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6月22日晚,收到3號命令的西南方麵軍,叫做“優勢在我”。
那麽同樣需要進行反擊的西方麵軍,就完全可以叫做“地獄開局”。
因為西方麵軍除了在戰爭第一天,反應稀爛,上下不知被德國人打的,隻能靠一座古老要塞來維持臉麵外。
還需要在大概是軍事史上最著名的突出部之一——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的戰線劣勢中,麵對“巴巴羅薩”計劃中,最強大的德軍集團——中央集團軍群。
…………………………
拋開德軍突襲帶來的巨大優勢,西方麵軍的麵臨的客觀困難,主要包含戰線劣勢,管轄區劣勢,兵力劣勢。
其一,戰線劣勢。
在1939年瓜分波蘭後,主要以河為界的蘇德兩國國境線上,產生了比亞韋斯托克和利沃夫兩個突出部。
兩個突出部被普裏皮亞季沼澤分割,因此無論蘇德哪一方,都需要在戰略上做出取舍。
對此後世人,已經明確知道,小胡子在莫斯科和基輔的第一次選擇中(“巴巴羅薩”開始前),選擇了莫斯科。
而大胡子則依據戰爭經濟學,將寶押在了西烏克蘭。
這就讓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在蘇德雙方最初的戰略博弈中,落入危險境地,並且和利沃夫突出部不同。
在這裏不僅沒有科爾巴阡山脈,替蘇聯人分擔壓力,德國人也不需要考慮,如何拉扯自己那些不靠譜的盟友。
(一些解釋:
蘇德雙方戰略重心的變化
這一點是決定蘇德戰爭整體走向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並且其變化在整個蘇德戰爭發展過程中極具戲劇性。
當然,無論後來的變化如何,對於1940年到1941年初的德國人來說,莫斯科是無可爭議的第一選擇。
因為,彼時的德國,剛剛在不列顛空戰中失敗,“海獅計劃”因此成為一紙空文。
這從政治、經濟雙重角度逼迫德國必須轉頭向東,去獲取小胡子鼓吹的“生存空間”,並讓全世界擺脫布爾什維克主義。
但麵對體量龐大的蘇聯,即使是當時最為樂觀的德軍高層,也必須承認,他們必須用一場真正的速勝,才能獲得勝利。
為此“巴巴羅薩計劃”最重要的假設就是,當德軍殲滅蘇軍部署在蘇聯邊境到第聶伯河一線的主力時,大胡子的政權就將崩潰。
而為了實現這一假設,小胡子宣稱:
裝甲部隊應果敢作戰,楔入敵深遠縱深,殲滅部署在蘇聯西部的蘇軍主力,阻止其有作戰能力的部隊撤至蘇聯縱深地區。
然後應以快速追擊到達這樣一條戰線:從該戰線後方起飛的蘇聯空軍,將不再能攻擊德國本土。
因此,瞄準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群應做到盡可能的強大。
雖然小胡子在最初的野心中,也明確的指出了,這支瞄準莫斯科的強大力量,最後是否要攻擊莫斯科,還是要看邊境地區蘇軍的損失情況。
但這一論斷,毫無疑問的,直接將所有東線德軍的,第一目標指向了莫斯科。
對此德國陸軍,從總司令到總參謀長,乃至東線各支部隊的司令官,這些主要信奉克勞塞維茨戰略理論的軍官們,都深信不疑。
為此,中央集團軍群的兩個裝甲集群指揮官——海因茨·古德裏安和赫爾曼·霍特,還因為相互比拚誰能先衝向莫斯科,而給中央集團群的推進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
其二,管轄區劣勢。
