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孬種!我踢了他一腳。直到今天,我才知道他不是攻占寶岩村的那個安德森。……這次出敵意料的突襲,可以說完全成功,我們打死了30多名敵人,抓了7個傷俘。其餘敵人都四散潰逃。後來大都落在各地遊擊隊之手,我們僅僅傷四亡二。……這次戰鬥使我晉升為上尉,接替阮文林,擔任了防衛寶岩村到勺子湖的遊擊連連長。……”
“可是,你現在是少校營長了!”
“那是攻打溪山之後的事了。……”
“你對目前的抗美鬥爭有什麽預想呢?”
“我當然非常樂觀。……我還想,等到勝利之後,我也像阿爸那樣,到中國的軍事學院去留學。……我希望未來的越南是一個軍事強國!”
(三)奠邊府之行
在去奠邊府的前一天,喬文亞忽然病了,腹疼甚劇,住進了醫療隊。張科長本來也想去奠邊府,此次正好陪同我們前往。因為黎東輝親自去,也就匆須再要翻譯。
因為停炸,我們白天行車,從容而又安全,但因彈坑累累,異常顛簸,張科長不斷囑咐司機控製車速。我們沿13號公路行駛,中午到達芽富用餐。下午過黑水河到達安州,轉上6號公路,沿拾宋早再山南麓西行,在山路的轉變處,突然出現兩個越方辦肖兵,招呼我們停車,而後用越語和黎東輝說了許多話,並向我們點頭致意,眼神裏卻帶一種異樣的神情,似乎預告前麵有什麽危險,然後揮手放行。
黎東輝告訴我們,前麵有蘇聯的飛彈陣地,蘇軍經常有車輛來往,如兩車相遇,應互相讓路,免生事端。
我在支隊時就聽到過中、蘇兩車相遇,各不相讓,互相對罵,劍拔弩張的局麵,那時,國內“打倒帝修反”的口號已經在援越部隊裏廣為傳播,兩車相遇給蘇修讓路成了政治問題和立場問題。此後,凡中蘇雙方車輛穿過對方防區和駐地時,必有越方同誌陪同出麵斡旋,或是幹脆像拉架似的擋在中間,不讓雙方見麵,但雙方仍然怒目相視,恨恨不已。
我不斷地向車外隙望,總想看看蘇修的薩姆—2型飛彈在發射架上是什麽樣子,但這時忽而微雨濛濛,鉛灰色的雲霧籠罩住迤邐的山峰。山間空氣特別清新,給我一種快感。
黃昏時分,我們到達山蘿,但山蘿城已經不復存在,政府機關早已在山林竹屋或是岩洞中辦公。我們沒有去麻煩他們,便在我們的施工部隊住宿。當連隊指導員得知我是剛從祖國來的,要我向連隊介紹一下國內的文革情況,以慰他們對祖國和故鄉的渴念。
我隻能說了些形勢大好不是小好之類。第二天中午在巡教用餐,稍事休息後繼續前行。在離奠邊府尚有15公裏的地方,黎東輝要車停下來,指著路側的一片叢林說,當年攻打奠邊府的人民軍總指揮部就設在裏邊,又問我要不要進去看看。
“有多遠?”
“大約進去一公裏,”黎東輝說,“不一定能認得出來。上次中國作家訪問團來時,陪同的同誌進去找過,還能看到當年挖的壕溝。……”
如果處在平時,即使草叢中有毒蛇和旱螞蟥,我也還是想進去看看。也許能找到當年失落在草叢裏的菸灰缸、鉛筆頭、酒瓶子、罐頭盒之類的紀念物。如果讓一個患風濕病的人陪我進去,那就太過分了。當我表示不想進去時,我看到張科長輕鬆地舒了口氣。
下午5時,我們到達高炮團晚餐,由於停炸,部隊雖然堅守戰鬥崗位,幹部們卻輕鬆得多。奠邊縣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原是黎東輝打奠邊府時屬下的一個排長,聞知老團長來了,一定接我們到縣政府去住,他們的居住條件還沒高炮團好,所以還是黎東輝自己去了,第二天中午,對我們作了一次宴請,為我們參觀提供了極大方便。
在按照地圖研究了參觀各要點的順序後,我們首先回顧了奠邊府的歷史:
奠邊府,在越南來說,它是一個邊遠的山穀中的小鎮。在1953年11月之前,不要說世界,就是越南人,也很少知道它的名字,它就像比利時的滑鐵盧一樣,這個布魯塞爾以南20公裏的小村,尤其是決定拿破崙和惠靈頓命運的那塊隻有當地農民和牧童才知道的高地,因為有了一場戰爭,才舉世聞名而且永留史冊。奠邊府也是如此。法國人也是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它。
法國統治越南,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自從1882年3月,法軍由越南的南圻、中圻進而向北圻進攻,很快占領了河內時,黎東輝的祖父就跟隨劉永福的黑旗軍與法軍激戰於河內城西紙橋。19世紀末,法國相繼把越南、柬埔寨、寮國並為“印度支那聯邦”。
1940年9月,日軍占領越南,法國總督德古海軍中將投降,但日軍出於戰略考慮,不想分兵,在日軍可在印度支那駐軍的條件下,允許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繼續下去。所以日軍一投降,法國人重新占領越南就很順利。在法軍的進攻下,胡誌明的越盟就被迫退進了宣光省新潮遊擊區的叢林之中。
當我們站在奠邊府的a1高地上,俯瞰當年法軍芒清機場和法軍指揮部的地堡時,就感到了歷史的奇妙相似、或是近似的重複。那時,法軍司令官納瓦爾將軍和後來的美軍司令官威斯特莫蘭將軍的感覺和遭遇幾乎相同。那累累彈坑、淒淒荒草。彎彎塹壕、坍塌的堡壘;很容易把我們引向歷史的深處。當美國被迫停炸尋求退路的時刻,來巡視奠邊府法軍的敗跡,就覺得相映成趣,特別耐人尋味。
“可是,你現在是少校營長了!”
