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章武二年(222年)二月,劉備率諸將自長江南岸緣山截嶺,到達夷道縣的猇亭(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北岸)。吳將皆欲迎擊,陸遜曰:“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猝攻,攻之縱下,猶難盡克,若有不利,損我大勢,非小故也。今但且獎厲將士,廣施方略,以觀其變。若此間是平原曠野,當恐有顛沛交馳之憂,今緣山行軍,勢不得展,自當疲於木石之間,徐製其弊耳。”諸將不解遜意,以為畏敵,皆懷忿恨。
劉備不僅沿路聯結少數民族,並且還派侍中馬良順著從佷山通往武陵的路拿金錦賜給五谿諸蠻夷首領,授以官爵,令其反吳。
劉備以馮習為大督,張南為前部督,從巫峽至夷陵界,連營數十屯。自正月與吳軍相距,至六月,尚未進行決戰。這時,備先遣八千兵埋伏山穀中,然後派吳班率數千人在平地立營,向吳軍挑戰,吳將皆欲出擊,陸遜阻攔說:“此必有譎,且觀之”。備計不得逞,隻好召回伏兵。遜對諸將說:“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經過幾個月的觀察,陸遜給孫權上疏說:“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今日爭之,當令必諧。備幹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雖不材,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布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
這時,曹丕聽說劉備樹柵連營七百餘裏,對群臣說:“備不曉兵,豈有七百裏營可以拒敵者乎!”劉備這樣把兵力分散在大江之濱的崎嶇山嶺間,既不能集中力量打擊敵人,又難以互相救援,隻有等著挨打了。
閏六月,陸遜終於下令要向漢軍進行反擊了。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裏,相守經七八月,諸要害皆已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備是猾虜,更嚐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幹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遜先派出一部分兵力,攻備一個營,結果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於是令兵士各持一把茅草,分別從水陸向敵營進行火攻。傾刻間,火光四起,漢軍大壞。吳軍同時衝殺,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漢軍四十餘營。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諸軍四麵蹙之,漢軍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乘夜遁逃。驛人將敗兵所棄鎧甲燒之於道,始得稍阻追兵。備得逃還白帝城。漢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劉備還不服輸,嘆息說:“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可見他原來多麽輕視吳人了。
戰爭開始時,吳安東中郎將孫桓被備軍圍攻於夷道(今湖北宜都西北),桓向遜求救,遜不遣兵。諸將曰:“孫安東公族,見圍已困,奈何不救?”遜曰:“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不救安東,安東自解”。及遜破備,蜀軍奔潰。桓後對遜說:“前實怨不見救,今日始知調度自有方耳”。
當遜剛被任命為大都督時,諸將或孫策時舊將,或公室貴戚,各自矜恃,不相聽從。遜按劍曰:“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強對也。仆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各在其事,豈復得辭!軍令有常,不可犯矣。”及破備之後,計多出遜,諸將乃服。權聞之,問遜:“君何以初不啟諸將違節度者邪?”遜答:“受恩深重,任過其才。又此諸將,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國家所當與共克定大事者。臣雖駑懦,竊慕相如、寇恂相下之義,以濟國事”。權大笑,稱善。加拜遜輔國將軍,領荊州牧,改封江陵侯。
劉備敗退以後,在江北的黃權,因還道斷絕,率軍降魏。執法官要按軍法誅權妻子,備曰:“我負黃權,權不負我也”。對權妻子仍同往常一樣。權降魏後,受到曹丕善待,有人向曹丕和黃權報告蜀已誅權妻子。權對丕曰:“臣與劉、葛推誠相信,明臣本誌。疑惑未實,請須後問”。不久得到確實消息,果如權所科。
劉備回到永安後,由於疲睏、慚恚各種情緒的浸襲,身患重病,沒有再回成都,把丞相諸葛亮從成都召來,囑託後事。據《三國誌》卷35《諸葛亮傳》載: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囑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先主傳》裴注引《諸葛亮集》:
先主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以上記述即歷史上有名的劉備託孤。劉備對諸葛亮的寥寥數語,表達了他對亮的倚重和信任。一個飽經世態的國君,麵對著自己明智不足的嗣子,並不是教給他用各種權術,保住皇位,而隻囑咐他像兒子對父親那樣聽從老丞相的指引,以免不辨忠奸,危及大業。假若兒子不能繼承堂構,與其把國事弄壞、社稷喪掉,還不如把皇位讓給“功德蓋世”的老丞相好呢!這種語言應是出自劉備的內心深處,不僅表達了備的意向和情款,而且也是可以令人理解的最好的處置辦法。而諸葛亮在答話中所表現的忠貞無二、以死相報的口吻,同他以後不畏艱險、鞠躬盡瘁的伐魏事跡,前後掩映,令人感覺到他們君臣真是如同乳水交融、珠聯璧合。非此君不能得此臣,非此臣不能答此君。這樣的“君臣際會”,怎能不得到人們的同情與讚揚呢?無怪乎陳壽說這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資治通鑑》的注者胡三省也認為:“自古託孤之主,無如昭烈(劉備)之明白洞達者”。趙翼亦盛讚劉備託孤之語雲:“千載之下,猶見其肝膈本懷,豈非真性情之流露”。在這種罕見的君臣關係中,人們對諸葛亮的歌頌已達到極高的程度,可是對劉備的託孤,人們還缺乏足夠的重視與評價。甚至還有個別人認為劉備託孤之語隻是一種權術,這種看法未免流於狹隘和猜度了。