在西方麵軍南部,同樣由於普裏皮亞季沼澤,這一天然地理分界線的存在,蘇德雙方的戰區劃分基本一致。
但在西方麵軍北部,並沒有明確地理分界線的地方,讓蘇聯人使用了立陶宛與烏克蘭的政治邊境,當做西北方麵軍與西方麵軍的分界線。
而德國人卻按照戰略目標不同,將中央集團軍群與北方集團群的分界線,畫在了考納斯與維爾紐斯之間。
兩條分界線之間大概100公裏的距離,給戰爭初期通信拉胯的蘇軍,製造了巨大的麻煩。
在其中進行突破的德軍第3裝甲集群,在西北方麵軍視野裏看,應當是由西方麵軍解決(這一點在第二卷第一章,作者解釋過)。
而在西方麵軍視野裏看,又應該由西北方麵軍解決。
這種通信不暢導致的管轄權混亂,不僅僅讓第3裝甲集群在最初的進攻裏,占據優勢。
還讓隻能按部就班指揮部隊的,西方麵軍司令德米特裏·格裏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對於當麵敵人攻擊重點的判斷產生了巨大錯誤。
將攻擊格羅德諾的德第九集團軍,及其帶來的迫在眉睫的,對邊境地區部隊的包圍危險,當成德軍的主要攻擊方向。
並因此,將位於縱深的預備隊大部分投入格羅德諾的戰鬥中,致使第3裝甲集群的突擊,更加如入無人之境,並最終釀成了明斯克合圍的慘劇。
(一些解釋
德米特裏·格裏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的無能
雖說,按照唯物史觀,麵對地獄開局的客觀困難,與蘇軍此刻外強中幹本質,西方麵軍最終走向悲慘結局,是一種曆史的必然。
但在其中,西方麵軍司令——巴甫洛夫的糟糕表現,無疑會被所有曆史學者拿出來大書特書。
隻是拋開,此人確實犯了的重大錯誤,與失職問題。
巴甫洛夫式指揮員的出現,其實也是此時蘇軍經曆陣痛後的必然結果。
即麵對大規模擴軍(1939年-1941年規模擴大一倍)與大清洗導致的軍官“損失”(4萬7名軍官強製退伍、3千名軍官被鎮壓),製造的巨大指揮員缺口。
大量的未經充足訓練的,或者說缺乏足夠能力的軍官,被火速提拔。
巴甫洛夫不過是其中最為致命的一個。
當然,考慮到與巴甫洛夫一樣,是蘇軍最早的兩個坦克團之一的朱可夫,在經曆這樣的提拔之後,同樣能發光發熱。
我們隻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戰爭讓庸才走開。)
……………………
其三,兵力劣勢。
經常有一些人,出於各種原因,鼓吹德軍是因為西線拉扯,才被蘇軍擊敗,並選擇性忽視東線德軍損失數,占據了二戰德軍總損失數的接近8成。
甚至隨著時間發展,這一看法,還有從1944年1945年,蔓延到1941年的趨勢。
言稱德軍“巴巴羅薩”計劃,未能成功是因為德國人,在英國牽製下,沒有集中主要力量於東線。
對此,作者隻能說四個字——胡說八道。
確實,在1941年時,因為小胡子及其參謀人員的過分自信,德國並沒有完全進入戰時經濟,並最大限度的動員兵力。
但其在東線的投入,毫無疑問占據了當時德軍武裝力量的幾乎全部實力。
根據聯邦德國的《德意誌帝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等官方史料給出的數據,當時德國擁有的204個野戰師,380萬人中的,144個野戰師與大量加強部隊(320萬6千人)部署在東線,占德國陸軍總兵力的86%。
而在這些一線部隊身後,還有約100萬人的後備軍。
此外,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也集結了約79萬的陸軍兵力。
