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天可汗時代:大唐帝國政界往事 作者:徐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夜李泌就想辭職,認為自己“報德足矣”,應當“復為閑人”。肅宗當然不答應,李泌又提出來“五不可”: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寵臣太深,臣功太高,跡太奇。肅宗又想含混過去,而李泌則仍然堅持己見,肅宗被弄得有點惱了,“你就這麽不相信我?是不是把我看成是勾踐了?”李泌自是得解釋一番,然後說:“皇上現在對我這樣,我有些事情都不敢說,等天下安定了,我又能再說什麽事呢?”肅宗沉思了一下,問是不是因為沒聽他北伐的建議,李泌卻提起建寧王之事。
亂後的曙光·肅代兩朝紀實(13)
上曰:“建寧,朕之愛子,性英果,艱難時有功,朕豈不知之!但因此為小人所教,欲害其兄,圖繼嗣,朕以社稷大計,不得已而除之。卿不細知其故邪?”對曰:“若有此心,廣平當怨之。廣平每與臣言其冤,輒流涕嗚咽。臣今必辭陛下去,始敢言之耳。”上曰:“渠嚐夜捫廣平,意欲加害。(這就是肅宗所謂證據)”對曰:“此皆出讒人之口,豈有建寧之孝友聰明,肯為此乎!且陛下昔欲用建寧為元帥,臣請用廣平。建寧若有此心,當深憾於臣;而以臣為忠,益相親善,陛下以此可察其心矣。”上乃泣下曰:“先生言是也。既往不咎,朕不欲聞之。”
這裏我很懷疑肅宗眼淚的真實性,他對李泌的話隻怕也未全信,即使相信,但這個反應也實在太平淡了吧。當然對於肅宗的這種反應還有另一種解釋,就是的確是因為他太悲痛了,所以不願意再提起傷心事。如果大家看過《康熙王朝》的話,裏麵的康熙帝之所以不想再提起容妃,就是因為她是他心中的一顆刺。我個人還是傾向於第一種解釋,因為後來肅宗將自己的兒子們都晉升為“王”的時候,在上元年間又追贈興王佋為恭懿太子,卻沒有追封建寧王,反倒是代宗,日後還經常想念自己的弟弟,追封他為齊王,後來又追為“承天皇帝”。
李泌由此提到了當初李賢的《黃台瓜辭》,這首詩也許當時是被禁的,因為肅宗似乎不知道——問題是李泌都聽說了,肅宗會不知道?或者此詩是對皇家成員封禁了吧。總之,李泌舊事重提,目的在於保全廣平王。
之後,玄宗的答覆送到了長安,“當與我劍南一道自奉,不復來矣。”我隻要蜀地自養,不會再回去和你爭。這果然印證了李泌的判斷。又過了幾天,玄宗的第二個使者到了,說玄宗接到第二次奏表時非常高興,當下便商量著回長安的日期。
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年已古稀的玄宗不遠萬裏終於到了鹹陽。就在這裏,上演了一幕父慈子孝的溫馨場景。兩位都是爺爺級的人物(肅宗年近五十,也是半大爺爺了)在一起抱頭哭泣,“上皇(玄宗)降樓,撫上(肅宗)而泣;上捧上皇足,嗚咽不自勝”,的確很“感人”啊。其他的細節就不仔細描述了,隻要知道父子二人見麵十分客氣就可以了。然而父子之間,應該是這樣的客氣麽?玄宗不肯居正殿,而肅宗則是連黃袍都不敢穿。玄宗說了幾句話,都比較有意思。譬如,“吾為天子五十年,未為貴;今為天子父,乃貴耳!”這句頗似自我解嘲,而“使朕得保養餘齒,汝之孝也”則有些乞憐的意思了。這說明玄宗的確非常識大體,不再和自己的兒子爭什麽,另外,也很知自保之道。可惜的是,日後的形勢卻是玄宗始料未及的,即使他這般讓步,仍避免不了那樣慘澹的結局。不過眼前,肅宗畢竟表麵上還是十分尊重太上皇的。
