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張則君令行。"管仲開始了他的宏論,而這僅僅是開場白,這段開場白是什麽意思?是這樣的:
凡是擁有國土治理百姓的君主,務必要掌握好四時農事,確保糧庫充盈。國家富裕,就會引來更多的百姓。合理地開發土地,百姓就會安居樂業。大家都達到溫飽了,也就懂得遵守禮節了。豐衣足食,也就會明白榮辱了。君主的行為合乎法度,親朋就可以相安無事。國家的四維(禮義廉恥)發揚,君主的命令就可以很好地施行。
齊桓公一聽,正點啊。鮑老師也會講治國的思想,可是沒人家這麽係統這麽簡明啊,有一搭沒一搭的,哪有管老師這麽明白?我愛聽。
"管老師,您說得太對了,具體點好嗎?"齊桓公有興趣。
於是,管仲甩開了腮幫子,開始兜售他的思想,什麽思想?管子思想。偉大的管仲有一整套的治國思維和辦法,而這些思維和辦法絕對偉大到可以稱為思想。
三天三夜,連續三天三夜。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齊桓公都在傾聽管子闡述他的管子思想,他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他幾乎要說:"管老師,聽君一席話,從此不讀書。"
對話是用文言文進行的,可能還有山東土話。如果我們忠實地記錄這些對話,難免晦澀枯燥。所以,我們以總結的方式來介紹這次對話的內容,而對話的內容歸結為管子思想。
--管子思想放光芒
對於管子思想,大家可能會感覺到驚訝,可能會說:啊,怎麽我們最先進的思想竟然是管子思想,將近三千年前的管子就比我們還要高明嗎?
信不信不由你,有歷史為證。
如果周公主義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礎、指引了中華文明的方向,那麽,管子思想就開拓了中華文明的道路。
在管仲時代,中國文化還沒有大的分歧和分杈,儒、法、道還沒分家,因此我們可以說管仲思想是個綜合思想。在管仲的思想中,既有仁義文化,也有法治文化。也就是說,管仲既重視道德和教育的力量,也重視刑法和法律的威力。另外,管仲還是一個開明、民主的政治家,既尊重當時的封建等級製度,也大力從平民百姓中選拔人才。
管子思想被收錄在《管子》一書,《管子》一書,內容博大精深,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歷史甚至醫藥無所不包。當然,《管子》一書並非管仲一人之作,它是齊國學者在歷時幾百年間的時間裏不斷補充整理而成的。後來所謂的諸子百家,不過是《管子》思想的不同分支而已。
在諸子百家中,管子思想像一棵大樹之根,生長延伸出了後來的儒、道、墨、法、兵等各門各派的學說。在我們了解了管子思想之後,就會知道後世的許多思想不過是管子思想的白話版,就會為我們有這樣偉大的先人而感到自豪。
偉大的管子,偉大的管子思想。
《管子》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文字美和語音美都不錯,但中國歷代的教育課本就是不選管子,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情。
下麵開始,我們來介紹管子思想,請同學們安靜聽講,並在課後結合實際發表感想。
--四項基本原則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踰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這裏的"四維"就是禮、義、廉、恥,缺了一維,國家就傾斜;缺了兩維,國家就危險;缺了三維,國家就顛覆;缺了四維,國家就會滅亡。管子認為有了禮,人們就不會超越應守的規範;有了義,就不會妄自求進;有了廉,就不會掩飾過錯;有了恥,就不會趨從壞人。有了"四維",國家就有了秩序,邪亂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
這就是管子的四項基本原則,國家要發展,人民要富裕,這四項基本原則是基礎,是必備的條件。
看看我們當今社會,有多少人還在堅持這個四項基本原則?
禮、義、廉、恥,這就是儒家思想的基礎。
--以民為天
一次,齊桓公問管仲:"先生,做國君要尊重什麽?"
"天。"管仲說。
齊桓公於是抬頭望天。
管仲笑了。
"天,不是指上麵的天,而是百姓。國君要以民為天,百姓愛戴國君,國家就安定;百姓幫助國君,國家就強大;百姓對國君不滿,國家就危險;百姓厭棄國君,國家就滅亡。"以民為天,管仲的話真是了不起,今天很多國家的民選領導人也說自己以選民為天,其實就是借用了管仲的話。
那麽,怎樣體現以民為天呢?
