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最後,跟大家說幾點我聽舒先生演講的感想,首先我由舒先生講到的《老舍先生的愛好》呢,就是可以有那麽兩層意思,一個是麵上的,從老舍先生的愛好,可以覺得,舒先生講到他是最後一位類古典文人,可以看到他身上集粹體現著中國舊式文人的豐富的誌趣和愛好,那麽同時呢,我還更看到了他背後的東西,就是他承繼著中國舊式文人,特別是屈原式的那種精神氣節和骨氣,那麽這個在老舍先生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再一點呢就是我感覺到老舍先生同那些世界級的大師們,像托爾斯泰,像契柯夫那樣一樣,都是偉大的人道主義者,就是從他關愛生活,關愛生命,這些誌趣這些愛好我們都可以看出來,那麽舒先生講到呢,老舍先生是一個堅持民族寫作的,魯迅先生說越是民族的越是容易被世界所接受,那麽這個在老舍先生身上也體現得非常明顯,老舍先生由此他走向了世界,同時也讓世界走向了老舍,走向了中國,那麽世界了解老舍,某種程度上,也是在了解我們中國,了解我們自身,謝謝大家,今天到此結束。


    主講人介紹


    1946年出生與中國浙江省。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係。曾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上海寫作學會會長。現任上海市政府諮詢策劃顧問,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交通大學、上海大學兼職教授。


    因文化史和藝術學方麵的大量著作,曾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1985年)、“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1986年)、上海市文學藝術大獎(1991年)、“上海十大高教精英”榮譽稱號(1992年)、國家文化部部頒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1992年)等。


    由於親身越野歷險考察世界各大文明遺址,被日本《朝日新聞》評為“世界上走得最遠的文化思想家”。不僅完整地考察了中國境內的幾乎所有文化遺址和世界各國華文地區,而且還考察了作為西方文明基座的歐、美一百餘座城市,更冒著生命危險考察了從埃及、中東、海灣、中亞、南亞的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巴比倫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河文明遺址,所寫《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行者無疆》等著作一直位居全球華文書暢銷排行榜前列,是公認的當代華人世界影響最大的文化學者之一。


    內容簡介


    不朽的世界文學名著,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無窮無盡的藝術想像空間,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布萊希特的《伽利略傳》,曹雪芹的《紅樓夢》,一個個悽美的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宏偉的內在結構,令世人驚嘆。 著名學者、散文家餘秋雨教授,將引領我們走進文學、藝術的殿堂,一同探尋偉大的文學作品背後所隱藏的未知結構、兩難結構的獨特魅力。藝術需要永恆,永恆需要用深刻的思想來經營。


    全文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文學館,今天的《在文學館聽講座》,我為大家請來的主講人,是著名學者、散文家餘秋雨先生,今天餘先生為我們講的題目是,《文學創作中的未知結構》,大家歡迎。


    今天講的題目,是《文學創作中的未知結構》。我是想從創作學的意義上,來講一個文學當中的,一個技術性的問題,為什麽需要在我們這樣的一個演講當中,專門來談文學創作中的一個技巧性的問題呢?因為這麽多年看下來,我們對於文學的,創作學上的一些問題,往往過於的忽視,大家對文學和文化的思考,更多的是比較粗糙的,高屋建瓴的大概念,這個在一定的時候,我覺得也還是需要的。但是,如果深入到文學的內部呢,光是這樣的思考就不夠了,這是一個非常細緻的所在,需要做認真的探討。首先我現在要說明的就是,什麽是我今天要講的未知結構,文學創作中的未知結構,這一點呢,可能我們在閱讀作品的時候,不太注意,但是,我把它講出來以後,大家會慢慢地覺得,其實是確實比較重要。我想先用一些例子來說明它,把未知結構說明了,然後大家可能就對於我下麵的,理論上的推進,大家就有一點明白了,我先從文學的實例來說明。


    我第一個需要來說明的實例呢,我想用美國非常著名的,一個小說家海明威,他寫的《老人與海》,大體能說明我要講的未知結構,是怎麽回事了。大家知道,美國文學的歷史並不長,但是它也有一些高峰性的構建,最高的高峰,我想大概是應該是海明威了。那麽,他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個我們都知道,而且非常奇怪,大家知道,諾貝爾文學獎經常有好多爭議,說這個人可以,那個人不可以,大家好多爭議,海明威好像沒受到過太大的爭議,沒有什麽人說海明威的諾貝爾獎,似乎是不太該獲得,這個幾乎很少有,那麽,海明威獲諾貝爾獎的,一個極重要的作品,是極短的一個作品,叫《老人與海》,得諾貝爾獎他是好幾個作品,但是非常重要的,代表性的,經典作品是《老人與海》。《老人與海》這個作品,它的內容如果按照我們說起來,是太簡單了,就用一個粗線條的概括的話,太簡單了,我如果用非常粗糙的語言,來概括一下,我想大家可能還有一些印象。


