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天可汗時代:大唐帝國政界往事 作者:徐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十一
幹元元年四月,肅宗正式立李俶為太子,十月又把太子的名字改成李豫。唐朝中期開始,有幾次大規模的“皇子改名運動”,比如玄宗就喜歡沒事給兒子們重起一下名字,然後過些時候又改一遍。太子們的名字改動更是頻繁,前麵說過肅宗就改了三次才最終定下來叫李亨。好在他們沒有把改名的興趣放在改年號上,否則都像唐高宗和武則天那樣換年號成癮,則唐朝將近三百年,要是有三百個年號……不可想像,感覺蠻“恐怖”的(不過話說回來,肅宗在位時差不多兩年一換,頻率也是很高的了)。這時我們才知道在唐朝高祖太宗各自隻用一個年號是多麽的可貴。
亂後的曙光·肅代兩朝紀實(14)
九月,肅宗調動了九個節度使的力量進攻安慶緒,兵力達到數十萬。可以想見,肅宗是下了多麽大的決心。但決心與疑心並重,“上以子儀、光弼皆元勛,難相統屬,故不置元帥,但以宦官開府儀同三司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不設元帥,隻讓一個宦官做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理由絕不是史書上說的認為郭子儀、李光弼等人都是元勛,誰也不好統領誰這麽簡單,而是由於肅宗不放心將權力交給這些威信與實力都很強的人。
九節度使圍鄴,一直圍到第二年的二月,郭子儀等人決定決安陽河(通鑑寫為漳河,《唐書》寫為安陽河,查看地圖的話,還是稍有區別的,取《唐書》的說法)水灌城。困守了幾個月的鄴城情況當時變得更加糟糕,和張巡遇到的問題一樣,鄴城中也是缺糧,老鼠的價錢已經漲到了一隻要數千錢,一鬥糧食更是賣出了七萬的天價,而且也出現了“人相食”的情況。這時城中有人想要投降,卻因為水太深,沒有辦法出去。
按說這個時候要是破城的話,是絕好良機啊,何況又是九節度——可問題就恰恰出在九節度上。由於沒有主帥,唐軍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錯失了良機,又因為鄴久攻不下,唐軍上下也有點軍心渙散。就在這時,史思明從魏州趕到了鄴,安慶緒為了能夠盡早解圍,甚至派人將他的皇帝玉璽交給史思明,不過這當然不是出自他的真心。
李光弼像
史思明果然厲害,他斷了唐軍的糧道,使唐軍的優勢不復存在。三月,叛軍援兵直抵城下,與唐軍決戰。史思明本人看來也是相當驍勇了,他親自帶領五萬精兵與唐軍六十萬人在安陽河北對峙,但唐軍並沒有把這支軍隊當回事,以為是敵軍的一支遊擊小分隊。由此可見唐軍是有些大意了。看到敵軍鬆懈,史思明領著這五萬人突然沖了過來,唐軍中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率人“先與之戰,殺傷相半”,魯炅本人還中了一箭。史思明以一敵四(不是單挑的那種大將之間的決鬥,就是大夥一起上的群毆),並且沒有處於劣勢,不免讓人感慨唐軍的“無能”。而郭子儀從後麵襲擊史思明,本來可以形成前後夾擊之勢,結果還沒來得及布陣,天上就颳起了一陣大風,“吹沙拔木,天地晝晦,咫尺不相辨”。不過這次也不隻是唐軍受損,叛軍也被嚇著了,雙方各自敗退,輜重都扔了一道,唐軍一方“戰馬萬匹,惟存三千,甲仗十萬,遺棄殆盡”,在向南撤退的路上郭子儀命人將安陽橋拆斷,目的是為了保住洛陽。但洛陽城裏仍然受了驚嚇,百姓們驚惶地向山裏逃去,而留守崔圓、河南尹蘇震等人也紛紛逃走。這兩個官員的逃跑,終於使肅宗找到了發泄此戰失利的火氣的對象——諸節度上書請罪,肅宗當然不敢降罪於這些手裏握有兵權的人,所以這兩個人就“榮幸”地成為了出氣筒,都被貶官了。但終究要有人為此負責,這時那位觀軍容宣慰處置使魚朝恩起了作用,他看郭子儀不順眼,就把責任推給了郭子儀,於是郭子儀被召回長安,李光弼代替他成為了副元帥。
