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可知,荀彧在戰略決策方麵屢次糾正操的疑誤想法,因而對操的成敗存亡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其他謀臣如荀攸、郭嘉等亦有同樣功勳,為操所稱譽。足證操對戰略部署極為重視,事先都與群僚仔細商討。他能採納別人的正確策略,說明他的判斷力是很強的。
當操與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時,紹問操:“若事不輯,則方麵何所可據?”操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禦之,無所不可”。操又對別人說:“湯、武之王,豈同土哉?若以險固為資,則不能應機而變化也”。操之所以能克敵致勝,主要原因之一是如同他自己所說的“任天下之智力”,即充分發揮臣下的智慧和將士的戰鬥積極性。所謂使“賢人不愛其謀,群士不遺其力”。
無論曹操在戰略、戰術上做得怎樣出色,如果其軍隊沒有較強的戰鬥力還是不行的。呂布的軍隊號稱勇悍;袁紹的軍隊人數最多,經過多次較量之後,都為操所敗,說明操軍的戰鬥力是很強的。操軍戰鬥力之所以強,乃由於操一貫採取精兵、簡政、重視糧食生產及運輸等措施。操曾說:“孤所以能常以少兵勝敵者,常念增戰士,忽餘事,是以往者有鼓吹而使步行,為戰士愛馬也;不樂多署吏,為戰士愛糧也”。操自言當官渡會戰時,袁紹有鎧甲一萬領,他隻有二十領;袁紹有馬鎧三百具,他連十具都不到。操軍人數雖少,裝備雖差,但操治軍帶兵,比較重視紀律,賞罰比較嚴明,結果打敗了袁軍。一次在行軍途中,操傳令不得讓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於是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了麥子。可是操自己所騎的馬卻因吃驚而踏了麥田。於是操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髮,做為處罰,這雖隻是做做樣子,但也可說明操在軍中持法是比較認真的。操起兵初期,打過不少敗仗,但軍隊始終沒有潰散,就是因操治軍嚴整,而且在政治、經濟各方麵也能較好地配合和支持軍事。所以終能轉危為安、變弱為強。其他軍閥如袁紹則“禦軍寬緩,法令不立”;呂布則“勇而無計”、“輕狡反覆”;劉表則“不習軍事”、隻“保境自守”;袁術則“奢淫放肆”、“無纖介之善”。所以操終能將他們各個擊破。
由此,我們說曹操可以稱得上古代卓越的軍事家。
(3)曹操的為人和作風。
操在中國歷史上是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們對他的看法紛紜錯雜,毀譽不一。毀者把他說成白臉的奸臣、專門玩弄權術、“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的極端利己者;譽者則目之為命世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關史書記載,既善惡錯出,真假難辨。我們如果片麵地依據某些記述,斷章取義,縱然再多發表評論文章,亦無濟於事。評論歷史人物,應當從有關的可靠記述中歸納出居於主流的東西(如德、才、功、過、善、惡、作用、影響等),從而得出確切的結論。不僅要把這一人物與他同時的人相比較,也要放在歷史的長河中與同一類型的人相比較,這樣便不難估計其在各方麵的價值,以確定其歷史作用。比如曹操的忠與奸的問題,我們在前麵已經做過分析,曹魏政權是曹操在農民起義的影響下,自己苦心經營出來的。當時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漢朝還有什麽可供曹操篡奪呢?曹操確實是玩弄了一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但這樣做,還是為漢朝延長了二十餘年的名義上的國祚。假若操是奸臣的話,那末,二袁、劉表、劉備、孫權……誰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個能維護漢政權的忠臣來,還能說操是奸臣嗎?