    一個老人他是打魚的,一直想打一些大的魚,能夠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孤獨的住在海邊,有一天出海的時候,他終於打到了一條大魚,和這條大魚搏鬥,這個魚太大了,已經不是他的年齡所能搏鬥的過的了,但是他用他的打魚的經驗,技術,終於把這條魚製服了,這條魚他很難拉到船上來,隻能拖在船的後麵,慢慢地回來,但是在打魚過程當中,這條魚當然在不斷地流血,流血的時候,這個血就吸引了其他的鯊魚,其他鯊魚就把這條魚,一口一口地吃掉了。


    所以實際上這個老人,拉到岸上來的是一個魚骨頭,魚已經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就一看以後,哎呀,沒有這條魚了,他非常疲憊非常勞累地,慢慢地走向自己海邊的小木屋,他睡了一覺,在睡夢當中,還夢到了獅子,如果簡單說來,好像就這麽一件事情,它當然描寫非常地具體生動,在海裏打魚的情景,海浪的情景,他搏鬥的情景都非常具體,但是整個構架,就這麽一個構架,那麽按照我們比較粗糙的,讀者的想法,就(覺得)很奇怪。這麽一個簡單的故事,成了一個世界上很少有爭議的,一個現代經典,沒有什麽爭議,這原因何在?為什麽這個作品是偉大的作品,有很多作品寫過漁民,有很多作品寫過打魚,為什麽就是它是偉大的?偉大在何處,是他對海浪的描寫嗎?海浪的描寫 ,寫得更多更好的人,也有很多,也不少,他的秘密在何處呢,好,這個我要給大家,做一個簡單地解釋,就是這個作品裏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構架,就是我所說叫未知構架,未知結構,未知結構是什麽呢?


    就是你看完這個作品以後,我問你一個簡單的問題,就是這個漁民,今天他究竟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就是他搏鬥,搏鬥把一條非常巨大的魚打回來了,然後魚被一口一口,被其他魚掉了,拉回來一副空骨頭,他究竟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那麽,曾經有人做過這樣的一個想像。如果我們眼前出現了一個辯論會的話,兩派的意見會非常激烈,麵對這部看上去容量不大的作品,如果同意他是勝利者,那是一派人,同意他是失敗者的一派人,他們會沒完沒了的爭論下去,說他是勝利者的,就一定說,那當然是勝利者,他年紀那麽大了,把一條魚製服了,那當然是勝利者,人的最高貴的地方就是生命的體現。那麽,認為他是失敗者的就說,他又不是運動員,他這個打魚又不是在奧運會上比賽什麽,一個打魚比賽,他是個漁民,他需要有物質需要,他拉回來的是副空骨頭,當然是失敗者,那麽那個認為他是勝利者,就還可以反駁他,他認為就是他還活著,他今天能製服它,明天也還能製服同樣的魚,他的信心百倍,我製服了,海天天在,魚天天在,他現在這麽一個生命活著的話,他當然是勝利者;認為是失敗者的人就說,他已經活了那麽多年了,他還貧困,意味著他一輩子,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機會,他第一次遇到,為什麽第二、第三天就能遇到了,他遇不到了,那麽認為是勝利者的人就認為,遇不到他是個守候者,你看那麽大的大海,他一個人的小木屋,麵對著大自然,他一個老人在這個地方,就顯示出偉大,他看到小魚過去,大魚過去,隻要有機會他就出海,他代表了人類的力量。那麽認為是失敗者的有可以說,什麽代表人類的力量?你看他妻子也沒有,家人也不和他在一起,他一個人孤苦伶仃的,在這麽一個海邊守著,就人生來說,年紀那麽大了,完全是一個失敗的造型,孤苦伶仃嘛。那麽勝利者又可以說,你有沒有發現他,他雖然疲倦,但是還做到有關獅子的夢,那麽失敗者又可以講很多很多話,大家可以設想了,這場辯論是可以沒完沒了的,永遠進行下去,甚至於可以說是一個永久的辯論現場,也就是說海明威在這兒,營造著一個無盡無窮的話題,這個話題屬於人類的本體,就是勝利者和失敗者,實際上是講不清楚的,每一次勝利,你可以找到裏邊的失敗的因素,每一個失敗後麵,都可以找到勝利的因素。這好像是個哲理吧,千萬不要把這個哲理講出來,如果把我這個哲理講出來,這個作品就淺顯了,就似乎是已經快速地給它已知結構。不是它就是把這個構架放在裏邊,沒有結論,讓所有參與的人都投入進去,看這個作品的時候,覺得這裏有讓我無數的可以思考的餘地,我一會兒贊成這一邊,一會兒贊成那一邊,我永遠在這個作品當中,我是個徘徊者,這個作品就偉大了,好多讀者覺得我麵對這個作品,我永遠是徘徊者,他不是交給我一個結論,我拿到這個結論,這個作品小了,因為所有的構架,落在最後這個兩句結論裏邊了,這個作品是小作品,你把它抻大以後,我到我年輕的時候,中年的時候,年老的時候,在這個作品裏邊,我永遠有一種兩難的選擇,選擇完以後,我還兩難。它開闢了一個宏大結構,我想大家能夠理解,我所說的意思,它開闢了一種結構,開闢了一種,用他的一種寫作技巧,開闢了一種巨大的閱讀經驗,這一點我可以用兩個例子來說明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名人談老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關紀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關紀新並收藏名人談老舍最新章節