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魯特美國女子學校(1830 年創辦)比美國大學辦得更早,一直辦到現在。拉紮爾會傳教團遠在 1755 年就在大馬士革開始活動,大約二十年後,創 辦了一所男子小學,這是在那座城市裏仍然存在的最古的現代學校。這些學 校比任何現代化的官立學校還要先進,而且被當做後來創辦的官立學校和私 立學校的楷模。直到現在,外國語的學習還是很受重視,連本地學校也不例 外,法語或英語時常被用作高等學校和專門學校的教學語言。學校的教職員 享受特權,包括靠治外法權取得的保護。仿效西方的學校、印刷廠、報紙、雜誌、文學會等,紛紛在本地很快出現了。1828 年穆罕默德·阿裏創辦了《埃及大事》(al-waqā’i‘al-misri yah),這是埃及自己的第一份阿拉伯語報紙,仍然是政府的機關報。1858 年赫立裏·胡列在貝魯特創辦了《新聞果樹園》(hadiqat al-akhbār),敘 利亞也就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報紙。十二年後,布特魯斯·布斯塔尼(1819—1883 年,一個本地學校的負責人,與美國傳教士們合作),在貝魯特創辦了 一種政治的、科學的、文學的雙周刊《花園》(al-jinān),他還辦有其他 好些種期刊。他給自己的新刊物所作的題詞,是很有意思的:“愛國心是信 仰的一個項目”——這是阿拉伯語裏的一個新奇的觀念。1876 年布斯塔尼開 始出版阿拉伯語的百科全書(dā’irat al-ma‘arif),他自己完成了頭六 冊。這位基督教學者的著作,包括一部字典和幾種關於教學和語法的教科書, 這些著作為激發阿拉伯民族意識和發動阿拉伯民族運動鋪平了道路。在阿拉 伯各國中,黎巴嫩是文化最普及的國家,這主要是由於外國學校和私立學校 的努力,公立學校的成績是次要的。甚至在今天,最高級的教育,還是在美國學校和法國學校裏進行的。黎巴嫩和其他阿拉伯國家一樣,所以肯於接受 從西方來的這種文化遷移,主要原因在於,東西雙方文化在某些重要的方麵 雖然不相同,但它們卻是屬於同一個主流。歐洲文明和近東文明,共同分享 了一份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以及希臘和羅馬的公共遺產。從最早的時代起,雙 方就一直保持著社會的和商務的接觸,雖然接近的程度常有變化。到十四世 紀時,即早期的麥木魯克時代,東方和西方的差別,事實上是人為的,而不 是真實的。直到十六世紀,即奧斯曼帝國的開端,東方和西方才開始分道揚 鑣,西方利用了科學方法並輔之以實驗,發展了技術知識並取得控製大自然 的重大的結果,與此同時,東方仍然忽視了這一切。十八世紀末,雙方背馳 已達到極端,於是這兩種文化又重新會合了。在這種文化的異花受精的過程中,伊拉克沒有作出什麽重要的事情。遠 在十七世紀時,天主教傳教團早已獲得進入巴格達和巴斯拉的許可,但是, 這對於穆斯林的社會並未留下任何痕跡。除在君士坦丁堡受過訓練的官吏、 職員(他們具有特殊的派頭)外,伊拉克人幾乎不接受現代觀念。但是這個 國家對於商業的滲透卻是敞開大門的。英國人在鞏固了他們在波斯灣的地位 之後,商業的滲透終於變成了政治滲透,伊拉克還是被拉進了世界事務的軌 道。易卜拉欣對敘利亞的侵略,拿破崙對埃及的侵略,在某種意義上產生了同樣的結果:他們結束了這兩個國家古代的地方分權製,而開始了中央集權 製。此外,他們還把這兩個國家投入了外國帝國主義各種陰謀的鬥雞場。列 強的領土擴張主義的趨勢,在那裏而不在別處發生了衝突。特別尖銳的是英 法兩國之間的競爭,各自都努力為自己爭得在埃及和敘利亞事務中的占優勢 的影響,兩國的藉口都是保衛與印度和遠東通商的最充分的利益。十九世紀 的許多戰爭都可以在近東找到一些根源。克裏米亞戰爭(1854—1856 年)的 原因之一是,法國和俄國提出了互相矛盾的要求,雙方都主張自己有保護巴 勒斯坦聖地的權利。1869 年蘇伊士運河的開鑿,增加了這些國家戰略上的重要性,加速了它們再度進入國際商業和國際事務圈子去的時間。這條運河很快就變成了國際 交通生命線的一個主要部分,補償了因發現繞好望角的航線而遭受的損失。 運河全長一百英裏,開鑿費約二千萬鎊,其中大半是在以法國為主的歐洲, 用公開徵求認股的方法籌得的。埃及總督的份額是十七萬六千六百零二股, 每股二十英鎊,這些股票,於 1875 年被英國政府買去了。


