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會手握重兵,內有異誌。薑維知之,欲先構成禍亂,然後乘機殺會復漢。由是會、維二人情好歡甚。會頗忌鄧艾,乃與監軍衛瓘密告艾有反狀。魏鹹熙元年(264年),司馬昭令以檻車征艾。艾既敗,會獨統大眾,威震西土,遂決意謀反,欲使薑維將五萬人出斜穀為前驅。會自將大眾隨其後。薑維勸會盡殺北來諸將,會猶豫未決。時事已泄露,魏將士忿怒,爭往殺會。薑維率會左右戰,維、會皆被殺,會將士死者數百人。衛瓘部分諸將,數日乃定。鄧艾本營將士追出艾於檻車。衛瓘自以與會共陷艾,恐為己禍,乃遣兵襲艾,斬艾父子於綿竹西。蜀後主劉禪舉家東遷洛陽,被封為安樂縣公。
蜀自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劉備攻克成都,至景耀六年(263年)冬,劉禪向鄧艾投降,共歷年四十九。
三、司馬氏代魏成晉
前麵說過,司馬懿殺曹爽之後,魏國大權已歸司馬氏掌握。接著,司馬氏父子又鎮壓了反對派的各種反抗活動,威權更盛。特別是司馬昭掌權時,百官任用,皆由其自定。魏帝曹髦不勝其忿,對幾位大臣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不久,魏帝親率宮中衛士、僮僕數百人討司馬昭,但事前消息走露,結果被司馬昭殺害,時在景元元年(260年)。司馬昭另立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曹奐為帝。滅蜀後一年,即鹹熙元年(264年),司馬昭進封晉王,並加九錫。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建天子旌旗,其世子改稱太子。是年八月司馬昭病死,長子(太子)司馬炎繼立為晉王。同年十二月,司馬炎廢魏帝自立,國號晉,年號泰始。是為晉武帝。
魏自建安十八年(213年)建國,至鹹熙二年(265年)名實俱亡,歷時五十二年。若自曹丕代漢元年算起,則歷時四十五年(220至265年)。
一、諸葛恪輔政及孫峻、孫綝相繼專權
吳太元元年(251年),孫權得了風疾,太子孫亮年始九歲,需要物色一個精幹而可靠的輔政大臣。當時以大將軍諸葛恪的聲望最高,官為侍中的宗室孫峻向孫權推薦恪,權“嫌恪剛愎自用”,但又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召恪從武昌回朝。恪動身前,和他共同鎮守武昌的上大將軍呂岱告誡說:“世方多難,子每事必十思”。恪答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呂岱見恪這樣拒諫,就再不開口。別人也都說呂岱的話是過分了。實際上,針對當時吳國內部各種矛盾交織複雜的情況,呂岱提醒諸葛恪辦事要十分謹慎,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
孫權除了讓諸葛恪為首輔,總統軍國重事外,還囑託了幾位協助輔政的大臣,即中書令孫弘、太常滕胤、侍中孫峻、將軍呂據。吳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孫權死,享年七十一歲。孫亮即位,改元建興。孫弘與諸葛恪平素就不和,懼為恪所治,當孫權尚未埋葬時,孫弘就打算先下手誅諸葛恪。孫峻告訴了恪,恪殺弘。恪既輔政,“罷視聽,息校官,原逋責,除關稅,事崇恩澤,眾莫不悅。恪每出入,百姓延頸,思見其狀”。說明諸葛恪當時威望頗高。但恪未能利用這樣有利的因素,整頓內部,以安基固本,他對吳國內部宗室強族山頭林立所給自己帶來的潛在危險,並未顧及,而一味想效法其叔諸葛亮決誌北伐的宏圖。他輔政不久就率眾到東興(今安徽巢縣東南四十裏),重新修築孫權時所作大隄,左右依山,夾築兩城,使將軍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東城,各留千人,自己引軍退還。
是年底,魏以吳軍入其境內,恥於受辱,命大將胡遵、諸葛誕率眾七萬攻東興。諸葛恪將兵四萬,晨夜赴援。魏軍造作浮橋,分兵進攻,兩城高峻,不能攻下。吳援軍趕到,諸葛恪使丁奉、呂據、留贊、唐谘為前部,俱從山西上。丁奉謂諸將:“今諸軍行緩,若敵據便地,則難以爭鋒”。於是他帶領麾下三千人搶先進軍。時刮北風,丁奉舉帆二日,即至東關,遂據徐塘。時天寒下雪,胡遵等方置酒高會。奉見其前部兵少,謂部屬曰:“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於是兵皆解鎧,放下戟矛,但持短兵,裸身攀堨。魏兵望見,覺得可笑,未加理睬。吳兵因得迅速進逼魏營,橫衝直撞,登時破魏前屯。呂據等繼至,魏軍驚惶萬狀,爭渡浮橋逃走,橋被踩壞,兵士或落於水,更相蹈藉,死者數萬。魏將桓嘉及故吳叛將韓綜(韓當子)均被殺。吳軍獲車馬牛騾驢各以千數,資器山積,振旅而還。