而安慶緒這邊也不太平,圍是解了,可是安慶緒也不打算再提起舊事,幹脆連城都沒請史思明進,他本人當然更沒有打算出城去看望一下。但安慶緒哪裏有史思明的老辣?不幾天就被史思明殺掉了。抓安慶緒的時候,史思明“責以大義”,說他丟失了東西兩京都沒關係,但他最不該做的就是殺他的父親,“棄失兩都,亦何足言。爾為人子,殺父奪其位,天地所不容!吾為太上皇討賊,豈受爾佞媚乎!”史思明這樣責罵著,卻不想兩年後他也重複了安祿山的命運。幾乎是出於同樣的理由,史思明的長子史朝義,向他的父親下手了。史朝義殺了自己的父親之後,又派人到範陽殺了弟弟史朝清,隨後範陽城中自相殘殺,最後因此而死的達數千人。
由於有太多的自相殘殺,而且首領更換太勤,八年時間就出了四個皇帝,有三個還是通過非正當手段得來的,其中兩個可以算是無能之輩,因此可以說,這些因素對安史之亂的結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也再次印證了“城堡總是從內部攻破的”這句話。不過安史之亂的最終結束,是在代宗時期。
有時想想,如果自始至終都是安祿山在指揮叛軍的話,戰亂會不會持續得更久些呢?當然,我並不盼著安史之亂持續更久,因為這八年的時間,足以讓唐朝的實力從天上掉到了地下,足以讓盛世的繁華盡化為子虛烏有,足以讓生靈塗炭、社稷倒懸。看看杜甫的詩吧,你會覺得從心頭油然而起的一股悲哀。在他的筆下,有石壕村那位被強行帶走的老婦,有無家可歸、無人再相送的老兵,還有與丈夫“暮婚晨告別”的新娘,但苦難的百姓又何止這些?據官方統計,天寶十四載時,唐的全國人口戶數基本保持著盛世時的總數,有891.4709萬(《通典·食貨七》),而到了肅宗幹元三年,這個數目一下子降到了293.3174萬,減少的人口當然不是戰死就是餓死,或者還有被人吃的?總之,由於戰亂人口銳減是個不爭的事實。至於剩下來的人,他們可以說是倖存者,但他們真的幸運嗎?其實也不過是“生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罷了。
幹元元年四月,肅宗正式立李俶為太子,十月又把太子的名字改成李豫。唐朝中期開始,有幾次大規模的“皇子改名運動”,比如玄宗就喜歡沒事給兒子們重起一下名字,然後過些時候又改一遍。太子們的名字改動更是頻繁,前麵說過肅宗就改了三次才最終定下來叫李亨。好在他們沒有把改名的興趣放在改年號上,否則都像唐高宗和武則天那樣換年號成癮,則唐朝將近三百年,要是有三百個年號……不可想像,感覺蠻“恐怖”的(不過話說回來,肅宗在位時差不多兩年一換,頻率也是很高的了)。這時我們才知道在唐朝高祖太宗各自隻用一個年號是多麽的可貴。
亂後的曙光·肅代兩朝紀實(14)
九月,肅宗調動了九個節度使的力量進攻安慶緒,兵力達到數十萬。可以想見,肅宗是下了多麽大的決心。但決心與疑心並重,“上以子儀、光弼皆元勛,難相統屬,故不置元帥,但以宦官開府儀同三司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不設元帥,隻讓一個宦官做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理由絕不是史書上說的認為郭子儀、李光弼等人都是元勛,誰也不好統領誰這麽簡單,而是由於肅宗不放心將權力交給這些威信與實力都很強的人。
九節度使圍鄴,一直圍到第二年的二月,郭子儀等人決定決安陽河(通鑑寫為漳河,《唐書》寫為安陽河,查看地圖的話,還是稍有區別的,取《唐書》的說法)水灌城。困守了幾個月的鄴城情況當時變得更加糟糕,和張巡遇到的問題一樣,鄴城中也是缺糧,老鼠的價錢已經漲到了一隻要數千錢,一鬥糧食更是賣出了七萬的天價,而且也出現了“人相食”的情況。這時城中有人想要投降,卻因為水太深,沒有辦法出去。