盡管可能有人覺得將這些戰鬥力算入,德軍在東線的投入可能並不合適。
但考慮到其實際牽製的蘇軍部隊,合計有70多萬人,將他們排除在蘇德力量對比之外,並不合適。
而與這些部隊對抗的西部邊境蘇軍,約有253萬人,並且其中有30萬人是剛剛入伍,缺乏訓練的新兵。
所以哪怕不考慮,此時蘇德雙方巨大的士兵素質差距,蘇軍在整體兵力上也毫無爭議的處於劣勢。
而這一情況如果具體到西方麵軍,將更為糟糕。
因為即使將屬於西北方麵軍的第11集團軍,算入西方麵軍中,西方麵軍的兵力也隻有當麵德軍的不到一半。
甚至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因為如果將視角縮小到,正麵抵擋德軍兩大裝甲集群的蘇軍部隊。
我們就會發現,擋在第3裝甲集群,第一梯隊10個師,26萬5千人麵前的蘇軍部隊,隻有第11集團軍的三個師,3萬餘人。
而擋在第2裝甲集群,46萬德軍部隊麵前的,蘇軍第4集團軍隻有7萬餘人,其中布置在古德裏安突擊路線上的部隊,同樣隻有3個師,2萬多人。
在如此兵力劣勢下,即使不考慮,西方麵軍甚至沒有在坦克與飛機數量上獲得優勢的情況。
西方麵軍想要擋住,德國人蓄謀已久的攻擊,大概也隻有使用“~”鍵,召喚控製台才能做到了。
(一些解釋:
1、東線損失占據了二戰德軍總損失數的接近8成
數據來自,奧菲爾曼斯的著作《deutsche milit?rische verluste im zweiten weltkrieg》(《德意誌武裝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損失》),該書指出,東線德軍戰場死亡數占到了二戰德軍戰場總死亡數的78.6%。
而該書是德意誌聯邦共和國聯邦防衛軍軍事曆史研究所,曆史學家領頭人wilhelm deist欽點的,與德國官史(《德意誌帝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互相關聯的研究項目,有官方的資金支持,事後收錄於軍事曆史文獻集,是真正意義上的官方研究。
具有權威性。
2、320萬6千人的德軍兵力
該數字並不包括武裝黨衛軍,與北極戰線的部隊。
而如果加上這些,德軍在東線投入的總兵力將達到342萬人,占其總兵力的87%。
因為,部署在其他戰線,包括西線,非洲,中東,巴爾幹等地區的德國陸軍,一共也隻有50萬人。
3、德國陸軍後備軍
包括軍區司令部,行政,經濟機構,本土警衛隊,預備隊,入伍新兵,見習部隊,軍校人員,一級、二級後備兵。
其主要任務是訓練部隊,培訓幹部,並為前線補充兵力,裝備與物資。
其中的訓練單位在蘇德戰爭初期,可以為每個東線德國野戰師,提供約6000人的補充兵源。
雖然這一數字,在考慮德軍3:1的後方一線兵力比後,可以直接提供給一線的兵力並不多。
但仍然讓德國陸軍認為,其足以彌補蘇德戰爭的損失,並根本沒有打算進行更廣泛的動員。
ps,戰前德國後備軍總數約120萬人,其中100萬被投入東線。
4、仆從國牽製的蘇軍
包括南方麵軍第9集團軍大部(羅馬尼亞對麵),西南方麵軍第12集團軍(匈牙利對麵),西北方麵軍第14、第7、第23集團軍(芬蘭對麵)。
5、蘇軍的253萬人
包括了防空部隊,後備訓練部隊,邊防軍,內衛部隊。
而如果將其中的防空部隊與後備訓練部隊,這些被德國人統計在空軍和後備軍中的部隊去掉,在西部國境與德軍對抗的蘇軍部隊,將隻有其麵對德軍數量的一半。
6、西方麵軍技術裝備的數量
