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航空隊指揮官艾拉·c·埃克將軍的計劃是,首先消滅德國的防空戰鬥機部隊以及生產這些飛機的工廠。“為什麽呢?”他說,“因為如果我們不盡快消滅德國戰鬥機部隊,那麽,摧毀其工業的計劃恐怕也將難以實現。”
英國要求美國轟炸機也參加對德國城市的夜間空襲,但埃克拒絕了。因而在盟軍方麵,出現了美國負責晝間空襲,英國擔任夜間空襲的局麵。
但是,雙方的內心深處都確信對方要失敗的。然而,埃克將軍和他的英國同行哈裏斯將軍都堅持下來了。
阿瑟·哈裏斯爵士的名字與德國各城市的命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他是在一年前,即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就任英國空軍轟炸機司令的。一九四三年二月十四日,英國內閣會議決定對德轟炸今後可“無限製”地進行。這個決定非同小可,一旦去掉“限製”就再也剎不住車了。因為如今將要進行的轟炸與過去的轟炸相比,那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一九三九年,英國和德國都曾嚴令自己的飛機不得首先向對方投彈。英國曾晝間攻擊過赫耳果蘭島和威廉港的德國軍艦。但是在十二月十八日與德國進行的第一次空戰中,英國出動的威靈頓式轟炸機損失過半,這樣一來,轟炸就沒有再進行。當時英國空軍得到的教訓是轟炸機的速度慢,防禦火力弱,敵不過戰鬥機,隻有靠夜幕作掩護才能逃脫。英國空軍的這一教訓,德國空軍在一九四零年夏季英國本土空戰中也體驗到了。
一九四零年也和前一年一樣,開始很平靜。但是由於德軍在西線發起攻勢,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再加上英國邱吉爾出任首相,英德間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就在邱吉爾出任首相的當天夜裏,英國轟炸機開始轟炸德國城市。一九四零年五月十日午夜剛過幾分鍾,威特雷式轟炸機就飛到了明興—格拉德巴赫市上空,炸彈命中了市中心的路易斯大街,炸死四名平民,其中一名是英國婦女。
“這次空襲是不顧法國反對進行的。”當時的英國空軍部副部長j· m·斯佩特在一九四四年發表的題為《轟炸戰的辯護》一書中曾經這樣寫道:“我們比德國搶先了一步,首先轟炸了德國本土上的目標。這是歷史事實……我們選擇的是一條比較正確,但更為艱難的道路。由於我們空襲了德國城市,從而也就失掉了保證我國城市安全的特權。……如果那時我們的做法溫和一些,也許德國不會轟炸倫敦和工業區。當然也不能說得太絕對了。……這種空軍戰略對他們是得不償失的。”
斯佩特說得很對,從一九四零年至一九四一年,德國空軍企圖用空襲迫使英國講和的嚐試失敗了。盡管轟炸隻限於軍事和軍事工業目標,但由於當時的瞄準具精度很低,況且又是夜間轟炸,所以英國平民也受到很大損失。
與此相反,從一九四零年到一九四一年,英國空軍的夜間轟炸效果是微不足道的。從性質上來說,隻能算是一種襲擾。在夜裏如何發現並命中目標,當時還沒有辦法解決。所以,英國取得的戰果甚微。
戰爭促進了發明。正當德國空軍在地中海和蘇聯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英國空軍卻贏得了為未來戰爭組建龐大的轟炸機部隊的機會。四發的斯提林式、哈利法克斯式和蘭開斯特式轟炸林陸續裝備部隊。英國的高頻工程師們研製成功了一種無線電導航設備,並很快建立起一整套無線電導航網。有了無線電導航網,夜間戰鬥機在任何時候都能知道自己在德國西部上空的準確位置。
一九四二年初,英國已經做好戰爭的充分準備,可以放棄過去的那種克製態度。恰好,哈裏斯中將在此時上任。
當時,英國發布訓令,明確鼓吹:攻擊的主要目的是“打擊敵國民、特別是工業人員的土氣”。這一訓令給哈裏斯大開了綠燈。訓令上附有攻擊目標的順序表,排在首位的是埃森,依次是杜伊斯堡,杜塞道夫和科隆。
萊因—威斯伐倫州的廣大工業區都在無線電導航網的範圍之內。所以,英國空軍確信使用夜間轟炸機完全可以發現目標。表上還列滿了無線電導航網以外的城市,不過,這些城市隻有在各種條件都非常有利時才能攻擊。各個城市都標有它的工業特徵。例如不萊梅是“航空工業”,漢堡是“造船廠和船塢”,施魏因富特是“滾珠軸承工廠”等。為了避免誤解,英國空軍總參謀長查爾斯·波特爾中將還親筆註明攻擊目標不隻是標著的船塢和工廠,還包括城市居民區,波特爾寫道:
“如果不理解的話,那麽,你就先照著幹吧!”