    運河是在易司馬儀在位時代開鑿的,他的奢侈導致國家的破產,並且終於招致歐洲的幹涉。易司馬儀慷慨地提出要把埃及的年貢加一倍,因此“崇 高的闕下”曾於 1866 年和 1873 年,賞賜他赫迪夫(khedive)的稱號和長子 繼任權,讓他的兒孫世襲這個職位,這幾乎等於承認他的主權了。1879 年, 英法對埃及建立了共管製,而赫迪夫被廢黜。這個時期,軍隊和農民的生活 困苦不堪,起而造反,他們獲得一位軍官的支持,他叫艾哈邁德·阿拉比, 也是農民出身的。當時軍隊的軍官,大半是塞加西亞人;農民忍受重稅、兵 役和徭役製的痛苦,政府可以強迫任何壯丁去做少償的或無償的勞動,而所 修建的公共工程往往又是效益可疑的。這次叛亂很快被鎮壓下去,1882 年 9月 13 日英國人在特勒凱比爾大丘獲得勝利,阿拉比被流放。英國人由此獲得 占領埃及的機會,雖然埃及依然是在有名無實的土耳其的宗主權之下,而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英國便宣布埃及為保護國了。於是,赫迪夫阿拔斯·希勒米被廢黜了,他的叔父海珊·卡米勒,以素丹的稱號繼承了他 的職位。1917 年,富阿德繼承了他的哥哥海珊,1922 年 2 月,在保護關係 結束的時候,他成為埃及國王,宣布埃及獨立,並公布了憲法。英國方麵的 讓步,是由於本地人的鬥爭,才做出的。民族主義者的領袖賽耳德·宰格魯 勒是阿拉比的一個追隨者,他象阿拉比一樣,是農民的兒子,但比阿拉比更 有才能,並且受過更高的教育。這位激烈的律師,是哲馬魯丁·阿富汗尼的 學生,在穆罕默德·阿布篤的領導下,曾任《埃及大事》的編輯,他在 1919 年要求英國人準許他率領一個代表團(wafd),到巴黎和會去,到倫敦去, 替埃及作辯護,但是,他遭到拒絕,而且被送到馬爾他島去,這個行為立即 把他變成了一位民族英雄。他和他的黨的努力,終於獲得成功,1936 年簽訂 了英埃條約,規定英國占領軍撤退到運河地帶,把保護外僑生命財產的責任 讓與埃及政府,並且相互幫助,對付敵人,包括港口、機場和交通工具等的 使用。1952 年發生了不流血的軍事政變,富阿德的兒子法魯克國王被廢黜,君 主政體被推翻,1954 年成立了共和國,領導人就是阿卜杜勒·奈綏爾(納賽 爾)上校。他大膽地反對以色列、英國和法國侵略者,因而 1956 年被公認是 整個阿拉伯的英雄。他推行了社會主義類型的政治與經濟的改革。在阿拉伯人的新月地區,政治幹涉採取了託管的方式,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在巴勒斯坦和伊拉克,法國在敘利亞和黎巴嫩,都建立了託管製。 法國的興趣是著重經濟方麵的考慮,這個關乎威望的政策,是用來抵消英國 的影響的,也是回溯到十字軍戰役時代的 “傳統友誼” (amitiétraditionnell),是莊嚴的素萊曼贈給法蘭西斯一世的治外法權所承認的。正是法國軍隊,於 1860 年得到列強的同意後,在黎巴嫩登了陸,作 為防止更大規模的屠殺的安全措施。這些所謂甲級託管地的行政,缺乏國際聯盟盟約所定的理想,即託管地人民的福利構成了“文明的神聖義務”,托管國的主要任務是為託管地的完 全獨立提供必需的忠告和幫助。特別令人焦急的,是敘利亞人所感受到的困 苦,他們責備法國官吏象在北非那樣使用殖民主義的方法,把本國政府當成 門麵,對於高漲的民族精神缺乏認識,阻止阿拉伯語的使用,把本國的通貨 跟法郎聯繫起來,而使其跌價,挑撥離間各黨派或教派的關係,使用各種鎮 壓手段,包括監視、監禁、流放等。為了行政的目的,而把這個國家分成若 幹州,同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前夕,把伊斯肯德倫港割讓給土耳其, 這是引起人們抱怨的另外兩件大事。維持治安,改良交通,擴大耕地麵積, 給予受教育的便利,樹立現代政府的體製,以及使社會現代化等,這些都是 能使託管地區得到好處的辦法,但是,任何辦法也都不能阻止高漲的不滿浪 潮。1925 年 7 月,德魯茲山發生了造反事件,很快就傳遍大馬士革及其鄰近 的城鎮。象這樣的連鎖反應,一直沒有停止,到 1945 年,最後一批法軍終於 被迫從敘利亞領土撤退了。