"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強調的是,政策的製定首先要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要讓老百姓安樂、安全、富足,政策實施之前,要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有利於百姓的堅決去做,不利於百姓的堅決不做。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先富民,後強國,這是管仲治國思想的核心理念,這一點與薑太公不謀而合,國富民窮是危險的,也是無恥的。首先要藏富於民,然後才能有好的治理,國家也才能強大,才能長久發展。如果國家與民爭利,長期處於國富民窮的狀態,即使強大也不過一時。
第93節:管子思想(2)
為此,管仲採取了大量的具體措施來增加齊國人民的財產性收入,這在後麵有敘,此處不多說。
以民為天,以人為本,富民政策。從周公的民本思想到管仲的民本思想,可以說已經大大地進了一步,更加充實也更加具體了。管子對於民本思想還有很多論述,這裏就不一一講解。
需要說明的是,管子的敬民為天與後世的愛民如子是兩個概念,與管子相比,後世是在大踏步倒退。或許,這就是《管子》進不了教科書的根本原因。
--以德治國
先說說什麽是以德治國,德,不是品德,而是德政。如果德是品德的話,那麽齊桓公這樣好色好酒的人就沒法治理國家了。什麽是以德治國?不是他說什麽,而是他做什麽。
德政是承接以民為天這個基本概念的,我們如今經常聽說"為老百姓做多少件實事",這屬於德政的範疇,但是是很小範圍內的德政,比之管仲的德政不在一個層次上。
對於德政,管仲具體劃分為六個方麵,稱為"六興",我們來看看。
第一興,厚其生。開闢田野,建造住宅,研究種植,鼓勵耕作,修繕房屋,這叫做改善人民的生活;
第二興,輸之以財。廣開財源,整頓庫存,修築道路,便利貿易,這叫做給人們輸送財物,讓人們發財;
凡是擁有國土治理百姓的君主,務必要掌握好四時農事,確保糧庫充盈。國家富裕,就會引來更多的百姓。合理地開發土地,百姓就會安居樂業。大家都達到溫飽了,也就懂得遵守禮節了。豐衣足食,也就會明白榮辱了。君主的行為合乎法度,親朋就可以相安無事。國家的四維(禮義廉恥)發揚,君主的命令就可以很好地施行。
齊桓公一聽,正點啊。鮑老師也會講治國的思想,可是沒人家這麽係統這麽簡明啊,有一搭沒一搭的,哪有管老師這麽明白?我愛聽。
"管老師,您說得太對了,具體點好嗎?"齊桓公有興趣。
於是,管仲甩開了腮幫子,開始兜售他的思想,什麽思想?管子思想。偉大的管仲有一整套的治國思維和辦法,而這些思維和辦法絕對偉大到可以稱為思想。
三天三夜,連續三天三夜。除了吃飯睡覺上廁所,齊桓公都在傾聽管子闡述他的管子思想,他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他幾乎要說:"管老師,聽君一席話,從此不讀書。"
對話是用文言文進行的,可能還有山東土話。如果我們忠實地記錄這些對話,難免晦澀枯燥。所以,我們以總結的方式來介紹這次對話的內容,而對話的內容歸結為管子思想。
--管子思想放光芒
對於管子思想,大家可能會感覺到驚訝,可能會說:啊,怎麽我們最先進的思想竟然是管子思想,將近三千年前的管子就比我們還要高明嗎?
