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本擔任航空本部部長時,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基本結束,艦政本部正在為最後是否建造這種新型戰艦而在內部徵求意見。山本堅決反對這項計劃,他認為飛機在未來作戰中的攻擊力將大為增強,戰艦不論建造得如何巨大,也無法抵抗日益發達的成群飛機的攻擊,隻要戰艦浮在海上,就必然有被擊沉的時候。在戰鬥中,超級戰列艦來不及發射就會遭到自航空母艦起飛的成百架機動性、靈活性俱佳的飛機的猛烈攻擊,到那時,超級戰列艦將成為代價昂貴的無用的龐然大物。他建議以建造上述兩艦的巨大費用來發展海軍航空兵,隻有這樣,才能使日本海軍的力量大大改觀。
當時的艦政本部部長是中村良三大將,他極力反對山本的關於在未來海戰中航空力量將起決定性作用的觀點。他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認為,航空母艦和飛機固然重要,但畢竟隻是艦隊的輔助性武器,最後決戰還要依靠主力戰艦。當雙方艦隊在海上決戰時,雖可利用飛機偵察敵情、實施魚雷攻擊,但隻能削弱敵方戰力,無法炸沉敵人艦隊,最後勝負的關鍵還有賴於主力艦上的大炮。針對山本的反駁,他提出的唯一的理由是:"迄今為止,世界海戰史上,還沒有一艘戰列艦被飛機擊沉。我雖然不能絕對保證,但確實可以造出不易擊沉的軍艦。"
山本的反對未能奏效。1937年,就在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的那年,"大和"、"武藏"正式投入建造。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山本的預見後來成為現實。雖然製造者打算以這兩艘戰艦作為超級戰列艦時代的開端,但戰列艦時代已經過去。幾年之後,這兩艘各裝備有9門18.1英寸口徑大炮的巨型戰列艦,還沒有來得及在戰鬥中真正顯示它的存在,便被美國的飛機擊沉了。歷史跟日本軍國主義者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山本五十六的意見被忽視,不是山本在艦隊派得勢時僅有的一次。俗話說,道不同而謀不合。然而,倔強的山本在為大日本帝國擴張盡忠這一點上堅定不移,他並不為自己的意見是否被採納而分心,抱著在其位謀其政的觀點,山本仍然在他自己的職權範圍內想方設法加強日本海軍飛機的研製和改進。他經常訪問當時日本的兩家大飛機製造廠——三菱和中島,了解生產情況,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困難。日本在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初期,其飛機的生產量一度躍居世界第二位,不能不說與山本五十六這個戰爭販子在這一時期的努力有著密切的關係。此正是:東亞陰雲正急,山本暗磨利器。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章評說。
第七章 海軍次長
蘆溝橋畔炮聲隆,八月炮火燃華中;
齊心協力衛家國,斬敵魔爪建奇功。
1936年"二二六事變"後,軍部法西斯以握緊手中的刀(指現役大臣武官製)來操縱內閣的內外政策,動輒即以不派出陸、海軍大臣來解散內閣,使日本政權更迭更加頻繁,對外擴張更富於冒險性、侵略性。
"二二六事件"後,海軍大將永野修身取代了原海軍大臣大角岑生,在新組建的廣田內閣中任海軍大臣,擔任了日本恢復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製後的第一任海軍大臣。1936年12月,海軍在定期人事變更時,永野找到航空本部部長山本五十六,打算讓他出任海軍次官。但永野為人極易衝動,為事喜歡自我誇大,與務實、踏實的山本性情截然相反,很為具有貴族氣質的山本所鄙夷。俗話說,道不同而謀不合,因而遭到山本的拒絕。為此永野修身很不高興地說:"去年,在我奉命作為帝國全權代表前往倫敦參加海軍裁軍會議時,讓你作為隨員陪同前往,你執意不從。如今你又拒絕當我的次官,是否對我有看法,存心不同我配合?"
