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變戲法神仙與皇帝 天上的神與地上的君王,哪個大?如果問中世紀的西方人,答案無疑是非常明確的,雖說上帝的歸上帝,愷撒的歸愷撒,但天上的神高於人間的君主是不容置疑的事情。任何一個君主,即使像拿破崙一世這樣跋扈的傢夥,加冕的時候也要由教皇代表上帝來給他戴上皇冠。可是,在中國,這個問題就比較複雜了。中國有很多的神,還有仙,以及來自於佛教的佛和菩薩,雖然細講起來他們之間是有差別的,但在普通中國人眼裏,這些東西都是些超人的傢夥,都差不多,江南的農民一概名之曰菩薩。但凡是個神仙,就有點超乎人類的本事,不僅可以長生不死,而且可以福人禍人(不然人幹嘛要去求他們呢)。而皇帝雖說威勢赫赫,但畢竟跟一般人一樣,也生老病死,不然幹嘛一個接一個地駕崩。可是,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皇帝就是大於神仙,而且不僅大一點點,連西來的佛祖也不能例外,必須服從皇權。 我們知道,故宮和頤和園裏都有專給帝後演戲的上中下三層戲台,戲台之所以有三層,大抵是為了展示天上、地麵和地下的世界。每逢皇帝生日,祝壽戲總是要演的,在這些戲裏,神、仙、佛祖外加菩薩羅漢之類的角色是斷然少不了的,每出戲到結束時,最熱烈的場麵是,上中下三層戲台上,所有的神仙,甚至連外來的佛祖都一起向皇上叩首祝壽,三呼萬歲。戲台上的神仙拜皇帝,不僅僅是戲子們獻媚,也是社會現實的寫照。中國的神仙,一半是宗教的神職人員通過“專業化途徑”製造的,一半是老百姓土法上馬炮製出來的。有的來源於人間的英雄人物,比如關帝(關羽)、文昌帝君(張惡子);有的來源於動物,比如真武大帝(龜蛇);有的來源於山川河流,比如東嶽大帝、河伯;當然也有一些是老百姓胡亂造出來的,比如江南的五通神、五猖神。有的時候胡製亂造雖然也有根據,不過,由於造的人不講究,結果往往很荒唐。比如有的地方有五撮須相公廟,不用說,供的神叫五撮須相公;經過考證才發現,原來所謂的五撮須相公,是伍子胥。還有的地方有杜十姨廟,裏麵有大姨、二姨等一係列女神,共十位;然而仔細考證才知道,原來這個廟是供杜甫的,杜甫曾經當過左拾遺的官,所以又被稱為杜拾遺,老百姓弄不懂拾遺是個什麽東西,以訛傳訛,最後變成了十姨。 不管這些神仙是怎麽造出來的,如果得不到皇帝的加封,名氣就大不起來。比如媽祖,原來不過是福建民間的一個不大的跟漁船航運有關的神,隻因誕生不久,趕上南宋偏安東南,因此很快得到“皇封”,而且逐年封號升格,最後升到“天後”,結果成了中國沿海各地最有名的神仙。關公也是如此,如果不是偏愛《三國演義》的滿人皇帝入關後的大力加封,他也不至於變成“大帝”,變得比他的主公劉備還有地位。 中國的神仙接受皇帝的冊封,就像皇帝麾下的文臣武將受封領賞一般,說起來好像有點別扭,但中國的現實就是如此。神權小於皇權,而且不隻小一點。當初佛教初入國門,和尚們還有點“洋脾氣”,宣稱“沙門不敬王者”,可是沒過多久,就心平氣和地對皇權低眉順眼地稱臣了。高僧大德,如果能夠被皇帝封為國師或者上人,都是值得所在寺廟幾代誇耀的事情。 中國的政治權力,即使在古代,也是法力無邊的,連神仙也要讓上三分,不,十分,而且神權還要得到政權的承認。
朝堂上的變戲法帝王之尊 中國的皇帝據說是最威嚴的,這種威嚴一方麵與中國長期的專製的歷史有關,一方麵與我們特有的學術文化有極大的幹係。後者已經是大家公認的事實,如果沒有法家和儒家的書生們的捧臭腳,以及理學的濫觴,皇帝不大可能像後來那樣高聳入雲,直至被罩在可望不可及的煙霧中。 在秦以前,中國還沒有皇帝隻有王或者“天子”的時候,王不過是諸侯的共主,很像是各國聯盟的主席,權威相當有限。夏朝號稱有萬國,商的諸侯也有上千,周的屬國最少,據說也有八百,實際上夏商周都不可能真正控製這些屬國,近的還能去巡狩一下,遠的也就隨它去了。都說周幽王是周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昏庸的周幽王為博愛妃一笑,烽火戲諸侯,最終還是斷送了自家的小命。不過,僅僅被天子戲弄了幾次,諸侯就敢不發兵勤王,可見天子之威也不過爾爾。 