劉備不僅沿路聯結少數民族,並且還派侍中馬良順著從佷山通往武陵的路拿金錦賜給五谿諸蠻夷首領,授以官爵,令其反吳。
劉備以馮習為大督,張南為前部督,從巫峽至夷陵界,連營數十屯。自正月與吳軍相距,至六月,尚未進行決戰。這時,備先遣八千兵埋伏山穀中,然後派吳班率數千人在平地立營,向吳軍挑戰,吳將皆欲出擊,陸遜阻攔說:“此必有譎,且觀之”。備計不得逞,隻好召回伏兵。遜對諸將說:“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經過幾個月的觀察,陸遜給孫權上疏說:“夷陵要害,國之關限,雖為易得,亦復易失,失之非徒損一郡之地,荊州可憂。今日爭之,當令必諧。備幹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雖不材,憑奉威靈,以順討逆,破壞在近。尋備前後行軍,多敗少成,推此論之,不足為戚。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布置,必無他變。伏願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
這時,曹丕聽說劉備樹柵連營七百餘裏,對群臣說:“備不曉兵,豈有七百裏營可以拒敵者乎!”劉備這樣把兵力分散在大江之濱的崎嶇山嶺間,既不能集中力量打擊敵人,又難以互相救援,隻有等著挨打了。
閏六月,陸遜終於下令要向漢軍進行反擊了。諸將並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裏,相守經七八月,諸要害皆已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備是猾虜,更嚐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幹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掎角此寇,正在今日。”遜先派出一部分兵力,攻備一個營,結果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於是令兵士各持一把茅草,分別從水陸向敵營進行火攻。傾刻間,火光四起,漢軍大壞。吳軍同時衝殺,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漢軍四十餘營。備升馬鞍山,陳兵自繞。遜督諸軍四麵蹙之,漢軍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備乘夜遁逃。驛人將敗兵所棄鎧甲燒之於道,始得稍阻追兵。備得逃還白帝城。漢軍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略盡。屍骸塞江而下。劉備還不服輸,嘆息說:“吾乃為遜所折辱,豈非天邪!”可見他原來多麽輕視吳人了。
戰爭開始時,吳安東中郎將孫桓被備軍圍攻於夷道(今湖北宜都西北),桓向遜求救,遜不遣兵。諸將曰:“孫安東公族,見圍已困,奈何不救?”遜曰:“安東得士眾心,城牢糧足,無可憂也。待吾計展,不救安東,安東自解”。及遜破備,蜀軍奔潰。桓後對遜說:“前實怨不見救,今日始知調度自有方耳”。
當遜剛被任命為大都督時,諸將或孫策時舊將,或公室貴戚,各自矜恃,不相聽從。遜按劍曰:“劉備天下知名,曹操所憚,今在境界,此強對也。仆雖書生,受命主上,國家所以屈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稱,能忍辱負重故也。各在其事,豈復得辭!軍令有常,不可犯矣。”及破備之後,計多出遜,諸將乃服。權聞之,問遜:“君何以初不啟諸將違節度者邪?”遜答:“受恩深重,任過其才。又此諸將,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國家所當與共克定大事者。臣雖駑懦,竊慕相如、寇恂相下之義,以濟國事”。權大笑,稱善。加拜遜輔國將軍,領荊州牧,改封江陵侯。
劉備敗退以後,在江北的黃權,因還道斷絕,率軍降魏。執法官要按軍法誅權妻子,備曰:“我負黃權,權不負我也”。對權妻子仍同往常一樣。權降魏後,受到曹丕善待,有人向曹丕和黃權報告蜀已誅權妻子。權對丕曰:“臣與劉、葛推誠相信,明臣本誌。疑惑未實,請須後問”。不久得到確實消息,果如權所科。
劉備回到永安後,由於疲睏、慚恚各種情緒的浸襲,身患重病,沒有再回成都,把丞相諸葛亮從成都召來,囑託後事。據《三國誌》卷35《諸葛亮傳》載: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囑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先主傳》裴注引《諸葛亮集》:
先主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以上記述即歷史上有名的劉備託孤。劉備對諸葛亮的寥寥數語,表達了他對亮的倚重和信任。一個飽經世態的國君,麵對著自己明智不足的嗣子,並不是教給他用各種權術,保住皇位,而隻囑咐他像兒子對父親那樣聽從老丞相的指引,以免不辨忠奸,危及大業。假若兒子不能繼承堂構,與其把國事弄壞、社稷喪掉,還不如把皇位讓給“功德蓋世”的老丞相好呢!這種語言應是出自劉備的內心深處,不僅表達了備的意向和情款,而且也是可以令人理解的最好的處置辦法。而諸葛亮在答話中所表現的忠貞無二、以死相報的口吻,同他以後不畏艱險、鞠躬盡瘁的伐魏事跡,前後掩映,令人感覺到他們君臣真是如同乳水交融、珠聯璧合。非此君不能得此臣,非此臣不能答此君。這樣的“君臣際會”,怎能不得到人們的同情與讚揚呢?無怪乎陳壽說這是“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資治通鑑》的注者胡三省也認為:“自古託孤之主,無如昭烈(劉備)之明白洞達者”。趙翼亦盛讚劉備託孤之語雲:“千載之下,猶見其肝膈本懷,豈非真性情之流露”。在這種罕見的君臣關係中,人們對諸葛亮的歌頌已達到極高的程度,可是對劉備的託孤,人們還缺乏足夠的重視與評價。甚至還有個別人認為劉備託孤之語隻是一種權術,這種看法未免流於狹隘和猜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