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天鳳元年(14年),益州郡發生了以僰人為主力的反莽大起義,王莽調動大軍前來鎮壓,並把勝休縣改稱勝僰縣,說明滇國的主體民族正是僰人。由於僰族居住在宜於農耕的壩子地區,所以與漢民接觸最多,逐漸融合,後來僰族在史籍中越來越少見,即因已與漢人融合的緣故。所以今川滇地區的漢人血液中攙雜著不少的優秀僰人的成分。
三、濮族
參加過周武王牧野誓師的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八族中,以濮族人數最多,而且分布地域廣闊。因濮族長期處於分散的部落狀態,故有百濮的稱號。濮人建立的濮國原在江、漢一帶,與同屬濮族的楚國為鄰,後遂為楚吞併。史家言及楚國境內的民族時,先稱之為濮,繼稱之為越,即因濮、越同源之故。
濮人因不堪楚國的壓榨,曾多次起義反抗,均無成就,濮人建立的庸國也被楚吞併。戰國時,楚用吳起(前384—前381年),“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因為當時在江東立國的越尚在,故楚國境內原濮人小國都稱百濮,濮人的居地,東連吳、越。公元前334年,楚終於滅了越國。楚國派到夜郎、滇國去的將軍莊蹻,因歸路被秦截斷,他及帶去的將士都留居滇地,與當地各族人民混居。
秦漢三國時,濮人遍及今西南各省區。《華陽國誌》卷3《蜀誌》言:臨邛縣有布濮水(河名,在今四川邛崍縣西南);“濮(地名,在蜀郡)出好棗”。布濮水流經處和濮都住有濮人。揚雄和左思前後各寫有《蜀都賦》,都提到“百濮”。說明兩漢三國時蜀地濮人甚多。《華陽國誌》卷4《南中誌》言:
南中在昔蓋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葉榆、桐師、巂唐侯王國以十數。編發左衽,隨畜遷徙,莫能相雄長。
以上所提到的越,即百越係的濮或僚族。“滇濮”指以滇池為居住中心的滇人,滇人為百濮的一支,滇人的習俗,如喜歡用銅鼓,住“幹欄”等,與濮人相同。句町,也是濮人的一支,主要分布於今雲南東南部、貴州西南部及廣西西北部一帶。夜郎國的主體民族為僚人,《太平禦覽》卷171引唐梁載言《十道誌》謂“珍州夜郎郡,古山獠夜郎國之地。”《華陽國誌》卷4《南中誌》言夜郎竹王“有才武,遂雄夷濮。《後漢書》卷86《西南夷列傳》稱夜郎人為“夷獠”,可證夷獠即“夷濮”。《三國誌》卷43《張嶷傳》注引《益部耆舊傳》言蜀漢馬忠、張嶷平定南夷劉胄的叛亂後,“牂牁、興古獠種復反”。證明今貴州與雲南東南部有僚人。《華陽國誌》卷3《蜀誌》言“堂狼縣,故濮人邑也,今有濮人塚”。堂狼縣在今雲南東北部會澤、東川、巧家一帶。漢武帝時,滇王在同姓勞深、靡莫的慫恿下抗拒漢使者吏卒。滇及勞深、靡莫為濮僚族類,則益州郡(蜀漢改建寧郡)固多濮人,故《三國誌》卷43《李恢傳》所言蜀漢南中賦稅出自叟濮,自不待言。滇西之永昌郡尤多閩、越、濮、僚族類,僚即駱越,《魏書》卷101《僚傳》談到僚人習俗如住幹蘭、用銅器、能臥水底似以鼻飲水、死者豎棺以葬等多與駱越相同,說明係同一族類。僚人與其人口眾多的同族駱越住地相距極遠,表明越人分布區異常廣闊,故史書稱之為“百越”。如上所述,濮亦有“百濮”之稱。濮、越實為同一族類。
總之,秦漢三國時,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兩大族係,一是氐羌族係,如昆、叟、青羌、邛、筰等屬之;一為百越族係,如濮、僚、賨(賨族即板楯蠻,漢時很活躍,三國時史書甚少提及。故未敘述)、等屬之。
一、山越
《三國誌》卷64《諸葛恪傳》載:
丹楊地勢險阻,與吳郡、會稽、新都、鄱陽四郡鄰接,周旋數千裏,山穀萬重,其幽邃民人,未嚐入城邑。對長吏皆仗兵野逸,白首於林莽。逋亡宿惡,鹹共逃竄。山出銅鐵,自鑄甲兵。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猨狖之騰木也。時觀間隙,出為寇盜。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蠭至,敗則鳥竄,自前世以來,不能羈也。皆以為難。
以上一段材料,值得注意的是沒有提到民族差別,甚至連族名都未涉及。到孫權採納諸葛恪掠奪山民充兵的計劃時,拜恪為撫越將軍,領丹楊太守,說明《諸葛恪傳》所指係越族。可見當時漢越之間的民族界限已顯得若有若無。其中所謂“逋亡宿惡,鹹共逃竄”,顯然是指因反抗孫吳的統治而逃避賦役的漢人。不屑說,山民大多數是已經大致漢化了的越族遺民。史言山民好武習戰、敢於反抗強暴。官兵前往鎮壓,他們慣於用待機伺隙、集中突擊和打了就跑的遊擊戰術,因此,封建統治者難以令其就範。吳越之地自古即出銅鐵,山民能鑄造兵器,食物以糧穀為主。《諸葛恪傳》敘述恪降伏山民的方法是:“候其穀稼將熟,輒縱兵芟刈,使無遺種。舊穀既盡,新穀不收,平民屯居,略無所人。於是山民飢窮,漸出降首”。可知山民的生活方式與務農為生的漢民並無二致。正因為這樣,所以史書上經常不稱越民而隻稱山民。山民與漢民的區別,主要在於山民不給孫吳統治者當兵納糧。由於山民已基本喪失民族凝聚力,所以便不足威脅到孫吳政權的生存,往往被具有軍事知識的將領所征服。如同一般史料所昭示,好像糾紛隻是從鎮壓的官軍和逃避賦役的山民之間產生,實際,質樸的山民並不能代表他們自己的利益,他們隻能受大小頭目的擺布。孫權稱帝後,鄱陽太守周魴為了譎誘魏大司馬揚州牧曹休,曾寫了假降信,言:“乞請將軍侯印各五十紐,郎將印百紐,校尉、都尉印各二百紐”,以便由他轉授給鄱陽山越諸魁帥,獎勵他們叛吳投魏。由此可知山越中的大小頭目是夠多的。他們為了霸占山民的勞動果實,自然不願看到山民出來為吳國政權當兵納稅。所以封建史書所述吳政權與所謂“山越”的矛盾,主要還是吳政權和山越上層分子爭奪人力物力的矛盾。
三、濮族
參加過周武王牧野誓師的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八族中,以濮族人數最多,而且分布地域廣闊。因濮族長期處於分散的部落狀態,故有百濮的稱號。濮人建立的濮國原在江、漢一帶,與同屬濮族的楚國為鄰,後遂為楚吞併。史家言及楚國境內的民族時,先稱之為濮,繼稱之為越,即因濮、越同源之故。
濮人因不堪楚國的壓榨,曾多次起義反抗,均無成就,濮人建立的庸國也被楚吞併。戰國時,楚用吳起(前384—前381年),“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因為當時在江東立國的越尚在,故楚國境內原濮人小國都稱百濮,濮人的居地,東連吳、越。公元前334年,楚終於滅了越國。楚國派到夜郎、滇國去的將軍莊蹻,因歸路被秦截斷,他及帶去的將士都留居滇地,與當地各族人民混居。
秦漢三國時,濮人遍及今西南各省區。《華陽國誌》卷3《蜀誌》言:臨邛縣有布濮水(河名,在今四川邛崍縣西南);“濮(地名,在蜀郡)出好棗”。布濮水流經處和濮都住有濮人。揚雄和左思前後各寫有《蜀都賦》,都提到“百濮”。說明兩漢三國時蜀地濮人甚多。《華陽國誌》卷4《南中誌》言:
南中在昔蓋夷越之地,滇濮、句町、夜郎、葉榆、桐師、巂唐侯王國以十數。編發左衽,隨畜遷徙,莫能相雄長。