春秋戰國是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有時候,感覺世上最牛氣的不是五霸或者七雄,而是身懷文武藝的士人,奔走於諸侯之間,誰給的錢多、爵高、位重,就給誰幹。合則留,不合則走,此處不養爺,自有留爺處。雙方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客客氣氣的,更多的時候反倒是處在臣子地位的人更不客氣,常常直言不諱地讓諸侯下不來台。 秦始皇據說很神氣,可惜曇花一現,現在已無從考證其朝儀的盛與簡。接下來的劉邦就很不像樣子,打了天下以後,眾武夫在朝堂之上就喝酒撒潑,大呼小叫,甚至拔劍擊柱,就差沒有把殿堂拆了。還虧了儒生孫叔通為他製朝儀,才讓這老兒過了皇帝癮,得意洋洋地說,我今日才知道做皇帝是這麽神氣。再也不提當年拿儒冠撒尿的事兒。 中國的皇帝製度是從秦始皇開始的。還在戰國後期,腳一跺天下亂顫的秦王已經嫌稱王不過癮了,於是就有了秦國與齊國並稱東帝西帝的提議,不知天高地厚的齊王還真的動了心,虧了“義不帝秦”的魯仲連居中遊說,這事才算拉倒。在滅了六國,將一群六國的嬪妃都收到鹹陽之後,秦王嬴政再也按捺不住地飄飄然了起來,他無論如何也不肯再做王了,牛氣沖天地吩咐幾個臣子給他議個配得上他的曠世奇功的名號。現成的馬屁哪有不會拍的道理,丞相王綰和廷尉李斯大概翻了幾天古書,終於在傳說中的半神半人的“三皇”那裏找來一頂大帽子,說是三皇中最神的是泰皇,建議嬴政自稱“泰皇”。然而嬴政並不滿意,他從“泰皇”那裏取了個“皇”字,再從五帝那裏取來了“帝”字,合成一個非驢非馬的“皇帝”(其實就是關公戰秦瓊)。跟著“皇帝”的還有一大堆講究:皇帝自稱“朕”,命為“製”,令為“詔”,皇帝的大印叫“璽”,走到哪兒叫“幸”,包括跟女人睡覺。嬴政自稱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皇帝的名號雖然打出來了,但是皇帝之尊的威嚴卻不是一天可以確立的。後世所謂的君主專有的稱謂,像“君”、“朕”、“萬歲”等等,在漢朝還是大家胡稱亂叫。郡太守關起門來自稱“君”,將自家的衙門說成“本朝”如何如何,好像也是司空見慣。顧炎武曾提到,“漢時有以郡守之尊,稱為本朝者,尹宙碑雲,綱紀本朝是也。丹陽太守郭nd2611,君之弟薨,歸葬舊陵。東觀漢紀雲,歲旦,郡門下掾奉觴上壽,吏皆稱萬歲。”顯然那時的人們並不認為這樣做不妥,不然就不會刻在石頭碑上,否則豈不是“石”證如山,明擺著讓人抓小辮子嗎? 時代雖然進入了漢朝,但畢竟分封製在中國已經實行了幾千年,郡太守雖然不過是王朝的地方行政官員,但人們依然習慣於把這些在一方說一不二的人當成諸侯來看。加上郡裏的屬吏又往往是太守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郡縣裏的曹掾們對於他們的長官確實有君臣之義,當國家真正的君主與他們的頂頭上司發生矛盾時,他們向著誰還真難說。像東漢末年那樣隻把太守當回事,甚至為之死節,而將皇帝置之度外的情況,也許並不是一天造成的。北宋的蘇洵曾經說過:“古者諸侯,臣妾其境內,而卿大夫之家,亦各有臣,陪臣之事其君,如其君之事天子。其後諸侯雖廢,而自漢至唐,猶有相君之勢者,其辟署之權,蓋猶足以臣之也,是故太守刺史,高坐堂上,州縣之吏,拜於堂下。”看來這真是有道理,可惜此老說這話時,太守們早已風光不再了,人們說話也再不敢口沒遮攔。 帝王之尊,其實是漸積而成的,製度的日益緻密,越來越強調“強幹弱枝”,地方的權力不僅日見其小,而且受到種種限製:皇帝與臣子之間,在禮儀上前者地位日見其隆,後者日見其卑。陽崇儒家,骨子裏卻篤信法家的歷代帝王們,更傾向於把自家罩在神秘的迷霧之中,與臣子們保持距離。當然臣子們也很湊趣,除了幾個異端分子之外,大家一窩蜂地起鬧“尊王”,弄得至少在讀書人眼裏,皇帝越來越神,到了韓愈喊出“天王聖明,臣罪當誅”的時候,大家說話就必須小心翼翼了。