永野說的海軍裁軍會議是指繼1934年山本參加倫敦海軍裁軍預備會議後,於1935年在倫敦召開的正式會議。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日本退出了裁軍談判:宣布不接受3:5比例的限製。
永野說到這裏,山本已無法拒絕。就這樣,山本五十六當上了日本法西斯內閣的海軍省次官。不過山本與永野的合作未能持續多久,3個月之後,因為國會中殘存的政黨勢力指責軍部幹預政治,並指名陸軍大臣、後來出任侵華華北方麵軍總司令的寺內壽一應該切腹,而導致內閣垮台。在後來的林銑十郎大將內閣中,經山本斡旋爭取,米內光政取代永野就任海軍大臣,從而開始了海軍省米內一山本體製時代。
就在山本五十六擔任海軍省次官期間,日本醞釀已久的全麵侵華戰爭爆發了。1937年7月7日,駐豐臺日軍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由中隊長清水節郎帶領。以蘆溝橋為假想攻擊目標,在宛平縣城北舉行軍事演習。晚11時許,日軍以"仿佛"聽到宛平城內的槍聲而使1名日本士兵失蹤為由,要夜間縣城搜查。中國駐軍當即表示同意"先調查後處理",由縣長王冷齋領著中日雙方各3人入城調查。結果城內駐軍39軍何基淬旅吉星文團金振中營的全體官兵經過檢查,各種槍枝不缺一彈,而在此期間,日方失蹤士兵業已歸隊。但日軍已決心利用這次機會製造戰端,遂在翌日晨5時,炮轟宛平城,挑起戰爭。中國駐軍吉星文團長忍無可忍,下令還擊。從而舉世震驚的蘆溝橋事變拉開了中日戰爭的序幕。
當時的艦政本部部長是中村良三大將,他極力反對山本的關於在未來海戰中航空力量將起決定性作用的觀點。他沿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經驗認為,航空母艦和飛機固然重要,但畢竟隻是艦隊的輔助性武器,最後決戰還要依靠主力戰艦。當雙方艦隊在海上決戰時,雖可利用飛機偵察敵情、實施魚雷攻擊,但隻能削弱敵方戰力,無法炸沉敵人艦隊,最後勝負的關鍵還有賴於主力艦上的大炮。針對山本的反駁,他提出的唯一的理由是:"迄今為止,世界海戰史上,還沒有一艘戰列艦被飛機擊沉。我雖然不能絕對保證,但確實可以造出不易擊沉的軍艦。"
山本的反對未能奏效。1937年,就在日本發動全麵侵華戰爭的那年,"大和"、"武藏"正式投入建造。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山本的預見後來成為現實。雖然製造者打算以這兩艘戰艦作為超級戰列艦時代的開端,但戰列艦時代已經過去。幾年之後,這兩艘各裝備有9門18.1英寸口徑大炮的巨型戰列艦,還沒有來得及在戰鬥中真正顯示它的存在,便被美國的飛機擊沉了。歷史跟日本軍國主義者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
山本五十六的意見被忽視,不是山本在艦隊派得勢時僅有的一次。俗話說,道不同而謀不合。然而,倔強的山本在為大日本帝國擴張盡忠這一點上堅定不移,他並不為自己的意見是否被採納而分心,抱著在其位謀其政的觀點,山本仍然在他自己的職權範圍內想方設法加強日本海軍飛機的研製和改進。他經常訪問當時日本的兩家大飛機製造廠——三菱和中島,了解生產情況,及時解決他們提出的困難。日本在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初期,其飛機的生產量一度躍居世界第二位,不能不說與山本五十六這個戰爭販子在這一時期的努力有著密切的關係。此正是:東亞陰雲正急,山本暗磨利器。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章評說。
第七章 海軍次長
蘆溝橋畔炮聲隆,八月炮火燃華中;
齊心協力衛家國,斬敵魔爪建奇功。
1936年"二二六事變"後,軍部法西斯以握緊手中的刀(指現役大臣武官製)來操縱內閣的內外政策,動輒即以不派出陸、海軍大臣來解散內閣,使日本政權更迭更加頻繁,對外擴張更富於冒險性、侵略性。
"二二六事件"後,海軍大將永野修身取代了原海軍大臣大角岑生,在新組建的廣田內閣中任海軍大臣,擔任了日本恢復陸海軍大臣現役武官製後的第一任海軍大臣。1936年12月,海軍在定期人事變更時,永野找到航空本部部長山本五十六,打算讓他出任海軍次官。但永野為人極易衝動,為事喜歡自我誇大,與務實、踏實的山本性情截然相反,很為具有貴族氣質的山本所鄙夷。俗話說,道不同而謀不合,因而遭到山本的拒絕。為此永野修身很不高興地說:"去年,在我奉命作為帝國全權代表前往倫敦參加海軍裁軍會議時,讓你作為隨員陪同前往,你執意不從。如今你又拒絕當我的次官,是否對我有看法,存心不同我配合?"
永野說的海軍裁軍會議是指繼1934年山本參加倫敦海軍裁軍預備會議後,於1935年在倫敦召開的正式會議。正是在這次會議上,日本退出了裁軍談判:宣布不接受3:5比例的限製。
永野說到這裏,山本已無法拒絕。就這樣,山本五十六當上了日本法西斯內閣的海軍省次官。不過山本與永野的合作未能持續多久,3個月之後,因為國會中殘存的政黨勢力指責軍部幹預政治,並指名陸軍大臣、後來出任侵華華北方麵軍總司令的寺內壽一應該切腹,而導致內閣垮台。在後來的林銑十郎大將內閣中,經山本斡旋爭取,米內光政取代永野就任海軍大臣,從而開始了海軍省米內一山本體製時代。
就在山本五十六擔任海軍省次官期間,日本醞釀已久的全麵侵華戰爭爆發了。1937年7月7日,駐豐臺日軍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由中隊長清水節郎帶領。以蘆溝橋為假想攻擊目標,在宛平縣城北舉行軍事演習。晚11時許,日軍以"仿佛"聽到宛平城內的槍聲而使1名日本士兵失蹤為由,要夜間縣城搜查。中國駐軍當即表示同意"先調查後處理",由縣長王冷齋領著中日雙方各3人入城調查。結果城內駐軍39軍何基淬旅吉星文團金振中營的全體官兵經過檢查,各種槍枝不缺一彈,而在此期間,日方失蹤士兵業已歸隊。但日軍已決心利用這次機會製造戰端,遂在翌日晨5時,炮轟宛平城,挑起戰爭。中國駐軍吉星文團長忍無可忍,下令還擊。從而舉世震驚的蘆溝橋事變拉開了中日戰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