“那是攻打溪山之後的事了。……”
“你對目前的抗美鬥爭有什麽預想呢?”
“我當然非常樂觀。……我還想,等到勝利之後,我也像阿爸那樣,到中國的軍事學院去留學。……我希望未來的越南是一個軍事強國!”
(三)奠邊府之行
在去奠邊府的前一天,喬文亞忽然病了,腹疼甚劇,住進了醫療隊。張科長本來也想去奠邊府,此次正好陪同我們前往。因為黎東輝親自去,也就匆須再要翻譯。
因為停炸,我們白天行車,從容而又安全,但因彈坑累累,異常顛簸,張科長不斷囑咐司機控製車速。我們沿13號公路行駛,中午到達芽富用餐。下午過黑水河到達安州,轉上6號公路,沿拾宋早再山南麓西行,在山路的轉變處,突然出現兩個越方辦肖兵,招呼我們停車,而後用越語和黎東輝說了許多話,並向我們點頭致意,眼神裏卻帶一種異樣的神情,似乎預告前麵有什麽危險,然後揮手放行。
黎東輝告訴我們,前麵有蘇聯的飛彈陣地,蘇軍經常有車輛來往,如兩車相遇,應互相讓路,免生事端。
我在支隊時就聽到過中、蘇兩車相遇,各不相讓,互相對罵,劍拔弩張的局麵,那時,國內“打倒帝修反”的口號已經在援越部隊裏廣為傳播,兩車相遇給蘇修讓路成了政治問題和立場問題。此後,凡中蘇雙方車輛穿過對方防區和駐地時,必有越方同誌陪同出麵斡旋,或是幹脆像拉架似的擋在中間,不讓雙方見麵,但雙方仍然怒目相視,恨恨不已。
我不斷地向車外隙望,總想看看蘇修的薩姆—2型飛彈在發射架上是什麽樣子,但這時忽而微雨濛濛,鉛灰色的雲霧籠罩住迤邐的山峰。山間空氣特別清新,給我一種快感。
黃昏時分,我們到達山蘿,但山蘿城已經不復存在,政府機關早已在山林竹屋或是岩洞中辦公。我們沒有去麻煩他們,便在我們的施工部隊住宿。當連隊指導員得知我是剛從祖國來的,要我向連隊介紹一下國內的文革情況,以慰他們對祖國和故鄉的渴念。
我隻能說了些形勢大好不是小好之類。第二天中午在巡教用餐,稍事休息後繼續前行。在離奠邊府尚有15公裏的地方,黎東輝要車停下來,指著路側的一片叢林說,當年攻打奠邊府的人民軍總指揮部就設在裏邊,又問我要不要進去看看。
“有多遠?”
“大約進去一公裏,”黎東輝說,“不一定能認得出來。上次中國作家訪問團來時,陪同的同誌進去找過,還能看到當年挖的壕溝。……”
如果處在平時,即使草叢中有毒蛇和旱螞蟥,我也還是想進去看看。也許能找到當年失落在草叢裏的菸灰缸、鉛筆頭、酒瓶子、罐頭盒之類的紀念物。如果讓一個患風濕病的人陪我進去,那就太過分了。當我表示不想進去時,我看到張科長輕鬆地舒了口氣。
下午5時,我們到達高炮團晚餐,由於停炸,部隊雖然堅守戰鬥崗位,幹部們卻輕鬆得多。奠邊縣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原是黎東輝打奠邊府時屬下的一個排長,聞知老團長來了,一定接我們到縣政府去住,他們的居住條件還沒高炮團好,所以還是黎東輝自己去了,第二天中午,對我們作了一次宴請,為我們參觀提供了極大方便。
在按照地圖研究了參觀各要點的順序後,我們首先回顧了奠邊府的歷史:
奠邊府,在越南來說,它是一個邊遠的山穀中的小鎮。在1953年11月之前,不要說世界,就是越南人,也很少知道它的名字,它就像比利時的滑鐵盧一樣,這個布魯塞爾以南20公裏的小村,尤其是決定拿破崙和惠靈頓命運的那塊隻有當地農民和牧童才知道的高地,因為有了一場戰爭,才舉世聞名而且永留史冊。奠邊府也是如此。法國人也是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發現了它。
法國統治越南,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自從1882年3月,法軍由越南的南圻、中圻進而向北圻進攻,很快占領了河內時,黎東輝的祖父就跟隨劉永福的黑旗軍與法軍激戰於河內城西紙橋。19世紀末,法國相繼把越南、柬埔寨、寮國並為“印度支那聯邦”。
1940年9月,日軍占領越南,法國總督德古海軍中將投降,但日軍出於戰略考慮,不想分兵,在日軍可在印度支那駐軍的條件下,允許法國在越南的殖民統治繼續下去。所以日軍一投降,法國人重新占領越南就很順利。在法軍的進攻下,胡誌明的越盟就被迫退進了宣光省新潮遊擊區的叢林之中。
當我們站在奠邊府的a1高地上,俯瞰當年法軍芒清機場和法軍指揮部的地堡時,就感到了歷史的奇妙相似、或是近似的重複。那時,法軍司令官納瓦爾將軍和後來的美軍司令官威斯特莫蘭將軍的感覺和遭遇幾乎相同。那累累彈坑、淒淒荒草。彎彎塹壕、坍塌的堡壘;很容易把我們引向歷史的深處。當美國被迫停炸尋求退路的時刻,來巡視奠邊府法軍的敗跡,就覺得相映成趣,特別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