至於曹操對人是否奸詐?專門傾人利己呢?傳說中曹操所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是否真實呢?據《三國誌》卷1《武帝紀》注引《魏書》: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裏,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武帝紀》注又引《世語》: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武帝紀》注又引孫盛《雜記》: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根據《魏書》的說法,操殺人繫於被劫之後,這種殺人,不能說是負人,而隻是懲罰歹徒的行為。《雜記》所說操夜殺人,乃是怕別人殺害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這還可以說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行為。但操過後,還是很快就感到悽愴傷懷,說明這次殺人是屬於誤會,並非操本性即安於做負人之事。而且,“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之語,隻見於此書,其他二書均未道及。可知這話是不可靠的。從當時實際情況論,操恐懼出奔,方逃命之不暇,安能輕易做殺人惹禍之事。他當時如畏人圖己,就應趁人無備時逃走,何必殺人以增罪累而稽行期?以上三書所記大相逕庭,陳壽既不採用,裴注雖引出,但未置評,僅備遺聞。所以我們不宜視之為真實材料,與其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遠不如從操許多比較確鑿的行事中尋找答案。比如:陳宮,原來是擁戴操為兗州牧的有功大員,操“待之如赤子”。但後來陳宮趁操東征徐州牧陶謙之際,叛操而迎呂布為兗州牧,使操幾遭滅頂之災。後來陳宮與呂布一起被操禽獲,“宮請就刑,操為之泣涕”,頗有故人依戀之情。宮死後,“操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撫視其家,皆厚於初”。又如建安十九年(214年),蒯越病死前,托操照料其家,操報書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舉,行之多矣,魂而有靈,亦將聞孤此言也”。可見操對死者的囑託,並無背負之事。王粲的兒子因參與魏諷謀反,為曹丕所誅,操聞嘆息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操以金璧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之事更為人所熟知。操還自言:“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可知他是怕負人的,似不可能說出“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呂思勉謂:“操之待人,大致尚偏於厚”。這種講法,是符合事實的。那些述說操詐騙傾人的傳聞、軼事,多非歷史的真實。但這種講法從何而來呢?首先,操用兵善“因事設奇,譎敵製勝”,呂布與操作戰時,曾告誡部屬:“曹操多譎”。因此,有人就把操用兵時的“多譎”,擴大到其為人和作風上;其次,陳壽說操“少機警,有權術”。“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他在政治上搞的權術,趙翼言操用人係以權術相馭。操在用人上,確實有用權術的地方,但說他用人全靠權術,就以偏概全了。封建政治首腦有幾個不用權術的?有幾個沒有濫殺過人?袁紹早就讓操殺楊彪、孔融、梁紹。就以孔融為例,他何嚐不隨意殺人!當他任北海相時,僅因“租賦少稽”,就一朝殺五部督郵。孔融既不能自力保境,又不肯同鄰近州郡合作,因此,左承祖勸他“自托強國”,僅因這個建議,就被孔融殺害。至於歷代開國帝王,因剷除異己,而濫殺錯殺的更史不絕書,如果隻責操譎詐負人,是不公允的。
當操與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時,紹問操:“若事不輯,則方麵何所可據?”操曰:“足下意以為何如?”紹曰:“吾南據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眾,南向以爭天下,庶可以濟乎?”操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禦之,無所不可”。操又對別人說:“湯、武之王,豈同土哉?若以險固為資,則不能應機而變化也”。操之所以能克敵致勝,主要原因之一是如同他自己所說的“任天下之智力”,即充分發揮臣下的智慧和將士的戰鬥積極性。所謂使“賢人不愛其謀,群士不遺其力”。
無論曹操在戰略、戰術上做得怎樣出色,如果其軍隊沒有較強的戰鬥力還是不行的。呂布的軍隊號稱勇悍;袁紹的軍隊人數最多,經過多次較量之後,都為操所敗,說明操軍的戰鬥力是很強的。操軍戰鬥力之所以強,乃由於操一貫採取精兵、簡政、重視糧食生產及運輸等措施。操曾說:“孤所以能常以少兵勝敵者,常念增戰士,忽餘事,是以往者有鼓吹而使步行,為戰士愛馬也;不樂多署吏,為戰士愛糧也”。操自言當官渡會戰時,袁紹有鎧甲一萬領,他隻有二十領;袁紹有馬鎧三百具,他連十具都不到。操軍人數雖少,裝備雖差,但操治軍帶兵,比較重視紀律,賞罰比較嚴明,結果打敗了袁軍。一次在行軍途中,操傳令不得讓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於是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了麥子。可是操自己所騎的馬卻因吃驚而踏了麥田。於是操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髮,做為處罰,這雖隻是做做樣子,但也可說明操在軍中持法是比較認真的。操起兵初期,打過不少敗仗,但軍隊始終沒有潰散,就是因操治軍嚴整,而且在政治、經濟各方麵也能較好地配合和支持軍事。所以終能轉危為安、變弱為強。其他軍閥如袁紹則“禦軍寬緩,法令不立”;呂布則“勇而無計”、“輕狡反覆”;劉表則“不習軍事”、隻“保境自守”;袁術則“奢淫放肆”、“無纖介之善”。所以操終能將他們各個擊破。
由此,我們說曹操可以稱得上古代卓越的軍事家。
(3)曹操的為人和作風。
操在中國歷史上是為人熟知的人物之一,人們對他的看法紛紜錯雜,毀譽不一。毀者把他說成白臉的奸臣、專門玩弄權術、“寧我負人,勿人負我”的極端利己者;譽者則目之為命世英雄、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關史書記載,既善惡錯出,真假難辨。我們如果片麵地依據某些記述,斷章取義,縱然再多發表評論文章,亦無濟於事。評論歷史人物,應當從有關的可靠記述中歸納出居於主流的東西(如德、才、功、過、善、惡、作用、影響等),從而得出確切的結論。不僅要把這一人物與他同時的人相比較,也要放在歷史的長河中與同一類型的人相比較,這樣便不難估計其在各方麵的價值,以確定其歷史作用。比如曹操的忠與奸的問題,我們在前麵已經做過分析,曹魏政權是曹操在農民起義的影響下,自己苦心經營出來的。當時尺土一民,皆非漢有,漢朝還有什麽可供曹操篡奪呢?曹操確實是玩弄了一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把戲,但這樣做,還是為漢朝延長了二十餘年的名義上的國祚。假若操是奸臣的話,那末,二袁、劉表、劉備、孫權……誰是忠臣呢?如果找不出一個能維護漢政權的忠臣來,還能說操是奸臣嗎?
