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達給英美轟炸機部隊司令官的訓令的開頭說:“你的緊急任務是破壞和打亂德國的軍事、工業和經濟體係,同時打擊德國國民的士氣,削弱其武裝抵抗的能力。”
訓令沒有停留在一般原則的論述上,還具體地確定了在天氣和戰術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攻擊目標的順序:
1.潛艇製造工廠;
2.飛機製造工廠;
3.運輸部門;
4.煉油廠和石油化工廠;
5.其他軍需工廠。
顯然,美方的意見占了上風,他們主張對軍事工業目標進行晝間精確轟炸。但英方在這裏也不想抹殺夜間轟炸能破壞整座城市的戰績。據邱吉爾本人說,他在會議期間曾同駐在英國的美國第八航空隊司令埃克將軍進行過磋商,勸他改弦易轍實施夜間轟炸。但由於埃克始終不肯改變態度,最後隻好讓步。
邱吉爾說:“我決心徹底改變戰術,收回反對用空中堡壘式轟炸機進行晝間轟炸的意見,讓埃克打頭陣……”
美軍執行了這個訓令,而英軍卻拒不執行。事情從來如此,最高一級搞的訓令到下麵具體執行時總是留有餘地。也就是說各有各的解釋。因此,英國轟炸機司令部司令哈裏斯中將決心繼續沿用以前的戰術。
既然訓令上明文規定在天氣和戰術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攻擊重要的軍事工業目標,那麽,隻要藉口英國的戰術條件現在不允許那麽做就行了。美國可以按自己的意願白天和德國防空戰鬥機交鋒,既然你美國不聽忠告,到最後被打得焦頭爛額可不能怨天尤人。英國空軍一如既往,還是在夜間轟炸德國城市。訓令上不是明明白白地寫著要打擊德國國民的士氣嗎?
對大規模轟炸德國一事,哈裏斯中將是這樣解釋的:“卡薩布蘭卡會議的結果完全排除了人道方麵的障礙。我現在可以放手進行轟炸。”
第一個打擊目標是埃森。英軍以德國的軍事工業為打擊目標也隻有從這裏下手,因為克虜伯的大工廠正好在埃森市中心。一九四三年三月五日夜,蚊式高速轟炸機揭開了這場空戰的序幕。在英國本土雷達站的引導下,這架蟻式高速轟炸機首先在魯爾河畔的這座大城市中心投下了黃色照明彈,為後續的重型轟炸機部隊指明航向。在轟炸時,這架前導機一直用紅色和綠色照明彈為轟炸機部隊指示目標。
但是,向目標中心五公裏範圍內投彈的隻有一百五十三架雙發和四發轟炸機。據說這次英方共出動四百二十二架飛機,其中隻有三百六十七架到達目標上空。盡管發現和指示目標的技術比較先進,但如果要求必須命中特定目標的話,那麽,夜間轟炸究竟有多大價值倒是應該打一個問號。
當然,這次轟炸給居民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尤其是克虜伯工廠周圍的住宅區破壞得最為嚴重。在空襲的三十八分鍾裏,有一千零一十四噸炸彈投到了市區。
英國皇家空軍就這樣開始了“魯爾之戰”。從三月五日空襲埃森開始到六月二十八日夜出動五百四十架飛機再次空襲科隆為止,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裏,埃森、杜伊斯堡、杜塞道夫的舊市區被炸成一片火海,伍佩爾塔爾、波鴻、多特蒙德等大部分地區變成了一片廢墟。
在魯爾,由於有雷達引導的前導機指示目標,才實現了對特定目標進行一定程度的集中轟炸。但是哈裏斯中將並不滿足,他要把對城市的轟炸擴大到整個德國:南到曼海姆、斯圖加特、紐倫堡、慕尼黑;東到柏林和什切青;北到是不萊梅、威廉港、漢堡和基爾。