既然太上皇回到了長安,那麽肅宗等於正位了,因此開始加封新一屆皇室成員,肅宗的兒子們普遍由郡王升到了王,張良娣則升為淑妃,後來又立為皇後。
由於洛陽此時也破了,所以原先安祿山強行帶走的那些官員們,又都被抓了回來。去時悽慘,回來也悽慘。“百官受安祿山父子官者陳希烈等三百餘人,皆素服悲泣請罪。俶以上旨釋之,尋勒赴西京。”回來之後還要等著審察,而且還會有相應的懲罰。最終朝廷決定以六等定罪,後三等流貶,前兩等都是死罪,還有一等是重杖一百。可以說,哪個都不輕。代表性的是達奚珣被處斬了,陳希烈賜自盡,被重杖的不大清楚,而流放貶謫的則有很多很多。而前麵提到的王維,由於有那首詩作證他還是忠於大唐的,另外,他的弟弟王縉——日後代宗朝的宰相,此時也提出願意用自己的官來贖哥哥的罪,因此,王維沒怎麽受罰,後來還升到了尚書右丞,算是一個特例。還有一個特例就是張均或張垍。關於這兩人,《通鑑》和《唐書》的記法有矛盾之處,通鑑說肅宗向玄宗求情,請求饒過他們二人,玄宗看在肅宗的麵子上饒了張垍,但張均卻不肯放過;而《唐書》中則說張垍“死賊中”,張均免死;又有一說是兩人誰都沒死。反正因為張說的關係,肅宗也算為他們盡了心。但朝廷定的這種嚴厲的懲罰,嚇跑了不少打算投降的舊官員,令肅宗十分後悔。
另一方麵,洛陽收復了,回紇人又開始索要東西,廣平王隻好贈送萬匹羅錦才算暫時安定了下來。後來回紇軍回到長安後,肅宗封葉護高官,又賞回紇絹二萬匹。
至德二年,基本上就這樣過去了。這一年算是比較重要的一年,收復長安、洛陽的意義非同小可,至少唐肅宗可以坐在長安的宮殿中來處理國家大事,比靈武的那個小城樓可是威風了不少。
亂後的曙光·肅代兩朝紀實(13)
上曰:“建寧,朕之愛子,性英果,艱難時有功,朕豈不知之!但因此為小人所教,欲害其兄,圖繼嗣,朕以社稷大計,不得已而除之。卿不細知其故邪?”對曰:“若有此心,廣平當怨之。廣平每與臣言其冤,輒流涕嗚咽。臣今必辭陛下去,始敢言之耳。”上曰:“渠嚐夜捫廣平,意欲加害。(這就是肅宗所謂證據)”對曰:“此皆出讒人之口,豈有建寧之孝友聰明,肯為此乎!且陛下昔欲用建寧為元帥,臣請用廣平。建寧若有此心,當深憾於臣;而以臣為忠,益相親善,陛下以此可察其心矣。”上乃泣下曰:“先生言是也。既往不咎,朕不欲聞之。”
這裏我很懷疑肅宗眼淚的真實性,他對李泌的話隻怕也未全信,即使相信,但這個反應也實在太平淡了吧。當然對於肅宗的這種反應還有另一種解釋,就是的確是因為他太悲痛了,所以不願意再提起傷心事。如果大家看過《康熙王朝》的話,裏麵的康熙帝之所以不想再提起容妃,就是因為她是他心中的一顆刺。我個人還是傾向於第一種解釋,因為後來肅宗將自己的兒子們都晉升為“王”的時候,在上元年間又追贈興王佋為恭懿太子,卻沒有追封建寧王,反倒是代宗,日後還經常想念自己的弟弟,追封他為齊王,後來又追為“承天皇帝”。