麵對德軍大力集中後,擁有1.5萬門火炮,1611架飛機,2156輛坦克的中央集團軍群。
西方麵軍,大概是唯一在數量上優勢不大的蘇聯邊境方麵軍,其隻擁有1萬門火炮,1825架飛機與2900輛坦克。
而這一數字,如果考慮了作者,在前文中已經提到過的,蘇軍炮兵,裝甲兵,空軍麵臨的諸多問題後。
西方麵軍在裝備方麵的劣勢,其實比兵力劣勢還要糟糕。)
那麽同樣需要進行反擊的西方麵軍,就完全可以叫做“地獄開局”。
因為西方麵軍除了在戰爭第一天,反應稀爛,上下不知被德國人打的,隻能靠一座古老要塞來維持臉麵外。
還需要在大概是軍事史上最著名的突出部之一——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的戰線劣勢中,麵對“巴巴羅薩”計劃中,最強大的德軍集團——中央集團軍群。
…………………………
拋開德軍突襲帶來的巨大優勢,西方麵軍的麵臨的客觀困難,主要包含戰線劣勢,管轄區劣勢,兵力劣勢。
其一,戰線劣勢。
在1939年瓜分波蘭後,主要以河為界的蘇德兩國國境線上,產生了比亞韋斯托克和利沃夫兩個突出部。
兩個突出部被普裏皮亞季沼澤分割,因此無論蘇德哪一方,都需要在戰略上做出取舍。
對此後世人,已經明確知道,小胡子在莫斯科和基輔的第一次選擇中(“巴巴羅薩”開始前),選擇了莫斯科。
而大胡子則依據戰爭經濟學,將寶押在了西烏克蘭。
這就讓比亞韋斯托克突出部,在蘇德雙方最初的戰略博弈中,落入危險境地,並且和利沃夫突出部不同。
在這裏不僅沒有科爾巴阡山脈,替蘇聯人分擔壓力,德國人也不需要考慮,如何拉扯自己那些不靠譜的盟友。
(一些解釋:
蘇德雙方戰略重心的變化
這一點是決定蘇德戰爭整體走向最根本的原因之一,並且其變化在整個蘇德戰爭發展過程中極具戲劇性。
當然,無論後來的變化如何,對於1940年到1941年初的德國人來說,莫斯科是無可爭議的第一選擇。
因為,彼時的德國,剛剛在不列顛空戰中失敗,“海獅計劃”因此成為一紙空文。
這從政治、經濟雙重角度逼迫德國必須轉頭向東,去獲取小胡子鼓吹的“生存空間”,並讓全世界擺脫布爾什維克主義。
但麵對體量龐大的蘇聯,即使是當時最為樂觀的德軍高層,也必須承認,他們必須用一場真正的速勝,才能獲得勝利。
為此“巴巴羅薩計劃”最重要的假設就是,當德軍殲滅蘇軍部署在蘇聯邊境到第聶伯河一線的主力時,大胡子的政權就將崩潰。
而為了實現這一假設,小胡子宣稱:
裝甲部隊應果敢作戰,楔入敵深遠縱深,殲滅部署在蘇聯西部的蘇軍主力,阻止其有作戰能力的部隊撤至蘇聯縱深地區。
然後應以快速追擊到達這樣一條戰線:從該戰線後方起飛的蘇聯空軍,將不再能攻擊德國本土。
因此,瞄準莫斯科的中央集團軍群應做到盡可能的強大。
雖然小胡子在最初的野心中,也明確的指出了,這支瞄準莫斯科的強大力量,最後是否要攻擊莫斯科,還是要看邊境地區蘇軍的損失情況。
但這一論斷,毫無疑問的,直接將所有東線德軍的,第一目標指向了莫斯科。
對此德國陸軍,從總司令到總參謀長,乃至東線各支部隊的司令官,這些主要信奉克勞塞維茨戰略理論的軍官們,都深信不疑。
為此,中央集團軍群的兩個裝甲集群指揮官——海因茨·古德裏安和赫爾曼·霍特,還因為相互比拚誰能先衝向莫斯科,而給中央集團群的推進製造了不小的麻煩。)
……………………
其二,管轄區劣勢。
在西方麵軍南部,同樣由於普裏皮亞季沼澤,這一天然地理分界線的存在,蘇德雙方的戰區劃分基本一致。
但在西方麵軍北部,並沒有明確地理分界線的地方,讓蘇聯人使用了立陶宛與烏克蘭的政治邊境,當做西北方麵軍與西方麵軍的分界線。