那是在黎巴嫩獨立之後兩年的事情,黎巴嫩與法 國託管者始終保持友誼關係,後來獲得解放,成立了共和國。伊拉克在更早些的時候,就開始採取反對英國託管的行動了。1920 年在 幼發拉底河下遊各部族之間,以及在納賈夫、卡爾巴拉等神聖城市裏開始的 造反活動,導致英國以間接統治代替了直接統治。1921 年 8 月,海珊國王 的次子費薩勒被立為伊拉克立憲政體的國王,在 1920 年 3 月 8 日到 7 月 25 日的期間,他曾占據過臨時的敘利亞寶座。隨後簽訂過幾個條約,以 1927年 12 月的條約為最重要,在這個條約裏,英國承認伊拉克為獨立國,並與伊 拉克建立以二十五年為期的同盟關係。1930 年 6 月的條約明確寫道:英國放 棄託管的權利,承認伊拉克的完全主權。這項成就的取得,應該歸功於國王 費薩勒一世的政治家才能,可是到了他的第二個繼任者的時期,這個政權就 不行了。1958 年發生了軍事政變,費薩勒二世(1939—1958 年)和他的叔父(攝政王兼首相)一道被殺,一個社會主義共和國宣告成立。 在這個時候,阿拉伯人提出一種似是而非的議論,就是用右手抵抗歐洲的進攻,同時用左手接受和採用歐洲的觀念和技術。從歐洲取得的各種新成 就,都被利用來對歐洲人作戰。從歐洲輸入了無數的新觀念,其中以民族主 義和政治民主為最有力量,這是毫無疑義的。由於擁護民族主義,進而便要 實現民族自決的原則,而這兩者又導致了為擺脫外國統治而進行的鬥爭。西 方的意識形態,強調世俗的和物質的價值,而且著重種族的畛域和地理的疆 界,從西方傳入的這種新的意識形態,同伊斯蘭教最珍貴的各種傳統是背道 而馳的。還有,宗教上的普遍性的概念,政治上的神權政體和閉關自守的主 權,也是與這種新的意識形態格格不入的。穆斯林們作為奮鬥目標的理想, 與其說是泛阿拉伯主義,不如說是泛伊斯蘭主義。鬥爭是對外的,也是對內 的。十九世紀晚期,埃及智力上的水土已變得適宜於新概念的生長了,這主 要是由於開明的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布篤(1849—1905 年)的著作和演說所 造成的影響,他曾升任埃及的穆夫替(mufti),即最高的宗教職位。穆罕默 德·阿布篤是哲馬魯丁·阿富汗尼(1839—1897 年)的大弟子,而阿富汗尼 在著手推行伊斯蘭教現代主義方麵是第一個主要人物。阿富汗尼出生於阿富 汗,曾僑居印度、麥加、君士坦丁堡等地,後來遷居埃及,在那裏與埃及的 政治運動相提攜,那個運動就是以阿拉比的起義告結束的。穆罕默德·阿布 篤以此次起義的共謀犯的罪名,被流放到敘利亞去。伊斯蘭教的頹廢情況, 使他很擔心。他非難毒害信仰的那些迷信和異端,在這方麵,他追隨了伊本·太 伊米葉。他所開的處方是,宗教在智力上和政治上的復興,應同在一個最高 首領下政治上的統一互相結合。這個人曾在愛資哈爾大學學習和任教,又同 哲馬魯丁·阿富汗尼一道在巴黎發行過阿拉伯語刊物,他主張,伊斯蘭教與 科學基本上沒有什麽矛盾。他對於《古蘭經》的某些正文,作了合理的注釋, 並且承認伊斯蘭教的經院哲學是不夠的。哲馬魯丁鼓吹政治革命,穆罕默 德·阿布篤卻鼓吹宗教的覺醒,以引起宗教改革。自中世紀以來,伊斯蘭教 就被裝在一個介殼裏麵,對於打破這個介殼,現代作家所作的貢獻,任何人 都比不上他們師徒二人。他們對於已經開始了的工作,誰都沒有徹底完成, 但是,他們的學生都是很有成績的,如嘎西木·艾敏(1908 年卒),是首先 猛烈攻擊多妻、休妻和戴麵紗的;穆罕默德·賴世德·裏達(1935 年卒), 出生於黎巴嫩北部的蓋萊孟,1897 年去到埃及,發行了穆罕默德·阿布篤的 各種著作,編寫了他的傳記,並且在《光塔》(al-manār)月刊裏繼續了他 的傳統。在民主政治的基礎上改造阿拉伯人社會,並且使伊斯蘭教與現代世 界相調和,這仍然是同時代的穆斯林所麵臨的最偉大的任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阿拉伯通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希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希提並收藏阿拉伯通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