李泌由此提到了當初李賢的《黃台瓜辭》,這首詩也許當時是被禁的,因為肅宗似乎不知道——問題是李泌都聽說了,肅宗會不知道?或者此詩是對皇家成員封禁了吧。總之,李泌舊事重提,目的在於保全廣平王。
之後,玄宗的答覆送到了長安,“當與我劍南一道自奉,不復來矣。”我隻要蜀地自養,不會再回去和你爭。這果然印證了李泌的判斷。又過了幾天,玄宗的第二個使者到了,說玄宗接到第二次奏表時非常高興,當下便商量著回長安的日期。
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二日,年已古稀的玄宗不遠萬裏終於到了鹹陽。就在這裏,上演了一幕父慈子孝的溫馨場景。兩位都是爺爺級的人物(肅宗年近五十,也是半大爺爺了)在一起抱頭哭泣,“上皇(玄宗)降樓,撫上(肅宗)而泣;上捧上皇足,嗚咽不自勝”,的確很“感人”啊。其他的細節就不仔細描述了,隻要知道父子二人見麵十分客氣就可以了。然而父子之間,應該是這樣的客氣麽?玄宗不肯居正殿,而肅宗則是連黃袍都不敢穿。玄宗說了幾句話,都比較有意思。譬如,“吾為天子五十年,未為貴;今為天子父,乃貴耳!”這句頗似自我解嘲,而“使朕得保養餘齒,汝之孝也”則有些乞憐的意思了。這說明玄宗的確非常識大體,不再和自己的兒子爭什麽,另外,也很知自保之道。可惜的是,日後的形勢卻是玄宗始料未及的,即使他這般讓步,仍避免不了那樣慘澹的結局。不過眼前,肅宗畢竟表麵上還是十分尊重太上皇的。
既然太上皇回到了長安,那麽肅宗等於正位了,因此開始加封新一屆皇室成員,肅宗的兒子們普遍由郡王升到了王,張良娣則升為淑妃,後來又立為皇後。
由於洛陽此時也破了,所以原先安祿山強行帶走的那些官員們,又都被抓了回來。去時悽慘,回來也悽慘。“百官受安祿山父子官者陳希烈等三百餘人,皆素服悲泣請罪。俶以上旨釋之,尋勒赴西京。”回來之後還要等著審察,而且還會有相應的懲罰。最終朝廷決定以六等定罪,後三等流貶,前兩等都是死罪,還有一等是重杖一百。可以說,哪個都不輕。代表性的是達奚珣被處斬了,陳希烈賜自盡,被重杖的不大清楚,而流放貶謫的則有很多很多。而前麵提到的王維,由於有那首詩作證他還是忠於大唐的,另外,他的弟弟王縉——日後代宗朝的宰相,此時也提出願意用自己的官來贖哥哥的罪,因此,王維沒怎麽受罰,後來還升到了尚書右丞,算是一個特例。還有一個特例就是張均或張垍。關於這兩人,《通鑑》和《唐書》的記法有矛盾之處,通鑑說肅宗向玄宗求情,請求饒過他們二人,玄宗看在肅宗的麵子上饒了張垍,但張均卻不肯放過;而《唐書》中則說張垍“死賊中”,張均免死;又有一說是兩人誰都沒死。反正因為張說的關係,肅宗也算為他們盡了心。但朝廷定的這種嚴厲的懲罰,嚇跑了不少打算投降的舊官員,令肅宗十分後悔。
另一方麵,洛陽收復了,回紇人又開始索要東西,廣平王隻好贈送萬匹羅錦才算暫時安定了下來。後來回紇軍回到長安後,肅宗封葉護高官,又賞回紇絹二萬匹。
至德二年,基本上就這樣過去了。這一年算是比較重要的一年,收復長安、洛陽的意義非同小可,至少唐肅宗可以坐在長安的宮殿中來處理國家大事,比靈武的那個小城樓可是威風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