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害相較取其輕,雁歸不得已隻能應下來。
謝杳本以為已然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沒料到寧王這回沉寂這麽久再度出手,分毫喘息的機會都未給她留。
同日夜裏,皇宮,太清殿。
皇上近些年來,一有了煩心事兒,首先想到的去處不是各宮娘娘那兒,反而是太清殿。
皇上身邊兒的大公公也是跟了皇上一輩子的老人了,平日裏皇上動一根手指頭,他都猜得準皇上下一步的舉動,如今見著皇上麵色不虞,如何還想不到緣由。
太清殿中的道士皆被清退了下去,偌大一個殿裏,除卻遠遠站著那些留著伺候的,隻有皇上和大公公兩人。
皇上坐在丹爐邊兒的玉階上閉目養神,身邊兒恭謹立著的大公公正在出言寬慰,話雖委婉,可一句句皆說進了皇上心裏,聽得皇上眉頭都舒展開不少。
「奴才天資愚鈍,饒是跟在皇上身邊兒受了這麽些年教誨,這些事兒也都瞧不太明白。不過依著奴才看,說句不敬的,什麽道啊佛啊,那也得是皇上信才有不是?若是皇上不信,那不就淨是些虛談?」
他這話明貶暗褒,不過是早先承了太子的恩情,這時候替謝杳說兩句話——都不過是些傳言罷了,隻要皇上不信,便翻不起什麽風浪來。
這話說在皇上心坎上,皇上龍顏大悅,麵上的陰霾散開了不少,站起身來。不過是今日同淨虛真人說的那幾句話不歡而散,仍多多少少有些遷怒。
這一起身間,正巧瞧見了旁邊架子上擱著的丹藥——正是淨虛真人這一回送進宮來的,他還未來得及用,登時有些氣不打一處來,隨手便賞給了大公公。
夜色濃重時,一場大雨才姍姍來遲。瓢潑般的雨幕下,宮城裏的燈漸次點起來。
大公公死了,死狀之悽厲嚇得他那兩個跟著的小太監都快掉了魂——麵色發紫,七竅流血,連指甲蓋下皆是烏青一片,看著像是誤食了什麽毒死的。
巧也便巧在,他死前除了皇上剛剛賞賜的那盒丹藥外,並未用什麽旁的吃食。
作者有話要說: 沈辭:又是隻存在於作話的一天。
謝杳:你竟然還沒習慣?
第56章 殺機
太子早早得了消息, 冒雨入宮, 又遣人去給謝杳遞了消息,叫她立刻出京。
太子進到殿中時,禦醫已查驗過那盒丹藥,裏頭用的東西單獨看是沒什麽不妥, 可比之以往多加了一味引子,使得其中幾樣相抵相剋, 原本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便成了催命符。
皇上輕按著心口, 揮手叫禦醫退下去。禦醫剛行了一揖, 卻被太子叫住,「且慢。」
太子抬頭對皇上道:「父皇還是叫禦醫切脈看看得好, 再不濟開個安神的方子, 兒臣也好心安。」言辭中盡是關切之意。
皇上沒接他這一茬, 隻抬眼看了他一眼,目光犀利, 問道:「朝兒, 此事你如何看?」
禦醫沒得皇上的令, 自然便退了下去,殿中宮人亦跟著迴避。
皇上站起身, 太子上前去扶了一把,低聲回道:「依兒臣所見,此事必有蹊蹺。那淨虛真人素來為父皇煉製丹藥,何故這時候突然起了這等不忠不義的心思?諸事巧合得過了, 難免叫人心生疑慮。許是被人陷害也未可知。」
皇上頓住步子,太子便恭謹放下扶著他的手,退了兩步站在一旁。
「陷害?那引子加在丹藥的原料中,丹爐又是他一直守著的,旁人想陷害,又該從何做起?即便是,你倒是說說,是誰這般煞費苦心,想要朕這條命?」
太子跪下行了一禮,「父皇千秋永存。」
皇上叫了他起,深深看他一眼,負手行至窗前。窗外雨聲正急,敲打在琉璃瓦上,又飛崩開,匯聚在一處的雨水順著屋簷線般傾注下來。