英國下決心改變以往的戰術。過去的轟炸方法是分成多批,以小編隊出擊。結果炸彈散布麵太大,減弱了轟炸效果。根據這個教訓,現在改為密集轟炸,即在很短的時間內把炸彈集中投到目標區。採取這種戰術可以成倍地提高轟炸效果。
哈裏斯一上任就這樣幹了起來。“狂轟濫炸”的設計師一定是看上了哈裏斯是個能夠徹底貫徹這一設想的人。英國空軍現在是“甩掉手套”大幹了。
哈裏斯在一九四二年春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轟炸。
三月二十八日晚至二十九日淩晨這一夜,一百九十一架轟炸機轟炸了盧卑克舊城。投下三百噸炸彈,其中一半是燃燒彈。哈裏斯之所以選中盧卑克,是因為這座舊城的房屋大都是古典式木板結構,很容易燃燒,而且防空部署尚未完成。轟炸過後,大火整整燃燒了三十二個小時。鱉個舊城化為一片灰燼,一千多所房屋被焚毀,四千多所遭到嚴重破壞。市民死亡三百二十八,受傷七百八十五人。英國損失轟炸機八架。這八架轟炸機大都是在返航途中被德國夜間戰鬥機幹掉的。
英國要求美國轟炸機也參加對德國城市的夜間空襲,但埃克拒絕了。因而在盟軍方麵,出現了美國負責晝間空襲,英國擔任夜間空襲的局麵。
但是,雙方的內心深處都確信對方要失敗的。然而,埃克將軍和他的英國同行哈裏斯將軍都堅持下來了。
阿瑟·哈裏斯爵士的名字與德國各城市的命運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他是在一年前,即一九四二年二月二十二日就任英國空軍轟炸機司令的。一九四三年二月十四日,英國內閣會議決定對德轟炸今後可“無限製”地進行。這個決定非同小可,一旦去掉“限製”就再也剎不住車了。因為如今將要進行的轟炸與過去的轟炸相比,那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一九三九年,英國和德國都曾嚴令自己的飛機不得首先向對方投彈。英國曾晝間攻擊過赫耳果蘭島和威廉港的德國軍艦。但是在十二月十八日與德國進行的第一次空戰中,英國出動的威靈頓式轟炸機損失過半,這樣一來,轟炸就沒有再進行。當時英國空軍得到的教訓是轟炸機的速度慢,防禦火力弱,敵不過戰鬥機,隻有靠夜幕作掩護才能逃脫。英國空軍的這一教訓,德國空軍在一九四零年夏季英國本土空戰中也體驗到了。
一九四零年也和前一年一樣,開始很平靜。但是由於德軍在西線發起攻勢,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再加上英國邱吉爾出任首相,英德間的關係也發生了變化。就在邱吉爾出任首相的當天夜裏,英國轟炸機開始轟炸德國城市。一九四零年五月十日午夜剛過幾分鍾,威特雷式轟炸機就飛到了明興—格拉德巴赫市上空,炸彈命中了市中心的路易斯大街,炸死四名平民,其中一名是英國婦女。
“這次空襲是不顧法國反對進行的。”當時的英國空軍部副部長j· m·斯佩特在一九四四年發表的題為《轟炸戰的辯護》一書中曾經這樣寫道:“我們比德國搶先了一步,首先轟炸了德國本土上的目標。這是歷史事實……我們選擇的是一條比較正確,但更為艱難的道路。由於我們空襲了德國城市,從而也就失掉了保證我國城市安全的特權。……如果那時我們的做法溫和一些,也許德國不會轟炸倫敦和工業區。當然也不能說得太絕對了。……這種空軍戰略對他們是得不償失的。”
