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即盲目的愛國主義或沙文主義。——譯者
1al-mubarrad,al-kāmil,ed.wwright(leipzig,1864),p.229,1.3。
2美國的風俗把專愛勾搭女人的小白臉叫做射ikh。——譯者
3這是兩個阿拉伯的附庸國,參閱本書第78頁和第81頁。——譯者
1參閱本書第75頁。——譯者
---------------
第四章早期的國際關係
我們一直廣泛地用“阿拉比亞人”這個名詞去通稱阿拉伯半島上所有的居民,不問他們居住在哪一個地區。現在,我們必須把他們分為南方的阿拉比亞人和北方的阿拉比亞人。北方的阿拉比亞人,包括中部阿拉比亞的納季德人。茫茫的沙漠,把阿拉比亞分為南北兩部,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也就分為南方人和北方人了。
北方的阿拉比亞人,大半是遊牧民族,以“毛屋”為家,他們的故鄉是希賈茲和納季德;南方的阿拉比亞人,大半是定居的,他們的故鄉是葉門、哈達拉毛和沿海一帶。北方人所說的是《古蘭經》的語言,即是非常優美的阿拉伯語;南方人所使用的是一種自己所有的歷史悠久的閃族語、賽伯伊語或希木葉爾語,與非洲的衣索比亞語很類似。北方人和南方人,都是地中海長頭種族的成員。但是南方人中間還有不少沿海人種的要素,他們的頭是圓的,與亞美尼亞型(喜特人或希伯來人)類似。他們的特徵是寬顋頰、鷹嘴鼻、平顴骨和豐富的毛髮。他們可能是由東北從海道侵入南方的外來民族1。南方的阿拉比亞人,是首先著名於世的,他們曾發展了自己的文明。北方的阿拉比亞人,直到中世紀時代,伊斯蘭教誕生以後,才走上了國際舞台。阿拉比亞人始終記得並且意識到這種民族上的區別,這由他們自己的傳統的譜係學可以看出。他們把自己先分作兩大族:絕種的阿拉伯人(bā’idah)和現存的阿拉伯人(bāqiyah)。絕種的阿拉伯人,包括賽莫德人、阿德人——都是在《古蘭經》上有名的——泰斯木人和哲迪斯人。賽莫德人是一種歷史上的人民,薩爾恭二世1的楔形文編年史中曾提到他們,一般古典作家稱他們為特莫德人2。阿德人在古代的哈達拉毛大概是興盛過的。譜係學家把現存的阿拉伯人再分為兩個種族:道地的阿拉伯人(‘āribah)和歸化的阿拉伯人(musta‘ribah)。在他們看來,道地的阿拉伯人,是指蓋哈丹(即《舊約》上的約坍)的子孫葉門人而言的,他們構成本地的種族;歸化的阿拉伯人,是指希賈茲人、納季德人、奈伯特人、巴爾米拉人而言的,他們是以實瑪利(即易司馬儀)的後裔阿德南的子孫,他們是到阿拉伯地方來入籍的人。傳說中的蓋哈丹和阿德南,使人想起阿拉比亞人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區別。先知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後,那些奮勇地起來支持他的麥地那人,原籍是葉門人,穆罕默德的宗族——古萊氏人——卻是北方的種族尼薩爾人。東部敘利亞的加薩尼人和伊拉克地方希拉城的萊赫米人,原籍都是南方人。這兩個阿拉比亞種族之間的鴻溝,從未消除。這種由來已久的區分,即使在伊斯蘭教把阿拉伯民族表麵上統一起來之後,依然是很明顯的。阿拉伯半島象一個很厚的楔子一樣,插在最古的兩大文化發源地——埃及和巴比倫——之間。印度的旁遮普或許是第三個文化中心,阿拉伯半島位於旁遮普和西方之間。阿拉比亞雖未處於單河流域區或雙河流域區的河濱文化的範圍以內,卻未能完全避免那些文化的影響。但是它的文化,基本上是本地的文化。這種文化是屬於海濱文化的範疇。阿拉比亞東南隅的人民,可能是最古的三大商業中心——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旁遮普——的中間人,而使那個介於東西之間的大海(阿拉伯海)按照他們的名字而命名。