「朝兒,朕記得你小的時候,同尋常孩子一般,貪嘴得很。你母後不許你吃,你還委屈,後來鬧到了朕這兒,你可還記得,當年朕同你說了些什麽?」
「兒臣記得。父皇告誡兒臣,既為一國儲君,便須得斷了私慾。」
「不錯。為帝君者,所作所為皆是天下表率,若是偏好點什麽,稍有不慎,便要動搖根基。」
太子眉頭緊鎖,想起前幾日在宮中的線報來報,說是淨虛真人近些日子插手了朝政,且正是皇上一向心心念念的和談一事,被皇上察覺。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怕是他父皇本也懷了對淨虛真人動手的心思,又碰上下毒一事,如此一來即便是知道裏頭有玄機,也要裝作不知的了。更何況這事兒做得無甚破綻,在他父皇眼中,裏頭究竟有沒有玄機,亦或是說這玄機究竟指向誰,皆非定數。
思及此,太子當即便又跪下,他父皇是個什麽樣的性子他自是再熟悉不過,既是心意已決,他也隻能退而求其次,保下謝杳來。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淨虛真人牽涉下毒一案,父皇要出手整治,兒臣不敢有異議。可父皇向來仁愛寬厚,總不至要因著一句莫須有的謠言,再將此事牽涉到忠臣身上,豈不是寒了天下忠良的心,也坐實了那些鄉野村夫的信口胡沁?」
皇上轉過身來,「朕初時未將這些個道士同朝政分開,容得他們在前朝攪弄風雲,已是大錯。幸得如今還未出什麽大亂子,殺一儆百,往後也便根絕了這些人的心思。至於謝杳,此間諸事皆是自她而始,遑論坊間的傳言甚囂塵上,朕留她不得。」
謝杳本以為已然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卻沒料到寧王這回沉寂這麽久再度出手,分毫喘息的機會都未給她留。
同日夜裏,皇宮,太清殿。
皇上近些年來,一有了煩心事兒,首先想到的去處不是各宮娘娘那兒,反而是太清殿。
皇上身邊兒的大公公也是跟了皇上一輩子的老人了,平日裏皇上動一根手指頭,他都猜得準皇上下一步的舉動,如今見著皇上麵色不虞,如何還想不到緣由。
太清殿中的道士皆被清退了下去,偌大一個殿裏,除卻遠遠站著那些留著伺候的,隻有皇上和大公公兩人。
皇上坐在丹爐邊兒的玉階上閉目養神,身邊兒恭謹立著的大公公正在出言寬慰,話雖委婉,可一句句皆說進了皇上心裏,聽得皇上眉頭都舒展開不少。
「奴才天資愚鈍,饒是跟在皇上身邊兒受了這麽些年教誨,這些事兒也都瞧不太明白。不過依著奴才看,說句不敬的,什麽道啊佛啊,那也得是皇上信才有不是?若是皇上不信,那不就淨是些虛談?」
他這話明貶暗褒,不過是早先承了太子的恩情,這時候替謝杳說兩句話——都不過是些傳言罷了,隻要皇上不信,便翻不起什麽風浪來。
這話說在皇上心坎上,皇上龍顏大悅,麵上的陰霾散開了不少,站起身來。不過是今日同淨虛真人說的那幾句話不歡而散,仍多多少少有些遷怒。
這一起身間,正巧瞧見了旁邊架子上擱著的丹藥——正是淨虛真人這一回送進宮來的,他還未來得及用,登時有些氣不打一處來,隨手便賞給了大公公。
夜色濃重時,一場大雨才姍姍來遲。瓢潑般的雨幕下,宮城裏的燈漸次點起來。
大公公死了,死狀之悽厲嚇得他那兩個跟著的小太監都快掉了魂——麵色發紫,七竅流血,連指甲蓋下皆是烏青一片,看著像是誤食了什麽毒死的。
巧也便巧在,他死前除了皇上剛剛賞賜的那盒丹藥外,並未用什麽旁的吃食。
作者有話要說: 沈辭:又是隻存在於作話的一天。
謝杳:你竟然還沒習慣?
