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戾陵堨及車箱渠嘉平二年(250年),劉馥之子劉靖為鎮北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他在幽州州城薊縣西北的逅上修築了一個分水壩,分出來的水經昌平縣往東至潞縣(今北京市通縣東),長約三十餘裏,稱為“車箱渠”,渠水注入高粱河上遊,共溉田萬有餘頃。
另外,魏文帝時,牽招為雁門太守,“郡所治廣武(今山西代縣西南),井水鹹苦,民皆擔輦遠汲流水,往返七裏。招準望地勢,因山陵之宜,鑿原開渠,注水城內,民賴其益”。大約與此同時,野王典農中郎將司馬孚在河內沁水縣沁水上壘石為堰,以資溉田,謂之石門,亦稱“枋口”。魏明帝時,涼州刺史徐邈在今甘肅武威、酒泉一帶,“廣開水田,募貧民佃之”。正始時,幽州刺史毌丘儉“穿山溉灌,民賴其利”。正始末,都督青徐諸軍事的胡質亦“通渠諸郡,利舟楫,嚴設備,以待敵,海邊無事”。
以上堨渠,多為溉田而建。還有主要為軍用及航運而開鑿的,如:
(1)白溝即宿胥瀆(黃河舊道)。建安九年(204年)春,曹操準備征袁尚,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淇水源出山西,經今河南淇縣流入黃河。操在淇水將入黃河處下大枋木以成堰,使水改道東入白溝。這個河口即稱為“枋頭”。白溝東北流至今河南內黃縣城西,納入自安陽方麵流來的洹水後,與在其西的漳河並肩再向東北流去。曹操為了將白溝與漳河連接起來,又開了利漕渠。
(2)利漕渠建安十八年(213年),操進爵魏公,實際即建立了魏政權。以鄴為國都。為了加強鄴與四方的聯繫,乃鑿了利漕渠,渠西北起自漳水旁的斥漳(今河北曲周縣),往東南至館陶縣的利漕口流入白溝。《水經注》卷10《濁漳水》說:“魏太祖鑿渠引漳水,東入清洹,名‘利漕渠’”(清洹是白溝的另一名稱,清指清河,洹指安陽河)。
(3)平虜渠、泉州渠、新河建安十一年(206年),操北征烏桓,患糧不繼,乃鑿以上三個渠。自呼沲(即今滹沱河)鑿入泒河(上遊即今沙河,下遊循大清河至天津入海),名“平虜渠”;從泃河口鑿入潞河(潞河是白河合溫榆水後的下遊水道,又名笥溝,即今北運河的前身),名“泉州渠”(因渠南起泉州縣而得名,泉州縣在今天津市武清縣西南)。新河的開鑿見於《水經注》卷14《濡水》:“魏太祖征蹋頓,與泃河口俱導也,世謂之新河矣”。新河是溝通泉州渠與濡水(今灤河)的一條人工運渠。渠的西口,自寶坻縣鹽官口承鮑丘水為源,東流至灤縣注入灤河。
操開鑿以上各運渠以後,中原與河北、遼東等地的主要河道便可以互相通航。操自平定河北以後,即將視線轉到經常與吳交兵的東南地區,故操及其後繼者對從許、洛通向江淮的水道都致力修鑿。建安七年(202年),操為了清除河北袁氏勢力,曾在浚儀(今開封市)修治睢陽渠,以為運兵輸糧之用。建安十四年(209年)春,操率軍征吳,“軍至譙,作輕舟,治水軍。秋七月,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建安十八年(213年)及二十二年(217年)初,操兩度進軍濡須口,都是走的水路。操為了對付吳、蜀兩大敵國,末年終於把政治中心放到洛陽。因之許昌和譙縣同為魏伐吳的後方重鎮。黃初六年(225年),曹丕為了伐吳,曾至召陵(今河南郾城縣東),修討虜渠(在郾城東),引汝入潁,以增加潁水水量。浮潁入淮,尤為曹魏後期水運要道。曹丕、曹叡統治時期,魏吳雖不時交兵,並無決定性的戰役。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皇室均呈現衰落景象,隻有司馬氏方興未艾,不論在興農、用兵和人才旺盛諸方麵,司馬氏都能有所作為。具體事實之一即司馬懿與鄧艾在淮河南北大興水利與屯田,其實際情況,前已多次談及,現隻再引用《晉書》卷26《食貨誌》所述鄧艾修廣漕渠的一段話:
兼修廣淮陽、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潁。大治諸陂於潁南、潁北,穿渠三百餘裏,溉田二萬頃。淮南淮北皆相連接。自壽春到京師,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
由上可知,鄧艾在潁、淮二水所修廣挖深的河渠甚多,淮陽和百尺二渠也不過是其中的兩個而已。這些河渠不隻是運送兵糧的主要航道,也有益於溉田興農積糧。
二、手工業和商業
(1)手工業
曹操對關係軍國之用的煮鹽冶鐵手工業極為重視,他說:“先賢之論,多以鹽鐵之利,足贍軍國之用”。操剛起兵時,親自“與工師共作卑手刀”。見者曰:“當慕其大者,乃與工師共作刀邪?”操曰:“能小復能大,何苦!”後來操製成“百辟刀”五枚,謂之“百煉利器”。這種防身利器,隻給太子曹丕及其他稱意的兒子。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時,“紹作高櫓,起土山,射營中,營中皆蒙楯,眾大懼,操乃為發石車,擊紹樓,皆破”。僅此一事,即說明操平日注意研製武器對克敵製勝的重要作用。古時,人們認為擔任軍器製造的官職,沒有出息。操為此特地給司金中郎將王修寫信,告以司金中郎將之職,雖低於軍師,然而從建功立業觀之,尚勝於軍師。後操物色韓暨為監冶謁者,“舊時冶作馬排,每一熟石(謂熟鐵一石,即120斤),用馬百匹,更作人排,又費功力。暨乃因長流為水排,計其利益,三倍於前”。史稱“暨在職七年,器用充實,製書褒嘆,就加司金都尉,班亞九卿”。《三國誌》卷15《張既傳》言:“是時,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隴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動,擾擾不安,既假三郡人為將吏者休課,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水排和水碓,東漢時已有人製作。三國時又推廣應用於邊遠地區,技術上也有所改進。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司馬懿鎮關中,曾“興京兆、天水、南安監冶。”曹操時鐵尚不敷用,故“定甲子科,犯釱左右趾者,易以木械。”
另外,魏文帝時,牽招為雁門太守,“郡所治廣武(今山西代縣西南),井水鹹苦,民皆擔輦遠汲流水,往返七裏。招準望地勢,因山陵之宜,鑿原開渠,注水城內,民賴其益”。大約與此同時,野王典農中郎將司馬孚在河內沁水縣沁水上壘石為堰,以資溉田,謂之石門,亦稱“枋口”。魏明帝時,涼州刺史徐邈在今甘肅武威、酒泉一帶,“廣開水田,募貧民佃之”。正始時,幽州刺史毌丘儉“穿山溉灌,民賴其利”。正始末,都督青徐諸軍事的胡質亦“通渠諸郡,利舟楫,嚴設備,以待敵,海邊無事”。
以上堨渠,多為溉田而建。還有主要為軍用及航運而開鑿的,如:
(1)白溝即宿胥瀆(黃河舊道)。建安九年(204年)春,曹操準備征袁尚,遏淇水入白溝,以通糧道。淇水源出山西,經今河南淇縣流入黃河。操在淇水將入黃河處下大枋木以成堰,使水改道東入白溝。這個河口即稱為“枋頭”。白溝東北流至今河南內黃縣城西,納入自安陽方麵流來的洹水後,與在其西的漳河並肩再向東北流去。曹操為了將白溝與漳河連接起來,又開了利漕渠。
(2)利漕渠建安十八年(213年),操進爵魏公,實際即建立了魏政權。以鄴為國都。為了加強鄴與四方的聯繫,乃鑿了利漕渠,渠西北起自漳水旁的斥漳(今河北曲周縣),往東南至館陶縣的利漕口流入白溝。《水經注》卷10《濁漳水》說:“魏太祖鑿渠引漳水,東入清洹,名‘利漕渠’”(清洹是白溝的另一名稱,清指清河,洹指安陽河)。