---------------
1carletons.coon,theracesofeurope(newyork,1939),pp.403—404,408。
1d.d.luckenbill:ancientrecordsofassyriaand
babylonia,vol.il(chicago,1927),§§17,
118。
2pliny,naturalhistory,bk.vi,ch.32。
---------------
非洲與阿拉比亞的接觸,有三條路線:在北方的,是西奈半島上的陸路;在南方的,是曼德海峽的水路(相距隻有十五英裏);在中間的,是一條陸路,沿瓦迪哈麻麻特而行,在底比斯1附近,與尼羅河曲相對,在庫賽爾地方與紅海相接。最後的這條路線,是主要的中央路線。在埃及第十二王朝時代(約當公元前2000—1788年),有一條運河,在比勒貝斯北麵,把尼羅河與紅海上端聯繫起來。托勒密人2曾修復這條運河,歷代哈裏發也重開過這條運河,而加以利用,直到1497年發現繞好望角而至印度的水路以後,這條運河才廢置了。這條運河可以說是蘇伊士運河的先河。埃及人對於西奈半島感興趣,是由於那裏出產銅和藍寶石,礦坑在半島南部的瓦迪麥加賴中,臨近現代的圖爾城。遠在王朝時代之前,西奈半島的遊牧人,早已把他們的寶貴物產向埃及輸出了。第一王朝的法老們經營了半島上的礦坑,但大量開採的時期,是從第三王朝的斯奈弗魯時代(約當公元前2720年)才開始的。將埃及同敘利亞—巴勒斯坦、肥沃的新月地區中其他的地方和小亞細亞聯繫起來的一條大道,是人類初次使用的國際道路,它有一條支線延長到東南方去,通往西奈半島的這些出產銅和藍寶石的礦坑。艾比杜斯城有第一王朝的一座皇陵,1900年,皮特裏在那座皇陵裏發現一塊象牙,上麵畫有一個典型的亞美尼亞閃族型的人像,題為亞洲人,那個人有長而尖的鬍鬚,上唇是剃光了的,大概是一個南方阿拉比亞人的畫像。屬於同一王朝的一塊更古的浮雕上雕出一個憔悴的貝杜因人的酋長,繫著腰布,屈服地蜷縮在一個埃及擄掠者的麵前,他正想用他的釘頭槌打破那個貝杜因人的腦袋。阿拉比亞人的肖像,保存到現在的,要以這兩幅像為最古了。用來稱呼貝杜因人的名詞(例如阿牧,‘amu,遊牧人、亞洲人),在古代埃及編年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時顯然是指埃及四周和阿拉比亞本部以外的遊牧民族而言的。自埃及同朋特和努比亞建立商業關係的時候起,南部阿拉比亞與埃及更加接近了。希羅多德曾提及塞索斯特列斯(或許是第十二王朝的西紐塞爾特一世,公元前1980—1935年),征服阿拉伯灣的各民族1,這大概是指紅海西岸上的各民族而言。第十八王朝時,在紅海有過一支艦隊,但我們知道,遠在第五王朝時,薩胡爾(公元前2553—2541年)已指揮第一支海上遠征軍,取道紅海,去征服一個出產香料的地方,那個地方顯然是非洲岸上的索馬利蘭。南部阿拉比亞所以能引起埃及人的注意,主要的原因是乳香,因為乳香可供寺廟中焚香的需要,又是製香屍的必需品;南部阿拉比亞出產乳香特別豐富,埃及既珍視乳香,當然重視那個地方了。自努比亞隸屬埃及的版圖,而朋特(現今的索馬利蘭)列入埃及帝國的商業圈以後,埃及的遠征軍屢次奉派到那些地方去,其目的在於獲取“沒藥、香膠、樹脂、香木”。派到朋特去的這類遠征軍,有一支是由赫熙卜蘇(約當公元前1500年)指揮的,她是歷史上第一個有名的婦女。她的繼任者屠特莫斯三世——古代埃及的拿破崙——