按說這個時候要是破城的話,是絕好良機啊,何況又是九節度——可問題就恰恰出在九節度上。由於沒有主帥,唐軍沒有一個統一的指揮,錯失了良機,又因為鄴久攻不下,唐軍上下也有點軍心渙散。就在這時,史思明從魏州趕到了鄴,安慶緒為了能夠盡早解圍,甚至派人將他的皇帝玉璽交給史思明,不過這當然不是出自他的真心。
李光弼像
史思明果然厲害,他斷了唐軍的糧道,使唐軍的優勢不復存在。三月,叛軍援兵直抵城下,與唐軍決戰。史思明本人看來也是相當驍勇了,他親自帶領五萬精兵與唐軍六十萬人在安陽河北對峙,但唐軍並沒有把這支軍隊當回事,以為是敵軍的一支遊擊小分隊。由此可見唐軍是有些大意了。看到敵軍鬆懈,史思明領著這五萬人突然沖了過來,唐軍中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率人“先與之戰,殺傷相半”,魯炅本人還中了一箭。史思明以一敵四(不是單挑的那種大將之間的決鬥,就是大夥一起上的群毆),並且沒有處於劣勢,不免讓人感慨唐軍的“無能”。而郭子儀從後麵襲擊史思明,本來可以形成前後夾擊之勢,結果還沒來得及布陣,天上就颳起了一陣大風,“吹沙拔木,天地晝晦,咫尺不相辨”。不過這次也不隻是唐軍受損,叛軍也被嚇著了,雙方各自敗退,輜重都扔了一道,唐軍一方“戰馬萬匹,惟存三千,甲仗十萬,遺棄殆盡”,在向南撤退的路上郭子儀命人將安陽橋拆斷,目的是為了保住洛陽。但洛陽城裏仍然受了驚嚇,百姓們驚惶地向山裏逃去,而留守崔圓、河南尹蘇震等人也紛紛逃走。這兩個官員的逃跑,終於使肅宗找到了發泄此戰失利的火氣的對象——諸節度上書請罪,肅宗當然不敢降罪於這些手裏握有兵權的人,所以這兩個人就“榮幸”地成為了出氣筒,都被貶官了。但終究要有人為此負責,這時那位觀軍容宣慰處置使魚朝恩起了作用,他看郭子儀不順眼,就把責任推給了郭子儀,於是郭子儀被召回長安,李光弼代替他成為了副元帥。
而安慶緒這邊也不太平,圍是解了,可是安慶緒也不打算再提起舊事,幹脆連城都沒請史思明進,他本人當然更沒有打算出城去看望一下。但安慶緒哪裏有史思明的老辣?不幾天就被史思明殺掉了。抓安慶緒的時候,史思明“責以大義”,說他丟失了東西兩京都沒關係,但他最不該做的就是殺他的父親,“棄失兩都,亦何足言。爾為人子,殺父奪其位,天地所不容!吾為太上皇討賊,豈受爾佞媚乎!”史思明這樣責罵著,卻不想兩年後他也重複了安祿山的命運。幾乎是出於同樣的理由,史思明的長子史朝義,向他的父親下手了。史朝義殺了自己的父親之後,又派人到範陽殺了弟弟史朝清,隨後範陽城中自相殘殺,最後因此而死的達數千人。
由於有太多的自相殘殺,而且首領更換太勤,八年時間就出了四個皇帝,有三個還是通過非正當手段得來的,其中兩個可以算是無能之輩,因此可以說,這些因素對安史之亂的結束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時也再次印證了“城堡總是從內部攻破的”這句話。不過安史之亂的最終結束,是在代宗時期。
有時想想,如果自始至終都是安祿山在指揮叛軍的話,戰亂會不會持續得更久些呢?當然,我並不盼著安史之亂持續更久,因為這八年的時間,足以讓唐朝的實力從天上掉到了地下,足以讓盛世的繁華盡化為子虛烏有,足以讓生靈塗炭、社稷倒懸。看看杜甫的詩吧,你會覺得從心頭油然而起的一股悲哀。在他的筆下,有石壕村那位被強行帶走的老婦,有無家可歸、無人再相送的老兵,還有與丈夫“暮婚晨告別”的新娘,但苦難的百姓又何止這些?據官方統計,天寶十四載時,唐的全國人口戶數基本保持著盛世時的總數,有891.4709萬(《通典·食貨七》),而到了肅宗幹元三年,這個數目一下子降到了293.3174萬,減少的人口當然不是戰死就是餓死,或者還有被人吃的?總之,由於戰亂人口銳減是個不爭的事實。至於剩下來的人,他們可以說是倖存者,但他們真的幸運嗎?其實也不過是“生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