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


    值得注意的是如此之多的政府


    收據上的日期都是3月份,這


    時馬克拉姆準備提出這些控告


    的企圖早已為眾所周知。


    在決定最低米價到宣布決定這


    段時間內,納哈斯夫人的親屬


    們購置了大量大米。


    第二章  近東國家的獨立要求1943—1945年


    1943年1月24日,下列公告在阿爾及爾發表:


    法國民族委員會業已同意加強敘利亞和黎巴嫩的獨立性,這是1941年由賈德魯將軍以委員會名義宣告的;經同英國政府磋商後,考慮到國內軍事形勢發展已容許恢復立憲製,委員會已向駐近東各國總代表兼總司令發出指示,要他同敘利亞共和國政府、黎巴嫩共和國政府以及當地重要政界人士磋商後。使所有必要的安排得以落實。


    2月19日,賈德魯自阿爾及爾返回貝魯特,3月8日,他告知戴高樂:


    要達到我們實現鑒訂條約這個目的,我建議在兩國分別  採用下列主張:


    在黎巴嫩,我將利用它過去同法國在感情上的聯繫,以及對付吞併它的計劃的自衛本能。黎巴嫩民族主義在目前擁有大量支持者,甚至在穆斯林中也有。法國與黎巴嫩利益一致的說法日益得勢。人們感到隻有法國才能保證黎巴嫩的完整,這種完整性正是法國所賦予的;這種觀點日益在所有基督救人士中加深影響,甚至長期反對這一觀點的埃及基督教人士也是這樣。


    在敘利亞,有一種傾向使許多人認為法國對維護敘利亞領土完整是關心的,要抵製猶太復國主義或土耳其人的威脅,法國的支持是必要的。對這種傾向我自然將予以鼓勵;在阿拉伯重新聯合的問題上,有一股逆流把敘利亞推向英國,為了抵消這股逆流,我將不使自己表現出敵視這個計劃。一方麵我將承認阿拉伯團結確實存在,並承認努力把這些國家用以聯合起來的語言、文化和經濟更加緊密地聯繫起來的做法是正當合法的,另一方麵,我卻要指出,由於地理、歷史和文化的原因,在這樣一個組織年,領導地位無庸置疑地屬於敘利亞,而大馬士革必須是它的中心。我還得指出,為了要在那些屈從幹英國的國家麵前維護這個首席地位,敘利亞需要法國的支持。最後我將指出,同法國締結條約一事不會成為阿拉伯重新聯合計劃的障礙,因為一方麵這個組織必然會尊重其成員國的獨立性,同時另一方麵,法國和英國一定會協調它們在中東的政策,正如兩國在別的地方一樣。……


    我自知在這種意義上要採取的行動將是很傷腦筋的,同時,由於我在打交道的那些人的品性,由於法國國際地位的脆弱,還由於英美兩國肯定會反對簽訂條約的計劃,其結果可能會是令人失望的。然而,這是我們所能採取的唯一的政策。這項政策必須是根寬大的,因為現在隻有這樣做,才能為我們在道義上博得聲譽。


    最後賈德魯於3月18日決心在兩國分別設立臨時政府,臨時政府的任務是在三個月內準備好選舉名單,爾後,盡快進行選舉;可是在敘利亞,他同哈希姆?阿塔西達成協議的希望又一次落空。哈希姆,阿塔西隻有在下麵的條件下,才願意支持1936年條約草案的條款,即其有效性僅限於戰爭期間。他拒絕賈德魯建議的要他在一封不公開的信中承認賈德魯於 1941 年宣布的獨立是以簽署一項條約為條件的。


    6月3日,宣布讓?埃勒接替賈德魯擔任駐近東各國的總代表,賈德魯已調至阿爾及爾擔任穆斯林事務專員。讓?埃勒過去曾任法國駐土耳其大使,直至1942年他脫離維希政權為止。我們所看到的埃勒及其隨員的形象是並不令人喜歡的。帶有預言性的諷刺意味的是,阿爾及爾所宣布的他的官職,不得不予以更正,因為宣布時錯誤地稱他為總督,而這個官銜早在宣布敘利亞和黎巴嫩獨立時就已廢除了。他對敘利亞和黎巴嫩人民所作的就職演說進一步說明了法國在宣布這兩國獨立時是何等的缺乏誠意,因為他宣布他打算幫助他們在“法敘友誼和法黎親善的體製之中”實現獨立;法國再度變得強大團結了;敘利亞和黎巴嫩在黑暗的日子裏始終對法國抱有信心,並知道暫時的失敗並不會妨礙法國重新恢復它在近東各國的歷史地位。


    與此同時,敘利亞民族集團黨的領袖舒克裏?庫阿特利一直在忙於加強民族主義陣線,特別是在阿勒頗。那裏在 1936—1939 年民族集團黨掌權期間,由於民族主義分子的主要家族賈比裏族袒護親屬,以致形成了對立的派別,5月底,庫阿特利收到伊本?沙特的一封親筆信。


    庫阿特利一家已有幾代充當伊本?沙特祖輩在大馬士革的代理人;一個月之後,伊拉克議長訪問了他。對民族集團黨來說,並無什麽有實力的反對派,隻有已故的沙班達爾博士的幾個同僚以及謝赫?塔傑丁(已於 1 月 17日去世)的支持者;7 月間,分兩個階段舉行選舉的結果是,民族集團黨獲得了顯著的勝利。8月17日,議院以一百二十二票對二票選舉庫阿特利為共和國總統,一個有廣泛代表的民族主義內閣就此組成。法國人隻得聽任民族主義分子在敘利亞取得勝利,可是在半基督教的黎巴嫩,法國人希望能得到一個有實力的親法派的多數票。可是,事情處理得很拙劣。6月17日,國家元首基督教徒阿尤布?塔比特博士頒布(可能總代表不無知情)一項法令,授予已經取得黎巴嫩國籍的移民以公民權,結果給基督教徒在議院裏保留了三十二個席位,穆斯林和德魯茲派卻隻有二十二個席位;而在1937年,議院席位的比例隻有二十二對二十。穆斯林威脅要抵製選舉,並得到275了鄰國教友的支持;在埃及,納哈斯採取了對他們有利的措施。賈德魯當時正在重訪近東國家,在他的勸告下,埃勒於7月21日罷免了塔比特,並請斯皮爾斯幫助他同穆斯林和解,斯皮爾斯是在訪問倫敦之後千25日回到近東的。斯皮爾斯終於使穆斯林同意一項新法令,即給基督教徒三十個席位,給穆斯林與德魯茲派二十五個席位,而且在埃勒的請求下,斯皮爾斯發表了廣播演說,呼籲各教各族集團之間和睦相處,並提醒人民注意:賈德魯和埃勒都曾說過選舉是自由的,不受約束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時中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六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諾德·托因比並收藏戰時中東(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第六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