3即盲目的愛國主義或沙文主義。——譯者
1al-mubarrad,al-kāmil,ed.wwright(leipzig,1864),p.229,1.3。
2美國的風俗把專愛勾搭女人的小白臉叫做射ikh。——譯者
3這是兩個阿拉伯的附庸國,參閱本書第78頁和第81頁。——譯者
1參閱本書第75頁。——譯者
---------------
第四章早期的國際關係
我們一直廣泛地用“阿拉比亞人”這個名詞去通稱阿拉伯半島上所有的居民,不問他們居住在哪一個地區。現在,我們必須把他們分為南方的阿拉比亞人和北方的阿拉比亞人。北方的阿拉比亞人,包括中部阿拉比亞的納季德人。茫茫的沙漠,把阿拉比亞分為南北兩部,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也就分為南方人和北方人了。
北方的阿拉比亞人,大半是遊牧民族,以“毛屋”為家,他們的故鄉是希賈茲和納季德;南方的阿拉比亞人,大半是定居的,他們的故鄉是葉門、哈達拉毛和沿海一帶。北方人所說的是《古蘭經》的語言,即是非常優美的阿拉伯語;南方人所使用的是一種自己所有的歷史悠久的閃族語、賽伯伊語或希木葉爾語,與非洲的衣索比亞語很類似。北方人和南方人,都是地中海長頭種族的成員。但是南方人中間還有不少沿海人種的要素,他們的頭是圓的,與亞美尼亞型(喜特人或希伯來人)類似。他們的特徵是寬顋頰、鷹嘴鼻、平顴骨和豐富的毛髮。他們可能是由東北從海道侵入南方的外來民族1。南方的阿拉比亞人,是首先著名於世的,他們曾發展了自己的文明。北方的阿拉比亞人,直到中世紀時代,伊斯蘭教誕生以後,才走上了國際舞台。阿拉比亞人始終記得並且意識到這種民族上的區別,這由他們自己的傳統的譜係學可以看出。他們把自己先分作兩大族:絕種的阿拉伯人(bā’idah)和現存的阿拉伯人(bāqiyah)。絕種的阿拉伯人,包括賽莫德人、阿德人——都是在《古蘭經》上有名的——泰斯木人和哲迪斯人。賽莫德人是一種歷史上的人民,薩爾恭二世1的楔形文編年史中曾提到他們,一般古典作家稱他們為特莫德人2。阿德人在古代的哈達拉毛大概是興盛過的。譜係學家把現存的阿拉伯人再分為兩個種族:道地的阿拉伯人(‘āribah)和歸化的阿拉伯人(musta‘ribah)。在他們看來,道地的阿拉伯人,是指蓋哈丹(即《舊約》上的約坍)的子孫葉門人而言的,他們構成本地的種族;歸化的阿拉伯人,是指希賈茲人、納季德人、奈伯特人、巴爾米拉人而言的,他們是以實瑪利(即易司馬儀)的後裔阿德南的子孫,他們是到阿拉伯地方來入籍的人。傳說中的蓋哈丹和阿德南,使人想起阿拉比亞人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區別。先知穆罕默德遷居麥地那後,那些奮勇地起來支持他的麥地那人,原籍是葉門人,穆罕默德的宗族——古萊氏人——卻是北方的種族尼薩爾人。東部敘利亞的加薩尼人和伊拉克地方希拉城的萊赫米人,原籍都是南方人。這兩個阿拉比亞種族之間的鴻溝,從未消除。這種由來已久的區分,即使在伊斯蘭教把阿拉伯民族表麵上統一起來之後,依然是很明顯的。阿拉伯半島象一個很厚的楔子一樣,插在最古的兩大文化發源地——埃及和巴比倫——之間。印度的旁遮普或許是第三個文化中心,阿拉伯半島位於旁遮普和西方之間。阿拉比亞雖未處於單河流域區或雙河流域區的河濱文化的範圍以內,卻未能完全避免那些文化的影響。但是它的文化,基本上是本地的文化。這種文化是屬於海濱文化的範疇。阿拉比亞東南隅的人民,可能是最古的三大商業中心——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旁遮普——的中間人,而使那個介於東西之間的大海(阿拉伯海)按照他們的名字而命名。
