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第一次到達美洲也隻比英國晚幾十年,但是他們動作也很迅速,從聖勞倫斯河河口開始,建了好幾十個殖民地。雙方明爭暗鬥,但是沒有把戰爭的帷幕拉開。因為雙方開始時把重心都放在印度。待印度的事情解決了,英國人和法國人才真正為自己在這塊土地上的命運動起腦筋。但是仗還是沒有辦法打起來,因為伊莉莎白女王之後的斯圖亞特王朝和法國很親近。因此,法國人在北美洲極力擴張,所占的麵積一度比英國人的還要大。而英國人,隻能忍氣吞聲,用各種手段唆使印第安人向法國人進攻,以延緩他們擴張的步子。
隻要斯圖亞特王朝沒有倒台,戰爭是不可能爆發的,但是這個王朝於1689年退出了歷史舞台。新上任的威廉國王可沒有親法情結,所以雙方又在北美洲大打出手。這一仗一打就是近百年,最後的勝利者是英國人,因為他們的海軍更強大,封鎖了法國殖民地與外界的聯繫。
最後法國在北美洲隻剩下一塊殖民地,後來還被拿破崙賣給了美國。許多人批評拿破崙此舉眼光短淺,其實這才是他的高明之處,因為當時法國一直處於眾敵圍困之中,如果美國人想趁機奪了法國的殖民地,恐怕法國人隻能被人打掉了牙齒還往自己肚裏吞吧,所以從美國人那裏弄點錢,也算是明智之舉,至於後來那裏又是發現石油,又是發現金礦,那是後來的事情,拿破崙又不是地質學家,而是一個政治家。
當英國人在北美洲占據壓倒性優勢時,就開始著手一步一步改造這塊殖民地。首先,英國人發現當地勞動力嚴重不足,印第安人寧可餓死,也不願為占領他們領地的殖民者服務,白人在種植業方麵沒有足夠的天分,更重要的是沒有足夠的耐心。因此自從他們控製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後,就不斷地從非洲販來黑奴。
在地球上,黑人也許是最富有耐心的人種,他們熱愛土地,安於天命,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生命力極其強大,即便是最為慘劇的勞動,也無法消除他們對於生命、對於生活的熱愛;即便他們的生生死死往往取決於白人的一念之間,他們可能會因為幫女主人梳了一個不稱心的髮式或不小心摔碎一個餐盤而死於非命,他們仍然熱誠地投入勞動,隻不過眼神之中偶爾流露出一絲憂鬱。
當歐洲不久以後聽說北美洲有一個日漸富裕的殖民地時,不少歐洲人,特別是那些在家鄉無法立足的歐洲人紛紛來到北美洲,法國人、德國人、義大利人、荷蘭人、瑞典人、瑞士人,反正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有人背井離鄉來到北美洲。他們把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思維習慣以及工作方式都帶到了大西洋與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的這塊土地。
但是英國人從來都沒把這裏當成一個國家,而隻是一個加工場和市場,因此他們不允許殖民地有自己的工業,甚至一些農副產品也不允許殖民地人民自己生產,比如茶葉:從歐洲遠道而來的歐洲人大多喜歡飲茶,因此把茶葉從中國、日本運到北美洲,將是一樁相當不錯的生意。此外,凡是其他國家,如果想向殖民地銷售商品,就必須經英國同意,還得奉上豐厚的稅金。
黑人也許對此不會有什麽不滿,因為當初在非洲,他們差不多就是部落頭領的私人財產,到這裏,他們隻是換了白皮膚主人,隻要不到饑寒交迫的地步,他們是不會有什麽不滿的。而且他們也根本就沒有能力認識到英國人的政策與他們自己到底有什麽關聯。
但是,白人似乎漸漸地表現出不滿的情緒。這些歐洲人或歐洲人的後裔,早就聽聞或體會過什麽叫自由。如果叫他們眼看著英國人輕輕鬆鬆地掠奪他們的財富,而無動於衷,那將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一些表示不滿的聲音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倫敦,但是掌握大英帝國的精英們對此嗤之以鼻,他們有充分的理由:這個殖民地是我們英國的,如果你不滿,你大可不必待在那裏。但是,英國人也許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北美洲十三塊殖民地越來越像一個大家庭,這種情況也正是英國人一手促成的。
英國人不允許殖民地之間直接進行貿易,他們要染指其中,結果弄得每一個殖民地都有些不滿,他們有意無意地彼此靠近,同時有意無意地與英國拉開距離。直到有一天,英國人驚訝地發現,殖民地所說的英語與英國英語已經大不相同時,他們終於意識到,如果長此以往,北美洲將會誕生一個新的國家,這可是英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於是,英國人加重了對殖民地的控製,甚至對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也要徵收高額稅收,使得北美人民不得不走上走私的道路。但是英國海軍嚴厲打擊走私行為,甚至一度封鎖殖民地的幾個港口。在這種高壓經濟政策之下,北美人終於明白:英國人壓根就不想讓殖民地富起來。
終於有一天,一個殖民地議會議員說出了大家想要說的話:我們所有的人都是美利堅人,而不是新英格蘭人、紐約人,這是殖民地有人第一次公開表示要脫離英國。