斯佩特說得很對,從一九四零年至一九四一年,德國空軍企圖用空襲迫使英國講和的嚐試失敗了。盡管轟炸隻限於軍事和軍事工業目標,但由於當時的瞄準具精度很低,況且又是夜間轟炸,所以英國平民也受到很大損失。
與此相反,從一九四零年到一九四一年,英國空軍的夜間轟炸效果是微不足道的。從性質上來說,隻能算是一種襲擾。在夜裏如何發現並命中目標,當時還沒有辦法解決。所以,英國取得的戰果甚微。
戰爭促進了發明。正當德國空軍在地中海和蘇聯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英國空軍卻贏得了為未來戰爭組建龐大的轟炸機部隊的機會。四發的斯提林式、哈利法克斯式和蘭開斯特式轟炸林陸續裝備部隊。英國的高頻工程師們研製成功了一種無線電導航設備,並很快建立起一整套無線電導航網。有了無線電導航網,夜間戰鬥機在任何時候都能知道自己在德國西部上空的準確位置。
一九四二年初,英國已經做好戰爭的充分準備,可以放棄過去的那種克製態度。恰好,哈裏斯中將在此時上任。
當時,英國發布訓令,明確鼓吹:攻擊的主要目的是“打擊敵國民、特別是工業人員的土氣”。這一訓令給哈裏斯大開了綠燈。訓令上附有攻擊目標的順序表,排在首位的是埃森,依次是杜伊斯堡,杜塞道夫和科隆。
萊因—威斯伐倫州的廣大工業區都在無線電導航網的範圍之內。所以,英國空軍確信使用夜間轟炸機完全可以發現目標。表上還列滿了無線電導航網以外的城市,不過,這些城市隻有在各種條件都非常有利時才能攻擊。各個城市都標有它的工業特徵。例如不萊梅是“航空工業”,漢堡是“造船廠和船塢”,施魏因富特是“滾珠軸承工廠”等。為了避免誤解,英國空軍總參謀長查爾斯·波特爾中將還親筆註明攻擊目標不隻是標著的船塢和工廠,還包括城市居民區,波特爾寫道:
“如果不理解的話,那麽,你就先照著幹吧!”
英國下決心改變以往的戰術。過去的轟炸方法是分成多批,以小編隊出擊。結果炸彈散布麵太大,減弱了轟炸效果。根據這個教訓,現在改為密集轟炸,即在很短的時間內把炸彈集中投到目標區。採取這種戰術可以成倍地提高轟炸效果。
哈裏斯一上任就這樣幹了起來。“狂轟濫炸”的設計師一定是看上了哈裏斯是個能夠徹底貫徹這一設想的人。英國空軍現在是“甩掉手套”大幹了。
哈裏斯在一九四二年春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轟炸。
三月二十八日晚至二十九日淩晨這一夜,一百九十一架轟炸機轟炸了盧卑克舊城。投下三百噸炸彈,其中一半是燃燒彈。哈裏斯之所以選中盧卑克,是因為這座舊城的房屋大都是古典式木板結構,很容易燃燒,而且防空部署尚未完成。轟炸過後,大火整整燃燒了三十二個小時。鱉個舊城化為一片灰燼,一千多所房屋被焚毀,四千多所遭到嚴重破壞。市民死亡三百二十八,受傷七百八十五人。英國損失轟炸機八架。這八架轟炸機大都是在返航途中被德國夜間戰鬥機幹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