---------------
1carletons.coon,theracesofeurope(newyork,1939),pp.403—404,408。
1d.d.luckenbill:ancientrecordsofassyriaand
babylonia,vol.il(chicago,1927),§§17,
118。
2pliny,naturalhistory,bk.vi,ch.32。
---------------
非洲與阿拉比亞的接觸,有三條路線:在北方的,是西奈半島上的陸路;在南方的,是曼德海峽的水路(相距隻有十五英裏);在中間的,是一條陸路,沿瓦迪哈麻麻特而行,在底比斯1附近,與尼羅河曲相對,在庫賽爾地方與紅海相接。最後的這條路線,是主要的中央路線。在埃及第十二王朝時代(約當公元前2000—1788年),有一條運河,在比勒貝斯北麵,把尼羅河與紅海上端聯繫起來。托勒密人2曾修復這條運河,歷代哈裏發也重開過這條運河,而加以利用,直到1497年發現繞好望角而至印度的水路以後,這條運河才廢置了。這條運河可以說是蘇伊士運河的先河。埃及人對於西奈半島感興趣,是由於那裏出產銅和藍寶石,礦坑在半島南部的瓦迪麥加賴中,臨近現代的圖爾城。遠在王朝時代之前,西奈半島的遊牧人,早已把他們的寶貴物產向埃及輸出了。第一王朝的法老們經營了半島上的礦坑,但大量開採的時期,是從第三王朝的斯奈弗魯時代(約當公元前2720年)才開始的。將埃及同敘利亞—巴勒斯坦、肥沃的新月地區中其他的地方和小亞細亞聯繫起來的一條大道,是人類初次使用的國際道路,它有一條支線延長到東南方去,通往西奈半島的這些出產銅和藍寶石的礦坑。艾比杜斯城有第一王朝的一座皇陵,1900年,皮特裏在那座皇陵裏發現一塊象牙,上麵畫有一個典型的亞美尼亞閃族型的人像,題為亞洲人,那個人有長而尖的鬍鬚,上唇是剃光了的,大概是一個南方阿拉比亞人的畫像。屬於同一王朝的一塊更古的浮雕上雕出一個憔悴的貝杜因人的酋長,繫著腰布,屈服地蜷縮在一個埃及擄掠者的麵前,他正想用他的釘頭槌打破那個貝杜因人的腦袋。阿拉比亞人的肖像,保存到現在的,要以這兩幅像為最古了。用來稱呼貝杜因人的名詞(例如阿牧,‘amu,遊牧人、亞洲人),在古代埃及編年史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時顯然是指埃及四周和阿拉比亞本部以外的遊牧民族而言的。自埃及同朋特和努比亞建立商業關係的時候起,南部阿拉比亞與埃及更加接近了。希羅多德曾提及塞索斯特列斯(或許是第十二王朝的西紐塞爾特一世,公元前1980—1935年),征服阿拉伯灣的各民族1,這大概是指紅海西岸上的各民族而言。第十八王朝時,在紅海有過一支艦隊,但我們知道,遠在第五王朝時,薩胡爾(公元前2553—2541年)已指揮第一支海上遠征軍,取道紅海,去征服一個出產香料的地方,那個地方顯然是非洲岸上的索馬利蘭。南部阿拉比亞所以能引起埃及人的注意,主要的原因是乳香,因為乳香可供寺廟中焚香的需要,又是製香屍的必需品;南部阿拉比亞出產乳香特別豐富,埃及既珍視乳香,當然重視那個地方了。自努比亞隸屬埃及的版圖,而朋特(現今的索馬利蘭)列入埃及帝國的商業圈以後,埃及的遠征軍屢次奉派到那些地方去,其目的在於獲取“沒藥、香膠、樹脂、香木”。派到朋特去的這類遠征軍,有一支是由赫熙卜蘇(約當公元前1500年)指揮的,她是歷史上第一個有名的婦女。她的繼任者屠特莫斯三世——古代埃及的拿破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