這個消息傳到了英國,英國人開始考慮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有失妥當,於是雙管齊下,一方麵在經濟上適當地放鬆一些,但是在政治上卻加強統治,甚至向北美洲加派軍隊。英國人的讓步讓殖民地人民看到了希望,顯然他們渴望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寬鬆,還有政治上的自由。
隻要斯圖亞特王朝沒有倒台,戰爭是不可能爆發的,但是這個王朝於1689年退出了歷史舞台。新上任的威廉國王可沒有親法情結,所以雙方又在北美洲大打出手。這一仗一打就是近百年,最後的勝利者是英國人,因為他們的海軍更強大,封鎖了法國殖民地與外界的聯繫。
最後法國在北美洲隻剩下一塊殖民地,後來還被拿破崙賣給了美國。許多人批評拿破崙此舉眼光短淺,其實這才是他的高明之處,因為當時法國一直處於眾敵圍困之中,如果美國人想趁機奪了法國的殖民地,恐怕法國人隻能被人打掉了牙齒還往自己肚裏吞吧,所以從美國人那裏弄點錢,也算是明智之舉,至於後來那裏又是發現石油,又是發現金礦,那是後來的事情,拿破崙又不是地質學家,而是一個政治家。
當英國人在北美洲占據壓倒性優勢時,就開始著手一步一步改造這塊殖民地。首先,英國人發現當地勞動力嚴重不足,印第安人寧可餓死,也不願為占領他們領地的殖民者服務,白人在種植業方麵沒有足夠的天分,更重要的是沒有足夠的耐心。因此自從他們控製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以後,就不斷地從非洲販來黑奴。
在地球上,黑人也許是最富有耐心的人種,他們熱愛土地,安於天命,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他們的生命力極其強大,即便是最為慘劇的勞動,也無法消除他們對於生命、對於生活的熱愛;即便他們的生生死死往往取決於白人的一念之間,他們可能會因為幫女主人梳了一個不稱心的髮式或不小心摔碎一個餐盤而死於非命,他們仍然熱誠地投入勞動,隻不過眼神之中偶爾流露出一絲憂鬱。
當歐洲不久以後聽說北美洲有一個日漸富裕的殖民地時,不少歐洲人,特別是那些在家鄉無法立足的歐洲人紛紛來到北美洲,法國人、德國人、義大利人、荷蘭人、瑞典人、瑞士人,反正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有人背井離鄉來到北美洲。他們把各個國家的風土人情、思維習慣以及工作方式都帶到了大西洋與阿巴拉契亞山脈之間的這塊土地。
但是英國人從來都沒把這裏當成一個國家,而隻是一個加工場和市場,因此他們不允許殖民地有自己的工業,甚至一些農副產品也不允許殖民地人民自己生產,比如茶葉:從歐洲遠道而來的歐洲人大多喜歡飲茶,因此把茶葉從中國、日本運到北美洲,將是一樁相當不錯的生意。此外,凡是其他國家,如果想向殖民地銷售商品,就必須經英國同意,還得奉上豐厚的稅金。
黑人也許對此不會有什麽不滿,因為當初在非洲,他們差不多就是部落頭領的私人財產,到這裏,他們隻是換了白皮膚主人,隻要不到饑寒交迫的地步,他們是不會有什麽不滿的。而且他們也根本就沒有能力認識到英國人的政策與他們自己到底有什麽關聯。
但是,白人似乎漸漸地表現出不滿的情緒。這些歐洲人或歐洲人的後裔,早就聽聞或體會過什麽叫自由。如果叫他們眼看著英國人輕輕鬆鬆地掠奪他們的財富,而無動於衷,那將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一些表示不滿的聲音通過各種渠道傳到了倫敦,但是掌握大英帝國的精英們對此嗤之以鼻,他們有充分的理由:這個殖民地是我們英國的,如果你不滿,你大可不必待在那裏。但是,英國人也許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北美洲十三塊殖民地越來越像一個大家庭,這種情況也正是英國人一手促成的。
英國人不允許殖民地之間直接進行貿易,他們要染指其中,結果弄得每一個殖民地都有些不滿,他們有意無意地彼此靠近,同時有意無意地與英國拉開距離。直到有一天,英國人驚訝地發現,殖民地所說的英語與英國英語已經大不相同時,他們終於意識到,如果長此以往,北美洲將會誕生一個新的國家,這可是英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於是,英國人加重了對殖民地的控製,甚至對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也要徵收高額稅收,使得北美人民不得不走上走私的道路。但是英國海軍嚴厲打擊走私行為,甚至一度封鎖殖民地的幾個港口。在這種高壓經濟政策之下,北美人終於明白:英國人壓根就不想讓殖民地富起來。
終於有一天,一個殖民地議會議員說出了大家想要說的話:我們所有的人都是美利堅人,而不是新英格蘭人、紐約人,這是殖民地有人第一次公開表示要脫離英國。
這個消息傳到了英國,英國人開始考慮自己的行為是不是有失妥當,於是雙管齊下,一方麵在經濟上適當地放鬆一些,但是在政治上卻加強統治,甚至向北美洲加派軍隊。英國人的讓步讓殖民地人民看到了希望,顯然他們渴望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寬鬆,還有政治上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