(3)平虜渠、泉州渠、新河建安十一年(206年),操北征烏桓,患糧不繼,乃鑿以上三個渠。自呼沲(即今滹沱河)鑿入泒河(上遊即今沙河,下遊循大清河至天津入海),名“平虜渠”;從泃河口鑿入潞河(潞河是白河合溫榆水後的下遊水道,又名笥溝,即今北運河的前身),名“泉州渠”(因渠南起泉州縣而得名,泉州縣在今天津市武清縣西南)。新河的開鑿見於《水經注》卷14《濡水》:“魏太祖征蹋頓,與泃河口俱導也,世謂之新河矣”。新河是溝通泉州渠與濡水(今灤河)的一條人工運渠。渠的西口,自寶坻縣鹽官口承鮑丘水為源,東流至灤縣注入灤河。
操開鑿以上各運渠以後,中原與河北、遼東等地的主要河道便可以互相通航。操自平定河北以後,即將視線轉到經常與吳交兵的東南地區,故操及其後繼者對從許、洛通向江淮的水道都致力修鑿。建安七年(202年),操為了清除河北袁氏勢力,曾在浚儀(今開封市)修治睢陽渠,以為運兵輸糧之用。建安十四年(209年)春,操率軍征吳,“軍至譙,作輕舟,治水軍。秋七月,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建安十八年(213年)及二十二年(217年)初,操兩度進軍濡須口,都是走的水路。操為了對付吳、蜀兩大敵國,末年終於把政治中心放到洛陽。因之許昌和譙縣同為魏伐吳的後方重鎮。黃初六年(225年),曹丕為了伐吳,曾至召陵(今河南郾城縣東),修討虜渠(在郾城東),引汝入潁,以增加潁水水量。浮潁入淮,尤為曹魏後期水運要道。曹丕、曹叡統治時期,魏吳雖不時交兵,並無決定性的戰役。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皇室均呈現衰落景象,隻有司馬氏方興未艾,不論在興農、用兵和人才旺盛諸方麵,司馬氏都能有所作為。具體事實之一即司馬懿與鄧艾在淮河南北大興水利與屯田,其實際情況,前已多次談及,現隻再引用《晉書》卷26《食貨誌》所述鄧艾修廣漕渠的一段話:
兼修廣淮陽、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潁。大治諸陂於潁南、潁北,穿渠三百餘裏,溉田二萬頃。淮南淮北皆相連接。自壽春到京師,農官兵田,雞犬之聲,阡陌相屬。
由上可知,鄧艾在潁、淮二水所修廣挖深的河渠甚多,淮陽和百尺二渠也不過是其中的兩個而已。這些河渠不隻是運送兵糧的主要航道,也有益於溉田興農積糧。
二、手工業和商業
(1)手工業
曹操對關係軍國之用的煮鹽冶鐵手工業極為重視,他說:“先賢之論,多以鹽鐵之利,足贍軍國之用”。操剛起兵時,親自“與工師共作卑手刀”。見者曰:“當慕其大者,乃與工師共作刀邪?”操曰:“能小復能大,何苦!”後來操製成“百辟刀”五枚,謂之“百煉利器”。這種防身利器,隻給太子曹丕及其他稱意的兒子。操與袁紹在官渡決戰時,“紹作高櫓,起土山,射營中,營中皆蒙楯,眾大懼,操乃為發石車,擊紹樓,皆破”。僅此一事,即說明操平日注意研製武器對克敵製勝的重要作用。古時,人們認為擔任軍器製造的官職,沒有出息。操為此特地給司金中郎將王修寫信,告以司金中郎將之職,雖低於軍師,然而從建功立業觀之,尚勝於軍師。後操物色韓暨為監冶謁者,“舊時冶作馬排,每一熟石(謂熟鐵一石,即120斤),用馬百匹,更作人排,又費功力。暨乃因長流為水排,計其利益,三倍於前”。史稱“暨在職七年,器用充實,製書褒嘆,就加司金都尉,班亞九卿”。《三國誌》卷15《張既傳》言:“是時,太祖徙民以充河北,隴西、天水、南安民相恐動,擾擾不安,既假三郡人為將吏者休課,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水排和水碓,東漢時已有人製作。三國時又推廣應用於邊遠地區,技術上也有所改進。魏明帝太和五年(231年),司馬懿鎮關中,曾“興京兆、天水、南安監冶。”曹操時鐵尚不敷用,故“定甲子科,犯釱左右趾者,易以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