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魯爾區力量的集中,是沒有什麽可以爭論的。煤業和冶金業壟斷組織巨頭斯廷內斯的繼承者聯合鋼鐵公司,控製了全國鋼鐵生產能力的百分之四十七點二,占有差不多百分之二十的煤礦。克虜伯公司占有鋼鐵生產能力的百分之十一,煤礦百分之八,而赫施集團則占有鋼鐵生產能力的百分之七點五,煤礦百分之四。在1938年,六個集團共生產魯爾區全部鋼鐵的百分之九十五;魯爾區的礦有百分之五十五與鋼鐵業有直接聯繫。這樣,煤價在犧牲礦工一些工資的情況下得以保持在一個低水平上,而由此產生的損失卻從廉價生產的鋼鐵所獲的利潤中得到補償。


    英國當局並不嚴格反對分散力量的一切主張,確實,作為波茨坦協定的一個真心誠意的簽字國,他們也不能這樣做。可是,美國原來的建議,卻把工業力量過分集中的定義規定為:雇用的工人超過三千,在任何領域裏掌握的生產能力超過百分之二十,或者每年營業額超過二千五百萬德國馬克。英國人則一開頭把工業力量過分集中的定義規定為:雇用工人超過十萬名。此外,美國人要把非卡特爾化作為必須履行的義務,除非軍事總督特準予以豁免。而英國人則要求軍事總督在採取相反的行動之前,對任何表麵上證據確鑿的案件一定要確證為事實上的過分集中。英國贊成組織規模大,便於嚴密控製,而158 美國卻贊成組織規模小,給予實際的行動自由。


    美國的建議提交管製委員會,沒有結果。俄國人認為這些建議不恰當,還利用英國人的猶豫不決來證明英國人支持大企業。後來決定占領區合併,英美觀點才比較趨於一致,並於1947年2 月公布了實質上相同的法令。克萊將軍同意以一萬工人為限額,一麵卻已經允許了某些豁免,結果引起他那些比較激進的顧問們的憤慨。可是,英國的法令對超過限額的企業,並不是強製執行的,而美國法令卻是這樣做的。對鋼鐵和煤炭企業則另予特別待遇。


    1947年初,倫敦的管製局重申政府關於基礎工業國有化的意圖。同年3 月在莫斯科會議上,貝文試圖與馬歇爾將軍就這項政策取得一致意見。然而這位國務卿因為沒有和克萊商議,表示不能同意。這時,克萊已經回到德國,他對這種企圖十分不滿,認為是要背著他對他所強烈反對的事作出決定。因此,這件事就送請克萊將軍和羅伯遜將軍來作決定。他們二人同意不採取任何不利措施來損害德國人將來希望建立的經濟形式,讓他們在再度掌握自己命運時從自由企業和社會主義之間自己作出選擇。雖然這種解決問題的開明打算是無可非議的(英國保守黨有時也曾贊成這個方案),但結果是,從此對國有化再也不採取什麽措施了。隻有美國能單獨對德國提供必需的外援,從而能控製德國的經濟政策。1947年秋,在英國無法維持英鎊兌換時,美國人承擔了提供雙159 占區進口計劃所需的全部美元開支。英國政府幾乎沒有其他選擇,隻有接受推遲實現國有化的方案,希望一朝舉行選舉,可能會產生一個社會民主黨占多數的政權來保證實現國有化(事實證明,這是徒然的)。在戰事方酣之日,有些人會憤怒地反對把對世界和平具有這樣嚴重後果的事讓德國人自作主張。事實是,任何由英國管製人員片麵強加於德國人的比較激進的政策將是違背美國人的意旨的。而這些人自己也不相信這種政策是明智的。在這種情況下,是否能用民主方法來支持這項政策,肯定是個尚可議論的問題。但是,非卡特爾化是否能成為一個令人滿意的或永久的取代辦法,也是個問題,因為要曠日持久;不會有什麽成就;在這裏就不須加以敘述了。


    在俄占區,雖然國有化開始得慢,那裏的情況就不一樣,俄國人的首要目的是使工廠開始生產。當地的共產黨領導人在戰爭結束階段接管了為廠主或經理人所遺棄的工廠,後來這類廠仍由他們進行管理。隻是在非納粹化委員會宣布沒收納粹分子及其同謀者的財產之後,才通知州政府去接管任何規模的工廠。到1946年夏,接管了大約七千個工廣,其中兩千個廠和合作社聯合管理,還有兩千多個廠和“有民主傾向的人士”共同管理。在薩克森和薩克森—安哈特等地區進展最快,也最徹底,在圖林根和布蘭登堡進展最慢。就象在農業方麵一樣,整個進程做得象是德國人自願的行動;946 年6 月在薩克森舉行的一次公民表決,據說有百分之八十的票是贊成國有化的。但是,直到1946年底,純粹德國的企業隻有百分之四十收歸國有,盡管這些企業占投資總額的百分之六十。


    然而,仍在私人手中的工廠是不準自行其是的。在初期就引進了俄國計劃生產的方法,對每一個企業規定了定額。盡管俄國人毫不遲疑地採取製裁手段,或許使漏報產量的情況不如西部那樣嚴重。使生產計劃與消費互相聯繫的問題並不存在,因為根本情況是供不應求;隻不過是根據現有的總產量,計算一下可能增產多少,從而確定原料160 供應、分配、零售和出口的定額罷了。還有是通過銀行去進一步加以控製,銀行是受中央財政管理機構管轄的公共機構。


    然而在工業領域裏,有一個特殊的飛地,1945年12月間,蘇聯軍政府公布了屬於德國政府、納粹黨及其他非法團體的二百個企業的兩份名單,這些企業不予拆除而轉為俄國所有,“以提供就業機會,並以部分產量維持德國經濟”。這些工廠由柏林的一個中央機關控製,和這些廠有聯繫的,有負責運輸和銀行業務的專業附屬單位。1947年設置了中級管理機構來管理每種工業的所屬工廠。這些企業裏的所有高級職位都由俄國人擔任、德國的地區行政機構對之無權過問。而各廠所需原料,盡可能從德國資源中供應,如果主要原料確有短缺,則可以從國外進口,甚至還可以從俄國進口。大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產品在德國銷售,這樣做並不是出於對德國人的慈悲,而是因為這些工廠是生產重要產品的,沒有這些產品俄占區就維持不下去。這是一個巧妙的策劃,幾乎使俄國人同時一舉兩得,且不提1947年春有些廠歸還給德國人時所表現出來的效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國對德國和奧地利的管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阿諾德·托因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阿諾德·托因比並收藏四國對德國和奧地利的管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