第56章 殺機
太子早早得了消息, 冒雨入宮, 又遣人去給謝杳遞了消息,叫她立刻出京。
太子進到殿中時,禦醫已查驗過那盒丹藥,裏頭用的東西單獨看是沒什麽不妥, 可比之以往多加了一味引子,使得其中幾樣相抵相剋, 原本延年益壽的靈丹妙藥,便成了催命符。
皇上輕按著心口, 揮手叫禦醫退下去。禦醫剛行了一揖, 卻被太子叫住,「且慢。」
太子抬頭對皇上道:「父皇還是叫禦醫切脈看看得好, 再不濟開個安神的方子, 兒臣也好心安。」言辭中盡是關切之意。
皇上沒接他這一茬, 隻抬眼看了他一眼,目光犀利, 問道:「朝兒, 此事你如何看?」
禦醫沒得皇上的令, 自然便退了下去,殿中宮人亦跟著迴避。
皇上站起身, 太子上前去扶了一把,低聲回道:「依兒臣所見,此事必有蹊蹺。那淨虛真人素來為父皇煉製丹藥,何故這時候突然起了這等不忠不義的心思?諸事巧合得過了, 難免叫人心生疑慮。許是被人陷害也未可知。」
皇上頓住步子,太子便恭謹放下扶著他的手,退了兩步站在一旁。
「陷害?那引子加在丹藥的原料中,丹爐又是他一直守著的,旁人想陷害,又該從何做起?即便是,你倒是說說,是誰這般煞費苦心,想要朕這條命?」
太子跪下行了一禮,「父皇千秋永存。」
皇上叫了他起,深深看他一眼,負手行至窗前。窗外雨聲正急,敲打在琉璃瓦上,又飛崩開,匯聚在一處的雨水順著屋簷線般傾注下來。
「朝兒,朕記得你小的時候,同尋常孩子一般,貪嘴得很。你母後不許你吃,你還委屈,後來鬧到了朕這兒,你可還記得,當年朕同你說了些什麽?」
「兒臣記得。父皇告誡兒臣,既為一國儲君,便須得斷了私慾。」
「不錯。為帝君者,所作所為皆是天下表率,若是偏好點什麽,稍有不慎,便要動搖根基。」
太子眉頭緊鎖,想起前幾日在宮中的線報來報,說是淨虛真人近些日子插手了朝政,且正是皇上一向心心念念的和談一事,被皇上察覺。
龍之逆鱗,觸之即死。怕是他父皇本也懷了對淨虛真人動手的心思,又碰上下毒一事,如此一來即便是知道裏頭有玄機,也要裝作不知的了。更何況這事兒做得無甚破綻,在他父皇眼中,裏頭究竟有沒有玄機,亦或是說這玄機究竟指向誰,皆非定數。
思及此,太子當即便又跪下,他父皇是個什麽樣的性子他自是再熟悉不過,既是心意已決,他也隻能退而求其次,保下謝杳來。
「兒臣謹遵父皇教誨。淨虛真人牽涉下毒一案,父皇要出手整治,兒臣不敢有異議。可父皇向來仁愛寬厚,總不至要因著一句莫須有的謠言,再將此事牽涉到忠臣身上,豈不是寒了天下忠良的心,也坐實了那些鄉野村夫的信口胡沁?」
皇上轉過身來,「朕初時未將這些個道士同朝政分開,容得他們在前朝攪弄風雲,已是大錯。幸得如今還未出什麽大亂子,殺一儆百,往後也便根絕了這些人的心思。至於謝杳,此間諸事皆是自她而始,遑論坊間的傳言甚囂塵上,朕留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