至於曹操對人是否奸詐?專門傾人利己呢?傳說中曹操所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是否真實呢?據《三國誌》卷1《武帝紀》注引《魏書》:
太祖以卓終必覆敗,遂不就拜,逃歸鄉裏,從數騎過故人成皋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劫太祖,取馬及物,太祖手刃擊殺數人。
《武帝紀》注又引《世語》:
太祖過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備賓主禮。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圖己,手劍夜殺八人而去。
《武帝紀》注又引孫盛《雜記》:
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遂行。
根據《魏書》的說法,操殺人繫於被劫之後,這種殺人,不能說是負人,而隻是懲罰歹徒的行為。《雜記》所說操夜殺人,乃是怕別人殺害自己,所以先下手為強,這還可以說是“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行為。但操過後,還是很快就感到悽愴傷懷,說明這次殺人是屬於誤會,並非操本性即安於做負人之事。而且,“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之語,隻見於此書,其他二書均未道及。可知這話是不可靠的。從當時實際情況論,操恐懼出奔,方逃命之不暇,安能輕易做殺人惹禍之事。他當時如畏人圖己,就應趁人無備時逃走,何必殺人以增罪累而稽行期?以上三書所記大相逕庭,陳壽既不採用,裴注雖引出,但未置評,僅備遺聞。所以我們不宜視之為真實材料,與其在這個問題上多做糾纏,遠不如從操許多比較確鑿的行事中尋找答案。比如:陳宮,原來是擁戴操為兗州牧的有功大員,操“待之如赤子”。但後來陳宮趁操東征徐州牧陶謙之際,叛操而迎呂布為兗州牧,使操幾遭滅頂之災。後來陳宮與呂布一起被操禽獲,“宮請就刑,操為之泣涕”,頗有故人依戀之情。宮死後,“操召養其母終其身,嫁其女,撫視其家,皆厚於初”。又如建安十九年(214年),蒯越病死前,托操照料其家,操報書曰:“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孤少所舉,行之多矣,魂而有靈,亦將聞孤此言也”。可見操對死者的囑託,並無背負之事。王粲的兒子因參與魏諷謀反,為曹丕所誅,操聞嘆息曰:“孤若在,不使仲宣無後。”操以金璧從南匈奴贖回蔡文姬之事更為人所熟知。操還自言:“前後行意,於心未曾有所負”,可知他是怕負人的,似不可能說出“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話。呂思勉謂:“操之待人,大致尚偏於厚”。這種講法,是符合事實的。那些述說操詐騙傾人的傳聞、軼事,多非歷史的真實。但這種講法從何而來呢?首先,操用兵善“因事設奇,譎敵製勝”,呂布與操作戰時,曾告誡部屬:“曹操多譎”。因此,有人就把操用兵時的“多譎”,擴大到其為人和作風上;其次,陳壽說操“少機警,有權術”。“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是他在政治上搞的權術,趙翼言操用人係以權術相馭。操在用人上,確實有用權術的地方,但說他用人全靠權術,就以偏概全了。封建政治首腦有幾個不用權術的?有幾個沒有濫殺過人?袁紹早就讓操殺楊彪、孔融、梁紹。就以孔融為例,他何嚐不隨意殺人!當他任北海相時,僅因“租賦少稽”,就一朝殺五部督郵。孔融既不能自力保境,又不肯同鄰近州郡合作,因此,左承祖勸他“自托強國”,僅因這個建議,就被孔融殺害。至於歷代開國帝王,因剷除異己,而濫殺錯殺的更史不絕書,如果隻責操譎詐負人,是不公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