一九四三年三月初到六月末,德國防空炮火和夜間戰鬥機的成果雖然進展緩慢,卻在穩步上升。
英國正式發表的文件中說:“以前我們總以為德國城市毫無抵抗能力,但現在我們感到這些城市正在變成一座座真正的要塞。”
隨著英國轟炸機編隊航線的不斷延長,在飛往目標途中勢必通過德國夜間戰鬥機的防區。這樣,德國就獲得更多的戰機。光是一九四三年四月十六日夜,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捷克斯洛伐克的比爾森那一次行動中,三百二十七架飛機就損失了三十六架,重創五十七架,整個損失為百分之二十八點五。
五月二十七日晚至二十八日淩晨轟炸埃森,英國皇家空軍出動五百一十八架飛機,被擊落二十二架,重創一百一十三架。五月二十九日晚至三十日淩晨轟炸伍佩爾塔爾和不萊梅,在返航途中被第一夜戰航空團的幾架me 110式飛機一直追到海上。這次轟炸,英國皇家空軍出動飛機七百一十九架,被擊落三十三架,重創六十六架,其中大部分是被防空炮火擊傷的。六月十四日晚至十五日淩晨空襲奧伯豪森,出動飛機二百零三架,被擊落十七架,重創四十三架。英國轟炸機司令部的損失與日俱增。
經過四個月的“魯爾之戰”,戰果如下:英國轟炸機共出動一萬八千五百零六架次,被擊落八百七十二架,另有兩千一百二十六架飛機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傷。
夜間轟炸機竟被擊落八百七十二架,問題相當嚴重。但是,如果從實際出動架次來看,損失不過隻占百分之四點七。因而,象哈裏斯這樣的人是不會吃驚的。他仍在繼續備戰,以便對德國進行更沉重的打擊。
德國受到連續四個月的狂轟濫炸,然而,結果究竟如何呢?誠然,許多城市被炸毀,可是目的達到了嗎?德國的工業被摧毀了嗎?國民的士氣低沉嗎?沒有!在七月十三日對亞琛實施了大規模轟炸之後,夜間轟炸處於間歇狀態。英國空軍需要休整,哈裏斯準備給德國以更大的打擊。(待續……)第二節 戰爭的轉折點——漢堡攻擊高度4000米!作者:[德] 卡尤思·貝克爾 第二節 戰爭的轉折點——漢堡
訓令沒有停留在一般原則的論述上,還具體地確定了在天氣和戰術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攻擊目標的順序:
1.潛艇製造工廠;
2.飛機製造工廠;
3.運輸部門;
4.煉油廠和石油化工廠;
5.其他軍需工廠。
顯然,美方的意見占了上風,他們主張對軍事工業目標進行晝間精確轟炸。但英方在這裏也不想抹殺夜間轟炸能破壞整座城市的戰績。據邱吉爾本人說,他在會議期間曾同駐在英國的美國第八航空隊司令埃克將軍進行過磋商,勸他改弦易轍實施夜間轟炸。但由於埃克始終不肯改變態度,最後隻好讓步。
邱吉爾說:“我決心徹底改變戰術,收回反對用空中堡壘式轟炸機進行晝間轟炸的意見,讓埃克打頭陣……”
美軍執行了這個訓令,而英軍卻拒不執行。事情從來如此,最高一級搞的訓令到下麵具體執行時總是留有餘地。也就是說各有各的解釋。因此,英國轟炸機司令部司令哈裏斯中將決心繼續沿用以前的戰術。
既然訓令上明文規定在天氣和戰術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攻擊重要的軍事工業目標,那麽,隻要藉口英國的戰術條件現在不允許那麽做就行了。美國可以按自己的意願白天和德國防空戰鬥機交鋒,既然你美國不聽忠告,到最後被打得焦頭爛額可不能怨天尤人。英國空軍一如既往,還是在夜間轟炸德國城市。訓令上不是明明白白地寫著要打擊德國國民的士氣嗎?