諸葛恪本來就有傲氣,經過此次大捷,更滋長了輕敵之心。次年(253年)春,復欲出軍攻魏,“諸大臣以為數出疲勞,同辭諫恪,恪不聽”。終於違眾出師,大發州郡二十萬眾,百姓騷動,始失人心。恪進軍淮南,包圍新城,打算於魏救兵到來時,與之決戰。魏太尉司馬孚督諸軍二十萬前來,採取按兵固守的策略。新城雖城小兵寡,但極堅固,吳兵圍攻連月不下。時值盛暑,士兵疲睏,加之飲水瀉肚、流腫,病者大半,死傷塗地。諸營吏報告病情,恪以為詐,欲殺之,於是無人敢言。魏人伺知吳兵已疲,乃進救兵。恪始下令班師,士卒傷病,跌倒路途,或頓仆溝壑,或被略獲,死者悽慘,存者哀痛。而恪晏然自若,停住江洲一月,由此眾庶失望,怨聲大興。
蜀自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劉備攻克成都,至景耀六年(263年)冬,劉禪向鄧艾投降,共歷年四十九。
三、司馬氏代魏成晉
前麵說過,司馬懿殺曹爽之後,魏國大權已歸司馬氏掌握。接著,司馬氏父子又鎮壓了反對派的各種反抗活動,威權更盛。特別是司馬昭掌權時,百官任用,皆由其自定。魏帝曹髦不勝其忿,對幾位大臣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不久,魏帝親率宮中衛士、僮僕數百人討司馬昭,但事前消息走露,結果被司馬昭殺害,時在景元元年(260年)。司馬昭另立曹操之孫、燕王曹宇之子曹奐為帝。滅蜀後一年,即鹹熙元年(264年),司馬昭進封晉王,並加九錫。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建天子旌旗,其世子改稱太子。是年八月司馬昭病死,長子(太子)司馬炎繼立為晉王。同年十二月,司馬炎廢魏帝自立,國號晉,年號泰始。是為晉武帝。
魏自建安十八年(213年)建國,至鹹熙二年(265年)名實俱亡,歷時五十二年。若自曹丕代漢元年算起,則歷時四十五年(220至265年)。
一、諸葛恪輔政及孫峻、孫綝相繼專權
吳太元元年(251年),孫權得了風疾,太子孫亮年始九歲,需要物色一個精幹而可靠的輔政大臣。當時以大將軍諸葛恪的聲望最高,官為侍中的宗室孫峻向孫權推薦恪,權“嫌恪剛愎自用”,但又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於是召恪從武昌回朝。恪動身前,和他共同鎮守武昌的上大將軍呂岱告誡說:“世方多難,子每事必十思”。恪答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呂岱見恪這樣拒諫,就再不開口。別人也都說呂岱的話是過分了。實際上,針對當時吳國內部各種矛盾交織複雜的情況,呂岱提醒諸葛恪辦事要十分謹慎,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
孫權除了讓諸葛恪為首輔,總統軍國重事外,還囑託了幾位協助輔政的大臣,即中書令孫弘、太常滕胤、侍中孫峻、將軍呂據。吳太元二年(252年)四月,孫權死,享年七十一歲。孫亮即位,改元建興。孫弘與諸葛恪平素就不和,懼為恪所治,當孫權尚未埋葬時,孫弘就打算先下手誅諸葛恪。孫峻告訴了恪,恪殺弘。恪既輔政,“罷視聽,息校官,原逋責,除關稅,事崇恩澤,眾莫不悅。恪每出入,百姓延頸,思見其狀”。說明諸葛恪當時威望頗高。但恪未能利用這樣有利的因素,整頓內部,以安基固本,他對吳國內部宗室強族山頭林立所給自己帶來的潛在危險,並未顧及,而一味想效法其叔諸葛亮決誌北伐的宏圖。他輔政不久就率眾到東興(今安徽巢縣東南四十裏),重新修築孫權時所作大隄,左右依山,夾築兩城,使將軍全端守西城,都尉留略守東城,各留千人,自己引軍退還。
是年底,魏以吳軍入其境內,恥於受辱,命大將胡遵、諸葛誕率眾七萬攻東興。諸葛恪將兵四萬,晨夜赴援。魏軍造作浮橋,分兵進攻,兩城高峻,不能攻下。吳援軍趕到,諸葛恪使丁奉、呂據、留贊、唐谘為前部,俱從山西上。丁奉謂諸將:“今諸軍行緩,若敵據便地,則難以爭鋒”。於是他帶領麾下三千人搶先進軍。時刮北風,丁奉舉帆二日,即至東關,遂據徐塘。時天寒下雪,胡遵等方置酒高會。奉見其前部兵少,謂部屬曰:“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於是兵皆解鎧,放下戟矛,但持短兵,裸身攀堨。魏兵望見,覺得可笑,未加理睬。吳兵因得迅速進逼魏營,橫衝直撞,登時破魏前屯。呂據等繼至,魏軍驚惶萬狀,爭渡浮橋逃走,橋被踩壞,兵士或落於水,更相蹈藉,死者數萬。魏將桓嘉及故吳叛將韓綜(韓當子)均被殺。吳軍獲車馬牛騾驢各以千數,資器山積,振旅而還。
諸葛恪本來就有傲氣,經過此次大捷,更滋長了輕敵之心。次年(253年)春,復欲出軍攻魏,“諸大臣以為數出疲勞,同辭諫恪,恪不聽”。終於違眾出師,大發州郡二十萬眾,百姓騷動,始失人心。恪進軍淮南,包圍新城,打算於魏救兵到來時,與之決戰。魏太尉司馬孚督諸軍二十萬前來,採取按兵固守的策略。新城雖城小兵寡,但極堅固,吳兵圍攻連月不下。時值盛暑,士兵疲睏,加之飲水瀉肚、流腫,病者大半,死傷塗地。諸營吏報告病情,恪以為詐,欲殺之,於是無人敢言。魏人伺知吳兵已疲,乃進救兵。恪始下令班師,士卒傷病,跌倒路途,或頓仆溝壑,或被略獲,死者悽慘,存者哀痛。而恪晏然自若,停住江洲一月,由此眾庶失望,怨聲大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