朝堂上的變戲法帝王之尊 中國的皇帝據說是最威嚴的,這種威嚴一方麵與中國長期的專製的歷史有關,一方麵與我們特有的學術文化有極大的幹係。後者已經是大家公認的事實,如果沒有法家和儒家的書生們的捧臭腳,以及理學的濫觴,皇帝不大可能像後來那樣高聳入雲,直至被罩在可望不可及的煙霧中。 在秦以前,中國還沒有皇帝隻有王或者“天子”的時候,王不過是諸侯的共主,很像是各國聯盟的主席,權威相當有限。夏朝號稱有萬國,商的諸侯也有上千,周的屬國最少,據說也有八百,實際上夏商周都不可能真正控製這些屬國,近的還能去巡狩一下,遠的也就隨它去了。都說周幽王是周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昏庸的周幽王為博愛妃一笑,烽火戲諸侯,最終還是斷送了自家的小命。不過,僅僅被天子戲弄了幾次,諸侯就敢不發兵勤王,可見天子之威也不過爾爾。 春秋戰國是個禮崩樂壞的時代,有時候,感覺世上最牛氣的不是五霸或者七雄,而是身懷文武藝的士人,奔走於諸侯之間,誰給的錢多、爵高、位重,就給誰幹。合則留,不合則走,此處不養爺,自有留爺處。雙方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客客氣氣的,更多的時候反倒是處在臣子地位的人更不客氣,常常直言不諱地讓諸侯下不來台。 秦始皇據說很神氣,可惜曇花一現,現在已無從考證其朝儀的盛與簡。接下來的劉邦就很不像樣子,打了天下以後,眾武夫在朝堂之上就喝酒撒潑,大呼小叫,甚至拔劍擊柱,就差沒有把殿堂拆了。還虧了儒生孫叔通為他製朝儀,才讓這老兒過了皇帝癮,得意洋洋地說,我今日才知道做皇帝是這麽神氣。再也不提當年拿儒冠撒尿的事兒。 中國的皇帝製度是從秦始皇開始的。還在戰國後期,腳一跺天下亂顫的秦王已經嫌稱王不過癮了,於是就有了秦國與齊國並稱東帝西帝的提議,不知天高地厚的齊王還真的動了心,虧了“義不帝秦”的魯仲連居中遊說,這事才算拉倒。在滅了六國,將一群六國的嬪妃都收到鹹陽之後,秦王嬴政再也按捺不住地飄飄然了起來,他無論如何也不肯再做王了,牛氣沖天地吩咐幾個臣子給他議個配得上他的曠世奇功的名號。現成的馬屁哪有不會拍的道理,丞相王綰和廷尉李斯大概翻了幾天古書,終於在傳說中的半神半人的“三皇”那裏找來一頂大帽子,說是三皇中最神的是泰皇,建議嬴政自稱“泰皇”。然而嬴政並不滿意,他從“泰皇”那裏取了個“皇”字,再從五帝那裏取來了“帝”字,合成一個非驢非馬的“皇帝”(其實就是關公戰秦瓊)。跟著“皇帝”的還有一大堆講究:皇帝自稱“朕”,命為“製”,令為“詔”,皇帝的大印叫“璽”,走到哪兒叫“幸”,包括跟女人睡覺。嬴政自稱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皇帝的名號雖然打出來了,但是皇帝之尊的威嚴卻不是一天可以確立的。後世所謂的君主專有的稱謂,像“君”、“朕”、“萬歲”等等,在漢朝還是大家胡稱亂叫。郡太守關起門來自稱“君”,將自家的衙門說成“本朝”如何如何,好像也是司空見慣。顧炎武曾提到,“漢時有以郡守之尊,稱為本朝者,尹宙碑雲,綱紀本朝是也。丹陽太守郭nd2611,君之弟薨,歸葬舊陵。東觀漢紀雲,歲旦,郡門下掾奉觴上壽,吏皆稱萬歲。”顯然那時的人們並不認為這樣做不妥,不然就不會刻在石頭碑上,否則豈不是“石”證如山,明擺著讓人抓小辮子嗎? 時代雖然進入了漢朝,但畢竟分封製在中國已經實行了幾千年,郡太守雖然不過是王朝的地方行政官員,但人們依然習慣於把這些在一方說一不二的人當成諸侯來看。加上郡裏的屬吏又往往是太守一手提拔起來的,所以,郡縣裏的曹掾們對於他們的長官確實有君臣之義,當國家真正的君主與他們的頂頭上司發生矛盾時,他們向著誰還真難說。像東漢末年那樣隻把太守當回事,甚至為之死節,而將皇帝置之度外的情況,也許並不是一天造成的。北宋的蘇洵曾經說過:“古者諸侯,臣妾其境內,而卿大夫之家,亦各有臣,陪臣之事其君,如其君之事天子。其後諸侯雖廢,而自漢至唐,猶有相君之勢者,其辟署之權,蓋猶足以臣之也,是故太守刺史,高坐堂上,州縣之吏,拜於堂下。”看來這真是有道理,可惜此老說這話時,太守們早已風光不再了,人們說話也再不敢口沒遮攔。 帝王之尊,其實是漸積而成的,製度的日益緻密,越來越強調“強幹弱枝”,地方的權力不僅日見其小,而且受到種種限製:皇帝與臣子之間,在禮儀上前者地位日見其隆,後者日見其卑。陽崇儒家,骨子裏卻篤信法家的歷代帝王們,更傾向於把自家罩在神秘的迷霧之中,與臣子們保持距離。當然臣子們也很湊趣,除了幾個異端分子之外,大家一窩蜂地起鬧“尊王”,弄得至少在讀書人眼裏,皇帝越來越神,到了韓愈喊出“天王聖明,臣罪當誅”的時候,大家說話就必須小心翼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