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動回山海,呼吸變霜露,阿旨曲求,則光寵三族,直情忤意,則參夷五宗,漢之綱紀大亂矣。……子弟支附,過半於州郡……皆剝割萌黎,競恣奢欲,構害明賢,專樹黨類……同敝相濟,故其徒有繁,敗國蠹政之事,不可單書。所以海內嗟毒,誌士窮棲。


    由上可知東漢後期宦官之害政禍民已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


    二、士人階層的壯大及共與宦官的鬥爭


    東漢後期宦官的害政禍民,不僅激化了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並且也嚴重堵塞了士人階層的仕進之路,因而引起了他們的抗爭。


    中國歷史發展到春秋戰國時代,“士”這一階層已經壯大起來,他們憑藉其文化知識積極參預政治,到處遊說。各國諸侯對之多加賓禮,或予以重用。有些士人出將入相,縱橫捭合,諸子百家,變法爭鳴。所謂“得士者強,失士者亡”,充分說明了士人在政治舞台上舉足輕重的地位。多數士人為了找到一個可以建功立業的機會,經常“朝秦暮楚”,隻顧個人功名利祿,談不上忠於那個政權。秦統一以後,早已成為顯學的儒家雖然具有廣泛的社會力量,但秦王朝所重用的隻是獄吏,對儒家不但不重用,而且還用“焚書坑儒”的辦法加以打擊。秦王朝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統一思想,加強君主專製。但實際上卻削弱了支持自己的社會基礎,擴大了對立麵。所以當陳勝領導農民進行反秦鬥爭時,有的儒生也跟著造反。西漢政權建立以後,吸收了秦王朝這個教訓,對儒生有一定程度的重視。到漢武帝時,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正式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地位。但西漢時期,隻是加強了儒生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並沒有成功地給他們灌輸忠於劉氏的思想。到王莽把持政權時,給王莽歌功頌德,甚至勸王莽做皇帝的儒生也不少,致使王莽輕而易舉地篡奪了政權。劉秀及明、章二帝吸取了這個經驗教訓,特別注意表彰士節,對不肯在王莽駕下做官和隱居山野的士人加以表揚和優待,或者給以高官厚祿。這樣做,是為了讓士人知道要想做官和求得名譽,不一定專門去投靠權貴,隻要一個人的行為清白,照樣可以出人頭地。所謂“逃名而名我隨,避名而名我追”,就是指此而言。這對已往士風的矯正,無疑起很大的作用。


    東漢統治者除了積極表彰士節以外,還大力提倡學習儒家經典,給士人開闢廣闊的利祿之途,從而擴大忠於王朝的依靠力量。劉秀時已經恢復太學。明帝崇尚儒學,命令皇太子及王侯大臣子弟都讀經書,連衛士都要讀《孝經》。其他如掌朝政多年的和帝鄧後、順帝梁後,也有類似的勸學措施。在統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太學迅速擴充,太學生多至三萬餘人,那時攻讀儒家經典更成為士人做官發跡的敲門磚。讀儒家的書,自然要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到東漢後期,忠、孝、節、義等封建道德更進一步浸透於士人的頭腦。


    東漢時期,由於太學弟子員日益增多,公私講學之風大開,以及進入太學、郡國學能夠得到免除徭役等特權,因而使屬於中小地主階層的士人隊伍日益擴大,他們的經濟力量和社會政治地位也與日俱增。例如陳寔和郭泰原來都出身寒素,後來都享有很高的名望,當郭泰從京師洛陽返回故裏時,“衣冠諸儒送至河上,車數千兩。”陳寔老死於家,“海內赴者三萬餘人,製衰麻者以百數。”說明到東漢後期,士人階層已不隻是達官貴人的攀附者,而儼然成為一支具有廣泛社會基礎的政治力量了。


    如上所述,士人力量壯大之時,恰好也是宦官權勢猖獗之日。順帝初年,李固已反映“中常侍在日月之側,聲勢振天下,子弟祿位,曾無限極……諂偽之徒,望風進舉”。桓帝時,宦官勢盛,“州郡牧守承順風旨,辟召選舉,釋賢舉愚。”這樣,士人的仕進便受到阻塞。再者,由於宦官專權等因素所引起的政治腐化,使農民起義事件層出不窮。因此,士人為了挽救垂危的東漢政權和保護自身的利益,便不能不與宦官進行鬥爭。


    在士人和宦官兩個敵對力量中,前一集團除了一般地主階級出身的士人和太學生以外,還包括許多中央和地方大小官吏。因為這些官吏原來也是士人,彼此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東漢所崇尚的名節中,其中最重要的是忠和義。那時的忠義行為已不隻是忠於皇帝,因為在階級社會裏,士人求得仕進,殊非容易,所以士人對選用自己的官吏,常懷知遇之感,因而有報恩和盡忠的道德上的義務。例如名士荀爽被司空袁逢舉為有道,他雖然並未應召,但袁逢死後,荀爽仍為他服喪三年。而州郡長官察舉孝廉,也多取年少能夠報恩的人。至於僚屬與長官的關係,自然更是如此。這樣,便增添了士人與官僚在政治上結合的因素。太學生與朝中大官往來,既然是為了求仕,而大官亦願諸生為他效力,樂於和太學生交結,如外戚竇武把兩宮賞賜全部分賜給太學生。當時太學生標榜的士人領袖,最高的是“三君”,即以大官僚竇武、陳蕃、劉淑當之。說明有些官僚已經和士人結合起來了。在東漢尚名節和激濁揚清的風氣影響下,太學生、名士和有聲望的官吏的言論,常常能夠影響和指導各地士人的行動,使他們嚮往並參加這一結合,形成了廣闊的士大夫集團,而與宦官相敵對,於是招致了所謂“黨錮之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馬植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馬植傑並收藏三國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