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院果然就工黨動議投票,結果是:柴契爾政府以379票對219票的絕對優勢否決了工黨的議案,挫敗了他們“倒閣”的意圖。柴契爾首相也就得以倖免滅頂之災,在緊要關頭安渡了這場危機。不過,禍福倚伏,由於英國的黨(主要是保守黨和工黨)派(主要是保守黨內“極右派”和“溫和派”或“自由派”)之爭,在韋斯特蘭危機中確實給“鐵娘子”增加了不小的壓力,尤其是在提前大選的聲浪日益高漲的時刻。但是,事態的發展和結果,卻反而對柴契爾首相強化自己在政府內的實力有利,因為在保守黨同工黨的爭鬥中,在關係到黨派命運的關鍵時刻,黨內各派係的分歧總會在大敵當前、危如累卵的情勢下暫時彌合起來的。


    不過,從政治觀點而言,布裏頓與赫塞爾廷兩閣僚的分歧,實質上反映了所謂“大西洋傾向”和所謂“歐洲傾向”的分歧。這也是保守黨內的老問題,尤其是在二戰之後,英國與歐洲共同體建立關係以來的老分歧。兩派分歧的焦點是:“大西洋派”強調的是英美“特殊關係”,並以此來指導自己的言行,當然是以不損害英國的利益為前提;“歐洲派”則更強調英國與西歐國家之間的密切關係,甚至主張英歐關係優於英美“特殊關係”。


    從思想實質和政治觀點來說,柴契爾夫人顯然傾向於“大西洋派”,甚至比邱吉爾以後的歷屆保守黨首相(艾登、麥克米倫、霍姆和希思)都更明確地強調英美“特殊關係”對英國和西歐的重要意義。她堅持認為,英國必須加強同西歐盟國的密切關係,但是,這種關係無論如何不能妨礙或損害大西洋兩岸的關係。


    韋斯特蘭危機雖然過去了,但給予柴契爾夫人的教訓卻是深刻的、多方麵的。其中重要的一個教訓便是:她應以何種分寸處理好英美的“特殊關係”。說白了就是,英國政府在推行私有化政策的過程中,對向外國資本、主要是向美國資本出售英國公有企業時應持什麽態度。弄不好又會砸鍋,激起新一輪危機的。


    就在同年的2月23日,已卸職的前國防大臣赫塞爾廷又從他的“歐洲派”觀點出發,向柴契爾夫人提議:英國應立即停止向外國公司,特別是擬議中的向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出售越野汽車公司的活動。這位後來向柴契爾夫人的權力發起挑戰,並最終推動了“鐵娘子”下台的保守黨內的“少壯派”,還發表了一篇頗有說服力的文章,闡述自己對出售公有企業的觀點。他理直氣壯地寫道:


    “我不能同意這種看法,即英國人既沒有能力又沒有意誌去解決我們在工業上遇到的難題;我也不同意每次我們遇到困難就要請來外國購買者。


    “我們必須認識到,無論是汽車、護衛艦還是直升飛機,所涉及的利害關係不僅僅是與某一個公司有關。”


    赫塞爾廷的言下之意就是說,這關係到英國的國家利益。文章主旨顯然是好的,是從英國的最高民族利益出發的。它一發表,馬上得到輿論的支持和贊成,確是不無道理的。


    所以,文章問世的3天後,柴契爾首相便在廣播講話中宣布,暫停將萊蘭汽車公司、奧斯汀—羅弗公司出售給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的談判。論者指出,這是柴契爾夫人所作的一點兒讓步,是在萬不得已的時候又一個小小的妥協。


    當記者問到柴契爾夫人,她執政6年之後,她那“鐵娘子”形象是否發生了變化時,她斷然回答道:


    “否,否,否……如果你希望哪個人軟弱的話,請別打我的主意。”


    6. 私有化——包羅萬象的行政綱領


    柴契爾夫人上台之後,宣布和實行了很多的具體政策,但最能反映柴契爾首相思想實質的,是作為一種戰略來考慮並推行的私有化政策。這種包羅萬象的行政綱領的私有化,在英國經濟當中起統帥作用,而“鐵娘子”藉助於大規模地實施私有化綱領,在英國和西歐確實推行了一場強化資本主義製度的運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一直是保守黨和工黨兩大政黨的輪流執政局麵。實行私有化政策,並不是始於柴契爾政府。戰後工黨的艾德禮政府之後的每一屆保守黨政府都曾提倡私有化,但工黨上台後,便把私營企業改為國有化企業。所以,英國企業都是隨著政權的更迭而不斷變化著。不過,這次柴契爾夫人的私有化構想卻比較徹底,規模也比較大,時間更是長久,連任首相使得她得以連續不斷地把私有化進程堅持並深化下去。


    其實,80年代英國兩大政黨所奉行的政策都帶有極端化傾向:工黨偏左,推行國有化政策和扶助工人運動;保守黨則偏右,與工黨背道而馳。在柴契爾夫人的眼裏,工黨那一套做法違反了英國幾個世紀的傳統,是造成“英國病”的根本原因。所以,到她上台後,就發誓要把“社會主義推回去”,使它永無逆轉的可能。所以說,柴契爾夫人所推行的私有化政策就不單純是經濟的,而更多是政治性的了。


    她出任首相之後,擺在首相麵前的老大難經濟問題,主要是三個方麵:一是通貨膨脹;二是高失業率;三是投資萎縮。


    在柴契爾夫人看來,政府的當務之急是解決通貨膨脹和投資萎縮兩大難點。隻要資金一充裕,外貿活躍起來,國庫充實了,擺脫“英國病”、走出經濟衰退的“穀底”就會水到渠成,一勞永逸。因此,柴契爾政府在實行貨幣主義政策以緩解通貨膨脹的同時,就要以成套的政策把二戰以來英國工黨執政時所實行的國有化企業逐步地實行私有化,並且降低利率,刺激私人投資,用這種辦法來緩解政府的沉重負擔。至於降低失業率問題,柴契爾夫人並沒有把它排上議事日程。她認為,隨著私有化政策的推行,工業有了重大的發展,就能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反之,如把解決失業問題擺在首位,通脹率勢必難以降下來,工業上不去,失業問題隻能加劇。她認為,那是捨本逐末的做法,用這種辦法是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失業問題的。


    正是基於這一套理論,柴契爾首相上台後,即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運用國家的權力和實際的控製權去最大限度地推行私有化政策,維護財產的私有權和相應的徵稅製度。


    從1979年起,“鐵娘子”所推行的私有化政策主要有六種形式:


    (1)將國有化企業的財產出售給私人或私人資本集團、公司等。這些企業從此變成了私人企業或公私合營企業。僅此一項,政府即得款55億英鎊,40萬國營企業工人轉入私人企業或公私合營企業工作。例如,1981年和1983年,政府曾兩次把它在國際電纜公司的股份賣出,共得款4.45億英鎊。又例如,1981年政府把原100%屬於國家的英國航天公司的半數以上股份賣了出去,隻剩下49.4%的股份,得款4300萬英鎊;1983年,政府又出售了英國航空公司下屬分公司國際航訊的股份,收入6000萬英鎊。再例如,政府在英國石油公司中原占有51%的股份,賣出19.3%的股份後,收回了6.27億英鎊;另英國石油企業是政府於1983年用北海石油天然氣的利潤興建的,全部出售後,得款3.8億英鎊。此外,柴契爾政府還採取房屋產權私有化措施。根據1984年11月的統計,已有70萬本來從公家租用房子的人買下了隻供一家一戶居住的私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柴契爾夫人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燕並收藏柴契爾夫人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