對大規模轟炸德國一事,哈裏斯中將是這樣解釋的:“卡薩布蘭卡會議的結果完全排除了人道方麵的障礙。我現在可以放手進行轟炸。”
第一個打擊目標是埃森。英軍以德國的軍事工業為打擊目標也隻有從這裏下手,因為克虜伯的大工廠正好在埃森市中心。一九四三年三月五日夜,蚊式高速轟炸機揭開了這場空戰的序幕。在英國本土雷達站的引導下,這架蟻式高速轟炸機首先在魯爾河畔的這座大城市中心投下了黃色照明彈,為後續的重型轟炸機部隊指明航向。在轟炸時,這架前導機一直用紅色和綠色照明彈為轟炸機部隊指示目標。
但是,向目標中心五公裏範圍內投彈的隻有一百五十三架雙發和四發轟炸機。據說這次英方共出動四百二十二架飛機,其中隻有三百六十七架到達目標上空。盡管發現和指示目標的技術比較先進,但如果要求必須命中特定目標的話,那麽,夜間轟炸究竟有多大價值倒是應該打一個問號。
當然,這次轟炸給居民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尤其是克虜伯工廠周圍的住宅區破壞得最為嚴重。在空襲的三十八分鍾裏,有一千零一十四噸炸彈投到了市區。
英國皇家空軍就這樣開始了“魯爾之戰”。從三月五日空襲埃森開始到六月二十八日夜出動五百四十架飛機再次空襲科隆為止,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裏,埃森、杜伊斯堡、杜塞道夫的舊市區被炸成一片火海,伍佩爾塔爾、波鴻、多特蒙德等大部分地區變成了一片廢墟。
在魯爾,由於有雷達引導的前導機指示目標,才實現了對特定目標進行一定程度的集中轟炸。但是哈裏斯中將並不滿足,他要把對城市的轟炸擴大到整個德國:南到曼海姆、斯圖加特、紐倫堡、慕尼黑;東到柏林和什切青;北到是不萊梅、威廉港、漢堡和基爾。
一九四三年三月初到六月末,德國防空炮火和夜間戰鬥機的成果雖然進展緩慢,卻在穩步上升。
英國正式發表的文件中說:“以前我們總以為德國城市毫無抵抗能力,但現在我們感到這些城市正在變成一座座真正的要塞。”
隨著英國轟炸機編隊航線的不斷延長,在飛往目標途中勢必通過德國夜間戰鬥機的防區。這樣,德國就獲得更多的戰機。光是一九四三年四月十六日夜,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捷克斯洛伐克的比爾森那一次行動中,三百二十七架飛機就損失了三十六架,重創五十七架,整個損失為百分之二十八點五。
五月二十七日晚至二十八日淩晨轟炸埃森,英國皇家空軍出動五百一十八架飛機,被擊落二十二架,重創一百一十三架。五月二十九日晚至三十日淩晨轟炸伍佩爾塔爾和不萊梅,在返航途中被第一夜戰航空團的幾架me 110式飛機一直追到海上。這次轟炸,英國皇家空軍出動飛機七百一十九架,被擊落三十三架,重創六十六架,其中大部分是被防空炮火擊傷的。六月十四日晚至十五日淩晨空襲奧伯豪森,出動飛機二百零三架,被擊落十七架,重創四十三架。英國轟炸機司令部的損失與日俱增。
經過四個月的“魯爾之戰”,戰果如下:英國轟炸機共出動一萬八千五百零六架次,被擊落八百七十二架,另有兩千一百二十六架飛機受到程度不同的損傷。
夜間轟炸機竟被擊落八百七十二架,問題相當嚴重。但是,如果從實際出動架次來看,損失不過隻占百分之四點七。因而,象哈裏斯這樣的人是不會吃驚的。他仍在繼續備戰,以便對德國進行更沉重的打擊。
德國受到連續四個月的狂轟濫炸,然而,結果究竟如何呢?誠然,許多城市被炸毀,可是目的達到了嗎?德國的工業被摧毀了嗎?國民的士氣低沉嗎?沒有!在七月十三日對亞琛實施了大規模轟炸之後,夜間轟炸處於間歇狀態。英國空軍需要休整,哈裏斯準備給德國以更大的打擊。(待續……)第二節 戰爭的轉折點——漢堡攻擊高度4000米!作者:[德] 卡尤思·貝克爾 第二節 戰爭的轉折點——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