以上所提到的越,即百越係的濮或僚族。“滇濮”指以滇池為居住中心的滇人,滇人為百濮的一支,滇人的習俗,如喜歡用銅鼓,住“幹欄”等,與濮人相同。句町,也是濮人的一支,主要分布於今雲南東南部、貴州西南部及廣西西北部一帶。夜郎國的主體民族為僚人,《太平禦覽》卷171引唐梁載言《十道誌》謂“珍州夜郎郡,古山獠夜郎國之地。”《華陽國誌》卷4《南中誌》言夜郎竹王“有才武,遂雄夷濮。《後漢書》卷86《西南夷列傳》稱夜郎人為“夷獠”,可證夷獠即“夷濮”。《三國誌》卷43《張嶷傳》注引《益部耆舊傳》言蜀漢馬忠、張嶷平定南夷劉胄的叛亂後,“牂牁、興古獠種復反”。證明今貴州與雲南東南部有僚人。《華陽國誌》卷3《蜀誌》言“堂狼縣,故濮人邑也,今有濮人塚”。堂狼縣在今雲南東北部會澤、東川、巧家一帶。漢武帝時,滇王在同姓勞深、靡莫的慫恿下抗拒漢使者吏卒。滇及勞深、靡莫為濮僚族類,則益州郡(蜀漢改建寧郡)固多濮人,故《三國誌》卷43《李恢傳》所言蜀漢南中賦稅出自叟濮,自不待言。滇西之永昌郡尤多閩、越、濮、僚族類,僚即駱越,《魏書》卷101《僚傳》談到僚人習俗如住幹蘭、用銅器、能臥水底似以鼻飲水、死者豎棺以葬等多與駱越相同,說明係同一族類。僚人與其人口眾多的同族駱越住地相距極遠,表明越人分布區異常廣闊,故史書稱之為“百越”。如上所述,濮亦有“百濮”之稱。濮、越實為同一族類。
總之,秦漢三國時,西南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兩大族係,一是氐羌族係,如昆、叟、青羌、邛、筰等屬之;一為百越族係,如濮、僚、賨(賨族即板楯蠻,漢時很活躍,三國時史書甚少提及。故未敘述)、等屬之。
一、山越
《三國誌》卷64《諸葛恪傳》載:
丹楊地勢險阻,與吳郡、會稽、新都、鄱陽四郡鄰接,周旋數千裏,山穀萬重,其幽邃民人,未嚐入城邑。對長吏皆仗兵野逸,白首於林莽。逋亡宿惡,鹹共逃竄。山出銅鐵,自鑄甲兵。俗好武習戰,高尚氣力,其升山赴險,抵突叢棘,若魚之走淵,猨狖之騰木也。時觀間隙,出為寇盜。每致兵征伐,尋其窟藏,其戰則蠭至,敗則鳥竄,自前世以來,不能羈也。皆以為難。
以上一段材料,值得注意的是沒有提到民族差別,甚至連族名都未涉及。到孫權採納諸葛恪掠奪山民充兵的計劃時,拜恪為撫越將軍,領丹楊太守,說明《諸葛恪傳》所指係越族。可見當時漢越之間的民族界限已顯得若有若無。其中所謂“逋亡宿惡,鹹共逃竄”,顯然是指因反抗孫吳的統治而逃避賦役的漢人。不屑說,山民大多數是已經大致漢化了的越族遺民。史言山民好武習戰、敢於反抗強暴。官兵前往鎮壓,他們慣於用待機伺隙、集中突擊和打了就跑的遊擊戰術,因此,封建統治者難以令其就範。吳越之地自古即出銅鐵,山民能鑄造兵器,食物以糧穀為主。《諸葛恪傳》敘述恪降伏山民的方法是:“候其穀稼將熟,輒縱兵芟刈,使無遺種。舊穀既盡,新穀不收,平民屯居,略無所人。於是山民飢窮,漸出降首”。可知山民的生活方式與務農為生的漢民並無二致。正因為這樣,所以史書上經常不稱越民而隻稱山民。山民與漢民的區別,主要在於山民不給孫吳統治者當兵納糧。由於山民已基本喪失民族凝聚力,所以便不足威脅到孫吳政權的生存,往往被具有軍事知識的將領所征服。如同一般史料所昭示,好像糾紛隻是從鎮壓的官軍和逃避賦役的山民之間產生,實際,質樸的山民並不能代表他們自己的利益,他們隻能受大小頭目的擺布。孫權稱帝後,鄱陽太守周魴為了譎誘魏大司馬揚州牧曹休,曾寫了假降信,言:“乞請將軍侯印各五十紐,郎將印百紐,校尉、都尉印各二百紐”,以便由他轉授給鄱陽山越諸魁帥,獎勵他們叛吳投魏。由此可知山越中的大小頭目是夠多的。他們為了霸占山民的勞動果實,自然不願看到山民出來為吳國政權當兵納稅。所以封建史書所述吳政權與所謂“山越”的矛盾,主要還是吳政權和山越上層分子爭奪人力物力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