而德國人卻按照戰略目標不同,將中央集團軍群與北方集團群的分界線,畫在了考納斯與維爾紐斯之間。
兩條分界線之間大概100公裏的距離,給戰爭初期通信拉胯的蘇軍,製造了巨大的麻煩。
在其中進行突破的德軍第3裝甲集群,在西北方麵軍視野裏看,應當是由西方麵軍解決(這一點在第二卷第一章,作者解釋過)。
而在西方麵軍視野裏看,又應該由西北方麵軍解決。
這種通信不暢導致的管轄權混亂,不僅僅讓第3裝甲集群在最初的進攻裏,占據優勢。
還讓隻能按部就班指揮部隊的,西方麵軍司令德米特裏·格裏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對於當麵敵人攻擊重點的判斷產生了巨大錯誤。
將攻擊格羅德諾的德第九集團軍,及其帶來的迫在眉睫的,對邊境地區部隊的包圍危險,當成德軍的主要攻擊方向。
並因此,將位於縱深的預備隊大部分投入格羅德諾的戰鬥中,致使第3裝甲集群的突擊,更加如入無人之境,並最終釀成了明斯克合圍的慘劇。
(一些解釋
德米特裏·格裏戈利耶維奇·巴甫洛夫的無能
雖說,按照唯物史觀,麵對地獄開局的客觀困難,與蘇軍此刻外強中幹本質,西方麵軍最終走向悲慘結局,是一種曆史的必然。
但在其中,西方麵軍司令——巴甫洛夫的糟糕表現,無疑會被所有曆史學者拿出來大書特書。
隻是拋開,此人確實犯了的重大錯誤,與失職問題。
巴甫洛夫式指揮員的出現,其實也是此時蘇軍經曆陣痛後的必然結果。
即麵對大規模擴軍(1939年-1941年規模擴大一倍)與大清洗導致的軍官“損失”(4萬7名軍官強製退伍、3千名軍官被鎮壓),製造的巨大指揮員缺口。
大量的未經充足訓練的,或者說缺乏足夠能力的軍官,被火速提拔。
巴甫洛夫不過是其中最為致命的一個。
當然,考慮到與巴甫洛夫一樣,是蘇軍最早的兩個坦克團之一的朱可夫,在經曆這樣的提拔之後,同樣能發光發熱。
我們隻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戰爭讓庸才走開。)
……………………
其三,兵力劣勢。
經常有一些人,出於各種原因,鼓吹德軍是因為西線拉扯,才被蘇軍擊敗,並選擇性忽視東線德軍損失數,占據了二戰德軍總損失數的接近8成。
甚至隨著時間發展,這一看法,還有從1944年1945年,蔓延到1941年的趨勢。
言稱德軍“巴巴羅薩”計劃,未能成功是因為德國人,在英國牽製下,沒有集中主要力量於東線。
對此,作者隻能說四個字——胡說八道。
確實,在1941年時,因為小胡子及其參謀人員的過分自信,德國並沒有完全進入戰時經濟,並最大限度的動員兵力。
但其在東線的投入,毫無疑問占據了當時德軍武裝力量的幾乎全部實力。
根據聯邦德國的《德意誌帝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等官方史料給出的數據,當時德國擁有的204個野戰師,380萬人中的,144個野戰師與大量加強部隊(320萬6千人)部署在東線,占德國陸軍總兵力的86%。
而在這些一線部隊身後,還有約100萬人的後備軍。
此外,羅馬尼亞、匈牙利、芬蘭也集結了約79萬的陸軍兵力。
盡管可能有人覺得將這些戰鬥力算入,德軍在東線的投入可能並不合適。
但考慮到其實際牽製的蘇軍部隊,合計有70多萬人,將他們排除在蘇德力量對比之外,並不合適。
而與這些部隊對抗的西部邊境蘇軍,約有253萬人,並且其中有30萬人是剛剛入伍,缺乏訓練的新兵。
所以哪怕不考慮,此時蘇德雙方巨大的士兵素質差距,蘇軍在整體兵力上也毫無爭議的處於劣勢。