信不信不由你,有歷史為證。
如果周公主義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礎、指引了中華文明的方向,那麽,管子思想就開拓了中華文明的道路。
在管仲時代,中國文化還沒有大的分歧和分杈,儒、法、道還沒分家,因此我們可以說管仲思想是個綜合思想。在管仲的思想中,既有仁義文化,也有法治文化。也就是說,管仲既重視道德和教育的力量,也重視刑法和法律的威力。另外,管仲還是一個開明、民主的政治家,既尊重當時的封建等級製度,也大力從平民百姓中選拔人才。
管子思想被收錄在《管子》一書,《管子》一書,內容博大精深,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歷史甚至醫藥無所不包。當然,《管子》一書並非管仲一人之作,它是齊國學者在歷時幾百年間的時間裏不斷補充整理而成的。後來所謂的諸子百家,不過是《管子》思想的不同分支而已。
在諸子百家中,管子思想像一棵大樹之根,生長延伸出了後來的儒、道、墨、法、兵等各門各派的學說。在我們了解了管子思想之後,就會知道後世的許多思想不過是管子思想的白話版,就會為我們有這樣偉大的先人而感到自豪。
偉大的管子,偉大的管子思想。
《管子》文章讀起來朗朗上口,文字美和語音美都不錯,但中國歷代的教育課本就是不選管子,這不能不說是一件遺憾的事情。
下麵開始,我們來介紹管子思想,請同學們安靜聽講,並在課後結合實際發表感想。
--四項基本原則
"國有四維,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滅不可復錯也。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故不踰節,則上位安;不自進,則民無巧詐;不蔽惡,則行自全;不從枉,則邪事不生。"
這裏的"四維"就是禮、義、廉、恥,缺了一維,國家就傾斜;缺了兩維,國家就危險;缺了三維,國家就顛覆;缺了四維,國家就會滅亡。管子認為有了禮,人們就不會超越應守的規範;有了義,就不會妄自求進;有了廉,就不會掩飾過錯;有了恥,就不會趨從壞人。有了"四維",國家就有了秩序,邪亂的事情也就不會發生了。
這就是管子的四項基本原則,國家要發展,人民要富裕,這四項基本原則是基礎,是必備的條件。
看看我們當今社會,有多少人還在堅持這個四項基本原則?
禮、義、廉、恥,這就是儒家思想的基礎。
--以民為天
一次,齊桓公問管仲:"先生,做國君要尊重什麽?"
"天。"管仲說。
齊桓公於是抬頭望天。
管仲笑了。
"天,不是指上麵的天,而是百姓。國君要以民為天,百姓愛戴國君,國家就安定;百姓幫助國君,國家就強大;百姓對國君不滿,國家就危險;百姓厭棄國君,國家就滅亡。"以民為天,管仲的話真是了不起,今天很多國家的民選領導人也說自己以選民為天,其實就是借用了管仲的話。
那麽,怎樣體現以民為天呢?
"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仲強調的是,政策的製定首先要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要讓老百姓安樂、安全、富足,政策實施之前,要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有利於百姓的堅決去做,不利於百姓的堅決不做。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先富民,後強國,這是管仲治國思想的核心理念,這一點與薑太公不謀而合,國富民窮是危險的,也是無恥的。首先要藏富於民,然後才能有好的治理,國家也才能強大,才能長久發展。如果國家與民爭利,長期處於國富民窮的狀態,即使強大也不過一時。
第93節:管子思想(2)
為此,管仲採取了大量的具體措施來增加齊國人民的財產性收入,這在後麵有敘,此處不多說。
以民為天,以人為本,富民政策。從周公的民本思想到管仲的民本思想,可以說已經大大地進了一步,更加充實也更加具體了。管子對於民本思想還有很多論述,這裏就不一一講解。
需要說明的是,管子的敬民為天與後世的愛民如子是兩個概念,與管子相比,後世是在大踏步倒退。或許,這就是《管子》進不了教科書的根本原因。
--以德治國
先說說什麽是以德治國,德,不是品德,而是德政。如果德是品德的話,那麽齊桓公這樣好色好酒的人就沒法治理國家了。什麽是以德治國?不是他說什麽,而是他做什麽。
德政是承接以民為天這個基本概念的,我們如今經常聽說"為老百姓做多少件實事",這屬於德政的範疇,但是是很小範圍內的德政,比之管仲的德政不在一個層次上。
對於德政,管仲具體劃分為六個方麵,稱為"六興",我們來看看。
第一興,厚其生。開闢田野,建造住宅,研究種植,鼓勵耕作,修繕房屋,這叫做改善人民的生活;
第二興,輸之以財。廣開財源,整頓庫存,修築道路,便利貿易,這叫做給人們輸送財物,讓人們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