見卓識,總能從紛亂的局勢中看出關鍵所在,在戰場上也總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直擊對方的首腦機關,用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益;他盡可能少地屠戮生靈,當有人建議他掘開河堤以消滅敵軍時,他斷然拒絕;他善待曾經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讓他們遠離政治,安度晚年;他也沒有將被廢黜的皇後打入冷宮,而是讓她和同樣被廢黜的太子一起遠離京城,前往東方的封國過相對自由的日子……不論這種態度究竟是出於真誠還是出於權宜,他畢竟在一生的事業中都實踐著仁厚與寬容的精神。無論是在少年時的田間地頭,青年時遍布血與火的疆場,還是在四海平定後的帝王寶座上,他都讓人感到一種與其外表相符的溫潤君子之風。在西漢末年群雄蜂起的亂世裏,也隻有擁有這樣寬仁精神的劉秀才能撫平戰火留給民眾的傷痕,恢復西漢的典章製度,在飽經戰亂的中國大地上重新建立起一個富有凝聚力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