而這一情況如果具體到西方麵軍,將更為糟糕。
因為即使將屬於西北方麵軍的第11集團軍,算入西方麵軍中,西方麵軍的兵力也隻有當麵德軍的不到一半。
甚至這還不是最糟糕的,因為如果將視角縮小到,正麵抵擋德軍兩大裝甲集群的蘇軍部隊。
我們就會發現,擋在第3裝甲集群,第一梯隊10個師,26萬5千人麵前的蘇軍部隊,隻有第11集團軍的三個師,3萬餘人。
而擋在第2裝甲集群,46萬德軍部隊麵前的,蘇軍第4集團軍隻有7萬餘人,其中布置在古德裏安突擊路線上的部隊,同樣隻有3個師,2萬多人。
在如此兵力劣勢下,即使不考慮,西方麵軍甚至沒有在坦克與飛機數量上獲得優勢的情況。
西方麵軍想要擋住,德國人蓄謀已久的攻擊,大概也隻有使用“~”鍵,召喚控製台才能做到了。
(一些解釋:
1、東線損失占據了二戰德軍總損失數的接近8成
數據來自,奧菲爾曼斯的著作《deutsche milit?rische verluste im zweiten weltkrieg》(《德意誌武裝力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損失》),該書指出,東線德軍戰場死亡數占到了二戰德軍戰場總死亡數的78.6%。
而該書是德意誌聯邦共和國聯邦防衛軍軍事曆史研究所,曆史學家領頭人wilhelm deist欽點的,與德國官史(《德意誌帝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互相關聯的研究項目,有官方的資金支持,事後收錄於軍事曆史文獻集,是真正意義上的官方研究。
具有權威性。
2、320萬6千人的德軍兵力
該數字並不包括武裝黨衛軍,與北極戰線的部隊。
而如果加上這些,德軍在東線投入的總兵力將達到342萬人,占其總兵力的87%。
因為,部署在其他戰線,包括西線,非洲,中東,巴爾幹等地區的德國陸軍,一共也隻有50萬人。
3、德國陸軍後備軍
包括軍區司令部,行政,經濟機構,本土警衛隊,預備隊,入伍新兵,見習部隊,軍校人員,一級、二級後備兵。
其主要任務是訓練部隊,培訓幹部,並為前線補充兵力,裝備與物資。
其中的訓練單位在蘇德戰爭初期,可以為每個東線德國野戰師,提供約6000人的補充兵源。
雖然這一數字,在考慮德軍3:1的後方一線兵力比後,可以直接提供給一線的兵力並不多。
但仍然讓德國陸軍認為,其足以彌補蘇德戰爭的損失,並根本沒有打算進行更廣泛的動員。
ps,戰前德國後備軍總數約120萬人,其中100萬被投入東線。
4、仆從國牽製的蘇軍
包括南方麵軍第9集團軍大部(羅馬尼亞對麵),西南方麵軍第12集團軍(匈牙利對麵),西北方麵軍第14、第7、第23集團軍(芬蘭對麵)。
5、蘇軍的253萬人
包括了防空部隊,後備訓練部隊,邊防軍,內衛部隊。
而如果將其中的防空部隊與後備訓練部隊,這些被德國人統計在空軍和後備軍中的部隊去掉,在西部國境與德軍對抗的蘇軍部隊,將隻有其麵對德軍數量的一半。
6、西方麵軍技術裝備的數量
麵對德軍大力集中後,擁有1.5萬門火炮,1611架飛機,2156輛坦克的中央集團軍群。
西方麵軍,大概是唯一在數量上優勢不大的蘇聯邊境方麵軍,其隻擁有1萬門火炮,1825架飛機與2900輛坦克。
而這一數字,如果考慮了作者,在前文中已經提到過的,蘇軍炮兵,裝甲兵,空軍麵臨的諸多問題後。
西方麵軍在裝備方麵的劣勢,其實比兵力劣勢還要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